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都是我的!

红楼:都是我的! 第374节

  先前底下人劝他,说天子九五之尊,在宫门口等臣属有失体面,可眼下这光景,体面哪有百姓将来的收成、朝廷的安稳重要?

  若不是小太监再三拦着,说宫门外人多眼杂,恐有安全隐患,他怕是真要亲自到宫门外去等,哪怕多等一刻,能早点听到银子顺利运到的消息,那也是值得的。

  风又紧了些,吹得安朔帝的衣摆微微晃动,他下意识地往前挪了两步,伸长脖子往宫道那头望。

  就在这时,宫门方向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响,越来越近,还夹杂着些许兵刃碰撞声。

  安朔帝眼里瞬间亮了起来,先前的愁容散去大半,连拢着暖炉的手都松了些。

  他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快步迎了两步,语气里难掩急切:“快,咱们过去瞧瞧!”

  旁边几个小太监哪敢耽搁,忙不迭地上前引路,脚步轻快却又刻意放慢,生怕走快了让安朔帝跟不上。

  安朔帝身边的禁军们也迅速跟上,将安朔帝护在中间,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哐当”声,原本松散的队伍瞬间变得规整,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宫道上的石板路被车轮碾出两道浅痕,马蹄踏在地面发出“笃笃”声响,伴随着兵刃偶尔碰撞的轻响,赵驹的车队正缓缓朝着宫门方向而来。

  他骑着踏云,手按在腰间佩剑上,眉头微蹙。

  方才在离宫门不远处,他分明察觉到数道隐晦的目光,虽然后来那些人没敢贸然现身,但总归是个隐患。

  赵驹正琢磨着进了宫就把这事禀报给安朔帝,却没成想抬眼就看见远处走来的一行人。

  为首那人穿着玄色织金大氅,身形挺拔,不是安朔帝是谁?

  “陛下?”

  赵驹猛地跳下马,衣摆扫过地面的细尘也浑然不觉,脸上满是不敢置信,下意识地朝着四周扫了一圈,心里顿时暗骂起来。

  安朔帝身边的人是怎么做事的?

  方才躲在暗处的那群人一看就没安好心,要么是冲着运银的车队来的,要么就是另有所图,不管是哪种,一旦动手必然会和皇宫这边起冲突。

  眼下这地方离皇宫正门不过百来步远,若是那群人不讲武德,趁着混乱攻进皇宫,伤到安朔帝可怎么好?

  而且知晓安朔帝向来看重自身安危,平日里连出宫都要提前安排好层层护卫,今日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宫道上?

  是安朔帝自己的意思,还是有人在旁撺掇?

  赵驹眯了眯眼,压下心头的疑虑,快步朝着安朔帝走去,走到近前便躬身行礼,声音恭敬:“臣赵驹,见过陛下!”

  安朔帝见状,连忙上前一步,伸手将他扶了起来。

  他拍了拍赵驹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欣慰与关切:“爱卿辛苦了,这一路从扬州过来,定是受了不少累。”

  说话间,安朔帝的目光不自觉地扫过身后的车队,只见一辆辆马车上都盖着厚实的油布,边角处能看到捆得紧实的绳索,不用问也知道里面装的是银子。

  他紧绷了多日的神经终于松了些,脸上的愁容也淡去不少,拉着赵驹的手就往宫里走:“快,咱们找个地方说话,朕还有好多事要跟你细聊。”

  一行人踏着宫道的石板路往大明殿去,寒风卷着檐角风铃的声响落在身后,殿外值守的侍卫见安朔帝回来,连忙躬身行礼,目光却不自觉地被紧随其后的运银车队吸引。

  刚到大明殿,安朔帝身边的小太监便立刻上前,对着候在一旁的禁军和宫人扬声吩咐:“快,都过来搭把手,把马车上的箱子小心搬下来,动作轻些,莫要磕着碰着!”

