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16节

  这是他留守在乾清宫最得力的贴身宫女,现今怎急急忙忙前来?

  “娘娘,大事不好了!”

  李选侍的脸庞似黑锅一般,当即问道:“发生了何事?”

  宫女赶忙说道:“那李进忠强闯乾清宫,将奴婢们都赶往哕鸾宫去了。”

  “什么?”

  李选侍闻言,整个人都要晕过去了。

  “阉竖何敢?”

  这李进忠在潜邸之时,还巴结过她的,如今陛下驾崩,居然干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回乾清宫,本宫看,谁敢将我从乾清宫赶走!”

  说着,李选侍便火急火燎的要上轿。

  郑贵妃在一边听着,已经知晓发生了何事了。

  她当即上前说道:“选侍且慢。”

  李选侍虽然在气头上,但郑贵妃毕竟压了她很久,宫中尊卑有序,在这个时候,却也停下了脚步。

  “娘娘有何教,侍婢洗耳恭听。”

  郑贵妃在一旁缓缓说道:“大行皇帝驾崩,乾清宫自然是要让出来了,这是自然之理。”

  听到这话,李选侍有些气愤了。

  “娘娘也站在那阉竖一方?”

  郑贵妃当即反问道:“那阉竖背后何人,难道选侍不知?”

  李选侍闻言,顿时沉默了。

  换做一日之前,她何至于如此被动。

  大行皇帝梓宫在侧,大明皇太子在手,莫说是贵妃、皇后之位,恐怕做太后垂帘听政也不无不可。

  但这一切都没了。

  “我乃嗣君养母,他难道想要弑母不成?”

  郑贵妃当即说道:“选侍慎言,若选侍想要新君认你为母,你便要做出为母的事情来,此番若是前去乾清宫胡搅蛮缠,恐怕这不多的情分也没了,嗣君乃是大明的太阳,若选侍想要做大明的皓月,怎能与日相争?”

  道理是这个道理。

  但.

  她能做大明之月吗?

  “我看嗣君,与在潜邸之时已完全不同,侍婢有些看不清了。”

  见李选侍上道,郑贵妃在一旁循循善诱。

  “无非是个少年郎,再厉害,也还是男人,男人的喜好,难道选侍不知道?”

  李选侍自然知道。

  但一想到之前那个他可以呼来喝去的朱由校,现在居然要讨好他,李选侍浑身腻歪不得劲。

  郑贵妃看出了李选侍的心思,当即说道:“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嗣君是什么人,在潜邸你看不出来,如今飞龙在天,才看清只鳞片爪,这两日宫中发生的事情,选侍可知?”

  宫中发生的事情?

  李选侍摇了摇头,说道:“除了陛下大行,还有何事?”

  郑贵妃叹了一口气。

  这个愚蠢的女人,就这,还想着和群臣斗,还想着和嗣君斗?

  便是坐上太后之位,也会被自己蠢死。

  “文华殿上,嗣君面对群臣占据上风,今日一早,王安便被嗣君罢黜,提拔了魏朝、王体乾、李进忠,此事你难道不知?”

  李选侍震惊的美目圆瞪,樱嘴张大。

  “那老梆子,居然倒了?”

  乾清宫内,这老太监还与他分庭抗礼,一日而已,已经是过去式了。

  李选侍的震惊可想而知。

  “嗣君远比你想象中要会隐忍,也更强大,与他作对,绝对没有好事。”

  月不与日斗。

  听了郑贵妃一番言语,李选侍终于找到了方向。

  她对着郑贵妃郑重行礼,说道:“贵妃娘娘一番话,简直救了侍婢一命,若是真能做大明之月,绝不会忘记娘娘的恩情。”

  郑贵妃脸上露出和煦笑颜,说道:“本宫只求安稳余生,你还年尚轻,这世道,总归是后生晚辈的。”

第17章 乾清归正 锦衣秘奏

  望着李选侍仪仗离去,郑贵妃脸上和煦的笑容渐渐散去,转而代之的,是冷峻。

  郑贵妃身边的宫女在一边说道:“选侍跋扈,之前对娘娘十分不敬,为何这个时候还要帮她?”

