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王 第787节
跪伏在地上的群臣微微怔了一下,心中惶恐和害怕之意,于当下乃是抵达了顶点,知晓汉王这乃是要对他们下死手,要坚决依照大明律例和律法来处置他们的节奏。
此时此刻,亦是瞬间让那些个人慌了神。
原本一个个磕头如捣蒜的人,则是瞬间停下了磕头的动作,将目光投向面色平静不见分毫情素波动的太子爷身上,知晓当下唯一能够保住他们性命的人,于此间唯有太子爷一人了。
随即,众人哪里还敢有半分的犹豫,赶在禁军将士,还未近身之时,冲着太子朱高炽的方位叩首,扯着因恐惧颤抖个不停的嗓音,大声道: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还请太子殿下,念在臣等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再给臣等一次机会吧!!”
“求求您出言,让汉王爷开恩,饶了臣等这一次吧!”
“求求您了......”
说着,说着,这些人亦是没有分毫的犹豫,再次将矛头对准了朱高煦,言语比之方才恳切、老实了不知多少个度,无分毫先前那般模样,急切求饶道:
“汉王殿下.....”
“臣等真的知道错了,真的知道错了。”
“汉王殿下......求汉王殿下开恩呐.......”
整个殿中。
气氛变得极为诡异。
文武百官的目光,皆是不由自主的,在汉王朱高煦和太子爷朱高炽两人的身上,不时来回的徘徊,神情亦是于此刻变得郑重了起来,面对这么多人,并且一个个都乃是朝中大臣,拥有实权的人物。
且一下牵扯到好二三十个这样的官员啊!
难道两者真的,要将这么多人,全部给拿下,全部给处理了不成吗?
倘若是真的如此,一下子处理这么多的实权人物,整个朝堂的运行,整个朝局或多或少会出现动荡。
此间天子远征漠北....并未直接坐镇中枢。
这里面所牵扯到的问题,怕是亦会变的无比的复杂。
想着,想着,瞅着汉王朱高煦准备来真的,真的是起了,要把场中参与的人,全部给拿下置于死地时,也是令不少人为之坐不住了,纵使再瞧不上这些人,不耻与这些人为伍,也不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打算为其求情。
首当其冲的,则就是金忠,其乃是永乐大帝,远征漠北的时候,下达过命令,让他在朝堂上出现不可控的时候,站出来为之拨乱反正,稳定时局。
就眼下发生的事情,金忠哪里还敢有分毫的犹豫,在见着禁军将士伸手准备拿下,一众跪伏在地上的群臣时,扯着略带些许苍老的声音,急忙道:
“住手!”
“慢着......”
在出言呵斥禁军将士,让其住手的同时,金忠亦是躬着身子,冲着高台上的朱高煦和朱高炽两兄弟恭敬行礼,道:
“太子殿下....”
“汉王殿下......”
“这这这.....这惩罚是否是太过于严重了些?”
“并且这么多人,这些人也是朝廷的老臣了。”
“为朝廷这么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的行事.......”
“或多或少亦是有着不少的功劳和苦劳。”
“并且刚刚他们也都知晓了自己的错误,亦愿意一分不剩的交出自身的违法所得。”
“且又正值大明钱庄全国准备开业的时候,亦正是用人之际,如今一下将他们所有人给全部拿下,空缺出这么多的职位,皆是会引起时局动荡不安。”
“实乃非是良策,百害而无一利。”
“还望太子殿下、汉王殿下三思啊。”
有了金忠的率先站出来打头阵,紧接着场中的群臣,则亦是一名接着一名的文臣官员站了出来,杨荣、宋礼、杨溥......
就这般...
场中除去了夏元吉这个户部尚书和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之外,几乎是所有人的臣子,都全部站了出来,为之这些个人求情,乞求能够法外开恩,给予场中被点到名的臣子们一次机会。
至于户部尚书夏元吉和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两人,为何没有站出来为之场中的人求情?
此间原因亦是很简单。
纪纲乃是天子亲军,专门负责的就是监察天下,所有臣子的不好之行为,乃是实打实的孤臣,并且这些个人,又乃是他上奏弹劾的人,就场中所有人都站出来,他也绝对不可能站出来,因为一旦站出来了,选择了站队和参与其中的话,他也就成不了天子亲军,也就离死不远了。
而夏元吉于当下不敢站出来的原因,亦是很简单,非是他不想,而是他真的不能够这样做,因为这些人动的乃是户部的利益,攥取的乃是国库的银两,两者天然就是敌对的关系。
当然此间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么就是之前,朱高煦在想处置这些人的时候,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点了他这个户部尚书的名讳,让他站出来,告知这些人的罪责该当何罪。
就这个问题,他亦直言不讳的讲了出来。
倘若这个时候,他还敢站出来,为之说好话,为这些人求情的话,岂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同时也是变相的告诉场中的群臣、太子爷、汉王爷,他这个户部尚书,完全不在乎有人变着法的攥取国库银两,对于攥取国库银两的人都能够容忍并且求情吗?
一旦真的是这般的话.....
他这个户部尚书,还有资格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还适合给皇帝守钱袋子吗?