  话音落下,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禁军们两人一组,稳稳地将马车上的木箱抬下来,整齐地码放在一旁的空地上。

  木箱落地时,里面银子偶尔发出的‘哗哗’声,让安朔帝原本就舒展的眉头愈发松弛。

  安朔帝不等众人搬完,便急步走到最靠前的一个木箱旁,对着身边的侍卫抬了抬下巴:“来,把这个箱子打开,朕瞧瞧。”

  侍卫不敢怠慢,立刻抽出腰间的短刀,小心翼翼地撬开木箱上的铜锁,再将箱盖缓缓掀开。

  霎时间,满箱白花花的银子映入眼帘,满殿烛光映照在银锭上,折射出耀眼的光泽,连带着周遭的空气都仿佛多了几分沉甸甸的质感。

  安朔帝往前凑了凑,深吸一口气,指尖不自觉地在银锭上轻轻碰了碰,冰凉的触感传来,让他原本略带疲惫的面色瞬间涨红,眼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欣喜。

  “陛下,”赵驹走上前来,对着安朔帝拱手说道,“此次臣从扬州带回的银子,总共约有五千万两。

  其中四千万两是现银,一千万两是各地票号的银票,眼下殿外这些,便是一千万两左右的现银与银票,剩下的还在京城码头那边,等后续臣再跑几趟,一并送入宫中。”

  说着,他脸上露出几分惋惜的神色:“可惜臣此次回来得太过匆忙,那些盐商的产业、店铺都是急着脱手,价格压得低了些,要是能多些时间慢慢周旋,仔细盘剥一番,定然还能再多赚不少。”

  没人知道,赵驹口中那些被“低价脱手”的盐商产业,暗地里大多落到了他自己手里。

  只不过当时他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银,便借用了林家的银子。

  林如海本就信任他,又想着给林黛玉多置些安稳产业,便痛快地应了下来,不仅拿出银子帮赵驹周转,自己还额外出资,给林黛玉买了十几处铺面和田产。

  那些产业虽算不上一本万利,却都是稳扎稳打的好营生,无论是铺面租金还是田产收成,每年都能有一笔稳定的进项,足够林黛玉日后生活无忧。

  安朔帝却没留意赵驹语气里的微妙,他的目光还停留在满箱的银子上,闻言摆了摆手,语气里满是满足:“爱卿此言差矣,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事?

  只有真正拿到手的,才算是实实在在的银子。

  眼下能有这些银子入账,解了大同、辽东、宁州三地的燃眉之急,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不必在意那些没能到手的。”

  见安朔帝完全没有细问盐商产业处置细节的意思,赵驹悄悄松了口气,垂在身侧的手不自觉地放松了些。

  他和林如海这般处理那些产业,在如今的朝堂里,几乎已是官员间心照不宣的默认规矩。

  林如海当初之所以痛快出资,除了为林黛玉谋后路,也是料到安朔帝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过多计较,如今看来,果然如林如海所料。

  只是想起方才在皇宫外察觉到的隐晦目光,赵驹心头的担忧又冒了出来。

  他定了定神,往前一步对着安朔帝拱手道:“陛下,码头那边王爷和戴公公还在盯着剩余的银子,臣得先过去忙活,把后续事宜安排妥当,免得夜长梦多。”

  安朔帝原本还攥着银锭的手顿了顿,方才因银子而起的兴奋劲儿稍稍回落。

  他本想趁此机会,跟赵驹细聊甄家的后续处置办法,可被赵驹这么一提醒,顿时一拍脑门,带着几分歉意道:“倒是朕疏忽了!

  让忠顺亲王和戴权两个在码头冻着等,实在不妥,爱卿赶紧过去吧,务必把银子安置好,别出半点差错。”

  “臣省得。”赵驹点头应下,目光扫过安朔帝,又补充了一句,“现在天寒,陛下还是莫要在外边久待,仔细冻着身子,在这边暖着才是正经。”

  安朔帝摆了摆手,视线早已重新落回那一排排装满银子的木箱上,语气里满是不在意:“知道了,你先去忙你的。”

  他此刻满眼满心都是这一箱箱能解燃眉之急的银子,哪里还有功夫跑去外边吹冷风?

  赵驹显然也是想到这一点,不由得嘴角微抽。

  但他转念一想,却又松了口气

  不管方才宫门外那些人打着什么主意,只要安朔帝安安分分待在皇宫里,有禁军层层守卫,总归是安全的。

  他不再多言,对着安朔帝躬身行了一礼,转身就要往外走。

  可脚步刚迈出没两步,一道急促的呼喊声突然从殿外传来,伴随着杂乱的脚步声,惊得殿内众人都是一愣。

  “陛下!大事不好了!”

  只见一名禁军侍卫连滚带爬地冲进殿来,甲胄歪斜,脸上满是慌张,连行礼都顾不上,急声禀报道:“荣国府和勇毅侯府……方才遭遇不明贼人偷袭!

  侯府那边已经传来消息,说是护卫伤亡惨重,贼人来势汹汹,眼下还在缠斗!”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瞬间炸响在大明殿内。

  安朔帝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里的银锭“哐当”一声掉回木箱里,眼中满是震惊:“你说什么?”

