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都是我的!

红楼:都是我的! 第124节

  赵驹将紫毫笔、徽州松烟墨、澄心堂纸和端砚一股脑塞到李纨怀里,笑道:“环哥儿还有小半个月才能回来,让兰哥儿先用着。

  反正陛下这类物件多得是,改天我再去他书房拿便是。”

  李纨面露难色,下意识想要后退,却被赵驹一把拉住,劝道:“大嫂子可莫要与我见外。

  这是给兰哥儿读书用的,不许推辞。”

  李纨无奈,只得点头收下。

  她刚想要说些感谢的话,却突然发觉自己与赵驹靠得极近,手腕还被他温热的大手握着。

  李纨顿时羞红了脸,赶忙抱紧怀中的文房四宝,向后退了一步,沉默片刻才缓过神来。

  她将东西递给一旁侍立着的素云,这才回过头对着赵驹道:“那我替兰哥儿谢过伯爷。”

  说着,就要对赵驹福身行礼。

  赵驹连忙拦住,伸手托住李纨的手臂,笑道:“大嫂子这就见外了,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客气。”

  如果说王熙凤、秦可卿几人这会是刚刚盛开的鲜花,那么眼前的李纨便是那熟透了的苹果,令人眼热。

  李纨感受着手臂上那透过衣袍传来的灼热,心头猛地一跳,而后赶忙起身,有些狼狈地坐在了迎春的榻上。

  赵驹仿若未察觉李纨的窘迫,对迎春、探春等人道:“表哥这几日有些忙碌,未能来看望你们。

  今儿带了些东西过来,权当给几位表妹赔罪。”

  说着,从那包裹上拿出些玩意儿,一一分给了迎春、探春和惜春几个。

  惜春年纪尚小,性子还未像日后那般“看破红尘”,连忙接过赵驹递来的东西。

  仔细一看,是个盒子模样的玩意儿,却不知有何用处,不禁一脸疑惑地看向赵驹。

  赵驹笑了笑,从惜春手中接过那盒子,而后轻轻打开,只见那盒子瞬间被分成了三层,每层又分有两个格子。

  见惜春面露欣喜,显然猜到了盒子的用途,赵驹轻捏她的鼻子,解释道:“我听你三姐姐说,你最爱画画。

  这玲珑剔红彩漆盒有三层,每层可放两种颜料,日后你画画时,带上这个盒子便足够了,无需再带其他物件。”

  惜春从赵驹手上拿过那玲珑剔红彩漆盒,不断地把玩着,脸上笑容洋溢,显然对这玩意很是喜欢。

  一旁的丫鬟入画赶忙对着赵驹行礼道:“伯爷送的礼这般贵重,我替我家姑娘谢过伯爷。”

  惜春听到自家丫鬟的话,也是反应了过来,对着赵驹脆生生喊了句:“谢谢表哥。”

  赵驹笑着摸了摸惜春的小脑袋,而后从包裹里拿过一副字帖和一本册子,分别交与探春和迎春。

  探春早已迫不及待,接过字帖仔细一看,顿时惊喜地叫出声来。

  只见她手中的字帖,竟是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

  探春喜爱书法,曹雪芹曾评价她“又红又香,只是有刺”,其书法既有楷书的刚正端庄,又兼具行书的灵动洒脱。

  此刻得了这副《松风阁诗帖》,只觉赵驹这份礼送到了她心坎上。

  谢过赵驹后,探春见迎春正捧着一本书专注翻看,不禁好奇地凑过去,只见是一本从未见过的棋谱。

  她笑着打趣道:“难为表哥有心,还特意打听了我们几个的喜好。”

  赵驹微微一笑,指着门边站立的几个丫鬟道:“你们这点喜好,从她们的名字便能看出,哪里用得着去特意打听?”

  说着,又是看到了桌上写的纸张,好奇地拿起一张看了看,惊奇道:“你们这会在写诗?”

  林黛玉这会还病着呢,写诗不带她玩,不怕后面知道了对她们几个阴阳怪气?

  只见纸上写着:“柳线牵云放纸鸢,东风借力上青天。

  忽惊雷落丝弦断,空挂高枝作蝶眠。”

  探春见赵驹拿着纸张,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眼角微微一抽。

  她连忙从他手中抢过,结结巴巴道:“写……写着玩的。”

  赵驹挑了挑眉,又从桌上拿起一张,只见上面写道:“闲敲棋子落花轻,黑白输赢懒去争。

  一局未终人已散,空庭唯有雀儿鸣。”

  而后,他看向有些拘谨的迎春,笑道:“这首是迎春表妹写的吧?”

