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10节

  “可最东的汉沔水道,难道就该轻忽了?”

  “北人善于骑马奔袭,不代表他们就不清楚水师之利吧?”

  “即便曹仁徐晃忘了昔年赤壁之败,但去岁关将军如何沿汉沔北上,水淹于禁七军……这总该记忆犹新的吧?”

  听到这,所有人都明白了麋威的意思。

  杨仪反应最快:“敌船不够用?”

  “必然是不够的。”麋威颔首道。

  “可关键是,为何不够?”

  “此外,二三子仔细想一想,我们这一路北上,到攻下鄀县为止。”

  “除了没遇见敌军斥候船以外,是不是连寻常打渔的民船也未曾遭遇?”

  还是杨仪反应最快,跺脚大喊道:

  “民船皆被征用一空……襄樊必有大征发!”

  此言一出,众人终于彻底恍然。

  在场多多少少都搞过后勤的,对这一套当然熟悉。

  特别是麋威。

  他去年为何被困江陵,无船可渡?

  老登们藏着掖着是一方面。

  但主要原因还是关羽大军北征,征调了大量官民舟船。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那么回到眼前。

  曹仁突然大搞征发,目的何在?

  总不能是转头去打东三郡吧?

  还真有人提出这个观点。

  不过杨仪当场驳斥:

  “襄樊不稳,而宜城又是襄阳的南屏之城。”

  “若曹仁兴兵西去,则宜城必须派重兵防守,不该征调一空。”

  “正如此番我军剑指沮漳上游城池,关荡寇和麋都尉都要北上牵制敌军的。”

  而既然不是西去,又不是南下。

  还能去哪里呢?

  其他方向可都是曹魏自家的占领区了。

  众人陷入沉思。

  但很快,杨仪猛然瞪大眼睛看向麋威。

  而随着他这一望。

  所有人,包括匆匆折返的向宠。

  全都将目光集中在麋威身上。

  这一刻。

  所有人都跟某人在半年前某个深夜,突然裸衣出奔庭院时的状态一样,

  心跳加速。

  呼吸渐粗。

  ……

  午后,斥候回报。

  襄樊果然在大规模撤屯!

  而且敌军之所以走得如此仓促,很可能是跟关羽这次秋收前突然三路北伐有关联。

  当然,疑点也不是没有。

  比如说关羽这次北伐的规模远远不如去年,并且原因是敌我皆知的。

  那曹仁等魏将为什么不敢继续据城坚守?

  莫非是北方出了什么变故?

  或者当中有诈?

  但是。

  随着这日越来越多斥候折返。

  襄樊,至少是襄阳这一城。

  正在大规模动员北撤。

  已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一个证据是。

  驻守襄阳的魏将吕常,昨日已经渡过汉水北岸。

  只留少量后部继续驱赶城中剩余士民北撤。

  还宣称明天便要焚城!

  而这种焚城毁地,大规模迁移人口辎重的做法。

  是相当符合防守方“坚壁清野”的军事逻辑的。

  无非是曹仁清理的范围特别大,规模有些惊人罢了。

  但曹魏绝对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比如建安十八年,曹操担心长江下游的郡县被孙权所得,继而获得进取淮上的踏脚板。

  便断然下令庐江、九江、蕲春、广陵的十多万民户尽数渡江西迁。

  以至于从那以后。

  合肥以南一直到大江边。

  仅有一座皖城尚存人气。

  又如建安二十年到建安二十四年间,曹操数次大规模东迁汉中之民。

  直接将汉中洗成了一片白地。

  其后一直到刘备白帝城托孤,汉中都未能恢复元气。

  而这么做的后果。

  于底层而言,当然是各种大型人间惨剧不停上演

  但于曹魏的军事账而言。

  又的确极大延缓了刘、孙两家对中原地区的攻势。

  短期来看绝对是划算的。

  那面对一个去年才兵围襄樊,威震华夏,其后虽有挫折,但到底缓过一口气来的关羽。

  曹仁保守一些,苟且一些,貌似也不是不能理解?

  说实话,麋威此刻其实还是有些模模糊糊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疑虑。

  唯独是曹仁撤退已经是既成的事实。

  那他处于这个位置,这个时点。

  手握一支说多不多,但说少绝对不少的军队。

  在面对一个不说千载难逢,但绝对是百年一遇的战机之际。

  心中怎能没有想法?

  关键是,关羽军团中,能在襄阳被焚毁之前赶到那里的。

  只有他麾下这支汉水水师了!

  麋威:“杨公,你以为我部该趁势北上摸一摸襄阳,还是趁敌军无暇南顾,照旧协助关荡寇围攻宜城?”

  “都尉何必明知故问!”

  杨仪此刻状态比麋威那晚还要激动。

  “得襄阳,则取宜城如探囊取物。”

  “反之,若座视襄樊被烧成白地,后续重建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而若不重建襄樊,单凭一座宜城,今后如何在汉沔南滨立足?”

  “早晚复失!”

  “都尉不如尽力保一保襄阳!”

  “若能保下一城,仍不失立足沔南的底气!”

  麋威心中早有此意,重重颔首。

  于是一边遣人往关羽和关平两个方向报信。

  一边再次召开军议。

  继续攻城。

  不过是襄阳城!

  麋威对杨仪道:

  “杨公是襄阳名士,可还记得乡梓的地貌?”

  “如何不记得!都尉有何计划直说便是!”

首节 上一节 110/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