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759节

  两人当即下令,在城东十里外的一片开阔地扎营。

  骑兵们卸下马鞍,让战马啃食青草;火头军升起篝火,开始煮制干粮。

  哨兵则分散在营地四周,警惕地盯着大同府城的方向。

  并且探听大同府各处情报。

  夜色渐浓,篝火的光映着曹文诏和戚金的脸。

  曹文诏擦拭着手中的长刀,刀刃上的血渍被布巾擦去,露出冷冽的寒光。

  戚金则站在舆图旁,手指着大同府城的位置,思索着次日的部署。

  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战意。

  王威的叛乱,对大同百姓是灾难,对他们这些久历沙场的武人而言,却是建功立业的绝佳机会。

  “待熊经略大军到来,咱们定要第一个杀进府城,生擒王威!”

  曹文诏握紧长刀,话语之中,满是壮志。

  戚金笑着点头,拔出腰间的长刀,说道:“好!到时候咱们比比,谁斩的叛军更多!”

  翌日。

  熊廷弼主力大军抵达此处大同府城东十里处,安营扎寨。

  连绵的营帐像一片青色的海洋,旌旗在风中舒展,“熊”字帅旗立于中军帐顶,格外醒目。

  中军帐内,地上铺着一张巨大的大同镇舆图。

  抚边总兵官陈策、戚金,宣府总兵马世龙,京营参将曹文诏、曹文耀、大同镇守太监张炜、大同府副总兵祖大寿、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孙传庭等人,皆在帐中。

  帐内的将领们或站或立,神色各异。

  熊廷弼端坐于帅案后,一身玄色经略官袍,腰系玉带,面容沉静,眼神锐利。

  他刚听完斥候的汇总。

  王威占据府城,刘振邦率破虏堡兵马响应,孙镇、马荣两部好似参与叛乱,张天琳的流民军在城内劫掠不休,与王威的嫡系时有冲突……

  局势的发展,已经超过了熊廷弼的预料了。

  之前他坐视大同局势糜烂,本是想抓王威贪腐、虚报空额的把柄,好借故整顿大同镇,将这颗“钉子”拔掉,让大同像宣府一样听话。

  可没料到王威竟破罐子破摔,直接扯旗造反,不仅让局势更乱,连代王的性命都成了未知数。

  但反过来想,这件事除了他熊廷弼要背点锅之外,也不是没有好处。

  最起码

  叛乱倒让事情变得简单了。

  只要平定叛乱,大同镇便没了反抗的理由,后续整顿只会比宣府更顺利。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剿灭王威的叛军。

  “诸位。”

  熊廷弼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帐内的低语。

  “王威谋逆,大同镇沦陷,此事关乎九边安危,必须尽快平定。”

  他目光扫过众将,最后落在祖大寿身上。

  “祖协镇久在大同,熟悉此地军情,你先说说,叛军的底细如何?”

  祖大寿闻言,往前一步,躬身行礼。

  他昨日在北门血战,左臂被砍伤,此刻虽裹着厚厚的绷带,渗出的血迹隐约可见,但精神却很振奋。

  能在熊廷弼面前献策,是他展露能力的好机会。

  “启禀经略公,王威的嫡系其实不多,除了麾下一两万人,真正死心塌地跟着他的,只有他女婿刘振邦一部,约莫三千人。”

  “孙镇、马荣原本是前大同总兵杨肇基的部下,王威上位后一直打压他们,这次叛乱,两人大概率是被裹挟的,麾下兵卒多有怨言,军心涣散得很。”

  “至于张天琳的流民军”

  祖大寿语气里多了几分不屑。

  “不过是些走投无路的百姓,没训练,没纪律,全靠抢粮过日子。

  他们跟王威合作,不过是想借王威的名头抢更多东西,一旦没粮可抢,或是咱们给点好处,保管立刻反水。

  说到底,叛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人心根本不齐。”

  “所以末将以为,对付叛军,不宜硬攻。

  大同府城高池深,硬攻只会徒增伤亡。

  不如先从瓦解叛军内部入手,再断其粮道。

  大同的粮草全靠朔州供应,流民军又只知劫掠,只要咱们围住府城,断了他们的粮源,用不了多久,叛军自己就会乱起来!”

  熊廷弼微微点头,没立刻说话,转而看向张炜:

  “张镇监,你在大同多年,祖协镇说的情况,你可认同?”

  张炜连忙上前,躬身道:

  “经略公,祖将军说的没错!”

  见张炜与祖大寿都是这个意思,熊廷弼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在府城周围的隘口、驿站上划过,目光逐渐变得锐利:

  “好!既然如此,咱们就按这个思路来!”

  他猛地抬手,声音掷地有声:

  “第一,先搞舆论攻势!

  让人在城外四处喊话,就说朝廷只诛贼首王威、刘振邦、张天琳三人,其余胁从者,只要放下武器投降,一概赦免罪行,既往不咎!

  再让俘虏的叛军士兵回去传话,乱他们的军心!”

  众将纷纷点头。

  这招釜底抽薪,最能瓦解人心。

  “第二,断退路,绝粮道!”

  熊廷弼看向戚金、

  “戚帅,你率三千骑兵,立刻去抢占雁门关北隘口,拆了大同到朔州的驿路桥梁,绝不能让王威向南逃入山西腹地!

  你留一千人守隘口,剩下两千人速回师,与大军合围府城!”

  “末将领命!”

  戚金躬身应下,眼神里满是战意。

  “曹文诏!”

  熊廷弼又看向曹文诏。

  “你带两千骑兵,突袭大同城西的高山堡。

  那里是通往延绥镇的要道,断了王威向西逃窜的路!

  同样留一千人驻守,另一千人回师合围!”

  “末将遵令!”

  曹文诏大声应和。

  熊廷弼最后看向陈策、马世龙等人:

  “其余各部,随本经略即刻出发,围住大同府城,只围不攻,先耗着他们!”

  他语气里带着十足的信心、

  “王威的人虽多,但人心不齐,战力稀松。

  若是他们敢出城野战,正好,咱们这些从辽东过来的弟兄,就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边军!什么叫落花流水!”

  帐内的将领们瞬间振奋起来,齐声喊道:

  “我等遵经略公令!”

  熊廷弼看着众人士气满满的模样,微微颔首。

  一场围绕大同府城的合围之战,已经拉开序幕了。

  王威

  便等着授首罢!

  PS:

  求订阅!!!

第463章 方士卜辞,刚愎自用

  大同总镇府的正堂,此刻已被金银珠宝填得满满当当。

  夕阳洒在堆积如山的财物上,映得整个厅堂金光闪闪。

  —成色十足的马蹄金堆在角落,码得比人还高。

  银元宝用红绸布裹着,摞成整齐的方块。

  翡翠镯子、珍珠项链、玛瑙摆件从打开的木箱里溢出来。

  还有一叠叠田契地契,用朱砂印着官府的印记,压在珠宝箱上。

  王威穿着一身崭新的蟒纹袍,这原本是藩王才能穿戴的衣物,现在被他穿在身上。

  此刻。

  他正蹲在一堆金条前,伸手拿起一根沉甸甸的金条,脸上露出痴迷的笑容。

  这可是四百万两银子的财富!

  他在大同副总兵任上,就算贪墨军饷、克扣粮秣,一辈子也攒不下这么多。

  “还是造反好啊……”

首节 上一节 759/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