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71节

第108章 宽仁

  连续好几日,慕容鞅都要去慕容英的寝居前去露一面。

  可能是这位殿下的孝心感天动地,慕容英的身体渐渐好转了。

  大概是因为内外隔绝的比较成功,疫情并没有大规模流入军中,只有皇帝的宿卫金吾卫有些病亡,但因为及时隔离防控,也没有造成大规模的减员。

  这也是同样得益于魏宣帝留下的治役方法,已经知道面对感染风寒和瘟疫的病人要带口罩。

  并且减少接触,利用蒸馏的高度酒精消毒防治等。

  到达江都的十日后,慕容英身体总算是大好了,第一天先后召见了大将军段义弘,李神符,侍中慕容惠,兵部尚书韦铤。

  第二天,第一个召见的就是广陵太守高智兴。

  “臣广陵太守,高智兴,拜见圣人,祝圣人安康万年。”

  高智兴身高七尺有余,四十多岁的年纪,长相清俊,身穿着袍服得体,很有名士风范。

  其人出身渤海高氏,是镇东将军高晃的堂弟,自幼就是太子伴读,深受慕容英信任。慕容英登基以后的第三年,他就被任命为广陵太守,在这个位置上一做就是八九年。

  并非是他做事不得力,所以没有升迁。相反,他就是因为做的太好,慕容英才一直没想过换人。

  因为广陵地处运河与大江交汇之处,江东所有钱粮布帛转运上京都是从广陵出发,同时广陵还是重要的产盐地,两淮的盐业也是以广陵为集散地,盐税可是国库的重要收入。

  换句话说,这个位置上握着的是慕容英的半个钱袋子。

  高智兴治民理政,甚至理财都是一把好手,而这次广陵被陈王慕容安国袭取,其实也是非战之罪。但同样,高智兴不通兵事也是客观原因。

  所以,慕容英也决定给他换个位置。“智兴啊,我们也有几年没见面了吧?”

  高智兴头也不抬的伏地泣道:“回圣人,是六年零两个月。臣有失地之罪,有负圣恩,请圣人降罪。”

  慕容英闻言叹了一口气道:“智兴,起身来,冯谨,赐座。”

  “臣不敢坐。”

  “让你坐就坐,还是这么不爽利。”

  “谢圣人。”

  高智兴这才起身抬头,见到脸色还有些苍白的慕容英,比起几年前的雄姿英发,消瘦了不少,又是唏嘘不已,留下泪来。

  “圣人消瘦了不少。”

  慕容英见到自幼的伴读,心情也是好了很多,听到对方的感叹顿时笑道:“呵呵呵,也是这半年折腾的厉害,朕先是去了趟并州,险些没回来,多亏了皇叔和各路勤王之军。慕容选这逆贼造反,又去了青州,青州的事情还没了结,又去了彭城,朕带着人从彭城到琅琊,三天跑了四百多里,若不我这身子骨实在不抗折腾,其实那帮小子还能更快些”

  高智兴闻言更是泪如泉涌,“都是臣等无能,才让圣人受此奔波之苦。”

  慕容英一摆手道:“行了,与你有何干,你是宰相之才,却被朕扔在广陵这么久,也是难为伱了。这趟就与朕一并回去,你先任门下省左拾遗兼户部侍郎,不好直接给你宰相.”

  高智兴以袖拭泪,回道:“为圣人效命,何谈难为?臣受圣人大恩,敢不庶竭驽钝,死而后已?”

  慕容英笑着摇摇头:“你的忠心,朕知道,日后你还要替朕治理天下,得好好活着。”

  “是,圣人。”

  说了半天话的慕容英咳了几声,继续说道:“智兴,今日只有你我君臣两人,我有一事问你。”

  悄然间,慕容英将“朕”换成了“我”,落在高智兴耳中,自然是明白圣人想要问的,必然是十分重要的事。

  所以也迅速擦拭眼眶,然后抬起头来看着慕容英。

  “这几年有很多事,我都做错了。有些急躁,好大喜功.是这样吧?”

