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超陆权强国

超陆权强国 第154节

京山县城就东西两个进出的城门口,都被先锋营先一步派人给堵上了。

张之和当时就在东门城墙上,不过手下有人要出城迎击的时候被他劝住了,开玩笑,人家手上可是带着机关小炮的,而且还不知道有多少挺,他自己亲自用望远镜看了一下城外的情况之后,当时却只发现先锋营一队人马,还以为可以凭借城防阻上一段时间呢。刘帅的大军差不多也该攻破沙洋前线了,只要刘帅的大军一到,任他城外还有多少乱军,还不是都不够看的……要知道大帅手上可是有二三十门大炮的……当下便下了城墙,回城中的临时指挥部休息去了。

正是因为这种消极防御的想法,令他丧失了最后一次逃走的机会。当手下派人来通知他城外又来了一支数千人的乱军时,他的心里吓了一跳,听说还有数十门大炮,顿时脸上已经没有了半点血色了,他们面上一阵似乎,显然都明白了怕是惊动了京山旁边盘卧的巨兽,那个号称拥有一镇兵力的乱党军队可能来了!

在手下的搀扶之下,张之和颤颤的上了城墙,极目往那城外眺望了一眼,顿时骇得腿脚都软了,这城中如今尚之后不足四百清兵,他们之所以昨夜能够一举拿下县城,一是占了全云南之功,一举炸死了大部分军政府的高层,二是打了打了城中乱如一团的民军一个措手不及,民军毕竟成军不久,顺势仗也就罢了,得知了军政府高层阵亡之后当下便乱了阵脚,当真是兵败如山倒,即使有几人站出来希望能够力缆狂澜却已为时晚矣。

张之和治军久矣,他虽是巡防营出身却也有些眼力,放眼放那城外望去,密密麻麻的一片接一片,心中骇然的他一个估算顿时傻了眼了,城下至少杀来数千大军,更有数十门火炮高高架起。

“完了……完了,这仗还怎么打啊!对方还有大炮,我这边的机关炮都还没几个,一旦交起火来准挡不住,就可能被炸飞上天了。”

张之和被城下的阵容给吓住了。开始发愁这仗到底打还是不打,旁边站着的几个队官和参谋们也都对眼前的局面一筹莫展,打吧人没对方多,机枪火力也不如对方,再加上对面的大炮也不是吃素的,一炮炸过来不知道要炸飞多少人。

可是不打吧管带大人刚刚也说了,朝廷对待汉臣的手段的确狠毒,若是不战而献城,到时候免不了落个抄家灭门……祸及九族的下场。

场上气氛顿时沉默起来,一行人都不说话了,心上却是等着管带大人拿主意。要死要活就随他一句话吧!

就这样几个队官和参谋们都闷不吭声的看着张之和,张之和也看着这帮手下。

“都说两句吧,看看眼前这事整么应付。”

张之和嗡声嗡气的说道,他面上却是为难到了极点了,自己刚添了一房美妾,结果还没宠幸几次呢,就被朝廷一道命令跟随着大帅南下了,后来又倒霉的被大帅点了将,被人堵在这一处刚占下来的县城进出不得,要是在城外,打不过还能跑路,这下可好了自己图舒服住进了城里,找了几个青楼的姑娘快活了一下,现在被人堵住了,想跑都跑不了。

他心中是极为不甘心,一想起家中美妾的风骚,顿时心中就是痒痒的,投降吧铁定要连累了家人,不投降吧指不定今天自己小命就要留在这里了!

“我等紧随大人旨意。”

旁边得了张之和眼神示意的一心腹顿时站了出来,谁知道一开口就叫他心中想要骂娘,这帮狗日的小兔崽子们,寻常拍拍马屁什么的,也能让他心中乐和,只是现在却不看场合乱拍,不是跟没说有什么两样!

旁边一干人顿时会了意,齐声躬身喝道:“我等紧随大人旨意!”

