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金陵十三钗

亮剑金陵十三钗 第223节

  这让平日里除了飞行就是陪伴妻子的李修铭感到颇为新鲜,于是两人越聊越投缘,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悄然滑过午夜。

  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李修铭才发觉已经很晚了,便站起身来。

  “刘老弟,时候不早了,我得先回去了。”

  “好,李兄请自便。”

  刘大海也站了起来,热情地伸出手,“今天能和您聊得这么投机,是我的荣幸。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好好聚聚。”

  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后,李修铭便与他告别。

  他推开俱乐部厚重的木门,离开了那片喧嚣,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

  夜风清凉,吹散了他身上沾染的酒气和烟味。

  他住的地方不远,离这里几百米处便是飞行员的家属院。

  这是苏耀阳特批为每一名成家了的飞行员分配的独立院落,一排排整齐的房子在月光下显得静谧而安详。

  李修铭用钥匙轻轻拧开房门,推开一条缝,温暖的灯光从门缝里泄了出来。他心里一暖,知道是妻子在等他。

  走进屋里,果然看到灯还亮着。他的妻子,已经大腹便便的阿果,正安安静静地坐在一张靠背椅上,借着灯光,一针一线地缝制着一件小得可爱的婴儿衣裳。她低着头,神情专注而温柔,隆起的腹部在灯光下勾勒出柔和的曲线,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的美好。

  看到这般场景,李修铭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柔软地撞了一下,赶紧走过去,心疼地从身后轻轻扶住她的肩膀。

  “你怎么还没休息,我不是让你先睡么。”看着强打着精神的妻子,李修铭的心里充满了怜惜。

  听到熟悉的声音,阿果抬起头,看到是自家丈夫回来了,脸上立刻绽放出甜甜的笑容,如同山间的清泉般纯净。

  “没事,你没回来,我也睡不着,”

  她放下手中的针线,仰头看着他,眼神里满是依赖,“索性就给咱们的孩子再做件衣服。”

  这句平平常常,甚至带着几分撒娇意味的话,却让李修铭的心猛地一颤,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了上来。

  外界都说陆军危险,炮火连天,朝不保夕。

  但作为一名飞行员,他比谁都清楚,空军的危险性丝毫不比陆军差,甚至犹有过之。

  那片看似自由的蓝天,实则是最残酷的猎场,每一次升空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赌博。

  据统计,在另一个时空更为惨烈的二战中,各国飞行员的平均生存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像那些执行俯冲轰炸任务的飞行员,生命更是以周为单位来计算。

  诚然,山西民团的“海盗大队”情况要好得多。

  因为苏耀阳不计成本地提供了远比日军精良的P-40战斧战斗机,并且舍得花费大量的燃油和弹药,给飞行员们提供了充足到奢侈的训练时间,所以战损率一直维持在了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准。

  但这并不代表就不会死人。

  自从飞行大队成立的这两年时间里,已经有数十位朝夕相处的战友血洒长空,将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片蓝天里,其中就包括不少怀揣着理想远渡重洋而来的美国志愿飞行员。

  一想到这些,再看着眼前一脸温柔,明明很担心却装作若无其事的妻子,李修铭的心就揪得紧紧的。

  前年的时候,自己驾驶的战机被日军击落,自己被迫跳伞时摔断了腿,要不是当时还是猎户的阿果救了他,自己恐怕已经变成哪只野兽排出的粪便了。、

  阿果救了自己,又对自己一往情深,可自己却连最起码的安稳日子都不能给她,想到这里他的心就涌起浓浓的内疚。

  他轻轻地将阿果扶到床边坐下,正想劝她早点休息,阿果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抬起头说道。

  “对了修铭。”

  她指了指桌上一个装着奶粉、和糖果等营养品的袋子,“今天中午,后勤处的一名军官给咱们送来了一些东西,还有这个。”

  说罢,阿果转身从床头柜里拿出一个厚实的布包,递给了他。

  布包入手沉甸甸的,里面传来银元相互碰撞的清脆声响。李修铭打开一看,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在灯光下闪着光泽的三百块大洋。他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这不年不节的,上头怎么会突然给咱们发东西?”