  高智兴闻言一惊,张嘴却没发出声音来,慕容英也一抬手示意他不必劝慰自己。

  随后继续道:“在广武的时候,我想了很多。大燕明明如日中天,为什么突厥人敢突然南下?后来那一个多月,我都在想,直到突厥人的箭矢就落在我不远处的时候,我才想清楚,大燕的天下,可能出了些问题。皇叔走的那天,他跟我说,魏宣帝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才想明白,可能真的错了但我不敢认错啊,智兴,你是跟我一起长大的,咱们除了是君臣,还是朋友,所以这些话我只跟你说.”

  “这半年好像做了好多事,但其实一直都是在给前几年的肆意妄为还账罢了,本以为我醒悟之后,这天下就能恢复先帝时候的盛况,谁知道不过在下蔡几日就染了疫症,差点就去见武帝和先帝了”

  “我很怕啊,那几日我很怕,不是怕死,是怕死了没脸见祖宗啊,天下被我治成这样,那几日恍恍惚惚,整日做梦,梦见武帝和梦见先帝,梦见他们骂我是不肖子孙,还要拔刀砍我哈哈哈,”

  “好在我挺过来了,可能还有些时间,但我要做些准备,万一我突然.这大燕不能后继无人。祖宗的天下不能丢。”

  “皇长子郑王性情庸弱,我一直都不喜欢,但其实我知道,他如今这副样子,很多都是因为我的原因.”

  “老二梁王,心思太多,太杂,且比我还要自负,天下若交给他,一定比我前几年做的还要过分。”

  “至于老三,这小子很聪明,也能听得进劝谏,还知道笼络人心,但无恒心,容易摇摆,不够果决我怕这局面,他收拾不了.”

  “太子.太子很聪慧,但年纪小,母族又太弱,无法成为助力,而且那几个大的也不会服他,早晚要夺他的位。”

  “其余二子,不过稚童。可以不论.智兴,若要立嗣,该择何人?”

  高智兴闻言有些惊讶的合不拢嘴,本来这种事情他是不参与建言的,但慕容英跟他推心置腹到这个地步了,那他就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建议。

  高智兴想了一番之后道:“圣人如今正是春秋鼎盛,又有太子为国本,何必担心?”

  慕容英闻言,沉默了一会,他知道高智兴其实已经给出了建议,“太子为国本”。

  但慕容英担心的是,如果自己突然得了重疾,就像这次一样,险些去见了列祖列宗,太子的年纪根本就压不住他的兄长们,有没有母族相助,到时候.

  “太子年幼。我总不能把老大老二老三,都杀了吧?”

  高智兴这才明白慕容英的顾虑,害怕死后诸子相残。

  “圣人,自古立储,皆以嫡长为先。若嫡子年幼,可以立长。”

  “你是说老大?”

  高智兴知道慕容英并不喜欢大儿子慕容超,但眼下,符合慕容英要求的,还真就是这个他一贯都看不上的大儿子。

  “圣人,皇长子虽然庸弱,但其宽厚仁慈,行事稳重。”

  “宽厚仁慈,行事稳重?呵呵呵呵.你倒是对他寄予厚望”慕容英闻言,脸上多了几分复杂的笑意,有讥讽,有无奈,有不得已,还有些释然。

  因为他想起年前腊月二十九带着诸皇子公主,去探望病榻上的卫王慕容定。

  在回宫之前,皇叔慕容定也屏退众人跟他说了几句建言。

  “阿超这孩子虽然看着有些平庸了,但他有孝心,懂规矩,知进退,这些年圣人你太过苛求他了,大燕有三个雄才大略的明君,下一个,平庸一些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他懂得仁德之道.”

  当时的慕容英,只觉得皇叔一辈子征战,可能是有些老糊涂了。大燕难道靠仁德打天下吗?

  但经历了广武之围和后面的一系列事情,今天又听到心腹旧友的话,心里忍不住叹息一声。

  皇叔,似乎,你才是对的啊。

  打天下要英明神武,雄才大略。但治守天下,的确该有些仁德和宽厚。

第109章 倚天剑?狗都不要

  慕容英在跟高智兴见过之后,又见了乌程侯张林,叙旧一番。

  此后的数日,没有再召见大臣。

  但在十月来临之际,突然下令回转洛阳。

  李元徽对这事倒是觉得情理之中,暗想老丈人慕容英大概是脱离了低级趣味,想要专心搞事业了。

  不过他已经做好准备留在江淮了,大干一场,却被下诏随驾返回。这就有些让李四有些意外和诧异。

  怎么突然变了?

