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金陵十三钗 第236节
“很好,告诉第三大队的小伙子们,手脚都麻利点。”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他们的结业典礼,我很可能就会安排在阳泉上空。我希望他们第一次执行任务,就是把小鬼子的补给列车送上天,当做庆祝的烟花。”
“是!总座!”
程如风敬了个军礼,“我保证,这帮小子绝对不会让您失望!他们早就憋着一股劲,想让小鬼子尝尝咱们这些新式战机的厉害!”
“滴滴……滴滴滴……滴滴……”
就在作战室里众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角落里一部专门负责接收最高优先级电报的电台,忽然响起了急促的蜂鸣声。
正在伏案写东西的皮若愚动作一顿,抬起头。
一名精干的报务员迅速摘下耳机,拿起刚刚译好的电文,快步走到皮若愚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皮若愚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果然如此”的笑容。他拿着那份薄薄的电报纸,走到了苏耀阳面前。
“总座。”
他将电报递了过去,语气里带着一丝笑意,“鱼上钩了。”
苏耀阳接过电报,扫了一眼。
电文有两封,内容都很简短。
第一封来自太原,发报人是阎锡山。电文的措辞已经完全没有了几天前那种矜持,取而代之的急切和慌张。
而第二封电报,则来自八路军总部。内容更加直接,告知苏耀阳,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已经启程,正星夜兼程赶赴五台县,希望能与苏团长“共商抗日大计”。”
“呵……”苏耀阳轻笑一声,将电报纸随手放在了桌上,“这个阎老西,还真是典型的见风使舵。
现在知道卖好了,早干嘛去了?
李高远凑过来看了一眼,不屑地撇了撇嘴:“总座,我看他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要不,咱们再晾他一天?”
“不,没必要了。”
苏耀阳摇了摇头,“火候刚刚好。再烧下去,鱼就烤焦了,肉就不好吃了。”
他转向皮若愚,下达了新的指令。
“老皮,你的电报拟好了吗?”
“已经好了,总座。”皮若愚立刻递上了一份刚刚写好的电报稿。
苏耀阳接过来,快速浏览了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份电报很简单,就是告诉阎锡山,想让我帮你可以……掏钱,至少三千万。
“就按这个发给他。”
苏耀阳将清单递还给皮若愚,“告诉阎长官,这是我们出兵的唯一条件。答应,我立马就出兵。不答应,他就自己等着给日本人开城门吧。”
“是!”皮若愚立刻转身去办。
会议开完之后,众人纷纷散去,苏耀阳也回家歇息去了。
第二一大早,他还没起床呢,就听到部下来报,八路军的代表来了。
一听到八路军代表来了,苏耀阳不敢怠慢,赶紧洗漱完毕后,在客厅接见了对方。
这时候,他也见到了久仰大名的副参谋长。
客厅里,一个身影已经等候在那里。
那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八路军军服,脚上的布鞋沾满了泥土,显然是经过了长途跋涉。
他身材中等,面容清瘦,但腰杆挺得笔直,尤其是那双藏在圆形眼镜片后面的眼睛,虽然布满血丝,却依旧锐利、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他的身边,只站着四名同样风尘仆仆的警卫员。
尽管是第一次见面,但苏耀阳立刻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副参谋长,久仰大名,一路辛苦了。”苏耀阳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主动伸出手。
副参谋长也伸出手,有力地握了握,目光则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民团团长。
年轻,自信,眼神里没有这个时代军阀的戾气,反而带着这个时代少有的朝气蓬勃的精神。
“苏团长客气了。”副参谋长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但很沉稳,“国难当头,不敢言苦。”
看着对方疲惫的样子,苏耀阳客气地说道:“副参谋长,您远道而来,想必是人困马乏。不如先在我这里歇息一天,我们养足了精神,明天再谈事情如何?”
“多谢苏团长的好意,但军情如火,还是先谈正事吧。”副参谋长含笑拒绝了。
身为一名高级将领,他当然知道如今的战局,每一分钟都在发生变化。
苏耀阳见他坚持,也不再劝。
“也好。不过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来人,准备早餐。我们边吃边谈。”
早餐很快被端了上来。
炸得金黄的油条和白面馒头,香甜的豆浆和稀饭、流心的荷包蛋,还有热气腾腾的牛奶和咖啡。
副参谋长看着眼前的食物,只是微微一笑,拿起一个馒头,不急不缓地吃了起来。
他的吃相很斯文,但速度不慢,显然是饿坏了。
等到一杯热牛奶下肚,恢复了些精神,他才放下了餐具,切入了正题。
“苏团长,我此次前来,是代表我军总部。
日军大举围攻太原,唇亡齿寒,我八路军绝不会坐视不理,已决定出兵侧应。”
他看着苏耀阳,目光诚恳,“但想必您也知道,我军装备简陋,弹药奇缺。所以,总部希望苏团长能看在同为抗日武装的情分上,支援我军一批武器弹药,并……在必要的时候,提供空中支援。”
苏耀阳听完,端起咖啡杯,吹了吹热气,然后露出了一个极为爽朗的笑容。
“我当是什么事呢。当然没问题!”
