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79节

  正是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第120章 夜读春秋

  散场后,众人都喝至尽兴,一个个里倒歪斜的往回走。

  老朱的酒量不错,喝完了就又跟着尚在清醒的唐武出去把众人送出门,两人没有急着回屋歇着,就站在外面说了说话。

  “重八啊,刚才也没细问,你跟着那个平南将军,能管三个郡的,是个多大官的?还是皇帝的女婿?”

  老朱这段时间也算对大燕军制有了些了解,就给他解释道:“这么说吧,咱大燕的将军,比平南将军还高的,也就十几个人。而且这平南将军,才十五岁。”

  “啥?你说啥?才十五啊?那靠谱嘛?”唐武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老话说得好,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他儿子唐云,二十多岁了还没娶媳妇,倒不是唐家穷的娶不起,而是唐云眼光高,等闲的都看不上。

  村里二十郎当岁没娶妻的还不少,更多是娶不起媳妇,娶得起也够呛能养得起。

  毕竟这年头逃难的多了,有时候一碗饭就能换个女人,但想天天吃一碗饭可就不容易了。

  老朱道:“那有啥不靠谱的?人家是陇西李氏,那出身高的很,祖辈都是高官,从小就学着当官了,那将军自己管三个郡,他阿耶唐国公管着一个州呢,你知道益州是啥地方不?那就是咱李将军他阿耶唐国公管的地方,听说以前是诸葛亮和刘玄德的地方。”

  唐武惊讶道:“啥?诸葛亮的地方?那我知道了,说书先生说,益州,那是天府之国啊,遍地都是绫罗绸缎,叫啥蜀锦.说是老百姓顿顿都能吃饱饭”

  老朱笑道:“行啊,唐叔,还知道蜀锦呢。”

  唐武道:“那好歹咱也当了这么多年里正,县里也总去,也算见过些世面,不过比不得伱这长安都去过的,长安听说可大了?”

  老朱点点头:“长安那一个坊,比咱们这村子可大多了,几个坊加起来就比县城还大,那长安有一百多个坊,去看那东市西市,卖货的几千家铺子,吃得喝得,三天也逛不完呢”

  老朱说的起劲,唐武听的是聚精会神,两人在外面走了一会,回到屋里倒上酒接这边喝边说。

  “有机会一定得去长安看看.”

  听完了的唐武感叹道。

  老朱笑道:“唐叔,你这一手枪棒功夫,也跟咱当兵得了,直接当个都尉,替咱管二百个兵,咋样?若是以后建功立业,你也当个将军,咱们说不准就去长安洛阳的大宅里住着了。”

  唐武听完了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反问道:“重八,你这招兵,不是让咱们去辽东吧?”

  因为他觉得有些反常,老朱这说的这么好,不会是要替朝廷招兵,送去高句丽吧?

  那可是跟送死没区别啊。死在那么远,魂都回不来。

  老朱闻言立即摇了摇头:“你说啥呢唐叔,咱咋能坑乡里人?再说也没听圣人还要去辽东打高句丽啊,反正这段时间里,肯定是都在江淮一带,将军说让我尽快征兵,剿灭盗匪。应该不是去高句丽。”

  唐武闻言点点头,“只要不是去高句丽就好。那我可跟你说好了,重八,别的事都好说,咱去帮你的忙也行,但要是让咱爷们去高句丽送命,那我可不干。咱宁可领着后生们落草为寇,去当盗匪。死也死在乡里。”

  老朱拍着胸脯道:“那唐叔你放心,要是朝廷真让咱去辽东送死,咱们就直接反他娘的。”

  唐武看着老朱的态度也这么坚决,这才放下心来。

  “行,那重八,就说好了,咱们就跟你干了,明天我再去十里八乡替你说说,愿意去当兵吃粮的,都让他们来找你。”

  老朱闻言点点头:“不过又嘱咐道,唐叔,虽说咱不去辽东送死去,但是就在这淮南当兵也得卖命打仗,这眼下各处盗匪丛生,说打可就得打,咱招兵买马,将军说打谁,咱们就打谁。这点您可想清楚了。”

  唐武闻言笑道:“这是当然了,咱自然是知道,这从军就是靠军功换富贵,不去辽东那是因为去了辽东,就是个死,尸首都被埋在边,在淮南当朝廷的兵,打些盗匪还不容易?”

