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212节

  正如这些言论所说,仅仅是当初的颍川之战,他们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甚至都用不着书信往来,当世顶级谋主提前算计好一切,给主公留三个锦囊,按时拆开就能破敌的境界,他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但荆州之战就恐怖了,这玩意已经超出他们的想象范围之外。

  在颍川之战辅佐袁术大胜诸侯联军,用尽手段之后。

  人还远在幽州,根本没时间,也没机会布第二个局。

  仅靠着书信往来的滞后消息,就能指挥袁术打赢荆州之战?还打得刘表毫无还手之力?

  这是人能办到的事?

  也别鬼神莫测郭奉孝了,直接和外面的黄巾军凑一块,高呼:仙法通玄郭奉孝得了。

  “够了!”

  众皆哗然吵嚷之际,曹操脸色已然苍白如纸,他语气又惊又怒,好似为了宣泄脑海中那个疯狂的念头般,大声斥骂。

  “愚不可及!

  无可救药!

  到现在还看不明白吗?

  什么谋主奉孝,什么被公孙瓒绑在幽州回不来,都是骗人的。

  哪怕是太公复生,张良再世,也绝无可能隔着千里之遥,策定乾坤。

  我们都被过去的成见与固有印象给骗了,袁术他.不一样了!”

  一边骂醒众人,一边喃喃自语,曹操好似也借此想通了许多事情,过往的一幕幕在他眼前浮现。

  ”难怪志才死前遗言说袁营多出了一位绝世谋主,可却怎么也找不到这多出的一个人。

  因为根本就没有多出人来!

  人不能凭空多出来,但是身份可以重合。

  如果有一个人,既是当世明主又是绝世谋主的话,此前所有的一切就都说的通了。

  是啊,若郭奉孝果真如此重要,又怎么可能有人不把他带在身边?甚至对他身陷幽州,不管不问?”

  曹操眼底满是心有余悸之色,声音分明不可置信,语气却又坚定无疑。

  “操此刻回忆半生,只觉毛骨悚然!

  这分明就是一场足足布局了数十年的弥天大谎,袁公路他欺骗了当世所有人。

  他分明有着绝世谋主的智谋,却自小隐藏不露,甚至以任侠仗剑,来伪装自己。

  更是从小就表现得目中无人,纨绔无脑,让所有有识之士都觉得他这个袁氏嫡子,当世第一贵胄不是明主。

  可实际上,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示敌以弱,故意让大家不把他当回事吗?

  细思极恐!

  这分明是在扮猪吃虎,以四世三公嫡子的身份假装肥羊,暗中却要食人!

  诸位!想想吧,一个当世顶级的智者,从始至终假装纨绔,数十年隐藏在暗中,潜伏于身侧,是何等恐怖之事?”

  仅仅听曹操简单形容,众人看着袁术这段时间以来的显赫战绩,再想象着他可是打小就跟自家主公以及袁绍是发小玩伴。

  可却从小到大一直伪装成那副目中无人,不学无术的纨绔架势,从无一人察觉。

  果觉毛骨悚然,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空怀惊世之才,隐忍数十年如一日,简直惊世骇俗,骇人听闻!!!

  更恐怖的是,曹操越是回忆,越是觉得有理,一桩桩令人细思极恐的往事,自他口中娓娓道来。

  “如此想来,大汉天下会有今日社稷倾颓,九州分崩之局势,每一件大事都有他袁公路的影子潜藏,分明就是他在幕后操纵!

  当年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看似是我辅佐袁绍的手笔,可那时候的我与袁绍不过是西园八校尉,掌管京师附近一些兵马罢了。

  可当时的袁术呢?

  他已是虎贲中郎将,负责统领虎贲禁兵,主掌宿卫,是先帝身边的亲军首领,负责保卫皇宫和先帝的安危。

  他同样也跟在何进身边全程参与此事,甚至说如果没有他掌控的虎贲禁兵。

  无论何进想要诛杀宦官的谋划,包括我等在何进死后,想要打入皇宫,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可事后呢?何进身死,董卓进京,我与袁绍还在洛阳直面董卓的滔天凶威,没搞明白局势呢。

  他袁术已经第一时间升任后将军,逃离洛阳,跑去占了南阳这块九州膏腴之地。”

  嘶~

  众人闻听曹操此言,怎不头皮发麻?

