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金陵十三钗 第233节
他没有发表什么慷慨激昂的胜利演说,而是直接下达了一系列让所有军官都精神一振的命令。
“弟兄们辛苦了。”苏耀阳看着面前一张张疲惫而兴奋的脸,平静地说道,“从明天开始,所有参加太原之战的部队,放假半个月。
薪饷照发,另外,每位士兵再额外发放三十块大洋的战时津贴,作为奖励,军官按照军衔往上增加。”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欢呼声。
“阵亡的兄弟,抚恤金提高到五百大洋,必须由专人亲自送到家属手中,不得有任何克扣!所有受伤的弟兄,全部送到宋院长的野战医院,用最好的药,接受最好的治疗。”
苏耀阳站起身,最后宣布道:“这场仗,我们打完了,也打赢了。现在,是该好好休息的时候了。都回去吧,告诉弟兄们,这半个月,给我好好地睡,好好地吃!”
宣布完了这一切后,苏耀阳这才在许大鹏等一众警卫的护送下回到了家里。
宋眉和小露两个媳妇早已在家等候,在两位媳妇的伺候下美美的洗了个澡,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夫妻三人这才在房间里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只是小露一开口,便爆出了一个大瓜:“少爷……我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眉姐她有了身孕了呢。”
“什么……眉姐有身孕啦?”
这个消息瞬间将苏耀阳从椅子上震了起来,他几乎是冲到了宋眉的跟前,一把抓住了她的胳膊:“什么时候的事?几个月了?”
“已经两个多月了,只是这段时间你一直在前线打仗,我这才一直没告诉你,就是怕你分心。现在仗也打完了,这才告诉你的。”
第322章 实在是难啊
轰!”
苏耀阳的脑子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他低头看看宋眉的小腹,又抬头看看她那张羞涩又幸福的俏脸,嘴巴张了张,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真……真的?”他的声音都变了调。
宋眉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眶也有些湿润了。
下一秒,苏耀阳这个平时杀伐果断、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民团总指挥,突然像个三岁的孩子一样,爆发出了一声震天的欢呼!
“噢噢噢……我要当爹啦!我苏耀阳有后啦!”
他猛地将宋眉拦腰抱起,在原地兴奋地转了好几个圈,完全不顾宋眉“哎呀你慢点”的惊呼。
苏耀阳的脸笑得像一朵绽放的菊花,眼角甚至都笑出了泪花。
他放下宋眉,又一把将旁边的小露也抱了起来,惹得小丫头尖叫连连。
这番手舞足蹈、完全失态的模样,看得宋眉和小露是失笑不已,眼中却都充满了甜蜜和幸福。
当晚,苏耀阳几乎彻夜未眠。
他小心翼翼地躺在宋眉身边,手一直放在她的小腹上,仿佛能感受到那个小生命的存在。
自从穿越到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建立军队,打赢战争,拥有了权力和地位,但内心深处,他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疏离感,像是一个闯入历史的看客。
直到这一刻,当他感受到自己血脉的延续将要在这个世界诞生时,他才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自己不再是过客。
这里,也是他的家。
第二天,苏大长官要当爹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五台县基地。
李高远、程如风这些军官们更是直接提着贺礼找上了门。
整个基地都洋溢在一种喜庆的气氛中,一连好几天,苏耀阳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看谁都是乐呵呵的,
喜庆祥和的气氛在五台县基地持续了将近一个星期。
苏耀阳每天除了陪着宋眉,就是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享受着难得的安宁和幸福。
然而,战争的阴云,从不会因为个人的幸福而消散。
十多天后,当苏耀阳还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时,一份加急情报,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他的头顶。
民团总指挥部里,苏耀阳坐在他的书桌后,面色凝重地看着手中的电报。
电报是皮若愚亲自送来的,来自太原方向的潜伏情报员,内容很简短,但信息量巨大。
日军华北方面军至少三个师团的兵力,正在从平汉、正太、同蒲三条铁路干线,向太原方向快速集结,其先头部队已经与太原外围的晋绥军发生激烈交火。
“日本人果然还是不甘心丢掉太原啊。”
苏耀阳将那张薄薄的电报纸扔在书桌上,身体向后一仰,重重地靠在了椅背上,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地运转着。
日军的这次反扑,规模和速度都超出了他的预料。阎锡山那个老狐狸,现在恐怕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了。
思索了良久,他才重新睁开眼睛,眼中已经恢复了冷静。
“这样……”他沉吟了一下后,对着一直肃立在旁的皮若愚道,“你马上告诉杜立特,让他加强太原方向……呃……”
话说到一半,他突然卡住了。他这才猛地想起来,这家伙已经在两天前乘坐运输机去了香港,从那里转道回美国。
现在,整个飞行大队,已经完全由中国人自己掌控。
雷电飞行大队的大队长,由原来的副大队长叶启元接任,而轰炸机大队长则由凤鸣谦接任。
“唉……”
苏耀阳有些烦躁地捏了捏自己的鼻梁,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他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
“好吧,你马上给程如风打电话。”
他改口道,“让他把我们所有侦察机都撒出去,以太原为中心,向东、向北、向南三个方向,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武装侦察。
