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金陵十三钗

亮剑金陵十三钗 第110节

  还有五十多名地勤人员,包括飞机机械师、无线电员、导航员等等,都是熟练的技术工。

  另外,还有三十多名……是我当年在坦克部队的老战友,他们听说我在这里跟日本人打仗,也愿意过来帮忙,都是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可以充实我们的坦克部队或者担任教官。”

  苏耀阳听着约翰报出的数字和人员构成,眼睛越来越亮。

  四十名飞行员!五十多名地勤!这几乎可以直接组建起一支小型空军的核心骨干了!还有三十多名经验丰富的坦克老兵,对于刚刚组建不久的坦克营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他站起身,在小会客室内来回踱了几步,大脑飞速运转着。陆路不行,那就只能走空中或者海路再转内陆。但海路同样面临封锁和盘查的风险,而且最终还是要深入内陆。

  “既然他们是飞行员,那我们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飞过来呢?”苏耀阳突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大胆的光芒。

  约翰一愣:“自己飞过来?老板,您的意思是……”

  苏耀阳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我的意思是,既然陆路不安全,我们就干脆玩一把大的!

  约翰,你立刻想办法联系上你在香港的朋友,让他们帮忙,在香港租用或者购买两到三架大型运输机或者客机。

  然后,让我们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带着那些坦克老兵,直接从香港起飞,目的地……五台县!”

  “从香港直飞五台县?”约翰被苏耀阳这个大胆的想法惊得目瞪口呆,“可是老板,我们五台县……没有机场啊!飞机怎么降落?”

  “没有机场,我们就建一个!”

  苏耀阳斩钉截铁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立刻把皮若愚参谋长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叫来!我们马上开会,研究在五台县附近修建一个简易机场的可行性!

  时间要快,跑道要能满足运输机的起降要求!我们必须在他们抵达之前,把机场建好!”

  这个计划无疑是疯狂而冒险的。在敌后根据地修建机场,并且要引导飞机进行数千公里的跨区域飞行和降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但苏耀阳深知,这批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他的部队来说,价值无可估量。为了得到他们,冒一些风险是完全值得的。

  很快,民团参谋长皮若愚,以及负责工兵、后勤、通讯等部门的头头脑脑都被召集到了作战室。当苏耀阳将他的计划和盘托出后,作战室内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皮若愚这位苏耀阳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苏耀阳最为倚重的参谋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沉吟道:“总座,这个计划……可行性是有的,但难度极大。

  首先,修建一条能起降运输机的跑道,对工程量和技术要求都很高,我们缺乏专业的机场建设经验和设备。

  其次,从香港到五台,航线漫长,途中可能会经过日占区或者其他势力控制的空域,导航和通讯也是个大问题。最后,如何确保飞机准确找到五台县这个小地方,并安全降落,也需要周密的计划。”

  约翰也补充道:“是的,总座,皮参谋长说的没错。而且,我们还需要考虑燃料补给、地面引导、以及保密等一系列问题。”

  苏耀阳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计划的难度。但他看着众人,眼神坚定地说道:“困难是有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工程方面,我们可以发动工兵营和老百姓,人多力量大嘛!

  至于技术问题可以边学边干,尽量简化标准,只要能保证基本的起降安全就行。

  航线和导航,可以请那些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提前规划,利用夜间或者复杂气象条件进行飞行,避开侦察。

  地面引导,我们可以设立临时的无线电信标,或者在预定降落区域设置明显的地面标识。至于保密,这是重中之重,所有参与计划的人员,都必须严格保密!”

  接下来,苏耀阳、皮若愚、约翰以及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围绕着这个大胆的“空中走廊”计划,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周密的商议。

  他们摊开地图,仔细研究地形,选择机场的初步位置;计算工程量,分配任务;讨论通讯联络的方式,制定应急预案……

  经过长达数小时的反复商议和推敲,一个初步的计划框架终于被确定下来。

  他们决定,在五台县城以东约十公里处,一片相对平坦开阔的河谷地带,紧急修建一条长约一千五百米、宽约五十米的临时土质跑道。

  同时,约翰负责与香港方面联系,敲定飞机和人员的准备事宜。皮若愚则负责统筹协调机场的修建和地面接应工作。

  搞一言堂的好处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作为山西民团的创建者和掌控者,至少在五台和新占领的定襄两个县城的范围内,苏耀阳的话就是圣旨。

