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172节
“林大人,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余杭这边到底怎么回事儿,谁会有如此大的胆子,对你这个钦差下毒手啊。”
林如海叹了口气,随即便把江南关税案的事情一一说出。
“关税案涉及金额巨大,陛下亲命下官前来侦查。”
“下官初到余杭,钱塘县令便惨遭灭门。”
“此人乃是实际运作商船走私之人,必然是知道关税案全部真相和幕后黑手的。”
“还没有查案,此人便死了,可见下官的行踪早就被贼人知道了。”
“下官的中毒,十有八九跟此事脱不了干系。”
贾琅略一思考后摆了摆手道。
“林大人,我倒不这么认为。”
“就算你的行踪被泄露了,但是你的到来,便足以说明朝廷发现了钱塘走私之事。”
“如果你是幕后黑手的话,在成功将郑青田灭口,抹去了所有自己参与的痕迹之后,你还会铤而走险毒杀钦差嘛。”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你不觉得很是奇怪嘛。”
林如海听后思考了一番,也是不由得点了点头。
“有道理,便是毒杀了我,钱塘走私之事也是梦幻泡影,绝不可能再存在了。”
“杀了我对他而言除了泄愤之外,有百害而无一利。”
“毒杀钦差以谋逆论处,三法司都会派专人前来余杭调查,万一他不小心露出什么蛛丝马迹,必然是万劫不复。”
“他没道理再冒这个险,那难道会是余杭的官员们嘛。”
“那就更没道理了啊。”
“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关税案,只是收受了贿赂。”
“他们顶多也就是罢官夺职而已,何必要冒着诛九族的风险来害我呢。”
贾琅气定神闲道。
“关税案的幕后黑手和余杭的官员都没有理由毒害你。”
“那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林大人不妨想一想,自己若是不在了,谁能获得利益呢。”
林如海沉思片刻后脑海中闪过一道精光。
“难道,难道会是他们吗?”
贾琅见状询问道。
“林大人指的是?”
第121章 收获季节
林如海叹了口气。
“公爷何等聪慧,难道猜不出来下官的意思嘛。”
贾琅听后意味深长看了林如海一眼道。
“你在怀疑荣国府对吗?”
林如海点了点头,眼神之中透露着失望。
“如果不是余杭的官员因为关税案对我下毒手,那对我下毒手的,就只有荣国府了。”
“之前因为犬子之事,林家跟荣国府也算是断了联系。”
“但下官念及当年岳父对我之恩情,并未再去报复荣国府。”
“却不曾想到,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
“我那小厮跟随我多年,不是知根知底的人,根本不可能策反的了他。”
“而一旦我死了,朝廷追查的主要方向肯定是放在余杭官员身上,可以帮荣国府脱去嫌疑。”
“同时我死之后,家中便只剩下了夫人她们孤儿寡母。”
“夫人她素来没有主见,被荣国府忽悠一番,十有八九会上当,把保住家产庇护儿女的希望放在荣国府身上。”
“到那个时候,荣国府可以冠冕堂皇占据我林家产业为所有。”
“哼,还真是打的一手如意算盘啊。”
贾琅略一思考后询问道。
“这也不过是猜测而已,毒害钦差是大罪,荣国府能有这么大胆子嘛。”
林如海很是笃定道。
“若是换做以前,荣国府不会铤而走险。”
“但是现在就难说了。”
“荣国府现在已经快要维持不住了,在林家和荣国府闹翻之后,荣国府还在悄悄联系我夫人,试图以夫人被公爷利用,坏了荣国府算计,害了贾元春为由,让夫人觉得心中惭愧,拿出银子来补偿荣国府。”
“算计到了这种程度,荣国府距离垮台怕是不远了。”