  赵驹刚转过身的脚步猛地顿住,眉头瞬间拧成一团。

  他想起方才在宫门外察觉到的隐患,竟然不是冲着运银车队来的,而是针对荣国府和勇毅侯府?

  攻打荣国府和勇毅侯府,图什么?

  还是说,是两拨不同的人?

  赵驹站在原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剑柄,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对于自家勇毅侯府的安危,他其实并没有太多担忧。

  府里留下来的护卫,都是他从破锋军里精挑细选出来的狠角色,个个能以一当十。

  虽说碍于朝廷规矩,平日里不能披肩戴甲,战斗力会比战时下降几成,但应付寻常贼子,绰绰有余。

  更别说他还特意给府里配了震天雷和小型火炮,藏在府墙暗格里,就算真有大批军队不计成本地强攻,短时间内也别想攻破侯府的防线。

  况且,他并没有听到勇毅侯府那边发出信号弹的动静,说明府里还能支撑,暂时无虞,或者已经解决了。

  真正让他心头发紧的,是荣国府。

  荣国府里的守卫力量本就薄弱,而且侯大将军可不会这么好心,特地给荣国府安排精锐人手。

  想到林黛玉还在荣国府,赵驹不再犹豫,转身对着安朔帝拱手,语气恳切:“陛下,荣国府守卫薄弱,恐难抵贼人攻势,臣恳请先回府一趟,一来查看自家府中情况,二来也顺路驰援荣国府,免得局势进一步恶化。”

  安朔帝此刻脸色早已没了先前见银子时的喜色,眉头拧得紧紧的,双手背在身后,在殿内快步踱了两步。

  荣国府和勇毅侯府都在京城腹地,离皇宫不远,贼人竟敢在这个时候公然偷袭,分明是没把朝廷放在眼里。

  若是处理不当,传出去不仅会动摇民心,还可能让别有用心之人趁机生事。

  听到赵驹的请求,他几乎没有犹豫,立刻点头:“准了!只是爱卿这边人手是否足够?要不要朕拨一队禁军随你同去,也好有个照应?”

  “多谢陛下关心,不必了。”赵驹摆了摆手,语气坚定,“禁军的职责是拱卫皇宫,眼下局势不明,皇宫安危最为重要,不能轻易调动。

  臣府中护卫尚在,再加上臣随身携带的随从,人手已然够用,驰援荣国府绰绰有余。”

  他顿了顿,又想起方才在宫门外察觉到的隐晦目光,补充道:“陛下,眼下京城局势难测,贼人敢偷袭两府,说不定还有其他图谋。

  臣离开后,还请陛下务必让禁军加强皇宫戒备,仔细巡查宫内外动静,切不可掉以轻心。”

第413章 荣府定心

  安朔帝此刻也没了先前的漫不经心,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朕知道了,爱卿放心,朕这就吩咐下去,让禁军加倍警戒。

  你且快些去吧,务必尽快控制住局势,查明贼人身份!”

  “臣遵旨!”赵驹躬身行了一礼,不再耽搁,转身大步朝着殿外走去。

  刚踏出大明殿,寒风便裹着冷气扑面而来,他却浑然不觉,快步走向踏云,翻身上马后,对着等候在一旁的随从沉声道:“回府!”

  随从们齐声应和,翻身上马,一行人踏着宫道的石板路,朝着宫外疾驰而去,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很快便消失在宫道尽头。

  -----------------

  荣国府后院的喧哗声,像被风卷着似的,一路传到了贾母的正房。

  此刻屋里正暖着炉,贾母坐在上首的梨花木椅上,手里捏着一串紫檀佛珠,刚听林黛玉轻声讲完在扬州城的见闻,脸上还带着几分怜惜,冷不丁就被外头的吵闹惊得皱紧了眉头。

  “这是怎么了?”她停下捻珠的手,语气里满是不悦,“大半夜的,哪来这么大动静?玉儿刚从扬州风尘仆仆回来,还没歇安稳,哪个不长眼的敢在府里生事?”

  说着,她抬眼望向门口,扬声吩咐:“来人!去瞧瞧外头到底在闹什么,让他们赶紧安静些,别扰了规矩!”

  话音刚落,门外的丫鬟还没来得及应声,就见贾赦和贾政两人一前一后从外头匆匆走进来。

  贾赦平日里总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慵懒,今儿却连衣袍的带子都歪了半边;

  贾政更是面色凝重,眉头拧得能夹死蚊子,连平日里端着的稳重架子都散了大半。

首节 上一节 374/4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下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