  伴随着一声令下,山西民团就开始发布公告,以修建训练基地为由,征集一万青壮民工,时间半个月,不仅包吃包住,而且还发三块大洋的报酬。

  消息传出,五台县周围的乡镇都轰动了。

  包吃包住还发三块大洋的工钱,这样的好事一百年也难得碰上一回啊,一时间从者云集。

  短短两天时间,无数青壮从四面八方涌来,最后一统计,居然来了一万六千多人。

  当皮若愚向苏耀阳请示时,苏耀阳大手一挥全都要了,毕竟人多力量大嘛,早点把机场建好也能早点让人家过来。

第201章 准备

  938年10月的香港,这座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繁华都市,依然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着表面的平静与奢靡,但暗地里,各种势力交错,情报与阴谋如同维多利亚港的雾气般弥漫。

  在九龙一家中等规模的酒店内,某个楼层的所有房间全都被一群特殊的客人包了下来。

  这群人肤色各异,以白人为主,操着浓重的美国口音,他们便是由霍德尔、佛兰德、弗尔这三位受约翰委托的核心招募人,以及他们费尽心力从美国各地招揽而来的飞行员、地勤技师和少数经验丰富的坦克兵。

  一百二十多号人,目标不可谓不显眼,因此他们行事都尽量保持低调,但眉宇间那股属于军人或技术人员特有的干练与桀骜,却难以完全掩饰。

  此刻,酒店一间较大的套房内,烟雾缭绕。

  霍德尔、佛兰德、弗尔以及几位在飞行员中较有声望的代表人物,正围坐在一张圆桌旁,神情凝重地商议着下一步的行动。

  桌面上摊开着一张简易的中国地图,香港的位置被红圈标注,而遥远的山西五台县,则是一个几乎快要被他们用手指戳破的小点。

  “先生们,我们现在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弗尔,这位曾是约翰在美军服役时的老上级,此刻眉头紧锁,声音低沉地说道,“我们已经成功抵达香港,但我们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从这里安全抵达山西,加入苏将军的部队,这才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佛兰德,一战时期曾在装甲部队后勤部门担任中尉,看起来更像个学者的技术专家的他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我打听过了,目前从香港前往华北内陆的陆路交通几乎完全被日本人切断或是被他们控制。

  海路虽然能抵达一些沿海港口,但之后的路程依旧漫长且危险。

  而且,我们这么大一群白人要通过陆路行走数千公里,目标太明显了,日本人不是傻子,他们不会任由我们这么大摇大摆过去的。”

  霍德尔的肺病更严重了,房间里不停的响起他的咳嗽声,他烦躁地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谢特!难道我们要在这里坐困愁城吗?我可不是来香港度假的!”

  众人议论纷纷,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和焦躁。

  他们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之所以齐聚一堂来到这里,都是看在金钱的份上,希望来到中国加入那位苏将军的部队,赚取高额的佣金,可眼下的困境却让他们感到束手无策。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略显沉默,但眼神却异常锐利,浑身散发着一股与众不同气质的男人开口了。

  他约莫三十多岁,身材中等,但站姿笔挺,下巴的线条如刀削般坚硬。他的名字叫吉米·杜立特。

  如果苏耀阳这个穿越者在此,听到这个名字,恐怕会惊得跳起来。

  吉米·杜立特,在真实历史中,可是鼎鼎大名的美国空军将领,以其在航空技术上的卓越贡献和二战中领导“杜立特空袭”东京而闻名于世。

  他是一位真正的传奇飞行员,拥有航空工程博士学位,多次打破飞行速度记录,是航空界的先驱人物。

  此刻,这位大佬竟然也在这群被招募来的人员之中,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或者说“变数”。

  杜立特的声音不高,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先生们,也许我们不需要走陆路或海路。”

  他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酒店的服务生敲门进来,送来了一封刚刚通过秘密渠道转交过来的电报。

  弗尔接过电报,迅速拆开阅读起来。

  他的脸色随着阅读的内容而不断变化,从最初的疑惑,到震惊,再到难以置信。

  “哦,我的上帝……”弗尔放下电报,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用一种不可思议的语气说道,“这是苏将军从山西发来的电报……他……他建议我们……”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深吸一口气说道:“他建议我们,在香港设法包租或者购买两到三架大型运输机,然后……直接飞往五台县!他们会在那里为我们准备一个简易机场!”