一准的整齐声音,令他顿时面上黑了几分,想要发火却恨得牙痒痒,犹豫了一阵之后甩了甩手,“马队官……”

“标下在……”

“还没有大帅的消息吗?”

“回大人,城中虽有电台,奈何一直联系不上大帅那边!”

张之和点了点头,面上有些难看……良久方才深叹了一口气……刚要开口说话,却听闻城外突然传来一阵大喝声。

“城里的人听着,立刻弃城投降,反抗者格杀勿论。”

“投降者免死,战争结束之后可自由还家!”

“缴枪不杀,献城大功!”

先锋营结束了战斗只有约莫二十多分钟,跟在后面的第二标加快了脚程,不久后大军密密麻麻的行军队伍已经在城墙上能够清楚看到了!

第二标派出几员嗓门较大的士兵站在破旧的城墙五十米开外喊话,他们倒是不担心危险,因为随着先行过来的数十门大炮褪去了炮衣,狰狞的炮口制止县城,令城中的一干清兵吓得不敢率先开枪。

第二标的标统张炳乾派人一连喊了老半天,结果却发现城中的清兵虽然没有开枪,却似乎也没有献城投降的意思,便挥了挥手,叫手下的士兵撤回来了!

“派人去通知大帅,就说城中清兵不愿投降……”

“是!”

传令兵很快就将消息传到了后方两里外的李汉处,他倒是什么话也没说,但是然后不久,一直都没有什么动静的炮一标终于来了动静,随着一门门炮口的校正之后,先锋营被命令退出一里布防,没多久之后,轰鸣的炮声响起,仅一轮之后,便将那本就谈不上坚固的城墙轰塌了半边。

没等第二标大军发动冲锋,城中防守的清兵顿时忍不住了,就见缺口处有几员清兵模样的士兵举着杆大白旗走了出来,宣告城中清兵彻底投降。

“我们投降,对面的弟兄们别开枪啊!我们现在就投降。”

第二卷血战中原第132章真假太子

大军在淮安休整数天后,羽林卫各个将领和黄得功、李成栋、李本深等人来向王福请战,眼下满清南下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山东只有孔有德、耿忠明等人的惨兵败将,他们本来就被黄得功的军队打怕,如果多铎所部覆没的消息传到山东,恐怕孔有德等人会吓得马上逃跑。

那怕是最谨慎之人也认为朝庭可以轻取山东,一些乐观之人甚至做着收复北京的打算,只是王福身为皇帝,却知道局面没有这么乐观,马头庄一战,明军无疑收获巨大,仅以较小的损失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只是这场战事却无法复制,而且羽林卫虽然伤亡不大,只是火药却消耗了将近三分之二,没有火药,羽林卫的战力就要下降大半。

当然没有羽林卫,山东也不是就拿不下,以满人现在的兵力,单派黄得功的人马进入山东,相信也可以将山东拿下,只是山东地势平坦,正适合骑兵作战,这也就是为什么济南一丢,整个山东短短一个月就全部丢下的原因,重新夺回山东当然好,只是如果攻得下,守不住,不但徒耗粮饷,而且会造成百姓大量伤亡,那还不如不攻。

就在王福举棋不定时,后方传来的几条消息马上让王福下拿定主意,他连下数道旨意:一是命令黄得功、李成栋、刘肇基等人分守徐州、邳州、淮安一线,暂时不进入山东;二是下旨让还在路上没有赶上马头庄一战的金声恒等人重新返回湖广,三则是自己率羽林卫马上返回京城。

对于皇帝突然作出的决定,黄得功等人都大感意外,只是却没有拦阻,皇帝需要御驾亲征,对于武将来说本身就算不是一种耻辱也绝不好受,毕竟皇帝安危比起一场战争的胜利更重要,有皇帝在,战争就难免缩手缩脚,只是对不能进攻山东,所有人都觉得遗憾,尤其是黄得功,毕竟山东是在他手中丢掉的。