显然是不太适合的了。
为此,死道友不死贫道。
就眼下的事情上,哪怕夏元吉想要为之那些人说话,也不得不选择沉默,也不得不选择将眼下发生的事情,给当成耳旁风,在这朝堂上装聋作哑和视而不见。
非是他不想或者不愿,而乃是当下的局势,不容许、也不能够说任何的话语。
面对眼下的情况。
说实话,纵使朱高煦心中有准备,也是妥妥的没预想到,完全没有分毫的预料到,就面对这等确凿的证据情况下,这些个文官的反应居然还能够有如此的大,还能够悍死不畏的站出来,为这些个板上钉钉的人说话,为这些人求情。
自己只不过是,按照大明的律例执行,一切依照大明律法行事,这些人居然还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为之惊讶的同时,也让朱高煦见识到了,这些个文臣的无耻。
一个个平日里,叫嚣的都是什么为民、什么为公、什么不怎么......
结果这些个事情,一旦发生到自己的身上,发生到自己同僚的身上,哪怕是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都已经是把事情给挑明了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够找着别的事情上,妄图以别的方式裹挟他,让他在这样确凿的证据面前,为之妥协和认可。
简直是,让人为之大开眼界。
这要是他娘的,他要是真的开新学,要是真的触及了这些人,或者说朝中所有人的利益的时候,这些个群臣怕是比之当下,任何人都要激动吧!
不过想想也能够理解,朱高煦这样的处罚,一下处理这么多的人,全部都是位高权重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让这些个人感受到兔死狐悲,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理解是一回事,问题这些人,帮亲不帮理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此帮亲不帮理的文官集团,如此的抵制,也确确实实的让人真的有些难以接受,让人的心中很是无语和难受。
见着当下的情况.....
别说汉王朱高煦了,就站在一旁的太子爷,见着当下的情况,以及发生的事情,神情也是不免的阴冷了起来,就当下发生的事情,可谓是让太子爷,也是有些始料未及。
说实在的,太子爷也是做梦都没想到,以为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本来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居然能够在当下的情况中,一瞬间给变的这般的复杂,居然会有这么多的人参与其中反对。
第582章 笑了
闻之此言。
想着,太子爷此刻的双眸,情不自禁的眯了眯,冷眼旁观着眼前的一切,并未着急开口。
不过心中却是对于,这些个文官此间是非不分,居然妄图裹挟朝政,妄图左右局势,妄图挑衅大明律例和律法,这等胆大包天的行为,心中肯定是衍生了诸多的不悦和不喜。
毕竟换位思考,眼下这等话语乃是汉王朱高煦的口中说出来,并且是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这些人都能够如此的无耻,打着时局动荡的旗号,妄图以此威胁。
那么这些个话语,要是从他这个太子爷的口中说出来呢?
这些个人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要说这些人,眼下所做的姿态,能够比之当下好上几分?
就眼下这些人的姿态,别人信不信不重要,反正朱高炽是不怎么相信的,毕竟有个成语怎么说的呢?
管中窥豹!!
怕是这个问题,在他这个太子爷的口中说出来,所得到的答复,以及所面对的结果,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想着,想着,就眼下发生的事情,让本就对文臣有着诸多意见,已然改变的了诸多看法的太子爷,于当下发生的事情上面,此间的心情更是沉到了谷底,对于这些个站出来反对的文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看法,同时也算是对这些个人,失望到了极点。
毕竟身为上位者,怕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或者喜欢看到,自己手下的人,这般抱团威胁或者裹挟身为上位者的他们,因为这样的行为,无疑不是在挑衅上位者的权威,抚摸上位者的虎须。
一想到这里,朱高炽的脸色,于此间又是忍不住的阴沉了几分,目光也是于此间变的深邃阴冷了起来。
见着当下的此情此景,朱高煦不禁被这些个人的无耻给气笑了,伸手摸了摸下巴,脸上露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半眯着双眸冷冷的环顾了台下躬身行礼,于此间为之求情的群臣一眼,幽幽开口道:
“唔.....”
“有意思,有意思,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怎么的....”
“依照尔等的意思,乃是这些个人,非是没有过错,反倒是有功了不成?”
“难道这些个人,犯下这等滔天罪行,视皇权、太子、本王为无物,并且于此间祸害百姓,还是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咱还不能够依照大明律例和律法处置他们。”
“并且只要处置了他们,朝廷则就会陷入动荡,朝廷就会陷入停摆,朝廷连运行和执行命令都成了问题呗?”
说到这里,朱高煦略微停顿了一下,面色于当下变的愈发的阴冷和森然了起来,继续出言道:
“或者说....”
“咱们大明偌大的疆土,除了这些个为非作歹,搜刮民脂民膏的人之外。”
“就找不到,别的人,可以主持大局,或者替代他们的人吗?”
“如若真的是这样,真的依照诸卿所言的这般的话,那么岂不是,不管这些个人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本王和太子爷两人,也只能够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却不能够治他们的罪?”
“诸卿....”
“是否是个这意思?”
“嗯?”
“倘若是,尔等就不妨,直言不讳的回答本王这个问题。”
此言落罢。
上一篇:红楼大霸王
下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