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558节
济尔哈朗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连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大汗,此处离抚顺不过两日路程,明军随时可能追来!留在此处,岂不是等着明军来攻?咱们这点人手,根本守不住啊!”
他实在无法理解。
好不容易劫掠来的牛羊与俘虏,为何要留在这危险的地方?
若是被明军夺走,此前的血战岂不是白费功夫?
皇太极缓缓摇头,走到济尔哈朗面前,伸手将他扶起,目光扫过不远处缩在雪地里的俘虏,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
“攻科尔沁之前,本汗已派使者去见林丹汗,邀他共分科尔沁,还说明军此刻正忙着受降,防备空虚。
他若有胆子来,这些牛羊和俘虏,就是给他的‘见面礼’。
他若不敢来,或是明军先到,你便带着骑兵立刻远遁,不必恋战。”
济尔哈朗愣了愣,随即他明白了皇太极的用意了!
林丹汗急需物资救命,只要听到有“数万头牛羊”等着他,必然会不顾一切赶来。
而明军若是追到此地,撞见前来“抢物资”的林丹汗,两军必然会爆发冲突。
到那时,林丹汗为了保住到手的牛羊,定会拼死阻拦明军,这不就替他们拖住了明军的追击脚步吗?
“奴才明白了!”
济尔哈朗躬身应道,心中的疑虑尽数消散,只剩下对皇太极的敬佩。
大汗这一步棋,看似“舍弃”了物资,实则是以最小的代价,借林丹汗的手,为大金主力返回赫图阿拉争取了时间。
可转念一想,他又忍不住问道:“大汗,若是林丹汗迟迟不来,或是根本不敢来,这些牛羊和俘虏岂不是白白留给明军了?
这一万头牛羊,可是能让咱们吃好一阵子呢!”
皇太极闻言,眼中没有丝毫可惜之色。
“济尔哈朗,你忘了咱们现在的处境?”
“咱们的运力有限,这些战利品,根本很难全部带走。
就算把这些战利品羊都带上,行军速度也会慢到极致,不出一日就会被明军追上。
到那时,别说这些战利品了,连咱们都可能折在这里。”
“带不走的物资,不是‘财富’,是‘累赘’。
与其留给明军,让他们用这些牛羊供养士兵,不如赌一把。
赌林丹汗会来。
若是林丹汗来了,他为了保住物资,必然会与明军死战,这才是最划算的买卖。”
听完皇太极的话,济尔哈朗心中的疑惑彻底消散了。
他当即说道:
“奴才定不辱使命!”
“若是林丹汗来,奴才便将物资交给他,再暗中盯着明军动向;若是明军先到,奴才便立刻率军撤离,绝不让儿郎们白白牺牲!”
皇太极满意地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济尔哈朗的肩膀:
“好!你办事,本汗放心。记住,不必与明军硬拼,你的首要任务,是‘等’。等林丹汗来。”
皇太极刚吩咐完济尔哈朗留守,便转身看向立在身旁的巴雅喇。
这位努尔哈赤的异母弟、镶蓝旗旗主,此刻正紧攥着马鞭,眼中满是兴奋之色,只是这兴奋之色,还夹杂了继续担忧。
“叔父。”
皇太极的声音比之前沉了几分。
“你领一千本部骑兵,押着五千奴隶、五万头牛羊,再带上大部分金银珠宝和布帛辎重,往北面走,绕路海西女真故地,从那里返回赫图阿拉。”
巴雅喇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错愕。
“大汗,既是绕路海西故地,那地方荒无人烟,明军定然想不到咱们会从那儿走,安全得很!
可为何只带五千奴隶、五万头牛羊?这还不到总数的一半啊!剩下的牛羊和青壮,留在这儿岂不是可惜了?”