羽林卫上下正士气高昂,对于皇帝突然班师回朝却有一点不乐意,在战前,许多羽林卫对鞑子还有不少恐惧心里,大明数十年与鞑子未尝一胜,马头庄一战后,许多人看法马上转变过来,认为鞑子也不过如此,凭着现在的军力,就是将鞑子赶出关内也不是没有可能,如今皇帝却要收兵,他们实在难予理解。

不过,连续二次御驾亲征对敌人的大胜,让皇帝的威望在羽林卫当中空前高涨,尤其是这次胜利,皇帝一直站在山上吸引满人来攻,可以说对战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多只是在军中悄悄议论一下,倒没有人对皇帝的班师公开质疑。

对于突然的班师,王福也没有多作解释,匆匆交待好之后,第二天就起程,数万羽林卫加上夹杂着数千投降的清军,浩浩荡荡的沿着运河南下,皇帝御驾亲征大胜鞑子的消息早就传到后方,一路上,各地地方官都纷纷迎驾,恭祝皇帝得胜而归,许多百姓也自发先到大军行军的路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这让大军行进的速度大大减缓,王福虽然心急如焚,一心想早点赶回京城,也不得不耐下性子,尽量接见沿途官民,不过,看到沿途百姓对自己如此支持,王福的心也渐渐放了下来。

回到十几天前,元宵节刚过不久,整个南京上空都笼罩着一股不安的阴云,前方突然断绝了皇帝大军的消息,有人传说皇上大军被满人包围在淮安外面的一座山头,甚至更有人传言皇帝已经败了,满人马上就会攻到南京。

这些传言有鼻子有眼,负责维持治安的刑部尚书顾锡畴、中军都督蔡忠、锦衣卫指挥使冯可宗虽然严禁这种流言传播,只是越禁就越传得厉害,三人都心急如焚,唯一能平息流言的就是重新与皇帝取得联系,偏偏就是连史可法也无法得到皇帝的消息,派出的斥候多次与清军交战,结果大败而归,这无疑让传言更加可信了几分。

就在众人都为皇帝担心时,从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家中传来消息,皇太子竟然逃到了南京,眼下就住在高梦箕家中。

这条消息让留守的文武官员都惊得目瞪口呆,当初崇祯皇帝蒙难,皇帝虽然让皇太子及两位皇子出逃,只是三人还是先后都落到李自成手中,李自成逃出北京后,三人又落到满清手中,三人明明是先帝子嗣,多尔衮却硬是颠倒黑白,指责三人为假冒,将三人杀了。

正是确定太子和二位皇子都已死,南京留守的文武百官才因为为拥立谁做皇帝而互相争吵不休,最终凭借四镇之力,福王登上了皇帝宝座,如今皇位已经确定了大半年,又哪来的皇太子。

各人将信将疑,都到高梦箕家中查看,只是南方的官员就是见过太子也至少是几年前的事,而且只是远远见上一两面,很容易看差,熟悉太子的人除了从北京逃过来的几名内侍外,曾任太子府詹事,如今的大学士王铎无疑有发言权。

当晚,得到消息的马士英、钱谦益、王铎三人就亲自赶到高梦箕家中查看此事的真假,王铎看了自称太子的人一眼,又问了数个问题,此人支支唔唔,回答不出来,王铎马上断定太子为假冒,说不定是满人祸乱大明江山的阴谋,正要喝令将其锁拿,可是诡异的是,两名曾在东宫侍候过的太监李继周、杨进朝两人却抱住此人的腿痛哭流涕,大喊太子受苦。

这一下,王铎马上就成为一些大臣指责的对象,认为王铎是故意错认,王铎百口难辩,马士英、钱谦谥两人也拿不定主意,只得吩咐暂时将太子软禁,并严禁其余人议论,等待皇帝回来再处理。
首节 上一节 154/9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如果这是宋史

下一篇: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