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金陵十三钗

亮剑金陵十三钗 第139节

  “砰!”

  又是一声炮响,这次的声音要沉闷得多。47毫米的炮弹,再次准确地击中了那辆谢尔曼坦克的炮塔正面。

  这次,谢尔曼坦克有了明显的反应。它庞大的车身猛地一震,履带都停顿了片刻。

  “有效!攻击有效!”一名日军士兵兴奋地大叫起来。

  然而,他们的兴奋只持续了不到三秒钟。

  只见那辆谢尔MAN坦克的炮塔,在轻微的震动后,开始缓缓地转动,那根黑洞洞的75毫米主炮炮口,如同索命的死神之眼,精准地锁定了这门刚刚暴露了自己的47毫米反坦克炮。

  “轰……”

  没等日军炮手装填第二发炮弹,谢尔曼坦克就率先开火了。一发高爆榴弹,带着尖啸声,以几乎是平直的弹道,狠狠地砸在了那门九一式反坦克炮的炮盾上!

  剧烈的爆炸,瞬间将那门反坦克炮连同周围的五六名炮手,一同炸成了一堆扭曲的、燃烧的钢铁和焦黑的、破碎的血肉。

  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彻底的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没了伊藤和所有还活着的日军。他们引以为傲的武器,在敌人那强大的钢铁巨兽面前,就像是孩童的玩具一样可笑。

  “挺身队!组织肉弹攻击!为了天皇陛下!玉碎……”

  在极度的绝望之下,伊藤发出了最后的、也是最疯狂的命令。

  几名已经被彻底洗脑的、最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眼中闪烁着病态的光芒。他们从弹药箱里拿出炸药包和捆绑式集束手榴弹,死死地绑在自己的身上,然后拉燃导火索,嘴里发出意义不明的嚎叫,从战壕里一跃而起,朝着最近的坦克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训练有素、战术严谨的步坦协同部队。

  这些“肉弹”还没靠近坦克三十米的范围,就被那些紧紧跟在坦克后面、保持着高度警惕的步兵们,用精准的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的点射,一一射杀。

  “砰!砰!砰!”

  “哒哒哒……”

  那些身上绑着炸药的日军士兵,如同一个个被打爆的血袋,在冲锋的半路上就栽倒在地,身上的炸药随即被引爆,将他们自己炸得粉身碎骨,没有对坦克造成任何威胁。

  伊藤呆呆地看着这一切,他不停地转动着身体,试图指挥手下的士兵继续战斗,但很快,他就悲哀地发现,他的身边,已经再也没有一个能够站起来的士兵了。

  战壕里,弹坑中,到处都是同伴们残缺不全的尸体。整个阵地,已经变成了一座屠宰场。

  而那辆最先被他们攻击的谢尔曼坦克,已经碾压过最后一道障碍,冲到了他的面前。

  巨大的阴影,将伊藤完全笼罩。他能清晰地看到坦克履带上沾染的泥土和血浆,能闻到那灼热的、带着机油味的引擎废气。

  他抬起手中的三八式步枪,对着那钢铁巨兽,徒劳地射出了最后一发子弹。

  子弹在装甲上弹开,发出一声微不足道的脆响。

  下一秒,坦克的驾驶员甚至没有注意到他这个渺小的存在。沉重的履带,带着万钧之力,毫不留情地从他的身上碾压了过去。

  “咯吱……噗嗤……”

  一阵令人牙酸的骨骼碎裂声和血肉被挤压的闷响传来。

  伊藤军曹,这个顽固而疯狂的老兵,连一声完整的惨叫都没能发出,就被坦克的履带,连同他的步枪和军人的尊严,一同碾成了一滩与泥土混合在一起的、模糊不清的碎肉。

  在忻县前线被钢铁与烈火彻底吞噬,无数日军士兵在绝望中被碾成碎肉的同时,这场战役的冲击波,正沿着一根根脆弱的电话线,以光速传递到了数百公里外的太原——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部。

  黑岩义胜中将的师团指挥部内,已是一片狼藉。

  剧烈的爆炸震碎了所有的窗户,天花板上的灰尘和碎屑如下雨般簌簌落下。

  几名参谋军官在摇摇欲坠的地图沙盘旁奔走呼号,但所有的命令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黑岩义胜本人,这位不久前还对自己的防线充满自信的师团长,此刻正死死地抓着电话听筒,那只手因为过度的用力和恐惧而剧烈地颤抖着。

  他的声音嘶哑而急切,带着一丝哭腔,对着话筒那头拼命地嘶吼,仿佛那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莫西莫西!筱冢司令官阁下!我是第24师团长黑岩义胜!我军正遭到山西民团空前规模的进攻!他们……他们沿着我们数十公里的全部防线,同时发起了猛烈攻击!”