一定要严密监视日军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他们的炮兵阵地和后勤补给线,可不能再让小鬼子跟上次一样,悄无声息地玩一手偷袭了。”
“是!我马上给程大队长打电话。”皮若愚干脆地应道。
“还有……”
苏耀阳似乎还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终只是摆了摆手,“如果……算了,没事了,你先去办吧。”
他本想说,如果阎锡山求援的电话打过来,先晾他一天。但想了想,这种事没必要说得太白,皮若愚自然懂得如何把握分寸。
“是。”皮若愚没有多问,敬了个礼,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等到办公室的门被关上,房间里只剩下苏耀阳一个人。他疲惫地抬起手,无奈地拍了拍自己的前额。
原本以为,攻下太原,至少能换来一两个月的安生日子,让自己能好好陪陪自家媳妇,享受一下家庭的温暖。
没想到,这幸福的时光如此短暂,日本人这么快就要搞事了。
太原城内,省政府大楼。
阎锡山那间宽敞的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仿佛能凝出水来。这位刚刚收复失地,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的“山西王”,此刻正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与焦虑之中。
日军的攻势来得如此突然,如此迅猛,彻底打乱了他的所有部署。
原本按照他和手下幕僚们的估计,日军在经历了太原惨败后,元气大伤,再加上战线拉长,后勤紧张,想要重新组织起对太原的大规模进攻,至少需要三到四个月的准备时间。
这宝贵的几个月,足够他整编部队,加固城防,甚至从中央那边再要来一批援助。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距离他接管太原还不到半个月,日本人就如同疯了一般,从华北各地硬是抽调了第三、第四、第二十七,足足三个精锐师团,共计七八万人的兵力,黑云压城般地扑了过来。
从纸面实力上看,经过近三年的休养生息,他阎锡山的晋绥军确实恢复了不少元气。
麾下有十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军,林林总总加起来号称十二万大军,兵力上似乎还占据优势。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阎锡山心里比谁都清楚,他这十二万人是什么成色。
缺编严重,训练不足,武器装备更是五花八门,连子弹都不能完全通用。
拿自己手中这点兵力,去跟日本人那三个甲种、乙种师团硬碰硬,结果只有一个——鸡蛋碰石头。
他颓然地坐在太师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想要守住太原这座他经营了半辈子的政治中心,单靠自己,是绝无可能了。
没有八路军在敌后袭扰牵制,没有山西民团那支战力变态的部队正面硬抗,太原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一想到山西民团,一想到苏耀阳那个年轻得过分,却又精明得像个老狐狸的家伙,阎锡山就只感到心头一阵绞痛。他清清楚楚地记得,几天前在谈判桌上,苏耀阳那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的商人嘴脸。
请神容易送神难,这次再想请他们出手,看样子,自己是非要大出血不可了。
那两百万大洋,恐怕只是个开胃菜。
权衡利弊许久,求生的欲望最终还是压倒了割肉的痛苦。他猛地一拍桌子,下定了决心。
他按响了桌上的电铃,很快,一名穿着中山装的机要秘书推门而入,躬身肃立。
阎锡山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对秘书吩咐道:“马上以我的名义,给八路军和山西民团的苏耀阳发报。
就说……就说日寇大军压境,太原危在旦夕,锡山恳请两位能拨冗前来太原,共商御敌大计!”
说到这里,他特意加重了语气,几乎是咬着牙补充了一句:“记住,措辞和态度,一定要诚恳!要非常诚恳!”
“是!长官!”
秘书心中一凛,他从未见过阎长官用这种近乎低声下气的语气下达命令,当即不敢怠慢,领命后迅速退了出去。
办公室里,再次只剩下阎锡山一人。他疲惫地闭上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省政府金库里,那些雪花花的银元,长着翅膀飞向五台县的样子。
太行山深处,一孔简陋的窑洞内,八路军总部就设在这里。
墙上挂着一盏昏黄的马灯,光线勉强照亮了墙上那副用红蓝铅笔画得密密麻麻的巨大作战地图。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牲口粪便的味道。
首长正背着手,眉头紧锁成一个深深的“川”字,在地图前烦躁地来回踱步。他手里捏着几份电报,那薄薄的纸张几乎要被他攥出水来。
终于,他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正坐在桌边,就着灯光仔细研究文件的副参谋长,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火气。
“山西光复,固然是一件值得全中国人民高兴的大事,但也把我们八路军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了众矢之的!”
他将手中的电报用力地拍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闷响。
“你看看!最近这些日子,山西各地的日军就像疯了一样,调集重兵对我们的根据地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疯狂扫荡,搞得我们焦头烂额。
现在倒好,日本人更是从华北调来了三个师团的重兵,意图重新攻占太原。
那个阎老西,一天之内,连续给我发来了三封电报,字字泣血,句句恳切,邀请我去太原商讨军务。
他还嫌不够热闹,特意把社会各界的名流和全国各地的记者都请了过去,他这是安的什么心?这是要把我们架在火上烤啊!”
面对首长的怒气,那位文质彬彬的副参谋长却只是抬起头,嘴角甚至还勾起了一抹轻笑。
“呵呵,首长先别生气嘛。”他的声音显得格外的沉稳:“依我看,如果他不这么做,那他也就不是阎锡山了。”
上一篇:被逼出祖宅我带家人大鱼大肉
下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