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240节

  贾琅出身于镇北军中,在镇北军威望极高,是镇北军中仅次于应国公的人物。

  同时贾琅做过殿前司都检点,如今又是京营节度使,妥妥的军中名宿。

  若是王世平跟贾琅搞好关系,那对于今后王世平的工作开展是有着极大好处的。

  因此王世平也是盛情邀请,希望贾琅参加这次的家宴。

  言归正传,在贾琅和盛明兰来到了王家后,王世平夫妻早早便已经在府门口等候了。

  贾琅和盛明兰下了马车后,王世平夫妻来到近前恭敬行了一礼后说道。

  “下官见过公爷,公爷今日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

  王世平两口子待人接物这一块儿还是有分寸的,虽然说两口子是盛明兰的长辈,但盛明兰是贾琅的妾室,不是正妻。

  他们俩自然也不敢托大拿乔,在贾琅身边摆什么长辈的架子。

  贾琅微微点头后说道。

  “王大人客气了,免礼吧。”

  随后盛明兰向王世平夫妻行了一礼后说道。

  “明兰见过舅父舅母。”

  王世平夫人李氏满面笑容说道。

  “明兰,都是自家人,别这么见外。”

  “这些年没见,明兰你越发漂亮了,走吧,你母亲和姨母她们都到了,咱们到府中说话吧。”

  众人简单寒暄了两句后,王世平夫妻迎着贾琅和盛明兰来到了王家府上堂中。

  此时正堂内,王老太太正和女儿女婿一起说话。

  王老太太膝下一子两女,长子王世平,长女王若与,也就是知否里那个恶毒至极天生坏种的康姨母。

  王若弗是王家幼女,因为当初年轻时王老太师外放为官,王若弗被寄养到了叔父家中,自幼是跟着叔父叔母长大的。

  这也是为何剧中王老太太更疼爱康姨母的原因,康姨母是从小在王老太太身边长大的女儿,相处时间长上很多,自然感情更为深厚。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王老太太疼爱康姨母,居然是因为当初她生下康姨母的时候难产,足足疼了三日才把康姨母生了下来,因此她觉得这个女儿来的不易,心中疼惜。

  也就是郑庄公不知道这件事,要不然高低羡慕的质壁分离了。

  要知道当年郑庄公之所以被母亲厌恶就是因为生他的时候难产,郑庄公是脚先出来的,母亲武姜给其取名寤生,意思就是逆着出生的意思。

  因为这个缘故,武姜对长子郑庄公十分讨厌,对于小儿子公子段则是宠爱至极,甚至帮着小儿子谋逆,抢夺郑庄公的王位。

  最后郑庄公打败了弟弟公子段,对母亲说下了那句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这件事也是困扰郑庄公一生的痛。

  要是武姜跟王老太太的脑回路一样,郑庄公这一生不知会多么幸福。

  言归正传,堂中王若弗与母亲许久未见,母女们聊的很是热切。

  在闲聊了片刻后,王若弗看向一旁的姐姐康姨母好奇询问道。

  “姐姐,今日姐夫怎么没一起过来呢。”

  康姨母听后面色有些不自然,心里对王若弗更是厌烦无比。

  堂中这么多人,怎么的,就你长眼了是吧,非要在这问问问,哪壶不开提哪壶。

  康姨母的婚后生活很不理想,跟丈夫康海丰矛盾颇多。

  康海丰这个人是典型的花花公子,纨绔子弟,单单是妾室就一二十房,至于说外边乱七八糟的女人,更是说都数不清。

  康姨母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暗地里下手没少弄死康海丰的妾室和庶子庶女。

  不过康姨母下手的速度显然是比不上康海丰的繁殖速度,所以是指如今,康家可谓是满府的庶子庶女,搞得康姨母不厌其烦。

  就在几个月前,康姨母又弄死了康海丰一个妾室。

  但这一次康海丰没有像以往一样默不作声。

  以前康海丰之所以漠视这些,是因为那些妾室对于康海丰来说没有什么感情,玩腻了就想不起来,死了也就死了。

  这些妾室都是康海丰花康姨母的嫁妆纳进府中的,也不想跟康姨母闹。

  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死的妾室颇受康海丰宠爱,还为康海丰生了一儿一女。

  康姨母把这个妾室弄死,那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康海丰当即一纸休书扔到了康姨母脸上,非要把康姨母休了不可。

  康姨母一见康海丰动真格儿的,顿时也害怕了,担心康海丰真把自己休了。

  康姨母只能是求助母亲,让六七十岁的王老太太长途跋涉来到了京师,又是说情又是赔礼,康海丰这才罢休,但康姨母也算是彻底失去了自己嫁妆的支配权,康海丰全都接管了。

  尽管如此,但两口子最后这点夫妻情分也算是彻底消磨了。

  康姨母回娘家,康海丰才懒得跟她回来呢。

  此时王若弗这么一问,康姨母心里这叫一个烦啊。

  一旁的盛弘察言观色这一块绝对是老油条级别的,一看康姨母这个脸色,再加上对康家情况的了解,顿时就明白,自家大娘子这句话已经是让自己这个大姨姐心中不快了。

  盛弘赶忙拉了拉王若弗的手说道。

  “姐夫不来,肯定是有事情要忙嘛,等改日有闲暇了,自然会前来探望岳母的。”

