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09节

  想来觉得这边大军十几万,李元徽到现在还在洛阳盘桓,是不是想要按兵不动?

  毕竟人在数百里之外,有些局势长安也无法知道的太清楚,加上李源身边那些元从旧臣,少不了给他上眼药。

  还是得勤汇报啊。

第322章 长幼有序

  长安,炎炎夏日。

  即便是禁足期已经结束了的晋王李玄庆,仍旧是待在王府之中,没有出去的打算。

  一来是天气炎热,二来是也有跟皇帝李源赌气的意思。

  不过他在家中,却也不是什么都不干,李玄庆喜欢音律、戏曲,因此府中养的乐器班子和唱戏的伶人极多。

  穿着一身白色的内衬,倚在榻上,闭着眼听着曲子,一只手半举着似乎在打着拍子。

  外围坐在十几个乐师,操持着各色乐器。

  突然,奏乐的声音停了,李玄庆和拍的手也停了下来。

  他似乎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很无奈的坐起身来,睁眼一看,果然是老爹来了。

  大唐皇帝李源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圆领袍,站在堂上脸色不善的看着他,乐师们全都紧张的跪在地上。

  李玄庆从榻上起身,然后行礼,“拜见陛下。”

  随后冲着众人一挥手,一众乐师全都悄然退下。

  李源来到李玄机的榻上坐在,李玄庆转过身道:“阿耶怎么今日有空来臣府上。”

  “怎么禁足结束了,也不去宫中?还得我来看找你?”李源没好气的说道。

  李玄庆道:“禁足已经结束了嘛?天天在府中,早忘了时日了。阿耶今日来,可是河北战事有结果了?”

  李源叹了口气道:“四郎让刘文惠率军驻扎在黎阳和朝歌,命李孝察进驻荡阴,跟邺城外围的燕军对峙着,他自己还在洛阳呢.”

  李玄庆闻言点了点头,然后道:“如此布置,是他一贯的战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他用兵从来先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长期的对峙之中寻找战机刘玄机这人阿耶也应该知道,不简单,就算是让二哥领兵,也不会有太多的办法想收河北,急不得.”

  李源听了这番话之后,气才消了大半。“本来是不急的,但朝中的大臣们,都说四郎在洛阳是畏惧燕军,让下诏催促.”

  李玄庆笑道:“恐怕不光是说四郎畏惧燕军吧?该还是有人说四郎是拥兵自重吧?”

  李源道:“他们担心的也不无道理,这次本来想让你挂帅,你却一再推脱.”

  李玄庆一摊手道:“阿耶,四郎是什么人,那些大臣不清楚,您还不清楚嘛?这次就该让二哥领兵,等平了河北之后,二哥正好做太子,我不明白您为什么还要犹豫?难不成您是真想要让承安为储君?”

  李源再次怒道:“这些事不是伱该考虑的。立储之事,难道不是该我决定?”

  李玄庆平静的道:“阿耶要是觉得我不该考虑这些,那大唐的其他事,跟我又有和关系?不如您直接下令,给我圈禁在府里,我正好填词奏曲,清闲清闲.”

  “你”李源气的直接从榻上站起来,手指着李玄机。

  李玄庆则侧着头,一副任你处置的模样。

  这时候,外面一个五六岁的孩童跑了进来,直接跑到李源的大腿旁边,“阿翁阿翁。”

  李源看见李玄庆的嫡长子李承训,立刻换了个笑脸,将孩子抱起来然后坐在榻上。

  “阿翁你怎么才来啊,我都好久没见你了”

  李源道:“哈哈哈,阿翁也想念你啊”

  这时候,晋王妃薛氏才走上堂见礼道:“拜见陛下。”

  李源笑道:“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跟以前在家一样就行。”

  “是,父皇.”

  儿媳和孙子的到来,让这对李源也不在跟儿子生气了,当日就在晋王府用了午饭,还喝了些酒,临走之前还嘱咐儿子儿媳,要多带孙子去看宫中走动。

  送走了皇帝,晋王妃薛氏才松了口气,随后夫妻两人回到堂上,王妃这才说道:“我知道殿下的打算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和兄弟们的骨肉之情,可殿下若跟陛下闹得僵持不下,伤了父子之间的和气,那又是为的哪般?殿下在劝谏的时候,不妨委婉一下,多说说,陛下对殿下还有秦王、齐王总归是不一样的,至于承安年纪还小,不过是个孩子,又没什么根基.难不成陛下还能越过你们兄弟,让孙子做诸君?”

