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第266节
大彪闻言,立即让人去取。
之后,陈铭也不打扰贾家两父子,想着来都来了,不如直接视察一番兵工厂的情况。
于是陈铭带着随行的几人,开始在兵工厂内视察了起来。
这应该算是突击检查了。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生产现场。
当主管各生产部门的干部得知陈铭突击检查兵工厂后。
有挺着腰板自豪的拿着资料前去汇报的,也有耷拉着脑袋前来汇报的。
就是没有知道陈铭突击检查后,冷汗直流心里害怕的。
对于兵工厂的生产,陈铭抓得很紧,制定了一整套针对的制度。
有能力的上,拿成绩说话,没有能力的那就对不起了。
别管是从哪里提拔上来的干部亦或者从哪调来的干部,乖乖从哪来回哪去吧。
哪怕是军工部下派来的干部也一样。
对于自己的同志,陈铭心里肯定是相信的,但个人能力问题却不会因为他相信就能达标。
一套完整的制度,算是给生产红线增加了一道强有力的保障。
最先赶来汇报也是最积极的,是负责兵工厂能源供应的四分区电厂厂长。
“报告首长,钱守承向您汇报最近一个月兵工厂的供电情况。”
发电厂厂长钱守承拿着一张清单,挺着腰板声音有力的开口说道。
陈铭接过清单后,钱守承开口汇报道:
“这个月接收了发电设备后,我们发电厂立刻将设备投入生产,目前已经完全满足兵工厂的供电需求。”
“富裕的电量则供给咱们的医院和机关。”
自从缴获了大同电厂的设备后,该批设备一部分运到了后方供给生产。
另一部分直接留在了四分区兵工厂,用以兵工厂的生产能源供给。
原本没有这批设备之前,以四分区原先的发电机数量,供给兵工厂的生产很是艰难。
为此连四分区的各机关都缺电,陈铭的指挥部甚至只能点煤油灯。
可这批设备到了后,电力供给一下子富裕起来了。
晋北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四分区的根据地内就控制着不少的煤矿。
特别是怀仁地区以及独立支队和大同鬼子对峙的大怀左县(之前解救矿工的矿区),更是大量产煤的富裕地区。
虽然大怀左县地区的煤矿因为敌我双方的对峙,无法放开手脚开采。
但即便是这样,四分区开采的煤矿,也远远超出了四分区自己的需求。
相当一部分煤矿被运往其他缺煤缺能源的根据地。
有了稳定的煤炭供给和新增加的电力设备,四分区的发电量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不仅完全满足了兵工厂的生产,还能把富裕的电力输送到其他重要机关供应使用。
钱守承这个发电厂厂长,腰杆子一下子挺起来了,地位直线提升,走路都带风。
陈铭听着钱守承的汇报,满意的点了点头:
“守承同志的贡献,我是知道的。”
“当初设备到了后,守承同志还亲自参与到安装当中。”
“我听后勤部的李柱同志说了,当初刚刚通电时出现了意外,要不是旁边一位电厂干部眼疾手快,守承同志差点就牺牲了。”
听到陈铭的夸赞以及提起当初差点牺牲的事情,钱守承不在意的笑了笑:
“都是为了革命,全电厂我的技术最好,我不上谁上啊。”
“早点把电厂投入生产,咱们的兵工厂就能生产出更多的武器,消灭更多小鬼子,就算我当时牺牲了我也是高兴的。”
“哈哈,看看咱们同志的觉悟。”陈铭笑着朝着周边的人说道。
接下来,钱守承加入了队伍,其他的人还没赶到,几人继续检查着。
陈铭进入了生产山炮炮弹的车间,朝着一名正在工人问道:
“同志,你干的这是什么工作啊?”
听到问题的工人头都没回,继续往弹体内插着引信。
“别捣乱,耽误了生产你负得了责吗?”
看到对方的反应,大彪刚想开口,陈铭挥手示意大彪别说话。
几人就这么等着这名工人继续操作着。
等工人专心操作完后,他才回头看过来。
“你们是什么人?怎么进来这里的?”
工人开口问道。
四分区这么多人,显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陈铭。
“我们是来检查生产的,刚刚想问问情况。”
陈铭笑着开口道。
“哦,每天都要检查,有时候还瞎指导,到底是你们懂技术还是我懂技术啊。”
工人有些不满的开口道。
“诶,你这同志。”大彪看到陈铭接连被怼,这次忍不住了。
“大彪,这名同志的确没说错,论技术我们的确没他懂,术业有专攻嘛。”
陈铭笑着说道。
这时候,主管炮弹生产的炮弹部主任来了。
对方还没开口,陈铭就先询问了工人所说的每天检查问题。
“报告首长,每天的检查是安全检查,炮弹生产是非常危险的过程,安全检查是必要的。”
“一线生产的工人们虽然不喜欢,但这些工作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炮弹部主任开口说道。
工人们生产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些小习惯,可能会导致危险发生。
而每天的安全检查,就是为了排除这些危险因素。
听到对方的汇报,陈铭点了点头,接着回头看向工人。
“同志,每天的检查也是为了安全,保障安全的生产环境,才能确保炮弹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送上前线打鬼子嘛。”
而工人看到刚刚主管炮弹生产的主任称呼陈铭为首长,心中有些惊讶。
兵工厂的级别不低,能被主任称为首长的,那来头绝对不小。
“你是机关的首长?”工人开口问道。
“嗯,我是陈铭。”陈铭点了点头。
工人听到后,顿时大惊失色,激动道:
“您是陈铭首长?真的是陈首长啊,我刚刚居然没认出您。”
“太好了,我今天终于见到您了。”
陈铭的个人威望,在四分区内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顶尖,是每名战士都尊敬的干部。
就连几岁的小孩都一样。
“首长对不起,我刚才说话没动脑子,我错了你批评我吧。”
工人自责的开口说道,这是他真心的想法。
“诶,你刚刚没说错,我的确没有你们懂技术。”陈铭笑着说道,没有丝毫在意。
“对了,我刚才问,你干的是什么工作啊?”
“报告首长,我是给咱们的山炮炮弹安装引信的。”
“嗯,不错,那你每天需要干多少工作啊?”
陈铭想通过工人的工作量问出产能。
“每天我少的时候要装十几发,多的时候能装二十多发。”
“别的时候我是给其他类型的炮弹装引信。”工人回答道。
“嗯。”
陈铭点了点头,心里得出了一个数字。
从之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兵工厂的炮弹产能日产在十几到二十几发。
一个月的话,能生产出差不多六百发。
这个产能在国内已经算是顶尖的水平了。
一个月六百多发,对于独立支队的山炮营来说已经足够使用了。
值得一提的是,山炮炮弹特种钢的技术,来源是从鬼子大同生产钢铁的工厂中,一个高级鬼子技术人员那里获取的。
不过那名鬼子技术人员并不清楚具体的镍铬含量,只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比例。
而镍铬含量误差±0.2%就导致炸膛。
将这个大致比例提升组建缩小到合格的误差范围,是兵工厂经历无数次实验才做到的。
为了反复试验还牺牲了十几名工人。
可以说,每一枚山炮炮弹的生产,都是咱们的同志们用血浇灌出来的。
接下来,陈铭继续检查着兵工厂的生产情况。
吃下了大同后,兵工厂的产能的确获得了跨越式的提升。
上一篇: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