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139节

  东平郡王看向北静郡王很是愤慨道。

  “水兄,难道咱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京营丢了嘛。”

  “咱们经营了这么多年,几代人的心血啊。”

  北静郡王听话叹了口气。

  “其实从陛下登基之后,咱们就该明白的。”

  “陛下是绝对不会容忍京营兵权一直掌控在我等手中的,京师附近有这么一支不受自己控制的军队,陛下早就是如鲠在喉了。”

  “以前陛下引而不发,不过是因为时机尚未成熟。”

  “如今时机到了,陛下是绝对不会放弃夺回京营兵权的机会的。”

  “而且这一次工部和京营的事情又暴露了。”

  “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行事不够周密,把刀递到了陛下手中啊。”

  “现在如果想保住京营,那就是逼着陛下拿着军械案大做文章了。”

  “真到了那一步,这个后果,更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毕竟归根结底,我等所图的只是利益,并没有打算谋朝篡位,不是嘛。”

  听到这里,其余三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如果说条件允许的话,四王并不缺造反的心。

  但是问题是他们四个没有造反的那个条件。

  虽然说他们四个都是王爷,但他们是异姓王,并非大夏皇族,就凭这一点,他们造反成功的可能性低得可怜。

  名不正言不顺,就算手里掌控了点兵马,那也没有资格逐鹿天下。

  毕竟眼下的大夏又不是王朝末年,还是非常平静的,缺少野心家们的天然土壤。

  但就这么放弃京营,也实在是让他们感到肉疼。

  看着三人这般模样,北静郡王整理了一下思绪道。

  “京营的事情多半是无力回天了,眼下我等的当务之急,是要把军械案的事情赶快做一个了断。”

  “这件事工部那边要灭口,京营这边,也得挑几个人把事情担起来。”

  “必须把咱们从这里面摘出来,不能牵连到咱们。”

  “只要世袭罔替的王爵还在,将来咱们还有翻盘的机会,你们三位意下如何?”

第100章 报复

  眼看着北静郡王这般说,其余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番,也都默认了这个结果。

  自从去年军械案露出马脚之后,四王一直都在想尽办法遮掩此事。

  但是锦衣卫依然是闻风而动,并最终查到了京营和工部的头上。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个死结,四王无比贪婪,舍不得放弃京营的利益。

  但是他们又缺少背水一战拼死反击的决心。

  所以他们的失败是注定的。

  很快,四王便开始清理军械案的痕迹了。

  这一晚,工部衙门库房内燃起了熊熊大火,与此同时,工部军器局监正在家中自缢身亡,并留下了一封遗书,将倒卖军械的事情都揽在了自己和京营的三位将领身上。

  另一边,京营驻地之中,三位京营都统也在夜间服毒自尽,这三人便是军器局监正遗书之中注明的三人。

  第二天上午,乾清宫内,天佑帝正在与贾琅聊着天。

  贾琅拱手一礼后道。

  “陛下,臣有负陛下之信任,京营三位都统在严密监视的情况下,依然服毒自尽了。”

  天佑帝淡然一笑道。

  “意料之中的事情,无需大惊小怪。”

  “工部这边军器局监正也是自缢身亡了。”

  “如此拙劣的把戏,生怕别人看不出这是杀人灭口。”

  “不过这些事情也不重要了,京营能够顺利整编,才是重中之重。”

  “以卿之见,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呢?”

  贾琅略一思考后道。

  “陛下,既然军械案能够结案,那其他事情就都不足为道了。”

  “京营这边被渗透的太深,需要大刀阔斧整顿。”

  “虽然说军械案草草了结,但幕后之人吃了这么大亏,多半还是要搞事情的。”

  “为了稳定考虑,陛下不如让出一些蝇头小利,以此换来京营的顺利整顿,免得有人从中作梗,徒增事端,陛下以为如何?”

  天佑帝微微点头道。

  “有道理,这样吧,京营一共十二个都统,死了三个,还剩九个。”

  “从这九个里面挑出三个来继续留任京营,至于剩下的,让兵部看着安排便是。”

  “另外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就改任九省统制吧,待伤愈之后,让他奉旨巡边。”

  贾琅轻笑一声后道。

  “陛下英明。”

  对于天佑帝如此选择,贾琅并不意外,事实上,这些事情天佑帝肯定是早早就考虑好了,就等着借着自己的口说出来而已。

  天佑帝和开国元勋的斗争,注定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天佑帝肯定是要一点点削弱开国元勋,钝刀子割肉。

  倘若手段过于激烈,搞不好就会逼的开国元勋殊死一搏。

  对于天佑帝来说,这完全是得不偿失。

  毕竟如今天佑帝对朝局的掌控越发强力,他只需要慢慢压缩开国元勋的生存空间就行了。

  而对于贾琅来说,自然也是不愿意多生事端的。

  毕竟贾琅的任务就是整编京营而已,没有必要节外生枝。

  这次天佑帝让贾琅负责这件事,就是逼着贾琅往开国元勋的对立面走。

  贾琅自然是希望开国元勋和天佑帝的斗争能够更加持久一些。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贾琅有充分的发育期。

  毕竟等到天佑帝斗垮了开国元勋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多半就是以贾琅为首的新兴勋贵了。

  毕竟如今单单贾琅一派,便有英国公宋墨、安化侯顾廷烨,外加十几个贾琅的心腹将领。

  再加上宋墨的舅舅蒋梅荪,这已经是一股相当庞大的军方力量了。

  天佑帝现在需要贾琅钳制开国元勋,自然就要重用贾琅。

  但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贾琅也是明白的。

  归根结底,跟贾琅有仇的是荣国府。

  贾琅不会因此就把仇人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开国元勋。

  至少短期内不会。

  在聊完了京营整编之事后,贾琅看向天佑帝询问道。

  “陛下,工部员外郎贾政协理此案,但却一无所获。”

  “臣该如何处置此人,还请陛下示下。”

  天佑帝听后淡然一笑,随手取出一份奏折说道。

  “诺,自己看吧。”

  贾琅接过奏折打开一看,顿时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份奏折是锦衣卫呈递的,上面清晰的记录着贾政在收到派他协助调查京营工部案件之后,当晚便去拜访了北静郡王。

  天佑帝将这份奏折给了贾琅,其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让贾琅放开手收拾荣国府。

  天佑帝一直都希望通过贾琅与荣国府的矛盾,进而让新兴勋贵全部站在开国元勋的对立面,激化双方的矛盾。

  要不然的话,天佑帝也不会暗示忠顺亲王,让其协助贾琅针对荣国府。

  所以贾琅的要求,也算是正中天佑帝下怀。

  贾琅在看完奏折之后行了一礼道。

  “陛下圣明烛照,臣敬佩不已。”

  天佑帝轻笑一声道。

  “注意些分寸,别搞得太过火了。”

  “你要不了多久就要大婚了,沉稳些才好。”

  “多谢陛下提示,臣明白了。”

  君臣二人接着寒暄了几句后,贾琅离开了乾清宫中。

  随后贾琅便给锦衣卫下令,命他们前去抓捕贾政。

  下午,北镇抚司诏狱之中,贾政被绑在了刑架之上。

  贾琅悠然的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看着贾政。

  贾政见状很是慌乱道。

  “宁国公,你这是做什么,为何要将下官拿到诏狱。”

  贾琅气定神闲道。

  “你贾大人自己做的好事,难道你自己不知道嘛。”

  “本帅记得之前就提醒你了,倘若是工部嫌犯死走逃亡,这都要算在你的头上。”

首节 上一节 139/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