  “轰!”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房间内炸开了锅。

  “什么?!直接飞过去?!”

  “他疯了吗?从香港到山西,那得有多远?我们甚至对那里的航线一无所知!”

  “五台县?那是什么鬼地方?简易机场?用什么建?能保证安全吗?”

  “这简直是自杀行为!我们是飞行员,不是陆军敢死队!”

  “嘿,你这婊子养的混蛋,陆军敢死队招你惹你了?”

  一时间,质疑声、惊呼声、甚至是一些愤怒的叫骂声此起彼伏。

  大部分人都认为苏耀阳的这个计划简直是异想天开,疯狂至极。在他们看来,这无异于让他们去送死。

  然而,杜立特在听完弗尔转述的电报内容后,眼神却骤然一亮,脸上露出了浓厚的兴趣。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仔细研究着从香港到山西五台县的大致方位和距离。

  “不,先生们,我认为这个计划并非完全不可行。”

  杜立特的声音再次响起,压过了嘈杂的议论声。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飞行专家特有的冷静和自信。

  “首先,关于航程。”

  杜立特指着地图说道,“从香港到山西五台县的直线距离,大约在一千英里到一千一百英里左右。

  如果我们能搞到像道格拉斯DC-3这样的飞机,它们的标准航程完全可以覆盖这段距离,甚至还有富余。关键在于精确的导航和对气象条件的把握。”

  “其次,关于简易机场。”

  他继续说道,“只要有相对平坦开阔的地面,修建一条能满足运输机起降的土质跑道,在技术上并非不可能。

  一战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苏将军既然敢这么说,我相信他一定有他的考量和准备。”

  “但是……吉米,那里的空域情况呢?日本人难道都是瞎子吗?”有人立刻反驳道。

  杜立特微微一笑:“这确实是最大的风险。但我们可以选择夜间飞行,或者利用复杂气象条件作为掩护。

  而且,中国如此广阔,日军的空中侦察力量也不可能覆盖所有区域。只要我们计划周密,出其不意,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弗尔也皱眉道:“即便如此,我们对那里的地形、无线电通讯条件都一无所知,这太冒险了!”

  杜立特看向弗尔,眼神锐利:“弗尔,我们都是军人……确切的说曾经当过军人。冒险本就是我们职业的一部分。如果连这点挑战都不敢面对,那我们又何必万里迢迢来到这里?”

  他的话掷地有声,让一些原本激烈反对的人也陷入了沉思。杜立特在飞行界的声望和技术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分析让这个看似疯狂的计划,多了一丝现实的可能性。

  弗尔此时也开口了,他举起手中的另一份文件,那是随电报一同送达的银行汇票凭证:“先生们,还有一点。苏将军……为了支持我们购买或租用飞机,以及支付我们前期的费用,已经通过瑞士银行,给我们汇来了十万美金的预付款。这是真金白银,不是空头支票。”

  “十万美金!”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1938年,十万美金是一笔绝对的巨款,足以购买一架最新款的DC-3运输机了。这充分显示了苏耀阳的诚意和决心。

  金钱的诱惑,加上杜立特极具说服力的技术分析,以及对未知冒险的渴望,开始动摇那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人。

  杜立特趁热打铁:“先生们,苏将军既然敢提出这样的计划,并且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我相信他一定不是在开玩笑。

  这或许是我们唯一能够安全、快速抵达山西的机会。而且,如果这个计划成功,那将是一次足以载入航空史的壮举!

  想想看,驾驶着运输机,穿越数千公里的敌占区,在敌后根据地成功降落!这是何等的光荣和刺激!”

  他的话语充满了煽动性,点燃了在场许多人心中的火焰。那些原本就渴望冒险和建功立业的飞行员们,眼中开始闪烁起兴奋的光芒。

首节 上一节 110/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被逼出祖宅我带家人大鱼大肉

下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