  李玄庆坐在榻上,看了一旁的王妃道:“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自燕朝昭武帝去世,梁庶人起兵之后,我朝先后夺取陇右,凉州,关中,这些大战之中二哥居功至伟,而四弟据守江淮,对抗两魏和东燕,去年若不是江淮军北上,恐怕也没有颍川大战,而我大唐立国的时间,也要大大延后,至于我,跟随阿耶出蜀,也是一路披荆斩棘,宵衣旰食这天下,是我们兄弟打的!”

  “若是大哥还在,即便是二哥有心思,我也会支持大哥,毕竟长幼有序可大哥毕竟是不在了,论长幼,论功绩,合该是二哥为储.承安虽然是大哥的嫡长子,但父子相承才是正理.”

  “承安一直被阿耶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依我看,并非只是爱屋及乌和心疼晚辈,阿耶现在是皇帝了,皇帝的偏宠,跟祖父的偏宠可不一样啊。”

  李玄庆说完了之后,薛氏沉默不语,半响之后,才出言道:“那殿下,就没有想过?”

  “哈哈哈,怎么会没想过,我可是太穆皇后嫡子,但长幼有序,且如今天下未定,五品还能因为储君之位,跟兄弟们争个你死我活?那不是让天下人看我们李家的笑话?日后史书上会如何说?李氏兄弟同室操戈,跟袁本初的儿子们一样?”

  “要不是昭武帝的儿子们骨肉相残,这天下能不能落到我们李氏手中都未可知”

  无论是李玄庆还是李元徽,眼下都是支持李二成为太子的,这也是兄弟三人达成的共识。

  长幼有序。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兄弟三人都有大量的支持者,控制了了大批的军队。

  一旦兄弟漏出一点不和的苗头,那么就肯定有人会用这个做文章,就会造成巨大的裂痕。

  而斗争一旦开始,就不是兄弟三人能控制的。后面推动的就是庞大的利益集团。

  到时候甚至李源本人都控制不了。

  所以李玄庆才会力主让二哥去领兵,因为李家兄弟三人最擅长用兵的就是二哥。

  等到二哥打下河北,这天下距离一统也就不远了。

  即便兄弟们要争,也得等天下一统之后在争。

  不论如何,得让这天下姓李。

  兄弟阋墙,让外人渔翁得利的事,兄弟三人没一个愿意的。

  所以他对李源现在处事非常的不解,天下还没一统呢。河北河东的势力始终就像是悬在关中、中原的刀,荆州的西魏,江东的东魏,这些势力现在看着跟土狗一样不起眼,要是李唐内乱,那个个都是狼。

  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提防着这几个立下大功的儿子?

  可这天下可还没打完呢

第323章 亲而离之

  唐燕两国围绕这邺城对峙,其他势力也没闲着。

  西魏再次出兵北伐,沿着白河进攻新野,留守宛城的荆州刺史刘思恭率军支援,双方在新野以北的博望交战,各有折损,随后西魏退兵。

  徐州传来军报,右威卫和徐州军合计三万八千人夺回了被青州军袭取的琅琊,不过随后的追击之中失利,琅琊又被青州人夺了回去。

  大军退到东海修整。

  敌将杨侃率军埋伏与当道,杨邃率军诈败后退一个经典的诈败诱敌。

  但刘元庆有些莽了,不顾萧释之的劝阻,执意追击,结果就是损兵折将,唐军死伤千余人。

  若不是萧释之及时接应,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琅琊郡失而复得,唐军战事不利士气低落,李元徽于是命令他们稳住目前的战线,就守住东海郡,不要给对方可乘之机,甚至非常直白的下了军令,“坚壁不出,勿得战”。

  之前是让他们伺机而动,但现在看,有些人不能给太多自主权。

  倒不是青州不重要,而是河北的战局更为紧要。

  杨氏兄弟虽然据守青州,拥兵数万人,但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实力来说,都不足以撼动现在的大唐。但河北要是让刘玄机全都拿去了,那就很危险了。上一个占据河北向南打天下的人,叫刘秀。

