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汉王

大明汉王 第805节

  不至于,所有人的人,都全部命丧黄泉。

  想法是美好,现实却是残酷和残忍的。

  对于言官的的话语,朱高煦只是淡淡的撇了他一眼,不急不徐的开口道:

  “没必要了。”

  “交由三司会审....”

  “尔等说这个话的时候,好生的看看罪责,上面的人名,牵扯到多少的三司官员。”

  “虽然本王承认,还是有不少的人置身事外,非是本王不信没参与其中之人,实乃这等难题,本王就不为难三司官员了。”

  “并且证据链条已经这般的详细,所有的证据也形成了闭环。”

  “还审核、审查,又有什么意义?”

  “结果难道还会有什么改变不成吗?”

  “当然尔等心中有怀疑、或者说有芥蒂,担心锦衣卫于当下从中作梗、滥用权力、构陷和陷害,本王心中也能够理解,也不说尔等的错。”

  “亦给尔等机会,给予彼此公平。”

  “既然三司不参与此间案子,但倘若三司官员要有心、或者担心的话,可向本王请、请命,本王可赐下令牌,给予尔等去奏章上所记载的地方,好生的去看看,好生的去核验核验一番,也未尝不可。”

  “不知诸卿,可还有异议和他想?”

  此言一出。

  那名都查院的言官脸色微微变了变,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因为他心中、或者说朝堂上的人,比之任何人都清楚和明白,就眼下的这件案子,哪里还有核查和审查的意义在里面?

  所有证据形成了闭环,所有应当需要的东西,全部一应俱全,纵使他们有千般的本事和能力,怕也是休想在这个事情上翻起别的什么风浪来,就汉王朱高煦的姿态,根本就没有给他们任何翻盘的机会。

  除非就像刚才所言的那样,将此案所有的审理权,交由三司、则方有可能有一丝丝的机会,不然的话,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可能。

  不过,显然都知道结果的事情,都知道没有任何翻盘的点,自是不可能有任何会主动站出来,不可能去浪费丝毫的精力,去做所谓的无用功,同时还得罪一大堆的人,完全没任何意义。

  终归见着无人出列,那么言官最后也只得深吸了几口大气,老老实实的退回队列之中。

  此事,此件案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怪不得任何的人,要怪也只能够怪杨荣、宋礼这些个同仁同僚们,一个个真的是太蠢了,太过于急功近利了,自己闷着脑袋,不知所谓的钻进别的设好的圈套,落入别人的陷阱之中,怨不得任何其他人。

  唯一敢站出来的言官,选择了沉默和漠然。

  知晓内情和布局的夏元吉、金忠这些个剩余的重臣,最终也只能够选择默不作声,不敢有半分多余的言语,不是他们不想说,实乃他们都没脸,真的不好意思,完全开不了这个口。

  同时也真的,帮了这些人,他们自己的良心也真的过不去,毕竟枉死数十万的无辜百姓啊!

  虽然这里面,汉王朱高煦成为了这些个‘刽子手’的帮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应当有罪,但是别人终归是没有动手,没有沾染任何鲜血,只是布局、真要算起来,也只能够说都是他们同仁同僚行事真的太过了。

  一时之间场中陷入了,诡异的寂静和沉思之中。

  见着无人应答,朱高煦也没有故而因此,苛责方才出列的言官,毕竟这个时候还敢站出来,且清清白白的人,先不说他的能力和本事如何,至少可以证明一点,那么就是此人,品德至少尚可,无任何的大问题。

  想着,想着,朱高煦环顾了场中群臣一眼,紧跟着满意的点了点头,出言道:

  “杨荣、宋礼等乱臣贼子,定罪之事,既然诸卿没任何的意见,那么待此事散朝之后,本王即刻上奏陛下,请陛下为之定夺。”

  说话的同时,朱高煦冲着门外,早早就等候着的锦衣卫,大喝道:

  “来人.....”

  此言落罢。

  殿门外,瞬间灌入一个个身着飞鱼服的一众锦衣卫,在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的指挥和授意之下,没有分毫的犹豫,将一个个出现在奏章上的臣子给一一拿下、拖拽了出去。

  伴随着锦衣卫点名般的,拿下一个个犯罪的臣子。

  也是瞬间将,此间原本安静沉寂的殿中气氛给打破。

  一个个被拿下的臣子,此刻也是回过神来,知晓自己等人,接下来将要面对什么,或者说自己的家族、士族要落得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紧跟着,所有人像是得了失心疯一般,于此间丑态毕露,哭喊求饶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大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叙说着自己的不易,同时认错态度极为的诚恳,更有甚者于当下甚至被吓得直接尿了。

  此举,把原本庄重的朝会,给瞬间整的乌烟瘴气。

  令人不少人,为之厌恶。

  不过对于这些个哭喊求饶的人,朱高煦压根就没把这些个人当一回事,更甚至连看都懒得看这些个人一眼,同时对着一旁的奴婢摆了摆手示意。

  与此同时,在一个个朝臣被锦衣卫拖拽出去之后,早早就站在门口等候的奴婢,一个个提桶的提桶,拖地的拖地,一个个皆是动作极快的。

  将当下的被某些丑态毕露,给整的乌烟瘴气的大殿给收拾干干净净,在离开众奴婢离去的时候,还不忘为他们贴心的点上香薰驱除之前所留下的异味。

  待到这一切收拾妥当,端坐在高台上的朱高煦,缓缓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面色淡然平静,看不出分毫的喜怒哀乐,宛如一个没事人一样,轻声道:

  “诸卿.....”