看到对方惊讶的表情,苏耀阳哈哈一笑,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
“无论是谁,只要是打鬼子,我苏耀阳绝对要帮场子。
武器弹药,好说。
空中支援,更好说。
只要你们需要,我的飞机,随时可以为你们提供空中支援”
副参谋长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第325章 共商大计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那座曾经象征着绝对权威的督军府内,此刻正回荡着一声气急败坏的咆哮。
“瓜娃子欺人太甚!”
身穿深色长褂的阎锡山,将手中那份薄薄的电报纸狠狠地拍在黄花梨木的办公桌上,发出一声巨响。
他那张平日里精于算计的脸涨得通红,额角的青筋一跳一跳,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像一头被激怒的老狮子。
“三千万大洋!他是怎么喊得出口滴?还是他认为我阎某人,离了他就不行了?”
他的咆哮声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回荡,然而,站在他面前的杨爱源等几名晋绥军高级将领,却一个个噤若寒蝉,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们不敢说话,因为阎锡山说的,正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他们,离了那个姓苏的瓜娃子,还真就不行。
此刻的太原城,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从娘子关和忻口溃败下来的数万晋绥军,像无头苍蝇一样拥挤在城内的大街小巷。
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建制。往日里还算威严的将军们,此刻六神无主;而那些大头兵,更是到处乱窜,将恐慌像瘟疫一样散播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日本人已经打到娘子关了!”
“听说北边的口子也被撕开了,我们被包围了!”
各种各样的谣言满天飞,无论军官们如何声嘶力竭地辟谣,都无法阻止恐慌的蔓延。
士兵们开始抢夺食物,城中的商铺纷纷关门,一些富户已经开始偷偷向城外逃窜。
整个太原,已经是一座即将失控的火药桶。
正是因为如此,阎锡山才会彻底放下了自己“山西王”的面子,近乎哀求地向八路军和山西民团求援。
毕竟,活到他这个岁数,早就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跟自己的老命比起来,面子算个屁!
可是……
道理是道理,明白是明白……
当他看到苏耀阳那份清单上,开篇第一条就是“军费赞助:三千万现大洋”时,那种刻在晋商骨子里的、对金钱的敏感和吝啬,还是让他瞬间血压飙升,产生了一种几乎要当场晕厥过去的生理性不适。
那不是三千,也不是三十万,而是三千万啊!
那可是能把他阎家家底都掏空的数字!
那个瓜娃子,不是在要钱,他是在割自己的肉,喝自己的血!
呼……呼……呼……”
阎锡山剧烈地喘息着,胸口像是拉着一个破旧的风箱。他死死撑着桌子,努力不让自己因为愤怒和心痛而真的倒下去。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杨爱源等人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再刺激到这位已经处在爆发边缘的长官。
过了许久,阎锡山那急促的喘息声才稍稍平复了一些。他缓缓地直起身,通红的脸色也慢慢褪去,转为一种铁青。
他没有再看那份让他心如刀割的电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窗外。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和远处隐约传来的、混乱的喧嚣声。那是他的城市,他的地盘,他经营了几十年的根基,而现在,这一切都摇摇欲坠。
星如……”他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在摩擦。
“在……长官。”一直低着头的杨爱源猛地抬头应道。
“你说……你说那个苏耀阳,他昨晚真的动手了?”阎锡山没有回头,依旧看着窗外,像是在自言自语。
“是……是的,长官。”杨爱源连忙回答,“根据我们昨晚收到的零星情报,五台县方向有大批飞机起降,动静很大。
而且……而且今天一早,我们派往正太线侦察的人回报,说……说在阳泉方向,山西民团的飞机已经跟日本人的飞机交上手了。”
阎锡山沉默了。
他当然知道这些。
正因为知道,他才更加痛苦。
上一篇:被逼出祖宅我带家人大鱼大肉
下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