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第524节
那就是苏军对弹药的利用远不如八路军。
苏军的很多炮弹和航空炸弹都没有命中日军的阵地。
而虽然八路军的炮弹也常常炮火覆盖,但非常地精准,就像是长了眼睛一样。
而且苏军步坦协同作战能力也比较差。
铺天盖地的坦克冲过来,跟后边的步兵直接脱节。
这就使得日军的反坦克炮和肉弹冲击能够摧毁苏军坦克。
但是,华北方面军的士兵摧毁一辆八路军坦克,至少需要消耗一个中队的士兵,甚至更多。
忽然山本一木面色猛地一沉,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东西。
如果八路军拥有苏军的这个装备,战斗力得有多恐怖?
如果蝗军拥有苏军的这些装备,战斗力也比苏军更强。
都怪弟国军械部门那群老朽的军械专家,只能给蝗军提供这种落后的武器!
当然,苏军即便使用这大力出奇迹的战术,也不是第23师团能吃得消的。
现在就看航空兵部队能不能炸掉远东苏军司令官朱可夫了。
没过多久,小鹿五郎上尉传来消息。
6架九七式轰炸机和4架中岛战斗机,炸平了苏军的司令部。
“哟西。”
“命令部队立即全线反击!”
小松原道太郎大声给参谋长下达了命令。
“嗨。”
冈本徳三大佐神情振奋,迅速去传达命令。
第23师团最后的有生力量6000多名鬼子,在各战线上发起了全线反攻,仅剩的十多门加农炮提供炮火掩护。
但是很可惜,鬼子步兵缺少坦克的掩护,反倒是被阻止在铁丝网和野战工事以及大炮面前。
一个个鬼子被机枪扫射在地,重炮的炮弹一炸就是一大片,但鬼子依旧前仆后继。
宛如当年日军进攻俄军旅顺要塞的情景。
而后,苏军的坦克出击,鬼子顿时伤亡惨重不得不撤退。
接下来的两天,不信邪的小松原道太郎,再次组织了两次进攻,但都没能得逞。
但是这时候,苏军已经对第23师团完成了合围。
无奈之下,山本一木也只好率领特工队,掩护第23师团部突围。
虽然山本特工队和第23师团部成功突围。
但是第23师团的鬼子主力却被包围在了戈壁滩上。
经过一天激战,第23师团两万多头鬼子,全部都被苏军干掉。
加上远东苏军几次增兵,以及苏军干掉的伪军,日伪军此次损失兵力达到四万多人。
苏蒙军也是惨胜,伤亡接近2万人,也是伤亡不小。
“可惜了,就只差一点……”
“八嘎!”
山本一木忿怒的抽出大佐战刀,一刀砍下了面前苏军俘虏的脑袋。
根据俘虏交代,特战第一小组引导航空兵部队确实炸掉了远东苏军的司令部。
日军的航空兵部队在特种部队干掉了大功率电台和一众参谋人员。
但是。
当时朱可夫并没有在司令部帐篷内,而是在前线指挥所,指挥战斗。
山本一木觉得自己的运气差了点,但特种作战的思路没有问题。
不过,因为特工队的斩首行动,惹恼了朱可夫。
原本有机会当俘虏,去西伯利亚挖矿和种土豆的第23师团的日军士兵,全部都被苏军击毙在了戈壁滩上。
而后,日军关东军本想在集结兵力前往诺门坎找回场子,但是被大本营叫停,日军再也不敢挑衅苏军,苏日双方回到了谈判桌上。
……
诺门坎战役结束之后,林峰也是将诺门坎战役的经过,整理成资料派人送到新一团的团部。
李云龙和赵刚,便让作战参谋根据资料,弄一个战场模拟沙盘,两人便开始进行推演。
沙盘推演得出的结果,跟诺门坎战役的结果也相差不多。
即便是李云龙指挥日军,赵刚指挥苏军,也只不过是让苏军伤亡大一些,无法改变最终的战役结局。
因为在诺门坎那种地形,李云龙的那些游击战术,也基本都用不上。
“看来,一支部队实力的强大,应该体现在火力的强大。”赵刚感慨道。
“他娘的,朱可夫这小子真是打了一场富裕仗。”李云龙一脸羡慕道,“10多万人的机械化部队,18000吨炮弹,6500吨炸弹,7000吨燃料,4000吨粮食和4000吨物资、3000辆载重汽车。”
“500辆坦克、350辆装甲车,550门大炮,515架飞机!”
“咱们八路军要是有这些装备,再加上林老板的后勤补给,可以直接横扫华北方面军加关东军了!”
