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31节

  方从哲几欲张嘴,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只好一脸苦色说道:“老臣遵命。”

  本来好好的经筵,被党争这么一搅,味道全变了。

  朱由校摆了摆手,岔开话题,将经筵朝会进入下一个流程。

  “内阁可有陈奏?”

  经筵不仅是学术研讨,更是政治博弈。

  君臣问对之后,便是内阁奏议。

  “臣有本要奏!”

  韩爌牵头呈递奏疏。

  本来他要呈递的奏疏是弹劾方从哲的,但现在情况有变,风紧扯呼。

  他赶忙换了另外一本奏疏。

  韩爌之后,六部臣僚,皆递奏章而来,不一小会儿,朱由校御案之上,便堆了满满的奏章。

  众臣侍立。

  而朱由校打开奏章,开始一一批阅。

  这段时间,朱由校在慈庆宫红袖添香,还是有些效果的,奏章看得懂了,字写得也稍微可以看了。

  毕竟他现在主要练三个字:不、可与准。

  韩爌的奏章,内容是弹劾熊廷弼,举荐袁应泰接任辽东经略。

  熊廷弼的名声,朱由校还是知道的,不管怎么说,是个有能力的。

  而袁应泰

  这个人没听说过。

  联想到天启初年辽东局势继续糜烂,熊廷弼起复,这家伙能力绝对有问题。

  朱由校提起御笔,之后又放下,换了另外一个奏章来看。

  接下来,还有一些奏章。

  譬如弹劾熊廷弼、方从哲、贺世贤等人的奏章。

  此类弹劾奏章,占了大半。

  其次。

  兵部的,主要是请调援军与粮饷、火药。

  户部的,主要是请筹集军费、赈灾款。

  礼部的,则是大行皇帝丧葬的具体事宜。

  譬如说大行皇帝庙号、谥号。

  东林党与齐楚浙党围绕此事,已经是展开拉锯,党争渐渐由暗处转向明面。

  工部的,则是请拨大行皇帝山陵修缮的费用。

  反正这些奏章看下来,要么是党争,排除异己,要么便是钱钱钱。

  朱由校遇到不懂的,当场提问,各部堂官解释之后,若无有异议,或者确实紧急,朱由校都批阅:可或准。

  司礼监盖章。

  至于其余有争议的,以及那些弹劾奏章,朱由校并没有马上批阅,而是留中,再做处理。

  奏章看完问答批阅之后,朱由校对大明朝的现状,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此刻已过正午了。

  文华殿外的日头虽然依旧酷烈,但已是西坠之势。

  事情办完了之后,朱由校才感觉到肚子开始咕咕叫。

  “赐茶帛。”

  讲官获赐茶一杯、纻丝一匹;侍班官赐座饮茶。

  茶为江南顶级芽茶,纻丝为官造极品丝帛。

  朱由校面前也上了一杯茶。

  君臣同饮芽茶,朱由校也是从御座中起身了。

  鸿胪寺官见状,当即唱:

  “礼毕!”

  众臣行叩头礼,皇帝起驾回宫。

  天启朝第一次经筵朝会,便如此落幕了。

  对于此次经筵朝会的结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文渊阁外,杨涟、孙慎行等人等候已久。

  见到刘一燝、韩爌、周嘉谟三人走来,众人当即迎了上去。

  “如何?可试出了什么?方阁老他”

  韩爌脸色黑沉。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

  刘一燝叹了一口气,说道:“方阁老或许是想要归老了,但陛下不允。”

  这是何道理?

  杨涟愣住了。

  “可有弹劾?”

  吏部尚书周嘉谟上前说道:“陛下回护方阁老,我等又岂能忤逆圣意?”

  “那辽东经略之事,陛下可应允了?”

  韩爌冷哼一声,说道:“留中。”

  周嘉谟叹气般的将今日经筵朝会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杨涟与孙慎行等人听完,面面厮觑。

  感情今日经筵,方阁老没扳倒,袁应泰没扶上辽东经略的位置,反而是让内阁多了两人?

  “好在陛下的治国理念是和我们相类,只是如今对我等多有提防,待知晓我等忠贞,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杨涟眉头紧皱,他可没有那么乐观。

  虽然新君登基诏书,国策方面与大行皇帝在时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然而.

  各省矿税监说要裁撤,内阁送上去的奏疏却留中不发。

  他们要求增补的官员,司礼监批红的极少。

  杨涟怎么觉得,当今圣上,是装着和他们东林党人一般?

  实际上,却是要撅了他东林党人的根?

  “诸位,或许我等需要更进一步,让陛下知道,我大明朝绝不能缺了我等忠干之臣!”

  杨涟眼神闪烁。

  之前的应对,似乎太温和了一些。

  是该加点火候了!

第35章 学无止境,心腹爪牙

  御驾回到慈庆宫。

  大明皇帝朱由校的肚子咕咕叫,五脏六腑已经开始造反了。

  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能吃的时候。

  黄骅当即呈送今日的午膳。

  主食菜品还是一样的素,半点荤腥也不见。

  但是今日比之往常,又有些许不同。

  多了半升牛奶。

  国丧期间,全国禁止屠宰牲畜(包括牛、羊、猪等),禁食荤腥。

  “荤”不仅指肉类,还包括动物乳制品(如牛奶、奶酪),因其被视为“杀生取物”,违反“哀戚素食”之礼。

  这是国丧的规矩,不过规矩有时候就是拿来打破的。

  宫廷之中亦有特例。

  比如说皇帝因体弱,可经礼部特批取用牛奶,只需以素色器皿盛装,避人耳目。

  礼部尚书孙如游是个会来事的人,朱由校差魏朝去提了一下,今日午膳马上便见成效了。

  多了半升牛奶,这一桌的午膳终于是稍有营养了。

  朱由校吃喝完毕,顿时感觉身体充满力量。

  撤去午膳之后,朱由校端坐在端本堂御座之上。

  案牍之上,早已摆放好笔墨纸砚。

  宫女张芸儿款身前来侍奉。

  “陛下,今日可还要练字?”

  这妮子与朱由校相处了几日,对朱由校的恐惧渐渐散去,心中不自觉滋生了些许别样情绪。

  本是活泼的性子,此刻倒是在朱由校面前展露开来了。

  “练字倒是不急。”

首节 上一节 31/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