  他奇怪地问道,心里升起一丝疑惑。

  民团的待遇固然很好,但这种没有名目的额外发放,还是头一遭。

  “对了,你认识那个给咱们送东西的人是谁吗?”

  “不认识。”

  阿果摇了摇头,努力地回想着当时的情景,“那个人挺年轻的,看着很有礼貌,也是个上尉军衔……我听他自我介绍时说……叫……叫刘什么来着……”

  她歪着头,白皙的手指轻轻敲着太阳穴,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

  “刘大海。”李修铭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对对,就是刘大海。”阿果一听,像是解开了难题一样高兴地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他就叫刘大海。修铭,你认识他?”

  “嗯……”

  李修铭没有直接回答妻子的问题,只是低低地应了一声,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他掂了掂手里那包分量不轻的大洋,刚刚在俱乐部里那个谈吐不凡、风度翩翩的上尉的身影,与眼前这份突如其来、过于热情的“关怀”瞬间重叠在了一起。

  这绝不是什么简单的“上头发放”。这是那位刘大海,在刻意地向自己示好。

  只是,他一个后勤处的上尉,对自己这个飞行员如此殷勤,又是为了什么呢?

  李修铭的心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了不让妻子担心,李修铭将心底的疑云暂时压下,脸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那包沉甸甸的大洋随手放在了床头柜上,然后便温柔地搂着阿果上床歇息去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修铭就起了个大早。他轻手轻脚地来到厨房,熟练地为阿果煮了她最爱喝的小米粥,又煎了两个荷包蛋。

  做完这一切后,他才俯身在妻子额头上轻轻一吻,然后便穿上飞行夹克,来到了飞行员的休息室。

  此时的休息室里已经三三两两地坐了不少人,有的在看报,有的在擦拭自己的手枪,更多的则是聚在一起喝着咖啡,摆起了龙门阵,吹嘘着各自的猎艳经历或是空战技巧。

  李修铭端了杯热水道了声早,便很自然地加入了其中一个聊天圈子。在和战友们东拉西扯、笑骂了一阵后,他状似无意地问道:“诶,哥几个,昨儿个后勤处是不是发了什么福利啊?我听我家的说,有人送了些营养品和钱过去。”

  “发福利?没有啊!”一个正在擦拭风镜的飞行员抬起头,一脸茫然,“这不年不节的,发什么福利?”

  “是啊,修铭,你小子是不是发财了瞒着我们?”另一个人也跟着起哄。

  一圈问下来,果然不出所料。昨天,只有他一个人领到了所谓“上头发放”的大洋和营养品。

  这个发现让李修铭的心沉了下去,这毫无疑问地说明了,那个刘大海就是在刻意地接近自己。

  可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后勤上尉,能图自己什么?

  对了!李修铭的脑海中灵光一闪,突然想起来,大概半个多月前,他和几个关系最好的战友在俱乐部喝酒时,曾无意中提起过,想在五台县城里给阿果和未出世的孩子买套像样点的房子,只可惜现如今随着民团的壮大,五台县的地价房价也跟着水涨船高,想要单靠军饷买下一套院子,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当时他只是随口抱怨了几句,说完也就忘了。

  难道……这个刘大海是听说了这点后,才特意给自己送来这三百块大洋的?这笔钱不多不少,正好够买一套普通的院落。

  一想到这里,他不禁紧紧皱起了眉头。

  到了现在,他已经可以百分之百肯定,这个刘大海接近自己,绝对抱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的第一反应是有心向机场的军情处报告。但转念一想,他又犹豫了。

  自己手里没有任何证据,万一对方只是想通过自己办点私事,比如调动工作之类的,自己这一报告,岂不是把人往死里整?

  如果因此毁了一个有留洋背景的军官的前程,自己这罪过可就大了。

  就在他心里思绪万千,纠结不已的时候,机场上空突然响起了一阵尖锐急促的铃声!

