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174节

  刘三在按照孙金发的吩咐把甄英莲一女两卖之后,便想着开溜,免得被杀人灭口。

  然而孙金发早就做了准备,刘三还没到码头就被孙金发安排的人截住了,是贾琅提前安排人盯着刘三,顺势把人救了下来。

  至于孙金发,他同样也是贾雨村的一枚弃子。

  无论事情成功与否,他都属于要被贾雨村灭口的人。

  贾雨村身边的钱师爷派人去灭口孙金发时,一样也被贾琅安排的人救了下来。

  所以两人宛如竹筒倒豆子一般,一股脑就把事情全都交代了。

  另一边,薛宝钗听完了算计薛家的人居然是金陵知府贾雨村后,整个人都不由得愣住了。

  她怎么也未曾想到,此事居然是贾雨村在幕后主使。

  看着薛宝钗一脸惊愕的样子,贾琅摆了摆手后让人将孙金发和刘三带了下去,随后淡然说道。

  “看薛姑娘的意思,似乎对这件事情很难接受啊。”

  薛宝钗犹豫了一下后道。

  “贾雨村是荣国府一手提携上来的。”

  “公爷的意思无非是说,这件事其实是荣国府在算计我薛家。”

  “但荣国府和公爷的矛盾可谓是人尽皆知,一时之间,小女子实在不知该如何分辨。”

  贾琅轻笑一声道。

  “你倒是委婉,其实你无非就是在怀疑这件事是我一手安排的。”

  “毕竟以宁国府的能力,操控这点事情,不费吹灰之力。”

  “相比起我的话,你其实更愿意相信你姨母不会害你薛家对吧。”

  薛宝钗微微点头后道。

  “姨母和我母亲乃是一母同胞的血亲,我实在不敢相信她会对我薛家存心不良。”

  贾琅不由得摇了摇头。

  “还是太天真了,利益面前,莫说姨母,亲生母亲又待如何。”

  “你应该知道林如海林大人吧。”

  “若论及关系,林家跟荣国府,可比你薛家亲近多了。”

  “林夫人乃是贾老太太的嫡女。”

  “但为了利益,荣国府能够贿赂太医,在林家幼子的药物动了手脚,险些害的林大人夫妇丧子。”

  “你可能觉得此事有些骇人听闻,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林大人如今就在余杭,你若是想求证的话,可以派人去一趟,五六天就能得到结果。”

  “荣国府连林家都能算计,你薛家就更不必说了。”

  “薛姑娘是聪慧之人,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行了,你自己好生考虑一下吧,也可以回家与令堂商议一番。”

  “等拿准了主意之后,再来别院寻我。”

  “不过尽量快点,若是没有意外的话,我后天便要启程返回京师了。”

  薛宝钗沉思片刻后说道。

  “此事我定会与家母好好商议一番的,不过公爷,不知我大哥您打算如何处置。”

  贾琅淡然一笑道。

  “你大哥这种人,不好好收拾一番,早晚会闯出祸来的。”

  “就让他先留在这吧,我好好料理他一番,保证他不会有性命之忧,也不会留下伤残,当然了,皮肉之苦就在所难免了。”

  听到这里,薛宝钗松了口气后道。

  “既如此,那就劳烦公爷了。”

  “薛家准备了一些礼物,还请公爷笑纳,就当是管教家兄的束脩了。”

  薛宝钗倒也不怀疑贾琅的话,毕竟以贾琅的身份,实在是没必要骗自己。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贾琅对薛家并没有带有敌意,相反,种种迹象来看,荣国府现在对薛家有点恶意满满的意思。

  薛宝钗此时既然确定了薛蟠不会有性命之忧,也是松了口气,急着回家跟母亲薛王氏商议事情。

  贾琅见状微微颔首。

  “看薛姑娘归心似箭,我便不留了,来啊,送送薛姑娘。”

  “多谢公爷,宝钗告退。”

  在离开了宁国府金陵别院后,薛宝钗马不停蹄赶回了府中。

  打发走了薛宝钗后,贾琅心情颇佳,命人奖励了薛蟠一顿他爱吃的鞭子之后,开开心心的回了卧房准备休息了。

  教员诚不欺我啊,政治和人际是什么,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像荣国府这种敌人,一定要往死里弄,而像薛家、史家这种,则是可以分而化之,收为己用。

  经过此事之后,薛家和荣国府离心离德已经成了必然。

  事实也正如贾琅所料,在薛宝钗回到家中和母亲薛王氏说清楚了来龙去脉之后,薛王氏一脸的震惊之色。

  “宝钗,你确定宁国公真是这么说的,你大哥这件事,其实是荣国府在背后捣鬼吗?”