“若是这次真让她们得逞了,靠着林家的产业,她们还能苟延残喘再坚持些年。”
“但公爷出手相助,让我活了下来,那就该荣国府自作自受了。”
贾琅听后轻笑一声道。
“怎么,林大人下定决心了。”
林如海一脸愤恨道。
“不下决心不行啊,她们想要我的命,想要林家的产业,我若是再容忍,那就是愚蠢了。”
贾琅笑了笑道。
“有决心是好的,但是想靠着下毒的事情对荣国府发难,怕是多半行不通。”
林如海微微点头后道。
“这是自然,荣国府敢行如此冒险之事,那相关之人,必然是要被灭口的,死无对证。”
“不过荣国府这么多年的糟烂事多了去了,能做文章的地方数不胜数。”
“等江南的事情处理完吧,我让荣国府吃不了兜着走。”
“这次的事情有劳公爷了。”
“对了,公爷可曾带兵前来。”
贾琅微微颌首道。
“那是自然,我已经召忠靖侯史鼎发兵五万,最晚在今天日落之前,便会抵达余杭。”
“到了明日,余杭便会被江南大营的水师团团包围,余杭上下官员,全都在控制之中。”
林如海听后很是振奋说道。
“如此便好,江南关税案下官已经查清真相,可以将走私链条一网打尽。”
“烦请公爷下令,派一万大军封锁宁海军大营,再派五千人马封锁钱塘码头,将所有参与走私商船扣押。”
“下官要快刀斩乱麻,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此案了。”
“好说,江南大营会全力配合林大人行动的。”
在简单商议了一番后,两人达成了一致。
到了下午,忠靖侯史鼎带着五万大军便抵达了余杭。
按照林如海的建议,三万五千人马接管余杭治安,控制府衙上下官员。
剩下的人兵分两路,一路威慑宁海军,一路封锁码头。
接下来的几日时间里,余杭迎来了官场大地震。
所有参与到关税走私案中的官员全都被擒拿,被严格审讯了一番。
在军队介入之后,事情的发展非常顺利,余杭的官员们一听林如海居然还被下毒了,吓得赶忙把自己的那点事情都给交代了,生怕交代的不及时,头上扣一个毒害钦差的罪名,那九族可要遭老罪了。
短短几天的功夫,整个关税案除了幕后黑手外,其余案犯全部都被抓捕归案。
在一切归于平定之后,贾琅命江南大营留下了五千人马,协助林如海善后,随后便让史鼎率军返回江南大营,贾琅也是乘船返回了金陵。
金陵城内,薛家府上,短短几天时间,薛王氏苍老了十岁不止,原本满头黑发,如今大半都愁的花白了。
贾琅这边起身去了余杭,薛蟠被关在宁国府金陵别院里生死未卜。
薛王氏和薛宝钗想方设法想打探一下消息,却是半点消息都得不到。
为此薛王氏还去找了宁国府金陵六房的族人,然而一听说薛蟠得罪了自家家主,宁国府的族老们一个个避之唯恐不及,任凭薛王氏说的天花烂坠,出手如何大方,这些人理都不理。
薛家可谓是一筹莫展,无计可施。
就在薛宝钗和薛王氏焦头烂额,不知该如何是好之时,丫鬟来到房中行了一礼道。
“夫人,姑娘,咱们派在宁国府别院的人回来报信了,宁国公不久前回府了。”
薛宝钗和薛王氏听后精神一振,薛王氏随即吩咐道。
“快,备车,我要去宁国府别院。”
“另外命人把府库里压箱底的奇珍异宝都备上。”
就在此时,薛宝钗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母亲,您现在不太适合出面,要不还是女儿去吧。”
薛王氏有些不解问道。
“宝钗,你这话什么意思啊?”
薛宝钗心里本意是觉得母亲薛王氏如今方寸大乱,心神不定,就这么去见宁国公,若是情绪过激之下说错了话,那事情恐怕会更难办。
但话到嘴边,薛宝钗也是觉得这么说不合适,随后整理了一下思绪道。
“母亲您是一家之主,若是您亲自前去被宁国公拒绝了,那事情可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上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