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剧透大明结局!老朱原地爆炸

开局剧透大明结局!老朱原地爆炸 第241节

  有这个想法的不仅是朱元璋,朱标、蓝玉和李善长、李文忠这几个知道内情的也差不多抱着同样的心思。

  没来由,王保保等使节突然觉得大明君臣看着自己的目光充满了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恶趣味。

  好在这些人心理调节能力都不错,摇了摇头,就当是自己的错觉了。

  校军场原本的点将台已经被方云飞改成了类似后世主席台的样子。

  朱元璋坐在第一排中间,两边是太子朱标和大明文武。各方使团则按照各自的势力大小由近及远坐在了逐渐升高的阶梯之上。

  “方恩公,可以开始了吗?”

  刚刚坐稳,太子朱标就小声向方云飞问道。

  虽然朱标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爹并且还是大明储君,但是俗话说得好,男人再大也只是个孩子。

  他也早就对方云飞的阅兵内容抱有强烈的兴趣,

  特别是经过了(ccbc)刚才的雷电共舞之后,朱标对这个阅兵的兴趣直接提升了好几个等级。

  “好的,这就开始!”

  方云飞冲着朱标点了点头,扭脸冲常升说道:“老二,可以开始了。

  “好勒!”

  常升一脸兴奋地跑到主席台前方,举起一面淡黄和一面鲜红的旗子开始有规律的挥舞。

  冷兵器时代,命令的传递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除了常用的乐器以外,就是传令兵了。

  实际上那些统帅身边的亲兵主要工作除了护卫,就是确保主帅的命令可以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每个领兵将领的耳中。

  但是乐器只能传递一些简单的命令,更何况战场之上声音嘈杂,能不能听清都是一个问题。

  亲兵传令虽然可以做到准确无误,但是无法保证时效。况且要训练一名合格的亲兵,那成本可是非比寻常。

  正因如此,方云飞才想到了旗语这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只需两面不同颜色的旗帜再搭配不同的挥舞方式,就可以做到在战场之上的畅通交流。

  之所以选用淡黄和鲜红两色,纯粹是因为这两种颜色最好分辨。

  只要不是色盲,普通人一眼就能看到这两种不同的颜色。方云飞确信也,没有哪个将领会愚蠢到选择一个色盲担任知晓旗语的通讯兵。

  虽然训练熟知旗语的通讯兵可需要花费成本,但是却大大低于培养亲兵的费用。

  常升因为不再参与阅兵训练,所以再一次打破历史,成为大明甚至这个世界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公开场合使用旗语的通讯兵。

  果然,看到两面挥舞的旗帜,一千八百人的队伍开始向着主席台缓缓移动。

  “这是什么东西?

  看着常升手中不断挥舞的旗帜,麓川使团的蒙泰奇忍不住问道。

  “这应该是明军传递命令的一种手段。”思任法解释道。

  “这个方法简单啊!咱们麓川能用吗?”蒙泰奇兴奋地说道。

  麓川所在的云南南部和缅甸北部,到处都是崇山峻岭。有时候两个村庄直线距离二里地,但是走过去就要半天实打实地望山跑死马。

  所以在中原和北方流行的亲兵传信根本行不通。

  但是如果学会这种旗语,岂不是隔着老远摇摇旗子就能把军令给传出来了吗?

  “可以学,但是用处不大。”思任法摇了摇头。

  麓川境内的大山全部被亚热带植被覆盖,再加上雾气很大,经常有雨,所以可视度极低。

  隔着一丈远你都很有可能看不见对方,这你还怎么普及旗语?

  更何况麓川虽然一直打仗,但是很少有一次几千人的战

  斗。

  一干到几百人的小规模作战才是热带丛林战的常用方式。这种情况,还是最原始的声音通讯方便易用。除非麓川以后可以北出云南,才有可能用到旗语。但是现在来说,意义不大。

  听思任法这么说,反应过来的蒙泰奇也无奈地摇了摇头。东西是个好东西,但是却不适合自己啊!

  和麓川使节不同,西番、北元和瓦刺这些地方使节看到旗语却两眼发亮。

  这些势力占据的地方都广阔无比,一目千里有些夸张,但是一目十里还是能做到的。

  这旗语要是普及了,那肯定更加方便指挥啊!至于旗语具体有哪些,这些使节反而不太注意。

  反正明军的作战战术和自己又不一样,学他们那一套还不如自己编呢!

  没想到啊没想到!

  朱元璋他弄巧成拙,居然让我等学到了这般兵法。真是妙啊!

  一干使臣,不自觉的嘴角上翘,露出了得意的微笑。但是很快,这帮人就笑不出来了!