  此外,河东地区也打的热闹。拓跋家兄弟,同室操戈。

  而这个战报也是最让李元徽意外的,拓跋浚北上代郡出动了五万步骑,气势很足,骑兵队伍据说连绵了几十里,看样子是打算要一举拿下代郡故地。

  虽然占据了晋阳,但代北一带那可是拓跋家的世居之地,是祖地,是他一定要拿回来的,不然拓跋氏的族长就名不副实。

  谁知道拓跋浚还没赶到代北呢,兄弟拓跋天保就亲自率领三千骑兵突袭了拓跋浚的前部万人。

  全军大乱,战死数千人,还有数千人逃散投降。前军的一万骑几乎全军覆没。

  刚刚赶到雁门的拓跋浚一看形势,心知这仗打不成了,士气和军心因为前军的迅速崩溃自然是无法再战的,非常无奈的选择了退兵。这也不知道该说拓跋浚太废了,还是拓跋天保太过勇猛。

  这条战报,也让李元徽顺势把目光看向了并州。

  在河北目前双方在对峙的情况下,很难有什么动作,那么是否可以出兵从河内地区进兵河东呢?这是长于战略的李青莲在前往长安之前,给李元徽的建议。

  首先并州的河东郡和上党郡目前在名义上是燕国的领地。

  当初赵翊派遣苏家父子进攻河东,苏家父子率万余乡勇攻下了河东,但还没等赵大反应过来,刘玄机就率军从幽州南下了。

  并迅速拿了常山、巨鹿等地,而苏家父子的老家襄国也被刘玄机占领,所以即便是赵大对苏家父子不错,但他们这支军队本身就是乡勇,现在老家在幽州人手里,刘玄机又是一通操作下来收买人心,严禁士卒劫掠,对百姓更是秋毫无犯。

  所以苏家父子在给赵大去信说明自己的不得已之后,也是同时接受了刘玄机的招揽。

  同时苏家父子表示,我们虽然愿意给刘将军效力,但我们跟赵将军共事,有恩义在,所以不忍兵戎相见。

  刘玄机也当即表示,我知道你们父子都是忠义之人,那你们就率军镇守河东和上党,不比参与冀州战事。

  后来整个冀州除了魏郡全部失守,但苏家父子始终没有挪地方。

  而眼下李元徽却觉得,李青莲的建议,还真是可行。完全可以在此时派一支偏师进攻河东上党,夺取并州南部。

  这样可以威胁刘玄机的侧翼,还能够跟代国公慕容浚打通通道

  于是他就跟自己的幕僚和将领们商议了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等到李药师和常雁衡、尉迟恭三人回来之后,李常二人也是全力支持进攻河东的。

  最终定下了趁着邺城还能坚守,并且拖住了大批燕军之际,攻取河东开辟第二战场。

  以李思行为行军总管,朱德裕、常雁衡为副总管,李药师为行营长史,率三万兵马,沿着野王、轵关,沿着中条山和王屋山之间的道路进攻河东,同时上奏长安,请长安方面出兵,从蒲坂渡河,与主力夹击河东的苏氏父子。

  另外,李元徽还派遣娄浚率五千人,从陕县渡河,过中条山直驱解良,策应主力,作为奇兵。

  为了掩护李思行等人进攻河东,李元徽还准备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河北,跟燕军对峙。

  七月出,李元徽出洛阳,从河桥过河,率军一路前行,五日,至黎阳,与大军汇合。

  “齐王李元徽?哈哈哈哈.”

  大帐之中,刘玄机听到探马的回报之后,朗声大笑。

  两人也算是交情深厚,共事的那几年之中,情同兄弟。后来还娶了对方的堂姐,却没想到如今确实沙场相逢了。

  笑过之后,刘玄机正色道:“我与李四相交日久,如今他至河北,必然会坚壁不出,此人用兵沉稳,不喜弄险,想要诱他主动出战,除非有绝佳战机,我等不能在邺城下干耗着,必须要让唐军动起来”

首节 上一节 209/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