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都是我的!

红楼:都是我的! 第239节

  贾母闻言,不由得感到有些纳闷。

  国子监那边休学,她是知道的。

  这会儿贾环应当也在赵姨娘的院子里才对。

  玉儿和三丫头她们几个什么时候跟环哥儿这般熟络了?能在同一个屋子里待这么长的时间?

  正想着,贾母的脸色却是猛地一变。

  该死的!

  她竟是忘记了,赵姨娘那小贱人的院子就挨着隔壁那小王八蛋的府邸!

  想着这会儿林黛玉可能已经被带到了隔壁府上,贾母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更是险些瘫倒在地。

  一旁的鸳鸯吓得赶紧将她扶住:“老祖宗,这是怎么了?”

  贾母抓着鸳鸯的肩膀,急切道:“快!咱们去那边看看!”

  等贾母这边一群人着急忙慌地赶到赵姨娘的院子,刚进院门,却是看见赵驹正抓着一女子的肩膀,往围墙那边疾掠而去。

  但见那女子身形纤弱,正死死攥住赵驹双臂,其容貌虽因惊恐而苍白失色,却仍掩不住眉眼间的灵秀清韵。

  不是她的宝贝外孙女林黛玉还能是谁?

  待回过神来,院中早已没了二人踪迹。

  贾母气血翻涌,几欲昏厥,险些一口气没缓上来。

  她强撑着扶住身侧丫头,颤颤巍巍地指着隔壁勇毅侯府方向,痛心疾首道:“快!去取我金册来!老身要进宫告御状!”

第307章 给林黛玉的礼物

  纵使贾母盛怒,终究还是被闻讯赶来的贾敬、贾赦、贾政几人给拦了下来。

  在他们看来,这会贾母简直就是在无理取闹。

  赵驹只是带了迎春几个去他府中作客,既无诱拐之嫌,亦无逾矩之举,何须如此兴师动众?

  虽然对赵驹带着府里的姑娘们翻墙外出的孟浪之举颇有微词,但这会人都已经过去了,他们还能怎么样?

  大不了往后多多管教一下就是了。

  经过几人的再三劝解,贾母终于是冷静了下来。

  迎春几人今日这般离经叛道的行径,对她这个恪守封建礼教的大家长而言,不啻为一记重锤。

  贾母这会已经决定,等会儿迎春几个回来,必当严惩不贷,严加管束,以防此类事端再度发生。

  这般想着,她心中却是有些发愁。

  贾母在这荣国府,素以慈眉善目的老祖宗形象示人,于惩处小辈之事并无太多经验。

  要论如何惩戒底下的小辈,她还真没经验。

  昔日贾敏尚且待字闺中时,深受贾母和贾代善宠爱,加上她自己也是生性温婉知礼,从未触怒过尊长。

  及至迎春这一辈,贾母已经是做祖母、曾祖母的人了人,府里姑娘的日常教养皆由王夫人、李纨、王熙凤等人操持。

  迄今为止,她做过对小一辈最重的惩罚,也不过是当初贾琏提着剑追杀王熙凤时的那番严词训斥而已。

  与此同时,勇毅侯府内的一处凉亭之中。

  这会赵驹、林黛玉、秦可卿、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几个围坐于石桌之畔。

  亭中气氛略显凝重,贾迎春率先打破沉默,神色忧虑道:“表哥,我们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好?”

  初时她们还为赵驹带领她们翻墙而过的举动感到颇为新奇。

  然细思之下,却是觉此举怕是有些逾矩,心中不免忐忑。

  毕竟在这礼教森严的世家大族,这般行径已然触犯了礼数规矩。

  立于众人身后的贴身丫鬟紫鹃、司棋、侍书等丫鬟更是神色惶然。

  赵驹这一波操作,可把她们坑惨了。

  贾母素来疼爱林黛玉几个,顶多不过是对她们略加训诫。

  可她们几个贴身侍奉的丫鬟,一个“管看失察”之责是逃不掉的。

  赵驹见几人皆是面露担忧之色,不由得笑了笑:“放心就是,等会我跟你们一起回去。”