  是啊!西园八校尉总共有八个,当年何进之事,哪怕没了曹操,也有袁绍,没有袁绍,甚至淳于琼之流也可堪一用。

  唯独时任虎贲中郎将,执掌皇宫禁军的袁术,是整件事中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事后,除了董卓外,他又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甚至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在袁绍这个明面上何进之死,董卓进京整件事的主导者,都还在洛阳跟董卓比比谁的剑更锋利呢,他袁术就已经跑去南阳抢占地盘了。

  试问天下诸侯,有谁的反应跟他一样快?

  偏偏所有人都因为此前对袁术的固有印象,把他这么一个整件事的核心关键人物,自然而然的忽略了。

  这种料敌于先,抢占最大好处,明明算尽一切,却还要推个挡箭牌,假装不是他干的既视感。

  没跑了,这很袁术!

  纵观前尘今朝,当年的袁绍,岂不是和此前的郭奉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默默帮袁术扛下了所有,背尽了骂名。

  单只此事,就已经让众人惊恐莫名,而曹操接下来说的话,更是让众人心胆皆颤。

  “再看当初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又是这种熟悉的感觉。

  我们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盟主袁绍身上,可袁术这个负责诸侯粮草的副盟主,才是讨董必不可少的关键人物。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拿捏着诸侯粮草,我等十八镇诸侯百万大军,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不打,只在他一念之间。

  想想吧,十八路诸侯讨董联盟,是因为什么事件,而有了解散的预兆?”

  众人咽了咽唾沫,答案不言自明!

  【袁术断了孙坚粮草!】

  “再想想吧,十八路联军讨董之后,我们得到的结果又是什么?”

  【诸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孙坚得传国玉玺,身死。

  孙家军尽入袁术掌中,传国玉玺亦为他囊中之物。

  洛阳袁氏满门尽灭,袁术为袁家家主,尽享四世三公之余荫。】

  满座群臣:“.”

  此时无声胜有声,满座群臣仿佛被堵住嗓子眼般哑然无声。

  恐怖如斯!

  袁公其人实在是太恐怖了!

  关键是这些事,居然从来没有人发现乃至于察觉。

  为什么?

  因为他从小到大的隐忍,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一副目空一切,纨绔子弟的做派。

  此谎弥天!

  数十年间,这样一个绝世智者,始终以一个纨绔子弟的身份,出现在大汉倾颓的各大事件之中,片叶不沾身。

  明明主导了一切,谋取了最大好处,却始终隐藏于幕后,不为人所知。

  甚至于近来,他已经逐渐展露自身绝世智谋,世人也不敢相信是他所为,再次因此前固有印象而为他所欺骗,导致一次又一次的惨败。

  示敌以弱,扮猪吃虎。

  明明强的可怕,却偏偏要以一个纨绔蠢货的身份,出现在各大事件之中。

  汝是人啊?

  袁公的心是黑的吗?

  人心怎么能坏成这样?

  如果说当初的赵云,匹马单枪,于万军之中七进七出,是让世人在武力上感受到了非人的境界。

  此时此刻,经过曹操这一番“鞭辟入里”的艺术加工,世人第一次在智谋上,直观感受到了非人的恐怖。

  惊世智慧!

  袁公之智有大恐怖,岂是人力可敌?

第230章 唯怀不可告人之秘,暗藏吞吐天地之志!

  “主公所言,合情合理,我等仔细想来,当真细思极恐啊!”

  “是啊,我等此前竟未起疑,眼下想来,袁家四世三公,代代皆出人杰,底蕴深厚,岂会培养一目空一切的纨绔子弟为继承人?

  经主公这么一番分析,隐藏暗中,城府极深的惊世智者,才符合门生故吏便天下的袁家门楣。”

  确实,像弘农杨氏从杨彪往上数,杨彪之父杨赐、祖父杨秉,乃至高祖杨震,有“四世太尉”之称,甚至杨彪之子杨修也有神童之称,可谓代代皆出人杰。

  袁家也是一样,从袁术、袁绍往上数,父辈袁逢、袁隗,祖父辈袁汤,曾祖父辈袁京、袁敞,高祖父辈袁安,四世三公,人杰地灵。

  其他如荀家,上一代有荀氏八龙,这一代也有荀彧、荀攸叔侄俩。

  诸如陈家、周家亦复如是。

  盖因如今这个时代,人才悉出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也有深厚的底蕴,有专门的人才培养。

  除非真就倒了血霉,继承人天生智力有缺,否则但凡能走出来当继承人的,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关键当世的名声舆论又掌握在这些世家大族的手里,因此也不用这每一代的继承人真就各个都有超凡脱俗的智谋,只要能力勉强说得过去,自然就能被吹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反观袁家这一代呢?确实颇为古怪。

首节 上一节 212/3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