  即便是隔着数百公里的距离,电话听筒里传出的、夹杂着远处爆炸闷响的急切声音,依旧清晰地钻进了筱冢义男的耳朵里。

  “我们的工事……我们的永备工事已经被他们的重炮轰塌了大半!支那人的战车……数不清的战车已经突破了主防线!请求紧急战术指导!请求紧急增援!请求紧急战术指导……”

  太原,第一军司令部。

  与前线的混乱和狼藉不同,这里依旧整洁而威严。但此刻,空气却冰冷得仿佛能凝结出霜来。

  筱冢义男中将,这位第一军的最高指挥官,正像一尊愤怒的狮子般,笔直地站在他的办公桌前。

  他握着听筒,听着黑岩义胜那语无伦次的绝望报告,他那张素来沉稳的脸上,此刻已经布满了暴怒的阴云。

  “八嘎呀路……”

  一声雷鸣般的怒吼,从筱冢义男的喉咙里爆发出来,通过电话线,狠狠地抽打在黑岩义胜的耳膜上。

  “黑岩君!你麾下可是帝国一个足足满编的常设师团!还拥有我军耗费无数资源为你构筑的坚固阵地!开战还不到两个小时,你就向我请求战术指导?”

  筱冢义男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尖锐刺耳,充满了鄙夷和羞辱。

  “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你就立刻在你的指挥部里剖腹吧!我不介意亲自赶到忻县,为你担当介错人!”

  这番恶毒的咒骂,让电话那头的黑岩义胜浑身一颤,脸色变得死灰。但求生的本能和身为指挥官最后的责任感,让他顾不上任何尊严和耻辱。

  “司令官阁下!不是我们无能!是山西民团的火力太强大了……他们的炮火……还有他们的战车……实在……实在太多了!我们的防线根本承受不住他们的攻击……”

  虽然被筱冢义男骂得狗血喷头,但黑岩义胜依然用近乎哀求的语气,坚持着自己的请求:“卑职再次请求您……立即派出援军!否则……否则第24师团……就要全军玉碎了!”

  “玉碎”这个词,终于让筱冢义男那被怒火冲昏的头脑,恢复了一丝冷静。

  第24师团是去年年初才刚刚在满洲成立的师团,其部队的骨干和军官都是从其他部队调来的。

  部队刚成立就被调到了山西,可以说这支部队成立的初衷就不是打硬仗的,而是为了追剿那些藏在深山老林的抗联武装和地方土匪。

  这样的部队打打治安战还可以,真要跟山西民团这样武装到牙齿,从南京、徐州这样的血肉磨坊杀出来的中国军队血拼,无异于瓷器和石头相撞,下场自然是可想而知。

  他虽然恨铁不成钢,但他更清楚,一个师团要是真的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被成建制地打垮,那将是整个第一军、乃至整个华北方面军无法承受的奇耻大辱和战略灾难。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用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的语调说道:“我命令你,不惜一切代价,收拢部队,给我顶住!援军……很快就到!”

  说完,他“啪”的一声,狠狠地将电话挂断。

  放下电话后,筱冢义男转身,对着早已在一旁肃立待命的参谋长,下达了一连串急促而清晰的命令。

  “立刻电令!驻扎在阳曲的独立混成第3旅团,全速向忻县开进!以最快的速度增援第24师团!”

  “同时!命令仪峨彻二,立即率领第60战队所有能起飞的零式战机和各种战机以及轰炸机,立刻出动!目标,忻县东部战场!我要你把那里炸成一片火海!把支那人的战车部队全都给我炸成碎片!”