  尽管昨日早有提醒,但当得知贾母真的不许林黛玉来他府上的时候,赵驹心中仍不免泛起些许愠怒。

  这死老太婆,坏得很。

  见赵驹早有打算,迎春等人悬着的心方才稍缓,转而继续谈笑起来。

  赵驹斜倚于一旁,指尖摩挲着手中的书信。

  这是侯孝安从台州那边加急送过来的。

  自从侯孝安受了安朔帝的任命,前往台州抗倭,已经过去了有数月时间。

  他此番出征,亲率万余新军精锐,更获安朔帝特许,可于台州周遭诸军营、卫所调遣兵力,以固海防。

  侯孝安原本以为,他麾下所率军士人数颇为可观,剿灭盘踞于台州的倭寇匪患应无大碍。

  然而,事情发展却叫他大吃一惊。

  台州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兼具海岸滩涂、山地丘陵与内河水系。

  此地海岸线绵长曲折,港湾岛屿星罗棋布,为倭寇提供了天然的登陆场所、隐匿据点与补给基地。

  加之内陆山峦起伏,丘陵纵横,道路崎岖难行,极大限制了官军的兵力调动与后勤支援效率。

  反观倭寇这边,凭借对复杂地形的熟悉,常采用游击战术,于险要之处设伏突袭,遇势不利则迅速遁入山林或沿海逃逸。

  双方数次交锋,侯孝安这边连遭挫败,损失颇为惨重。

  令侯孝安感到惊怒的是,倭寇群体中竟是裹挟着大量被利益诱使或武力胁迫的“假倭”。

  这些“假倭”凭借对当地地理形胜、方言习俗的熟稔,加之洞悉官军布防与作战规律,频繁充当引路向导与内应角色,极大地增加了侯孝安围剿倭寇的难度。

  甚至当地的县衙、卫所以及军营的态度也叫人捉摸不定。

  平日里但凡有公务往来,这些衙门不是搪塞拖延,便是虚与委蛇,将官样文章做得滴水不漏。

  要不是手中有安朔帝的圣旨,侯孝安麾下的军营怕是连最基本的粮草补给都难以维系。

  每当提及问责,地方官员便以倭寇之乱为挡箭牌,声称台州府经此浩劫,民生凋敝、府库空虚,能维持现状已是颇为不易。

  在台州蛰伏数月时间之后,侯孝安也是知晓那边的水不是一般的深。

  他便是放弃了急于求成的想法,转而安营扎寨,整肃军纪,同时着手修缮卫所,加固城防,寻求破局之法。

  文末,侯孝安于书信中郑重陈明,此番率军征剿倭寇,战局胶着未解,料想朝中必有非议之声。

  届时,恳请赵驹于安朔帝面前详陈战事本末,为其解释一番。

  毕竟,安朔帝虽然文治有方,然于军事韬略稍欠熟稔。

  若无人从中斡旋解说,恐遭宵小构陷,误判军情。

  赵驹目光在书信中逐字扫过,待将内容尽收眼底,眼中骤然闪过一抹冷厉之色。

  他对那方弹丸之地的憎恶由来已久。

  这份恨意并非心血来潮的冲动,而是深植于在南京的成长经历中,给赵驹带来的刻骨铭心般的痛恨。

  在前世,他生活于和平安稳的年代,诸多想法只能深埋心底,即便满腔愤懑,也无处施展。

  然而,如今时移世易,赵驹身处的这方世界,再无人能束缚他的手脚。

  那些曾经压抑在他心底的念头,此刻如野草般肆意疯长。

  待日后时机成熟,他定要点齐兵马,挥师东进,将那岛国的土地纳入大景朝的广袤疆域之中。

  赵驹也不怕安朔帝不心动。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岛国可是有一座巨大的银矿。

  这座银矿储量惊人,即便在他穿越而来的前世,历经漫长岁月的开采,依旧在源源不断地产出白银。

  如此一块巨大的肥肉摆在眼前,以安朔帝那嗜钱如命的性子,又怎能抗拒得了这几乎可以说是唾手可得的金山银海?

  赵驹正暗自思忖着何时将这事透露给安朔帝,思绪正沉浸其中,眼前却突然一阵恍惚,仿佛有光影在眼前跳跃。

  待他回过神来,只见一双白皙柔嫩的小手在他眼前不断晃动,似是在努力吸引他的注意。

  赵驹缓缓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林黛玉满是关切的神情。

  她秀眉微蹙,眼中透着担忧,轻声问道:“表哥这是怎么了?莫不是身子不适?”

  方才众人兴致正浓,玩起了行酒令。

  这行酒令乃是酒席之上常见的助兴游戏,通常由众人推举一人为令官,其余人听令轮流吟诗作对、说联语,或是进行其他类似的游戏,违令者或是输者便要罚饮一杯。

  迎春几个年纪稍小,饮的是特制的黄酒。

  赵驹也曾尝过,那酒口味清淡,与其说是酒,倒不如说是一种别具风味的饮子。

  以林黛玉的才情,在这行酒令的游戏中自然是游刃有余,信手拈来。

  况且场上还有迎春和惜春两个对诗词歌赋并不精通的“门外汉”,这行酒令的难度更是大大降低。

  如此一来,林黛玉难免觉得有些无聊,兴致缺缺。

  就在她百无聊赖之际,不经意间却是瞥见旁边的赵驹正一脸严肃地看着手中的书信,眉头紧锁,面色凝重。

  在林黛玉的印象里,赵驹向来沉稳,遇事波澜不惊,何曾见过他这般模样?

  心中担忧之下,她这才没忍住出声询问。

  赵驹看着林黛玉那关切的模样,心中一暖。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伸出手轻轻摸了摸林黛玉的头,说道:“都是些打打杀杀的烦心事,说出来反倒污了林妹妹的耳朵。

  还是不提为好。”

  说着,他又带着几分好奇,问道:“你怎地不跟表妹她们一块儿玩了?”

  林黛玉轻轻扭头,避开了赵驹的手,听着他这般敷衍的话语,心中不免有些不悦,眉头皱得更紧了。

  想着两人如今已是未婚夫妻的关系,可赵驹却还是这般对她,林黛玉心中难免来气,“哼”了一声,转过头去,故意不再搭理赵驹。

首节 上一节 239/3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