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59节
爱卿乃我股肱重臣,当为左丞相,以辖制袁卿,曹卿以为如何?”
曹操此时哪里还不知道,这两人一唱一和,在这等着呢。
一来借机承认了袁绍的丞相之职好与他相斗,二来相分左右也能削弱他的威权。
不过对曹操而言,倘使程昱没有令他失望,闹得袁绍冀青幽并四州后院起火不得安宁。
或许能以承认右丞相之位,给袁绍一个退兵的台阶,不致穷追不舍。
况且左丞相也足够他掌控朝政,挟持天下。
眼下被天子封赏逼到如今地步,又不至于为这等事就撕破脸,曹操也不得不接过诏书,俯身长拜。
“臣愧受!”
“丞相勿负朕望。”
天子对此也颇为满意,按照刘太傅教导,他曹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身为天子他同样可以挟诸侯以制曹操!
这次借袁绍逼曹操受赏,便是要明明白白告诉群臣百官,汉室还没有倒下,他在曹操面前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就是要给群臣以信心,免得畏怯曹操威势,懦懦不敢言。
倘使人心思变,连最后的朝堂群臣都弃他而去,再无敢为他发声者,那才是汉室倾颓,名存实亡。
刘太傅的悉心教导,天子深以为然。
至于说曹操领了左相,面上实无甚喜色,毕竟天子在手,相国、丞相、大司马、大将军不过时间早晚,任他挑选。
连李乐、韩暹那等黄巾余孽都能封四征将军,而况于他曹孟德乎?
此刻被天子一时逼住,只得勉强受了左相之职,曹操眸光微沉间,念及此行来意,顷刻已是一脸忠义之色,为天子直言进谏。
“陛下可知传国玉玺?”
“丞相何出此言?”
天子讶然,不知他为何提及此事。
“传国玉玺,天子之宝。
朕如何不知?”
“陛下有所不知,此传国玉玺,眼下就在国贼袁术手中!
其窃居玉玺,私发矫诏,已有多时!”
”什么!”
天子惊闻此事,勃然色变,一副他才刚刚知道的架势。
“竟有此事?枉朕此前还以为他是大汉忠良,拜为大将军。
未曾想竟是此等无君无父,欺天罔地之国贼!”
要说天子不知传国玉玺在袁术手里?刘繇都成太傅了,他又岂会不知。
问题是他现如今自身尚且难保,哪还顾得上一块玉石?
别说传国玉玺,他这个天子都被人挟持来挟持去,活生生当成传国玉玺在用。
此时恰逢提起此事,他本来还正发愁怎么让曹操到处和诸侯打仗,以消耗曹操及诸侯实力,巩固自身地位,眼下正好顺水推舟。
“曹卿,汝为当朝丞相,岂能坐视传国之宝,落入国贼之手?
请即刻发兵,讨伐袁术,为朕取回玉玺。”
曹操:???
要我去讨伐?
我上次不是给你说过了,我正在被他讨伐吗?
你当时还非说他是你亲封的大将军,是大汉忠良来着。
这天子谁教的啊!
怎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翻脸比翻书还快?不仅没有君无戏言的概念,甚至把自己说过的话当放屁一样?
天子:“.”
此诚董相国、李大司马、郭大将军、李乐征西、韩暹征东及匈奴右贤王所亲授也。
别说袁术了,董相国在位时,朕也是一口一个尚父,有需要的时候,匈奴人都能是大汉忠良。
事后就怒斥国贼!
君无戏言没错,可朕被你们挟持时说的话,能当真吗?
拥有丰富被挟持经验的大汉天子刘协,正笑吟吟看着他的新晋“大汉忠良”曹丞相,意思:丞相,你怎么还不领旨为朕除贼呢?
曹操:“.”
先前封赏丞相之事,是不值当为此撕破脸,又有袁本初穷追不舍的威胁在后,此刻没了这些顾忌,他又岂会被天子几句话拿捏?
只见他眸光微沉,轻笑作答。
“陛下误会了,兴许大将军只是一时糊涂,动辄兴兵讨伐,何至于此?
今可派遣使节,传天子诏,要他献上传国玉玺,若大将军从之,正可为其大汉忠良正名,以为国之柱石。
如其不从,再斥为国贼,讨伐不迟。”
与方才可有可无的封赏不同,涉及此等正事,天子深知不经曹操同意,他的诏书根本传不出曹营,汉室尚未复兴,如今还需隐忍。
是以,他对曹操所言深以为然,顺水推舟应下。
“丞相所言甚是,大将军向来忠义,不致做出此等骇人听闻之事,正当遣使下诏。”
见天子依照他吩咐下诏,并未有违逆之处,曹操稍感满意。
实则不是他不想直接发天子诏,号召天下诸侯共讨袁术,可当世诸侯各怀鬼胎,又有哪个会奉诏呢?