  迎面而来的一千八百人虽然只是拿着简单的兵器,但是行进之间居然整齐划一,将近两千人就如同一人一般。

  整支大军没有发出一句声音,响彻校军场的只有脚步踏地的声音。

  各国使节的神情也从微笑、严肃变成了担忧中带着一丝惶恐…

  0344云南使节:你这是针对我胖虎啊!

  在场众人就算不是带兵打仗的将领,但是也或多或少见过自己军是什么样子。

  个人武勇是有的,但是这个纪律性和组织性嘛.…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有人里,感触最深的就是王保保。

  蒙元败落以后,王保保不止一次梦回蒙古崛起的时候,为此他也没少研究成吉思汗时期的军队作战方法。

  但不论是书中记载还是部落里老者的口口相传,成吉思汗的军队虽然是当世精锐,纪律和组织都十分严明。

  可这也仅限于令出一门以及令行禁止。

  像现在这样一千八百人如一人,那是绝对做不到的。想到日后北元大军要面对如此明军,王保保~就感觉

  到汗毛倒竖!

  “太厉害了!方小子是怎么做到的?虽然没看见这些人实战怎么样,但是光这个气势-,那就必胜啊!”

  “嘶..叠被子和站桩也能站成这样?看来俺老蓝还是小看方小子了。

  “不错不错!方小子真是大才啊!不愧是我汤和最看重的人!”

  主席台上,一帮子武将也对着迎面走来的阅兵队伍评头论足。

  虽然一开始大多数人觉得方云飞这种练兵方式是在过家家,但是看到面前走来的雄壮之师,觉得这也不完全是瞎胡闹。

  喜欢琢磨的徐达和李文忠等人,都开始相互交换意见讨论是否将叠被子训练内务在整个明军中推广。

  看着使节们的样子,朱元璋心中大喜!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嘛?咱老朱可是连兵器还没亮啊!

  这是不是说明咱大明军队比那些名垂青史的强军还要厉害?

  在朱元璋沾沾自喜的目光中,一干八百人很快排成了九个纵队。

  每个纵队都是横四竖五十。

  最难得的是,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一干八人都排成了

..1.2”)

  一条直线。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震撼各国使节大半年。“大明模范军教导总队,向陛下汇报!”“是否开始阅兵表演?”

  被临时委派成总队长的燕王朱棣小跑着来到主席台前,大声向朱元璋汇报道。

  这一千八百人来自不同的卫所,为了方便,方云飞干脆

  起了个教导总队的名字。

  反正这些都是兵样子,回去以后也都是到各地卫所当教官。

  教导总队这个名字也算是名正言顺。

  不过总队长这个职务却被几人争来抢去,最后还是朱棣凭借胆大心细不要脸拔得头筹,成为了华夏历史上首位教导队长!

  “开始吧!”

  朱元璋十分装逼地点了点头。

  不论是最早的三段击、掌心雷、纸壳弹,还是陶成道加入后的三眼铳、迅雷炮,或者经过方云飞两次改进的火药,朱元璋都十分熟悉,甚至还亲自演练过几次。

  但是想想一会儿这帮使节见识到这帮武器威力之后的表情,朱元璋还是忍不住一阵暗爽。

  有这种感觉的不仅是朱元璋一个人。

  所有武将以及一部分文臣也是一肚子坏笑,等着看这帮使臣的笑话。

  以至于王保保等人莫名其妙汗毛倒立,从这些大明君臣身上感觉到一股恶意。

  和测试三段击射速一样,一大群尾巴上系着易燃物的犍牛被赶了出来。

  和第一次实验三段击相比,这次的犍牛数量更多,足足有三百头,是上次的十倍。

  而且同上次相比,明军阵前并没有挖用来防止火牛冲入军阵的大坑。

  显然有十足的信心在射程之内终结这三百头火牛。看到火牛入场,朱棣、朱樉和朱棡率领的六百名士兵顶到了最前面,。

  这六百人按照横一百五竖四排列。

  如果从高空往下看,就像四条铁链牢牢挡在了三百头犍牛的前面。

  “这不是…这不是.”

  眼前的一幕让担任北元梁王世界的达里麻越看越眼熟。等到最前面的一百五十名明军拿出丫字型的木棍插在地上,达里麻终于确认了,这他娘不就是一直困扰梁王军队的

  三段击嘛!

  以前和明军作战的时候,云南联军的拿手锏就是战象冲击。

  ····求鲜花··

  虽然手段比较单一,但是架不住效果好啊!就连朱元璋的义子沐英都在战象面前吃了大亏。

  本来昆明梁王、大理段氏和麓川土司还想凭借着战象将明军阻挡在滇黔交界的地带。

  没想到这个沐英回了一次金陵之后,居然学会了一种叫做「三段击」的战术,而且使用的火药威力也大大提升。

  往日无往而不利的战象冲锋战术立刻效果大减。

首节 上一节 241/2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董公之子,开局天胡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