他实在想不通。
北路安全,本该多带些物资回去才对。
五万头牛羊够八旗过冬,可剩下的五万头、还有那六千多青壮,若是落在明军手里,或是被林丹汗抢去,都是大金的损失。
皇太极看着巴雅喇急切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随即又被冷静取代。
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解释:“叔父,你带太多了,我这一路就‘不真’了。”
见巴雅喇还是一脸疑惑,他又补充道:“明军若是察觉咱们突袭了科尔沁,必然会派兵追击。
他们见我这儿牛羊多、俘虏多,定会以为大金主力都在我这儿,只会追着我打。
你带的少,行军速度才能快,才能在明军反应过来前,把这些贵重物资安全送回赫图阿拉。”
巴雅喇这才恍然大悟,脸上的不解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原来,大汗这是在拿自己当“诱饵”,用手里的物资吸引明军的注意力,为北路的撤退争取时间。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可看着皇太极坚定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无需多言。”
皇太极抬手打断他。
“叔父只需记住,你这一路的任务,比我这一路更重要,把物资带回赫图阿拉,你就是大金的功臣,日后大金的好处,少不了你的。”
此刻,再多的话,也只有活着回到赫图阿拉再说了。
“嗻!”
巴雅喇不再犹豫,对着皇太极右手握拳捶胸行礼。
“奴才定不辱使命,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会把物资安全送回赫图阿拉!”
说完,他转身大步走向自己的部众,很快,一千镶蓝旗骑兵便集结完毕。
他们吆喝着驱赶牛羊,用绳索串联起五千奴隶,朝着北面的雪原进发。
马蹄踏在积雪上,留下深深的蹄印,很快又被飘落的雪花掩盖。
皇太极望着巴雅喇远去的背影,直到那支队伍变成雪原上的一个小黑点,才缓缓收回目光。
紧接着。
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恩格德尔,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恩格德尔台吉。”
“奴才在!”
恩格德尔连忙上前,躬身听令,心中隐隐猜到皇太极要吩咐什么。
“雪地里那些青壮俘虏,你去筛一遍。”
皇太极伸手指向不远处被绳索绑着的六千多名科尔沁青壮。
“愿意归降大金、加入你蒙古八旗的,就选出来,编入你的本部。
不愿归降的,就贬为阿哈(奴仆),负责赶牛羊、运辎重。
我手底下的骑兵,另外他用,总得有人帮着干活。”
恩格德尔眼睛一亮,连忙应道:“奴才明白!给奴才半个时辰,定能办妥!”
他心里清楚,这是大汗在给自己扩充势力。
蒙古八旗刚有雏形,若是能收拢这些青壮,他的部众就能从千人涨到三四千人,日后在大金的地位,也会更稳固。
恩格德尔立刻带着十几名心腹,快步走到青壮俘虏面前。
他先让士兵解开俘虏们的绳索,又让人抬来几袋炒面和几块煮熟的羊肉,放在雪地上,然后拔出腰间的弯刀,刀尖指着俘虏们,声音洪亮:
“都听着!现在给你们两条路:
要么归降大金,加入我蒙古八旗,日后有肉吃、有牛羊分,还能跟着本台吉打仗立功。
要么就留在这儿当阿哈,天天赶牛羊、扛辎重,过着奴隶一般的日子!”
俘虏们冻得瑟瑟发抖,看着地上的炒面和羊肉,又看了看恩格德尔手里的弯刀,眼神里满是挣扎。
有几个年轻气盛的想反抗,可刚迈出一步,就被恩格德尔的亲兵用刀架住了脖子,吓得又缩了回去。
“我归降!”
一个瘦高个的俘虏率先开口,他盯着地上的羊肉,咽了口唾沫。
“我愿意加入蒙古八旗,只求能活下去!”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很快,越来越多的俘虏选择归降。
对他们来说,归降大金至少能活下去,还能有饭吃,总比当阿哈被随意打骂要好。
半个时辰后。
恩格德尔带着三千名青壮俘虏来到皇太极面前,脸上满是邀功的笑意:
“大汗,奴才筛选好了!三千名青壮愿意归降,剩下的三千多人,都贬为阿哈了。”
皇太极扫了一眼那些站得歪歪扭扭的青壮,眼中没有丝毫意外。
不过这些人没有经过整编,战斗力堪忧。
若是遇上明军了,说不定会不战而溃。
不过
都无所谓了。
但他要的本就不是“精兵”,而是“劳力”。
“很好。”
皇太极点了点头,语气平淡。
“这些人不用去打仗,负责赶剩下的五万头牛羊、看管阿哈就行。等回到赫图阿拉,整编之后,便可以做精锐使用。”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