  薛宝钗点了点头很是笃定。

  “没错,我听得一清二楚,而且经手之人刘三和孙金发,都在宁国公手里呢。”

  薛王氏很是难以接受道。

  “可,可荣国府为什么这么做啊,算计咱们薛家做什么。”

  薛宝钗思考了一番后道。

  “回来的路上,女儿想了一路了。”

  “母亲,女儿觉得荣国府可能是真的要撑不住了,荣国府这么多年无比奢靡,咱们薛家就帮着荣国府采买了多少珍贵之物。”

  “这两年宁国公崛起,对荣国府的打击很大,荣国府的亏空不会小。”

  “此事我看多半就是荣国府想拿我薛家放血,补补她们的亏空。”

  “您想一下,如果这次跟大哥抢丫鬟的人不是宁国公,真的就是一个普通客商,结果会怎么样。”

  “以大哥的性格,做事不考虑后果,说不得就会把人打的重伤,严重点闹出人命也不稀奇。”

  “若真是如此的话,出了人命官司,必然要经过金陵府衙。”

  “他贾雨村到时候一句人命关天,不敢擅自做主,咱们除了去求荣国府,还能如何呢。”

  “到那个时候,为了保住大哥的性命,咱们还不是任人搓圆捏扁嘛,人家说要花多少银子打点,咱们就得出多少银子打点。”

  “而且荣国府连林家都会下手,咱们家又算得了什么呢。”

  “林大人就在余杭,这件事验证起来一点都不麻烦,宁国公没必要撒这个谎。”

  “母亲,咱们必须早做打算了,荣国府是根本靠不住了。”

  薛王氏听后不由得心乱如麻。

  她本就是个妇道人家,论及才能只是中人之姿,这么多年能够维持着薛家,主要还是靠着薛家二房的帮助,她本人并不是什么性格强势有主见的人。

  否则的话,她也不会把儿子薛蟠纵容的这般无法无天。

  这么多年来,薛家在四大家族之中式微,都是依靠着其他三家的权势来维持着薛家的商行生意。

  如今荣国府对薛家起了心思,也真让薛家有些猝不及防。

  其实薛家和荣国府的情况,跟现实鹰酱与欧盟有点像。

  以前鹰子牛的时候,带着欧盟大杀四方,鹰子吃肉欧盟喝汤。

  如今鹰子拉了,割其他大国的韭菜割不到,随后就准备拿自己的小老弟欧盟开刀。

  不得不说,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上下五千年历史,囊括了所有的人性。

  薛王氏思考了许久之后,依然是一筹莫展,想不到什么能够帮助薛家走出困境的办法。

  “这,这可怎么好啊,荣国府要是对咱们起了心思,我便是去王家求你舅舅,怕是也不顶事啊。”

  薛宝钗犹豫了一下后目光坚定道。

  “母亲,咱们干嘛舍近求远啊。”

  薛王氏有些疑惑看向薛宝钗。

  “宝钗,你这话什么意思?”

  薛宝钗斩钉截铁说道。

  “荣国府若是真的揭不开锅了,和咱们薛家开诚布公的谈一谈,无论是念在多年四大家族同气连枝的情分,还是母亲跟姨母的姐妹之情,咱们都不会袖手旁观。”

  “但荣国府用了这种手段来算计咱们薛家,可见她们的胃口大到了什么程度。”

  “荣国府这边,是绝对靠不住了,王家也靠不住,舅父能够平步青云到如今,跟荣国府是脱不了关系的。”

  “让他为了咱们对付荣国府,那是白日做梦。”

  “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啊,眼下宁国公不就在金陵嘛。”

  “他在这件事上,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母亲觉得他是为了什么。”

  “难道他就没有把咱们薛家收为己用的想法嘛。”

  “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啊。”

  “索性咱们薛家投靠宁国公好了,有宁国公庇护,荣国府肯定掀不起什么波澜了。”

  “有了宁国公做靠山,咱们薛家的生意必然也会做的更加稳妥,不必担心遭人觊觎了。”

  薛王氏听后不由得有些纠结起来。

  “宝钗,这,这不是小事啊,一个不小心,咱们怕是就要卷入宁荣二府的争斗之中了。”

  “荣国府知道咱们投靠了宁国公,还不得拼命针对咱们啊。”

首节 上一节 174/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