赵刚也是点了点头:“虽然这一仗苏军赢了,但也付出了较大的伤亡代价。”
“这跟苏军的装备有些不符,正常情况下苏军拥有这装备,和日军的装备对比之下。”
“按照推理来说,苏军跟日军的伤亡比例在1比10才比较正常。”
这一点,李云龙也是比较赞同,在陆空全面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苏军这一仗打得有点粗糙。
当然,苏军在各兵种之间协同作战方面,也有可以学习之处。
不过,诺门坎战役的结果对八路军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最终李云龙和赵刚的讨论又回到了华北的局势。
赵刚说道:“根据最新情报,小鬼子打算在阳高和井陉两个县修筑要塞,咱们是否派兵阻止?”
“咱们先不管鬼子修筑要塞的事情。”李云龙盯着地图说道,“现在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太原的鬼子,根据林老弟所说,只要咱们的B4榴弹炮营形成了战斗力,小鬼子的要塞就不足为惧。”
而且干掉了鬼子的要塞,价码将会非常丰厚,这一点李云龙也是很期待。
“太原的鬼子也没闲着。”赵刚说道,“筱冢义男正在囤积粮食和弹药等物资,同时派遣士兵、民夫和工兵,正在太原城外,日夜兼程大量的修筑野战和碉堡工事。”
“看来,筱冢义男这老鬼子是想跟咱们在太原进行战略决战。”
李云龙眉头微皱起来,顿时感觉有点棘手。
第一军可是还有着几个师团和几个旅团数万鬼子。
这些鬼子依托这些城外碉堡和炮楼工事,以及城内的巷战,如果八路军真攻打太原,绝对能给八路军造成几万人的伤亡。
城外的碉堡和炮楼可以用大炮一个一个的敲,但是巷战就很难打,只能拿命去填。
现在李云龙迫切的考虑问题,进攻太原这一仗应该怎么打,才能减少主力部队的伤亡?
第571章 真正的弹药充足!
时间一晃而过,距离诺门坎战役过去了三个月。
来到了1939年的11月下旬。
这三个月时间,国内外的局势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欧洲大陆德国闪击波兰,让世人初次见到了闪电战的威力,国际局势波云诡谲。
在国内,日军在华中地区集结了大量有生力量部队,进攻了长沙。
随着华北局势的飞快变化,攻守易形,鬼子急着解决国军部队,然后抽掉华中方面军主力来进攻八路军。
武汉会战后,鬼子敏锐的发现,他们有点攻不动了,所以有点着急了。
因为一旦八路军在华北起势,不仅会威胁到华北方面军,更是会威胁到关东军和华中方面军。
不过鬼子越急,就越容易出问题。
日军第一次进攻长沙,打了几个月,伤亡了两万多人。
不过长沙会战还没有结束,双方还在继续缠斗。
在这三个月内,李云龙也没有闲着,除了关注国内外的局势之外,训练部队、建设根据地、发展生产、修筑工事,忙得脚不沾地。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上次晋西北会战之后,林老板增加了战士们训练子弹报销的数量。
从原来每名战士每个月120子弹的训练额度,提升到了每个月200发子弹。
这也就是说,新一团的每一名战士,不论是老兵还是新兵,每个月都能打200发的训练弹。
张万和从兵工厂回到团部,笑容满面道:“这三个月的时间,晋西北兵工厂,一共生产了200万发子弹,复装了800万发子弹,咱们团的子弹储备,来到了5000万发。”
每个战士每个月打200发训练弹,由林老板派飞机送来。
如今,
如今新一团一万多号人的扩编已经完成,轻伤的战士已经返回了各自的部队。
新一团光是在晋西北的部队,就达到了5万号人,再加上晋中根据地两个纵队2万多人,总兵力达到了7万多人,是真正的兵强马壮。
7万多人的部队,每名战士每个月打200发训练弹,每个月就有1千4百万发子弹的消耗。
打出去的弹头不可能再收回来,但弹壳却是能回收后充分利用,可以用来复装子弹,张万和便是复装子弹的好手。
“不错。”李云龙正盯着地图,旋即双眼一亮,抬头问道,“你狗日的是怎么办到的?”
以前红军时期,和八路军初期,红军和八路军就是用这种办法来“制造”子弹。
不过与之不同的是,那时候我军只有的黑火药,而且装药不足,所以复装的子弹威力差、准头差,但话又说回来,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那时候就算是复装子弹,我军人均子弹最富裕的时候也不过几十发,最穷的时候人均只有几发子弹。
嘿嘿一笑,张万和便道:“我让各部队把打完的弹壳都回收到兵工厂,优先组装了子弹生产线和无烟火药生产线,铜矿供应充足之后,就开始炼制铜矿生产弹头,所有技术工人两班倒的复装子弹。”
“不错。”李云龙点头赞道,“复装子弹的质量如何?”
才短短两三个月,晋西北兵工厂就有如此成绩。
把张万和这狗日的挖到晋西北军区来,还真他娘的挖对人了。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