  一旁的康姨母也是附和着点了点头。

  “妹夫说的半点不错,海丰最近一直谋划着起复之事呢,今日恰好两件事赶到了一起,所以实在是无暇过来,还请母亲见谅。”

  主座的王老太太微微点头说道。

  “还是仕途要紧,反正今后都在京师,有的是时间聚。”

  “对了,若弗,长柏情况怎么样啊。”

  其实王老太太对于大女儿家的事情心知肚明。

  这么说也无非就是顺水推舟,赶快把话题岔开也就是了。

  王若弗一听提起了自己儿子,心里这股火就压不住了,很是懊恼说道。

  “提起这件事女儿心中就生气,若非林氏那个贱人生的孽障,柏儿如今应该在翰林院养才储望,等到年底就该谋求职务了。”

  “十年寒窗苦读,都坏在了那个孽障手中,真是可恨至极。”

  一旁的盛弘听的心里直发虚,低着头不敢说话。

  盛如兰见状安抚母亲说道。

  “娘,二哥他还有机会,有宁国公帮着斡旋,二哥三年后还能科举。”

  “以二哥的才学,到时候必然还能金榜题名的。”

  “您就消消气吧,别把身子气坏了。”

  一旁的康姨母听到这里心里这叫一个舒畅啊。

  该,让你在这问东问西的,自家都是一塌糊涂,还有心思操心我的事情。

  不多对于宁国公帮着盛家开脱的事情,康姨母心里倒是也动了心思。

  盛家用一个庶女就跟宁国府建立了姻亲关系,这让康姨母羡慕的很。

  她手底下什么都缺,就是庶子庶女不缺。

  若是能借助这层关系,把自己一个庶女送进宁国府中,也和宁国府建立关系,那只要运筹得当,为自己儿子铺路不在话下。

  这个念头一动,康姨母看向王若弗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这件事要想办成,自己这个愚蠢的妹妹,就是最好的台阶啊。

  就在康姨母思考着如何行事之时,王世平带着贾琅和盛明兰已经来到了堂中。

  当看到了贾琅进来后,堂中众人不约而同都站了起来。

  王老太太走到贾琅身前笑着说道。

  “公爷来到,老身年迈未曾远迎,还请公爷恕罪。”

  贾琅轻笑一声说道。

  “老太太客气了,大家也都坐吧,今日乃是家宴,不必拘礼。”

  简单寒暄了几句后,众人也是依次落座闲聊起来。

  今日王家的聚会,名为家宴,其实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和贾琅拉拉关系,属于是为了这点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王家人对贾琅自然是热情至极,连带着盛明兰也是备受众人追捧。

  盛明兰坐在贾琅身边,看着贾琅与一众亲眷谈笑风生的样子,只觉得心中开心至极,与有荣焉。

  盛明兰知道,自己和贾琅在一起后,肯定会让盛家和盛家的亲戚对自己高看一眼。

  但是看着如今的情景,盛明兰清楚,自己还是太低估国朝第一位弱冠之龄国公的含金量了。

  王家众人对于贾琅的态度,都不能用热情形容了,说是谄媚也不为过。

  而另一边,康姨母则成了一个透明人,压根就没人搭理她这回事儿了。

  这让康姨母的心中可谓是不平衡到了极点。

  要知道,在盛家与宁国府结亲之前,每次回娘家,盛家人基本都是个小透明,只有坐在一旁听招呼的份儿。

  而康姨母因为备受母亲王老太太疼爱,回了娘家也是颐指气使,那嫂子李氏跟家仆一般吆来喝去,威风至极。

  然而如今的形势两极反转,这让康姨母心里如何受得了呢。

  先前那单纯利用王若弗和宁国府拉上关系的心思瞬间就又变了。

  自己不仅要利用愚蠢的妹妹和宁国府拉上关系,还要彻底毁了盛家跟宁国府的关系。

  王若弗这个蠢货,没有脑子的人,凭什么能够比如今的自己过得还好,还受人瞩目。

  不得不说,康姨母这个人,绝对是天生的坏种,压根就见不得人好,特别是自己的亲人,就得过得一塌糊涂才好呢,才能让康姨母心里舒畅。

  接下来的王家家宴,对于康姨母来说简直就成了一种折磨,盛家越发的意气风发,康姨母心里就越发不舒服。

  在度日如年的氛围之中,王家家宴也是结束了。

  吃完饭后,贾琅谢绝了王家的盛情挽留,带着盛明兰离开王家返回了宁国府。

首节 上一节 240/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