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2234节
高丽的商贸已经谈妥,李成桂短期内不会对王室动手,边境会有段安稳日子。
若不趁这个时候加大力度打通商路,等乱起来就晚了。
我打算近期去一趟北平,跟燕王殿下商议。
不然光靠咱们在关外吆喝,关内不配合,也是白搭。”
“啊”
刘黑鹰瞬间变成苦瓜脸,黝黑的皮肤仿佛又深了几分:
“又要出远门啊.我.我还想跟娃娃多亲近亲近呢。”
“咳咳.”
陆云逸也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一声正色道:
“都司里还是要培养可靠的后备力量,
杨士奇与解缙不是在帮着处理文书吗?
给他们安排个具体官职,让他们多历练,这么两个大才子放着不用,太可惜了。
对了,京中来的学子里有个叫夏元吉的,
算账很厉害,让他去经历司,或是去李贤手下帮商行管账都行。”
刘黑鹰一愣,挑眉道:
“云儿哥,你也看出夏元吉不一般了?”
“还不错,做事有章法,学东西也快,就是身子骨太弱,
我第一次见他,还是在医馆里,怎么了?”
“他已经在经历司上工了,管的就是账目,
伍素安夸了他好几次,看那意思,是想把人留在这,不让他回去考科举了。”
“已经去了?”
陆云逸一愣,不禁感慨,果然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
“考不考科举看他自己的意愿,不科举虽也能当官,但上限会低很多啊。”
“内我回头让伍素安问问他。”
刘黑鹰点头记下,又道:
“云儿哥,能不能通过京城那边谋些消息?比如.锦衣卫?”
“木静荷?”
陆云逸眉头微皱。
刘黑鹰点头:
“孙思安传来消息,木静荷通过了两次考验,基本能断定没背叛。
她现在跟锦衣卫联系紧密,
若能从她那得些蛛丝马迹,也算是物有所值。”
“嗯”
陆云逸点头:
“最近她送过来的信多吗?”
“多,十天一封。”
刘黑鹰招呼亲卫取来信件,
“云儿哥你看,这些都没拆过。”
陆云逸接过信件,轻轻点头:
“我知道了,到时旁敲侧击问问,花解语那边呢?有消息吗?”
刘黑鹰脸色凝重地摇头:
“自从上次陶轩与月瑶死后,锦衣卫就没再传消息来,家里的眼线也没动静,就好像.锦衣卫突然放弃大宁了。”
“不会。”
陆云逸否定道:
“毛骧与我有深仇大恨,不会轻易放弃,
定是其他事牵扯了他的精力,让他无暇顾及这边,
继续盯着就好。
对了,雅蓉那边怎么样?有没有身孕?”
刘黑鹰挠了挠头:
“应该有了,最近她身子总不舒服。”
“有了?”
陆云逸眼睛一亮,随即笑起来:
“行啊黑鹰,老刘家就靠你传宗接代了,伯父知道了肯定高兴,
既然我回来了,你就不用在这守着了。
这段日子多在家陪陪两位弟妹,都司的事由我处理,
不过先说好了,过阵子我去北平,你可不能偷懒。”
刘黑鹰欣喜若狂的表情瞬间收敛,转而萎靡不振,声音低沉:
“哦知道了。”
第936章 春风若有意可否许我再少年
眨眼间过去了三日,
三日里,陆云逸已翻阅完修路、军械、军屯及屯田的各类重要文书,
即便如此,衙房桌案上仍整整齐齐摞着两大堆文书,堆得老高,
一眼望去便透着压迫感。
此时,他正看着一封关于甘薯种植与加大推广的文书,
在这件事上,都司与府衙分歧极大。
都司各部屯田卫的指挥使联名上疏,
直言若明年不种甘薯,
麾下军卒恐要饿死,都司几位指挥使也一致认同此议。
可事情到了府衙,却遭到激烈反对。
农政院的孙菱反对得尤为坚决,
他直言甘薯在关外冰天雪地中的种植特性尚未完全摸清,
轻易大面积推广,一旦遭遇虫灾或病害,
整个北平行都司都可能面临大规模减产,风险太大!
为稳妥起见,先期设立的十个试验点至少需试种两年,才能考虑在其他地区推广。
为此,都司衙门已争论近两个月。
如今春耕的最后期限将至,相关文书也越积越多。
陆云逸歪了歪头,望着面前至少二十本文书,面露愁容。
对他而言,外部强敌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内部分歧,
处置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乱!
其间的分寸与尺度,实在难以拿捏。
“就不知道给省点心!”陆云逸低声嘀咕一句。
一旁静静侍立的巩先之立刻倒了杯热茶,端上前:
“大人,您消消气,先喝杯茶,
这是北平商贾从杭州运来的绿茶,都司大人都说品相极好。”
“放那吧。”
陆云逸目光仍落在文书上,眉头紧锁,指了指一旁的桌案。
茶杯放下后,他却改了主意,将文书一丢,
拿起茶杯小口抿着,陷入思索。
一旁的巩先之见状,虽觉古怪,却也不敢多问。
约莫一刻钟后,陆云逸放下茶杯,问道:
“先之,你是哪里人?”
巩先之咧嘴一笑:“回禀大人,小人是北平府遵化人,北征时被选入大人麾下,一直跟随至今。”
“在你们家乡,种地是件辛苦事吧?”
“那可不!一年到头忙活,也收不了多少粮食,
有时候赶上河南发大水,调来的种子都要出问题。”
“你们还会从河南调种子?”陆云逸有些疑惑。
“是官府统一调的,我们自己种的麦子,颗粒小、种出的粮食少,远不如河南的种子。
所以每年冬天,官府都会从河南买些种子,混着自家种子种。”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