  宫女脸上愤愤不平。

  在神宗皇帝还在的时候,李选侍是日日来请安,而当神宗皇帝大行,如今的大行皇帝继位登基之后,此女一改之前顺服模样,居然还派宫女前来说:以前小娘娘拜见老娘娘,如今要改变章程,老娘娘去拜见小娘娘了。

  若非郑贵妃心机深沉,又帮李选侍参谋争皇后之位,恐怕在后宫没那么舒心。

  “此等村妇一般的人,任她惹恼了嗣君最好。”

  郑贵妃在一边幽幽说道:“本宫不是在帮她,而是在帮自己。”

  李选侍确实是蠢猪一般的女人,但是,后宫之中,却也是她可以借势的。

  在这个时候,李选侍蠢一些,反倒是好事了。

  若她聪明,如何用得到她呢?

  “本宫看嗣君提拔的几个太监,魏朝是王安一手提拔起来的,其非但不能保全王安,反倒恩将仇报,此人嗣君必定不会重用,王体乾同理,那李进忠方一提拔,便帮嗣君拿回乾清宫,立下功劳,此人日后必有一番作为,你去宫中选几样珍宝,送与李进忠。”

  郑贵妃虽然五十有六,但尝过权势的滋味之后,如何能耐得住寂寞?

  若是能够通过李进忠之手,参与权力之事,那他慈宁宫,还不至于变成冷宫。

  贴身宫女当即领命而去。

  已经是正午了。

  烈日当空。

  慈庆宫琉璃瓦泛起刺目金辉,鸱吻脊兽的阴影如利刃斜劈在汉白玉丹墀上。

  正殿之中,朱由校正在用午膳。

  午膳同样简单,素菜素汤。

  但朱由校却是吃得有滋有味。

  这尚膳监御厨所做,便是素菜,也能做出花样来,更别说朱由校手中的用具,那可是最顶级的官窑。

  碗是黄釉暗刻龙纹碗,用以盛饭。

  盘是斗彩缠枝莲纹盘,用以摆放菜肴。

  盖罐是霁蓝釉描金缠枝莲盖罐,用以存放调料、干果。

  盖因朱由校也是后世鉴宝爱好者,口诀那是张口就来:

  胎体厚重釉肥莹,青花泛紫回青灵。

  五彩绚丽斗彩精,纹饰繁密开光盈。

  这些物件,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品啊!

  当然,历史价值,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些用具是纯新的,毫无争议的新。

  换在后世,这一套用具,必是价值连城。

  一想到大明现在的处境,朱由校心中便想:若是自己能够两界穿越,将这个时代的东西倒卖到后世换取物资,那该多好。

  可惜

  万恶的贼老天,只是让他魂穿了,居然一点金手指也不给。

  吐槽之后,朱由校沉闷的心情好了不少。

  这个时候,魏朝一脸带笑的快步上前,对着朱由校说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选侍娘娘已经移哕鸾宫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李进忠还是得力的。”

  这家伙能够做到九千岁,看来还是有能力的。

  并非只是会讨好人。

  魏朝闻此言,心中对李进忠升起了不悦之感。

  这李进忠还是他提携的,怎么殿下似乎对他更满意?

  “殿下,百官进殿拜哭,内阁的意思是,望陛下尽早登基。”

  朱由校没有拒绝,而是问道:“登基大典筹备得如何了?”

  魏朝当即说道:“礼部这几日便在忙这件事。”

  “大行皇帝丧葬之事,内阁如何决策?”

  魏朝瞥了朱由校一眼,说道:“方阁老的意思是,要按照规制来,而户部尚书李汝华以国库空虚为由,希望能够缩短停灵时间,简修庆陵,具体的章程,内阁还没有定下来。”

  “若按照规制,两百万两,朝廷可拿得出来?”

  魏朝摇头,说道:“便是算上内库,也远不够两百万两,唯有征用陵饷不可。”

  朱由校摇了摇头。

  “征用陵饷是绝对不行的。”

  王朝末年,征税能收上来多少,朱由校心知肚明。

首节 上一节 16/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