  “这些个贼子处理妥当容易,不过着需要补齐他们这些个人空出来的位置,不知对于这些个事情,他们的人事任命,尔等可有想法?”

第598章 恍然大悟

  此言出。

  满堂哗然。

  所有人面色不由得变了变。

  这位王爷还真的是雷厉风行,行事咄咄逼人、亦无比嚣张啊!

  刚刚拿人下诏狱,还没有真正的给这些个人定罪,都还没有上奏陛下,就开始瞅准这些个人的位置了,简直是胆大包天啊!

  这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眼里究竟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陛下在?

  或者说,手中握着监国的权力,站在那个位置上,就真的以为自己成了皇帝了不成吗?

  这些个被处罚、并且拿下诏狱的官员,可都非是庸人,一个个可都是位高权重的人物,那么可想而知,所牵扯着的权力和能力本事,会是如何的大。

  倘若是永乐大帝安排人,那都还说的过去。

  至少相对公平公正,不存在于偏颇。

  或者说的再直白点,不至于成为汉王朱高煦的羽翼和人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会对他们产生多大的威胁,如若不是的话,倘若是汉王朱高煦决定,天知道会被送什么样的人上位。

  届时整个朝堂的格局,天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这样的结果自然不是他们想要见到的事情。

  毕竟对于文臣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朝政的大权,落入汉王朱高煦的手中。

  端坐于高台上的朱高煦,自是将台下众人神情紧收眼底,自是比任何人都清楚,当下的这些个人心里究竟在想着些什么,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但是站在他的角度,可不会惯着这些个人,直接掏出早已经和太子朱高炽商量过,争得太子爷同意的奏章,高声的念了出来。

  “工部尚书....”

  “由现如今兵器工坊主事,恭行担任。”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变的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心中皆是一凝,面色中的凝重之意愈发的浓厚了起来,神情中满是骇然神情。

  恭行?

  墨家的矩子啊!

  此人入朝为官的时候,可是备受朝堂上上下下人的关注。

  也自是知晓恭行的底细,谁人能够不知道,恭行乃是汉王朱高煦招收的良才,在朱高煦的作保和力荐之下,才入大明朝廷为官的?

  这不是妥妥的汉王派系的人吗?

  这是连演一下都不带演的节奏吗?

  “礼部的话....”

  “于本王来说,则感觉所管辖之地,太过于混乱不堪,权力过于的广阔,涉猎的过于宽广。”

  “为此....”

  “依照本王的想法,则想要将礼部给拆分一些个权力,其一部份则主管祭祀、贡举,另一部则主管天下的学政,主要乃科举、教育、为朝廷选拨人才,为天下黎民百姓开启灵智。”

  “礼部一分为二,权力互不干涉,其品阶、官职和官位,皆与六部相同。”

  “原翰林院大学士解缙,品行高洁、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学子,其才学和本事,乃是诸卿有目共睹,依照本王的想法,则将其给升为学部尚书。”

  “另任陈济为学部侍郎,为学部新立,天下学子和百姓,保驾护航。”

  此间又是一连串的任命声音响起,让一个个剩余的臣子的面色,于此间变的愈发的凝重,呼吸声于当下也不由自主的变的厚重和急促了起来。

  礼部直接被拆分和肢解了?

  于当下被一分为二?

  解缙、陈济为礼部所拆分的学部,此间尚书和侍郎?

  这这这.....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解缙和陈济两人,不是被汉王直接以莫须有的罪名,给直接拿下诏狱了吗?

  因为此事,当时于整个大明朝堂上,还掀起了不小的风浪,整的满朝文臣为这两人求情,希望能够赦免两人呢!

  而如今当下,被打下诏狱的两人,这是直接被拿出来,没有任何的征兆,直接成了大明朝廷,新成立的学部的负责人。

  这究竟是世界变化的太快,还是说......

  难道两人,被汉王拿下诏狱的这段时间,经受不住此间折磨,于诏狱中直接投靠了汉王,成为了汉王的那一派系的人,成了汉王的马前卒吗?

  怎么会?

  怎么可能啊!

  那可是解缙和陈济两人啊!

  这两人的性格,可不是一般的执拗,怎么可能轻易的投靠汉王,怎么可能甘愿成为汉王的马前卒,他们两人怎么敢的,此举又将太子朱高炽给置于何地?

  这不是妥妥的,直接打他们和太子爷的脸吗?

  还入朝为官?

  不怕被大家伙的唾沫给淹死吗?

  还有拆分礼部的权力,单独成立一个全新的部门,并且这个从礼部拆分出来的部分,此间的权力和品阶,与朝中的六部品阶相同,这是什么道理?

首节 上一节 805/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大霸王

下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