  随着他命令的下达,整个第一军司令部,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电报声、电话铃声、军官的跑步声和命令声,响成一片。

  太原近郊的机场上,凄厉的战斗警报声响彻云霄。一架架日军战机被从机库中拖出,地勤人员疯狂地挂载着航弹和补充着燃油,飞行员们则一边穿戴着飞行服,一边冲向自己的座驾。

  很快,一架架飞机从跑道拔地而起朝着天空直插而去。

  就在日本战机紧急飞往忻县战场的时候,在忻县和崞县的上空,一百多架战机组成的编队正悄悄的躲在云层里。

  这支由杜立特和程如风率领的机群,刚才之所以没有协助地面部队发起攻击,就是因为他们要保留精力和弹药,对前来支援的日本陆军航空兵进行致命一击。

  用陆军的话来说,叫做围点打援……

第229章 顺水推舟

  克难坡阎锡山的个人书房

  书房内的陈设很简单,一张榆木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SX省地图。

  与前线和太原的紧张忙碌截然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深沉而压抑的静谧。

  第二战区上将副司令长官兼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脚步匆匆地推门而入,他身姿笔挺,向着正坐在桌前的那位枯瘦老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阎长官,您找我?”

  阎锡山,这位在山西这片土地上盘踞了数十年的枭雄,缓缓地抬起头。他穿着一身灰布棉袍,留着标志性的仁丹胡,眼神浑浊,却又时而闪过一丝精明的光。

  他刚刚放下手中的毛笔,桌上的宣纸上,一个墨迹未干的“忍”字,力透纸背。

  “啊……星如你来了。”

  阎锡山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动作略显迟缓。

  他用手指了指旁边的沙发,那是一张样式老旧、蒙着粗布的沙发,「坐吧。」

  等杨爱源依言坐下后,阎锡山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端起桌上的茶杯,慢悠悠地吹了吹浮在水面上的茶叶,仿佛在组织着自己的思绪。窑洞外的风声,衬得此处的寂静愈发深沉。

  “忻县那边的事,你听说了吧?”阎锡山终于开口,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杨爱源立刻挺直了腰板,回答道:“是,长官。刚刚接到情报,苏耀阳的山西民团,对日军第24师团发动了总攻,规模空前,据说已经突破了日军的主阵地。”

  “嗯。”

  阎锡山点了点头,将茶杯放下,发出“嗒”的一声轻响。他转过身,背着手,踱步到那张巨大的地图前,目光落在忻县和太原之间的那片区域,久久不语。

  忽然,他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星如啊!”他转过头,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眼神里充满了忧虑,“这场仗,无论是日本人胜了,还是那个苏耀阳赢了,对我们晋绥军,可都没有半点好处啊。”

  听到这里,杨爱源脸上露出了明显的错愕之色。在他看来,同为中国人,痛击日寇理应是好事,为何长官会有如此消极的看法?

  “长官,此言何意?苏耀阳部重创日寇,于我山西抗战大局,终归是有利的……”

  阎锡山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的笑容。

  “利?利在何处?”

  他反问道,“若是日本人胜了,他们必然会变本加厉,我晋绥军的生存空间,只会被挤压得更小。

  可若是那苏耀阳胜了……你想想看,他如今已是兵强马壮,麾下尽是虎狼之师,再经此大胜,声望将如日中天。到那时,这山西,究竟是他姓苏,还是姓阎,可就不好说了!”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杨爱源的心头。他瞬间明白了阎锡山的深层忧虑。

  阎锡山重新坐回椅子上,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缓缓说道:“所以,这场仗,最好是能以一个平局收场。他们斗个两败俱伤,我们才有喘息的机会。如果可以,我想派人去斡旋一番,希望双方能够罢手言和……”

  杨爱源闻言,立刻摇头道:“长官,这恐怕不可能。现在双方都已经打出了真火,血海深仇结下了,没有彻底分出胜负之前,他们是绝不可能罢手的。我们的斡旋,两边都不会理睬。”

  “唉……”阎锡山再次叹了口气,似乎也知道这个想法不切实际。窑洞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片刻之后,阎锡山又开口了,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问道:“星如,你说,等这场仗打完之后,我们有没有办法,将他苏耀阳的山西民团,从山西调走一部分?”

  杨爱源皱着眉头,仔细思索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恐怕很难。山西民团是苏耀阳的根基,他绝不会轻易离开山西。

  而且,从名义上,他也归我们第二战区节制,我们没有理由把他往外调。”

  就在杨爱源认为此事无解之时,阎锡山的脸上,却突然露出了一丝狡狯的、如同老狐狸般的笑容。

  “不,星如,并非不可能。”

首节 上一节 139/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被逼出祖宅我带家人大鱼大肉

下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