  难道是为了提防李家?不过军令如山,让跟着回去就跟着回去呗。

  不过临走之前,他决定赌一把。

  张家,临别宴席上,李元徽将两张加盖平南将军印的委任状,和自己亲手写下的告身文书,以及兵部的回函等一些任命手续放在桌边。

  张坚有些诧异,拿起来一看顿时吃了一惊,“李郎君这?”

  李元徽放下酒杯道:“我决定委任张兄和老朱为我平南将军府别部司马,凭此文书告身,你们以后就是我平南将军府的僚属,可募兵八百人.”

  这给官职对张坚来说,其实以他的家业来说不算太难,但你求来的,和别人给你的是不一样的。

  至于老朱,这一听说能募兵八百人,别部司马,当时就觉得自己出息大发了。

  其实别部司马这个官职,并不是朝廷正规有编制的武官,只是他这个平南将军府的委任的,不属于正规军体系的校尉都尉。人马数目和级别都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而李元徽给他们的上限是各自招兵八百人,军械粮草可以拿着公文在江淮这三郡领到。

  其实本质上,他是不太想把老朱放出去,因为这位能把雪球滚到多大很难说。

  但把老朱留在身边没什么意义,而他隐隐觉得,如果不能尽快回到江淮,那么这边局势可能不是他所能掌控的。

  而在某种程度上,他其实更相信,有些人其实是被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推着走到属于自己那个位置的,司马懿在做主簿的时候,面对着曹操他能想到自己家族能鲸吞大魏嘛?

  什么“大丈夫当如是”“彼可取而代之”“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这些话,李元徽一直觉得更多是后人附会。史官把这些道听途书甚至干脆直接编造的东西写出来,是为了增加这些帝王的传奇性,也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有逼格和文学性。

  不然刘备小时候说的话,陈寿咋可能知道这么详细?除非刘备是那种喝多了就拉着人说,我小时候指着大树云云

  李元徽比较倾向于,刘备不会这么二。

  所以他选择大方一次,给他们一个名正言顺可以招兵买马的机会,看看他们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而老朱和张坚这以后跟他都算有一层故旧关系了。

  就像他曾经在高阳王慕容颌的幕府待过一样,在这个时代,这是一种很亲厚的关系。

  所以杨巡造反的时候,杨素曾经的故旧纷纷响应,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怕朝廷秋后算账,还不如放手一搏。

  而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沙场上,背叛举荐之主,都会为人所不齿。

  李元徽十分相信老朱和张坚的人品,只要不拿那个最后的位子来考验他们,那么应该没什么东西会让他们跟自己反目成仇。

  老朱这边捧着一堆文书,颇有些做梦的感觉,不过这些天里他跟着李元徽等人,也算知晓不少事情。

  当即放下文书,推金山,倒玉珠,朝着李元徽伏地而拜。

  这情景却是给李元徽下了一跳,老朱拜我,我特么受不受得起啊赶紧伸手去扶。

  却没想到这厮的和尚不像是皇觉寺,倒像是少林寺,力气大得很根本撼动不了半分。也只能由他去了。

  “咱,自幼家贫,身无长物,只有这膀子力气,李将军不嫌我出身寒微,还是个和尚,找我当兵,做官,今后李将军但有所命,无论是上刀山还是下油锅,咱绝不皱半个眉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另一边张坚也躬身一稽,“李郎君知遇之恩,无以为报,请受张坚一拜。”

  李元徽见状,先是把老朱扶起来,然后又一把扶住张坚的手臂道:“自古英雄不论出处,伱们几位都是英雄豪杰,今日我不过略尽绵薄之力,不足道哉,大丈夫当以功业为先,何必做此扭捏之态?我此次随圣人回转,淮南之地就交给你们二位,你们需早日募兵,训练成军平定匪寇,使生民安居。”

  “将军之命,我等必竭尽全力。”

  “咱也没二话,请将军放心。”

  两人迅速转变了身份,以僚属的身份回应李元徽的这个并不正式的军令。

首节 上一节 71/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