  迎春轻轻点了点头,显然有些不好意思,羞涩道:“叫表哥见笑了。

  我写得不如三妹妹她们。”

  赵驹笑着宽慰道:“能写出诗来已属不易,比我这睁眼瞎要好上许多。”

  探春听了,娇嗔道:“表哥就会拿自己来开玩笑。”

  能看懂她们写的诗,还能分辨出是谁所作,可见赵驹绝非是他自己所说的睁眼瞎。

  赵驹挑了挑眉,直言道:“就算不是睁眼瞎,也差不多了。”

  这话倒不是在谦虚。

  他背几首诗不成问题,可真叫他动手写,那绝对是写不出来的。

  赵驹继续伸手拿过桌上的纸张,只见上边写道:“老梅斜倚旧竹篱,草香不散暮烟低。

  素衣懒照菱花镜,却数童谣教稚儿。”

  无需细想,他便知此诗出自李纨之手。

  桌上并未见惜春的诗作,想来她年纪尚小,还写不出诗来。

  看完这几首诗后,赵驹面露微笑,赞叹道:““看来咱们家以后要出几个大诗人了。”

  谁知迎春等人听了,彼此对视一眼,皆未接话。

  探春更是神色黯然,语气恹恹:“表哥可莫要夸我们了,论起写诗,还得是林妹妹写得好。”

  原来,她们几个今日聚在此处写诗,皆是因前段时间林黛玉所作的一首诗,将众人打击得体无完肤。

  探春将其中缘由讲与他听后,赵驹宽慰道:“林妹妹出身书香世家,林姑父更是昔日的探花郎。

  咱们比不过也是常理,不必介怀。”

  跟林黛玉比作诗,只能说探春几个是在自讨苦吃。

  赵驹随即好奇问道:“林妹妹写的是什么诗?

  说来听听,也让我这粗人开开眼界。”

  探春伸手轻轻捶了赵驹的肩膀一下,娇嗔道:“哪有这么说自己的!”

  说着,便是将前段时间林黛玉作的诗念给赵驹听了:“灵河淬玉种诗骨,鹤翎裁云写大荒。

  敢唾人间胭脂色,一身星芒即天香。”

  赵驹听后赞道:“林妹妹写的这诗倒是大气。”

  想来是没有大脸宝整日惹她伤心落泪,林黛玉的性子较原著中开朗许多,故而作诗风格也有所不同?

  探春轻叹一声,转而看向赵驹,提议道:“要不表哥也作首诗,让我们见识见识?”

  赵驹嘴角微微抽搐,连忙推辞:“你表哥我,嗯,目不识丁,更别说作诗了。”

  探春自然不肯罢休,非要赵驹作诗。

  赵驹头皮发麻,赶忙转移话题:“昨日我听说林妹妹染病,不知今日可好些了?”

  探春虽对赵驹转移话题颇为不满,但还是答道:“方才去林姐姐房里瞧了瞧,似乎比昨日还要更严重些。”

  赵驹闻言,不禁皱起眉头。

  昨儿他见到紫鹃和雪雁,分明是给林黛玉煎了药的,为何这会反倒是更严重了?

  想到这里,赵驹起身对屋内众人道:“你们先聊着,我去隔壁看看林妹妹。”

  李纨,迎春几个听了,便是要打算一同去隔壁看望林黛玉。

  赵驹将众人拦下,劝道:“林妹妹现在得了风寒,人多怕是不好。

  再者,万一林妹妹那边过了病气给你们可就不好了。”

  李纨几个闻言,也觉得赵驹说得有道理,便也不再勉强。

  待赵驹出了迎春的屋子,来到林黛玉房门前,只见紫鹃和雪雁满脸倦容,守在门前。

  尤其是雪雁,小脑袋不住点着,几乎就要睡着。

  赵驹上前,扶住险些一头磕在门框上的雪雁,而后笑着道:“怎么这么困?昨儿没睡好?”

  紫鹃、雪雁这才看到是赵驹,赶忙行礼道:“见过伯爷。”

  待起身之后,紫鹃这才开口解释道:“昨晚姑娘病情忽然加重许多。

  我和雪雁忙活一晚上,这才有些困乏。”

  赵驹听闻,不禁眉头紧蹙,面露疑惑之色,问道:“昨日才为你家姑娘熬了药,怎的病情反倒加重了?”

  紫鹃一脸无奈,幽幽叹道:“许是姑娘本就体弱,昨夜又熬夜读书。

  如此一番折腾,病情自然愈发沉重了。”

  赵驹听闻,一时语塞,顿了顿才道:“你家姑娘得了病,本来就该好好休息,怎地还让她熬夜看书?”

  紫鹃眼中满是无奈,低声回道:“奴婢倒也想劝姑娘休息来着。

  可姑娘就是不听,奴婢们也实在没法子啊。”

  赵驹见两人实在是困得不成样子,便是对着两人道:“我来看看林妹妹,你们两个要不要去隔壁休息会?”

  紫鹃摇头道:“大白天就睡觉,若被旁人知晓,还不知会如何编排我家姑娘呢。”

  赵驹点头,又道:“我想进去看看你家姑娘,这会可方便?”

第176章 见林黛玉

  紫鹃闻言,迟疑道:“伯爷,我家姑娘病得这般严重,仔细别把病气过到伯爷身上。”

  赵驹笑道:“放心,我身子硬朗,不怕这些。”

  紫鹃道:“那我去问问姑娘。”

  说罢,便进了屋子。

  不多时,紫鹃出来,将赵驹迎了进去。

首节 上一节 124/3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