  老朱笑道:“唐老叔你倒是好算计,说的不错,朝廷的兵都有甲呢,刀枪也锋利,打些盗匪自然是容易,不过李将军对咱有大恩,这叫啥,知遇之恩,就跟书上那刘玄德对诸葛亮一样,刘玄德请诸葛亮请了三回,叫什么三顾茅庐,咱自然是比不得诸葛亮的,李将军也请了咱两回,这就是看得起我姓朱的,日后李将军要让咱打谁,咱就去打谁,唐老叔,咱都是乡里人,到时候你们可不敢给我拖后腿。”

  唐武闻言皱了皱眉毛,然后道:“重八你这话说的,咱们淮南人自古就是民风彪悍,家家习武,打仗的事,绝不会给你丢人。不过你刚才说的,刘玄德刘皇叔,和诸葛亮,咱可是听过书,这刘玄德”说到这唐武顿了顿,看了看四下,然后又小声道:“刘玄德的可是做了圣人,当了皇帝的.那诸葛亮都是丞相,那叫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嘞.”

  老朱一下子愣住了,“老叔你的意思是,这李将军是要做皇帝的?”

  唐武也愣住了,心想不是你个朱重八说的你是诸葛亮,李将军是刘玄德,他请了你两回怎么成了我说的了?

  随后老朱又回过神来嘱咐道:“这可不敢胡说,这要是传出去要掉脑袋的,老叔,咱们今天这话可不敢说给别人听。”

  唐武都无语了,但也紧忙点头:“重八你说的是,这话可千万不敢往外说啊。”

  不过说道这里老朱的心思也又活泛起来,“咱先不说这李将军能不能当.那个老叔,你说咱也不认识字,咋能比诸葛亮的,我想了想,这诸葛亮咱肯定是比不了,这丞相咱干不了啊.”

  唐武听完了脸有些抽动,不过很快想到:“重八,这诸葛亮的你是肯定不行了,他做的事情是神机妙算,知古通今,但刘玄德手下还有关云长关门神啊,那可是水淹七军的大将军,还曾在万军之中斩杀颜良”

  老朱一听斩颜良激动到:“这段我听说书的说过,说关云长在万军之中斩杀颜良,报效曹孟德不杀之恩,随后又回到旧主刘玄德手下,恩怨分明,天下第一忠义之人。”

  唐武道:“对,就是这么回事,重八,听说这关云长喜欢夜读春秋,你虽然现在不识字,要不以后你也请个先生,教你读读春秋。”

  老朱一听,立即点点头。“唐叔说的是。咱虽然做不成诸葛亮,但也得学关云长,读书,就读春秋”

  于是乎,老朱有了自己的目标,诸葛亮当不成,那咱就要当关云长!

  可是这一想到这,老朱还有些纠结,这咱当了关云长,那刘将军和张兄弟他们干什么呢?

  这刘将军可姓刘,刘玄机,跟刘玄德就差一个字,张兄弟姓张,难不成咱们三个应了刘关张三大贤?

  可这李将军呢?李将军是诸葛亮?

  这不对啊,李将军是刘将军的上官啊,他应该最大.

  有点乱,不行,从头缕缕。

  不过夜读春秋这个事,得抓紧安排上日程。

第121章 有点意思

  几天的功夫,老朱就在自己老家的太平乡一代,征召了数百个乡党。

  随后又带着人整个钟离跑了个遍,才把八百人招满了,这时候都眼看到年跟前了。

  跟张坚在江都一呼百应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过这八百人都是他的乡党,且都是自幼练过几下拳脚枪棒的汉子,兵员素质相当不错。

  人齐了之后,老朱也就在钟离驻扎下来,整日就是练兵,庄稼汉子想要练成精兵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毕竟后世新兵训练都得三个月,他这八百兵还都是新兵,就三十个徐州老兵算是懂得些军中常例,比如操练内容,军中的规矩,各种旗号的意义,听到什么号令要做什么事,营帐如何搭建,队列怎么站,如何行进不然这些东西就连老朱都不懂。

  而这些,还都是最基本的。

  一开始这些规矩让这些庄稼汉们可是吃尽了苦头。

  “重八哥,这规矩也太多了,拉屎撒尿都得被管着,一大早就得起来操练,半夜还得巡逻站哨.”

  “是啊重八哥,我昨天夜里起的急,就在帐篷边上撒了泡尿,就被巡逻的徐州兵给抓到了,还要打我鞭子呢.”

  “就是,这些徐州来的兵也太多分了,一点面子都不给啊.”