  “呜——呜——呜——!”

  那是敌机来袭的战斗警报!

  休息室里原本轻松闲聊的气氛瞬间凝固,所有飞行员的表情都在一秒钟内变得严肃起来。

  杯子被重重地放在桌上,椅子被猛地推开,所有人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站起身,抓起自己的装备,向着停机坪的方向狂奔而去。

  警报声就是命令。

  关于刘大海的所有疑虑和纠结,瞬间被李修铭抛在脑后。

  他抓起飞行头盔和风镜,以最快的速度跟着战友们冲向停机坪。

  地勤人员早已在各自的岗位上严阵以待,随着飞行员们陆续跳进座舱,一架P-47“雷电”战斗机的引擎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螺旋桨卷起巨大的气流,吹得地上的草屑和尘土四散飞扬。

  很快,在指挥塔的调度下,以李修铭所在中队为首的十六架P-47“雷电”战斗机开始依次滑跑、加速,沉重的机身在跑道上呼啸而过,最终昂首冲入清晨的天空。

  它们在空中迅速集结成战斗编队,银色的机身在初升的朝阳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如同一群蓄势待发的猎鹰,朝着塔台引导的西南方向高速飞去。

  然而,当李修铭他们驾驶的机群风驰电掣地赶到目标空域时,迎接他们的却只有一望无际的蓝天和浮云。

  “海盗一号呼叫塔台,我们已到达指定空域,没有发现敌机,重复,没有发现敌机!”李修铭一边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空域,一边通过无线电向地面汇报。

  “塔台收到。”

  无线电里传来杜立特沉稳的声音,“注意,雷达信号在五分钟前消失。初步判断,日机下降了高度,进入了低空飞行状态,雷达失去了目标。你们在附近空域保持警戒巡逻,注意目视搜索!”

  “该死!”

  听到这个消息,李修铭在座舱里狠狠地骂了一声。

  自从苏耀阳在五台县附近部署了当时堪称神器的雷达站后,这两年里,日军的飞机几乎每一次来犯都会被提前发现。飞行大队总能得到预警,从容起飞,在塔台的精确引导下前往拦截,以逸待劳,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几乎打得日军飞行员闻风丧胆。

  但正所谓矛与盾总是相伴相生的,没有哪样武器是永远无敌的。

  雷达的存在并没能保密多久。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日军很快就知道了山西民团装备了这么一款能“千里眼”索敌的利器,并迅速开始研究对策。

  他们在一次次的实战中发现,民团装备的早期雷达对高空中的目标探测效果极佳,但对于贴地飞行的低空目标,探测距离会急剧缩短,甚至会因为山脉的阻挡而出现大片的探测盲区。

  所以从今年年初以来,日军飞行员也学乖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傻乎乎地高空大摇大摆地飞过来,而是开始学会了利用山西复杂的山峦地形作掩护,进行超低空渗透突防,以达到偷袭的目的。

  这一次,显然又是故技重施。

第314章 死亡轨迹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尖锐的警报声成了九曲河机场上空挥之不去的梦魇。

  西南方向的山区,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迷宫。

  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三飞行集团,在其第三飞行联队长原田悠树大佐的亲自率领下,正像一群狡猾的狼,不断地撩拨着山西民团这头猛虎的神经。

  原田大佐是一个经验极其丰富的老牌飞行员,他深知在P-47“雷电”这种高性能重型战斗机面前,他麾下的八架零式和十二架一式“隼”战斗机在硬碰硬的高空对决中占不到任何便宜。

  因此,他制定了堪称无赖的“逗猫”战术。

  他的机群始终以超低空姿态,紧贴着连绵起伏的山脊线飞行。

  他们时而突然拉高,在雷达屏幕上短暂地闪现一下,引诱P-47机群紧急升空。

  时而又指派一两架飞机,像苍蝇一样绕到五台县的边缘地带进行骚扰,打几枪就跑。

  “警报!西南方向,发现不明信号!”

首节 上一节 223/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被逼出祖宅我带家人大鱼大肉

下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