此前袁术之所以能号令天下诸侯会盟伐曹,乃因诸侯皆争天子,可如果只为一块传国玉玺,谁又会去攻伐此刻威势正盛的袁术呢?
第78章 袁术:天使何行此大礼?
一块传国玉玺,真要有如此效用,当初孙坚就走不出十八路诸侯会盟的大帐,孙策也活不到袁术收他为义子。
何况如今天子落在他曹孟德手里,就算发天子诏,也会被诸侯默认为是他挟持天子所为,难免阳奉阴违。
比如上次下天子诏让刘备领豫州牧,要他攻伐袁术,以解兖州之危。
谁想到他刘玄德居然拉下脸面不要,捣鼓了个借豫州之盟,使二虎相争之计毁于一旦。
今次唯有依志才之谋,拿住袁公路违抗天子诏,不交玉玺的确凿实证,届时袁术这般将大汉颜面、天子权威踩在地上,其他诸侯或许乐见其成。
可唯独自己这位辅佐天子的汉相,与匡扶汉室的刘皇叔,不得不出兵讨伐袁术,以维系大汉朝最后一丝体面。
到时候他曹孟德反正一直都和袁公路这国贼处于交战状态,就看你刘皇叔还能有什么理由,不撕破袁、刘联盟,奉诏伐袁?
拿到了想要的诏书,许县军情紧急,曹操即刻便向天子告退,走出行营,以安排使节传诏诸事。
未曾想走出大帐,方至一四下无人处,就听见身后有人唤他。
“曹丞相留步。”
回头看去,见天子群臣之中议郎董昭已跟了出来,他托着一杯御酒笑脸相迎。
“陛下怜丞相辛苦,特赐御酒一盅。”
曹操接过酒饮了,但完全没过嘴,毫不在意酒液顺着胡须打湿衣襟,他只看着董昭。
“何事?”
“我已探得今日谣言,悉为刘太傅所造,他上蛊惑天子,下联结群臣,恐对丞相不利。”
董昭也不避讳,压低了声音为曹操娓娓道来,原来此人虽是天子近臣,可早有投靠曹操之心,常为之通传消息。
“他是袁术的人,我已深知。
眼下天子落入我手,他若不暗中谋事,我反生疑。”
董昭见曹操似早有所料,对此不以为意,遂进言曰:
“吾与丞相共慕大义,便推赤心。
今天子所仗之不尊丞相者,内有刘繇、杨彪维系群臣,外托董承、杨奉兵马为援。
若丞相拔万乘之艰难,返天子之于旧都,恐生掣肘,难掌朝纲。
且夫洛阳疲敝,百废待兴,依昭之见,当迁都于许,上连河洛,下接兖豫,为丞相腹心之地,使兴之于大业也!”
曹操闻之,一时无言,为了不动摇人心,兖、豫战况一直被他压着,天子、群臣只知道他在同袁公路交战,但不知道具体战况如何。
讲道理,按照之前的情势,许县确实是对他来说最完美的都城所在。
可问题是他来接天子这段时间,袁公路也不知道为什么,跟疯狗似的就盯着许县周边打!
硬生生把一处腹心之地打成了边境门户,现在还被袁军围着,指不定啥时候就丢了,这还怎么迁都?
把天子放在和袁公路的交界之处,是怕天子死的不够快吗?
面前董昭见曹操默然,遂拱手一礼。
“丞相放心,昭必说服天子群臣,为丞相办成此事。”
“慢!”
曹操赶忙止住他,“此事不急。容我再思虑一番。”
不久,正在攻伐许县的袁术忽听人报,有天子使节将至!
他虽不明其意,但天子如今在曹操手中,来使指定没安好心便是。
遂领群臣于帐中摆宴以待,念及蒋干颇有舌辩之才,又命其前去相迎。
蒋干得此令,面有欣喜之色,“心领神会”颔首称是而去。
“主公放心,干必不负所托。”
袁术迟疑,只是让你去迎接一下使节,你这一副被我交托了大事的态度是怎么回事?
可未及他再唤,蒋干已小跑着迎了出去。
却说此番因要取回传国玉玺事关重大,是以天子使节正是皇后伏氏之兄,当日于黄河岸为天子拾来白娟十数匹的伏德。
上一篇: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