  几个同村的兄弟围着老朱嗡嗡的说着,老朱本来看着手里刚从钟离县城买的《春秋》脑袋就嗡嗡作响,被这些人说的更烦了。

  腾的一下站起来,把书往案上一拍。

  “你们还有理了?来之前我是不是跟你们说过,军中有军中的规矩?你们怎么答应我的?这还没打仗呢就都受不了了?还拉屎撒尿都得管着,不管行嘛?要让伱们随意解决,这用不了两天,整个营里还能待的人?都给老子滚回去,咱告诉你们,徐州的这些老兵,都是跟着李将军打过仗的,特意派给咱教你们咋当兵的,是给咱帮忙的,你们要是一个个在敢跟人家找事,别怪咱收拾你们!”

  “滚!”

  几个同村的听完了,都吓了一哆嗦,灰溜溜的走了。

  老朱也算是骤得高位,之前连兵都没当过,现在直接独领一营,虽然只有八百人,但治军练兵的本事,他也是边学边干。

  另一边,作为一方豪强的张坚,就要顺利的多。

  家中佃户、奴仆、雇工加起来好几万人的张家,想征八百个兵那是手到擒来。

  他又请了驻扎在广陵的陈瑱帮忙,要来好些个队正和老兵帮他训练。想起老朱来,又跟陈瑱提了一嘴。

  陈瑱现在已经被划入李元徽的平南将军府听命,想着老朱那边虽然不熟悉,也不好拒绝张坚的请求,就让堂弟陈琼,带了一队人马,以及几个文书前往淮南钟离,帮老朱练兵和处置杂务。

  陈琼的到来算是解了老朱的燃眉之急。

  这白天帮着老朱练兵,晚上老朱又拿着春秋过来找他。

  陈琼看着老朱拿着春秋,很是疑惑的问道:“朱兄,这《春秋》你看得懂?”

  陈家在下邳算是大族,祖上更是饱学之士,即便如此,陈琼自己也不算能把《春秋》读通。

  老朱很实在的摇了摇头,“咱就是听说关云长夜读春秋,这不想着学学关门神。”

  陈琼闻言笑了笑,不过却认真的跟他解释道:“这《春秋》啊,是周代鲁国的史书,也是儒家经典,微言大义。关云长夜读春秋之前,他肯定是先从认字学起,朱兄想要向学自然是好事,可这一上来就读春秋是有些难了,你应该先从这个《说文解字》和《千字文》这些蒙学学起,做学问也得循序渐进。”

  老朱听完了挠了挠头,感觉自己闹了个笑话,“那”

  陈琼继续道:“现在左右无事,我就教你识字。”

  “那就多谢陈兄弟了。”

  当了几天教书先生,陈琼就感觉老朱学东西是很快的,认了几十上百个字了。

  还给自己起了新名字,朱兴宗。

  而他麾下这八百淮南兵,也渐渐有了兵样。朱兴宗除了读书习字,日常操练,指挥队列,旗号识别等也都学的飞快。

  这让陈琼不禁有些佩服起李元徽的识人之明。

  之前他对李元徽委任一个大字都不认识一箩筐的和尚为别部司马还颇有微词,觉得老朱不过是个有些匹夫之勇,现在再看,已经能处理日常的军务和操练。

  并且他在这些淮南兵里面威信也是与日俱增,声势日隆,这些都让陈琼惊讶不已。

  老朱等人飞快进步的同时,李元徽在洛阳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了。

  刘玄机跟着李神符的儿子李孝纪去长安相亲了,估计得年后才能回来。

  圣人慕容英身体不大好,慕容佳音几乎很少回来,大多数时候都留在宫中。

  李元徽则大多数时候都窝在书房里读书,慕容据给他的东西需要时间来消化。

  本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说法,李元徽直接开始抄书了。一边抄读,一边写心得体会。

  同时还让伯父大将军李神符帮他寻几个幕僚。毕竟都官居三品了,总不能啥事都亲力亲为吧?

  起草个文书,军令,总不能都自己写吧?

  当虎贲郎将的时候还好说,这平南将军是要正式开府,平常琐碎事很多,要啥都自己来得累死。

  李神符也没耽误事,很快就他物色了两个待业的士人。

  一个名叫“谢逊”,刚听到这名的时候,李元徽还想问问他是不是外号叫金毛狮王。

  后来见面一叙名帖才知道其实人叫谢巽,出身陈郡谢氏,在前魏算是一等的世家大族,不过在本朝有些式微。

  其兄谢让曾经在李神符幕府之中为幕僚,后来在李神符的提携之下外放为县令。

  另一个叫张抚,算是寒门出身,在李神符的幕府之中效力过几年。

  此外,李神符还让李元徽在去淮南时,多带几个族中兄弟,一是提携,二是照应。

  蜀王慕容昌也举荐了一个人,前朝宗室,名叫曹策,是曹皇后的堂侄。

首节 上一节 79/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