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110节
“倘若这次宁国公幸免于难,那哪怕他沦为庶民,孙女也愿意与他完婚。”
“若他不幸身故,那孙女便是宁国公的未亡人,今生今世,绝不再嫁他人,以全贞洁之名。”
崔老太太看向窦世枢淡然说道。
“都听到了吧,还用我多说什么嘛。”
“世枢,你自己选吧。”
一旁的窦世英赶忙说道。
“大哥,昭儿的心意你也知道了。”
“而且话又说回来了,宁国公这次事情虽然不小,但陛下也不见得就会从严处置啊。”
“别的不说,英国公和安化侯一定会死保宁国公的,再加上还有应国公呢。”
“这件事最坏的结果也顶多就是宁国公罢官夺爵嘛,只要人没事,以宁国公的文韬武略,再受过这次挫折,将来再有战事,必然能再度起复啊。”
“真到那一天,他能忘了今日窦家的情义嘛。”
“大哥,这么多年我都没有求过你什么,这次我求你了,帮帮宁国公吧。”
一旁的窦昭也恭敬行了一礼后说道。
“伯父,求您帮帮公爷吧。”
第82章 各方登台
窦世枢看着眼前窦家众人,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
这叫什么事情啊,明明自己才是窦家家主,但如今全家人居然一起来反对自己了。
在纠结了一番后,窦世枢无奈的点了点头。
“罢了罢了,我答应你们还不行嘛。”
“世英,你就先去一趟宁国府吧,我这就去想办法帮宁国公走动。”
看着窦世枢最终妥协了,窦家众人也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窦世英这边马不停蹄命人备车便往宁国府去了。
此时宁国府内,贾琅正陪着应国公张壁一起喝着茶。
看着贾琅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张壁轻笑一声说道。
“就知道贤侄你不是那么莽撞的人。”
“到现在你还稳坐钓鱼台,看来一切都在你掌握之中了。”
“亏得老夫上午还帮着你去打探了一圈消息,看来都是做了无用功了。”
听到这里,贾琅拱手一礼说道。
“有劳伯父费心了。”
张壁摆了摆手说道。
“行了,军中袍泽不必那么客套。”
“老夫上午收到消息之后便去查探了一番,当知道周文柄和孙少安没有半点其他动作的时候,老夫就猜到了,你肯定是拿到他们的短处了。”
“有此一遭,无论是冲击刑部的事情,还是与荣国府的官司,想来都可以化解开来。”
“唯一让老夫有些担心的,就是你与窦家的事情。”
贾琅听后淡然喝了口茶。
“只能同富贵,不能共患难的姻缘,要来何用。”
“眼下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嘛。”
“今天我就在府中等着,看看窦家到底会作何选择。”
张壁叹了口气后说道。
“有关于礼部尚书窦大人,老夫也略知一二,比起他弟弟,窦大人称得上是老谋深算了,是个明哲保身的人。”
“火中取栗的事情,他多半是干不出来的。”
“倘若真有个一差二错,倒是我这个做媒人的不是了。”
贾琅听后摆了摆手。
“伯父说的哪里话,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嘛,可以理解。”
“这怎么能怪到伯父头上呢。”
“若真是如此,那也证明我与窦家没有这个缘分。”
张壁微微点头后说道。
“你放心,真是这样的话,我一定让你伯母再用心为你操持一门好姻缘。”
在应国公张壁来了之后,今日贾琅要等的人便只有一个了。
应国公会前来在贾琅的意料之中。
首先来说,贾琅出身于镇北军派系,又跟应国公一起指挥了平定匈奴的大战。
在回京之后,宁国府又与应国府垄断了整个北疆与京师的贸易往来。
贾琅和应国公之间,是有着高度的利益绑定的。
因此应国公会站在自己这边,那是理所当然的。
贾琅要等的最后一个人,那便是窦家的人了。
窦家或是选择坚定不移的和贾琅站在一起,或者就干脆装聋作哑,无非这两个选择罢了。
若是今天窦家的人不来,那贾琅处理完这次与荣国府的官司之后,便会打探一下窦家的情况。
若是窦昭也选择了沉默,那贾琅便会直接跟窦家退亲。
倘若窦昭反抗了,但胳膊拗不过大腿,那贾琅会支持窦昭与窦家断亲,再把窦昭娶进府来。
总而言之,贾琅绝对忍受不了,自己未来的夫人跟自己不是一条心。
就在贾琅与应国公聊天之时,小厮来到堂中行了一礼后说道。
“公爷,户部侍郎窦大人前来求见公爷。”
贾琅听后微微点头说道。
“快请窦大人进来吧。”
“诺。”
小厮离开后,一旁的应国公看向贾琅说道。
“贤侄,既然你自己能搞定,老夫也就不多操心了。”
“若真是出现了什么变故,就派人来应国府一趟,老夫一定鼎力相助。”
“窦家的态度,你了解一下给我送个信就行了,后边我知道该怎么办。”
贾琅拱手一礼说道。
“多蒙伯父费心了,小侄感激不尽。”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应国公在小厮的陪同下从后门离开了宁国府,之所以如此,原因不言而喻,自然是为了避免窦家误判了情况,让贾琅得不到窦家最真实的反应。
片刻之后,窦世英被带到了宁国府正堂内。
贾琅在看到了窦世英后起身拱手一礼后说道。
“伯父,诸事缠身,实在是无暇相迎,望伯父见谅。”
窦世英听后摆了摆手。
“公爷不必这么客气,宁国府的事情,我也都知道了。”
“公爷怎么会如此莽撞,因为一个小小的案子,便率兵冲击刑部衙门呢。”
贾琅无奈叹了口气。
“唉,伯父,一言难尽啊。”
“原本这桩官司就是荣国府诬告,并没有任何真凭实据。”
“但那周孙二人,却并未秉公审理,一个劲的要将罪名强加在我身上。”
“我一怒之下,这才酿成大祸啊。”
“事已至此,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这次的祸事不小,宁国府怕是自顾不暇了。”
“窦家这边若是有什么想法,伯父只管说便是,放心,我都能理解。”
听到这里,窦世英不由得眉头一皱。
“公爷这话什么意思,把我窦家当成什么人了。”
“当初与宁国府结亲,是窦家高攀了。”
“如今宁国府遇到了事情,窦家怎么会不闻不问甚至落井下石。”
“我窦家虽然不及宁国府久远,但也称得上书香门第,名门望族,岂会做出如此寡廉鲜耻之事。”
“这是昭儿给公爷的信,公爷自己看吧。”
窦世英说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贾琅,而后有些恼火坐在了椅子上。
他恼火的原因有二,其一便是贾琅如此想窦家,其二便是若非母亲和自己全力抗争,窦家还真就干出寡廉鲜耻之事了。
窦世英的窝火让贾琅有些诧异,随后贾琅接过窦昭的书信看了起来。
信的内容倒也很简单。
公爷亲鉴:
既已纳名采吉,妾身虽未入宁国府,亦是贾家人,自当与宁国府共进退,绝无二心,有违此誓,人神共厌。
未婚妻窦昭亲笔。
上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