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朝堂,女帝是昏君

人在朝堂,女帝是昏君 第114节

“英俊不凡……”许飘絮美眸一动:“有多英俊,有多不凡?”

“许姑娘真的没见过靖王?”宇文蜀好奇:“明明姑娘就是靖王安排来边关的。”

“哪儿见过啊,本姑娘被他害了个半死,现在还驻扎在边关一年多,辛辛苦苦,前前后后结果连他长什样都不知道,见都没见上一面过,早知道当初刺杀之前,先看一眼看清楚就好了……”许飘絮也很气,听得越多,她便越后悔,然而她已经许下了承诺……他不召便永不离边关,而以靖王的身份,谋略能力,哪怕镇南王要求,当今陛下都未必可能放他来边关,这样的治世之臣,怎么可能会来到这样危险的地方,而他对自己又没有什么印象,多半是边关放养,不可能召自己回去……这样一来,或许一生,直到后者垂垂老死去矣,二人都未尝能有机会见一面……

想到这儿,许飘絮心中就情不自禁有些失落……

与当世奇男子……生在同一时代,而她却连见都没有机会见上一面,往后,也不知是否会成终身的遗憾了。

这世间,明明像是自由的,却仿佛又有一条无形的枷锁,将她狠狠困住,锁住,人世间总有这样那样的无奈……

她真要去,能去的。

而每当她这样想的时候,总会想起当初在靖王府的情形,只差一步,她便万劫不复,或是被废武功,送入教司坊丧失自我,彻底毁了,或是被送到军营……下场,更可怕……那样的下场,想想都可怕……

没有了武功的她,会在军营落得怎样的下场……最后欺辱之下,哪怕能幸运的活下来,多半是行尸走肉……连灵魂都麻木,崩散……

于是,她便再也生不出离开的心思,这样的饶恕之恩,只能用余生去回报,哪儿可能违背约定离开边关呢……

主帅大帐。

镇南王强压下渴望,暂停看兵书,然后修书一封,寄往了京城……

PS:感谢【文海一点文】大佬的一千催更,感谢【皮还是你皮】大佬的又一千点打赏,感谢【神影】大佬的两千点打赏,感谢其他大佬的催更,打赏,月票,评价票,感谢感谢.

第124章

也就在镇南王收到兵书,寄信之时的同一段时间。

消息,也同样传遍了天下,彻底的传递了开来。

整个大落百姓都听闻了消息。

各地百姓先是不可置信,确切的听到消息之后,都欣喜若狂,宛如过年一般,陷入了狂喜之中,有些家庭,在这一天,难得的过了一回好生活,多煮了一些食物,有闲钱的农户家,还去买了一点只在普通百姓之间流通的低价豚兽肉……

在豚兽改良出现之后,配以火锅酒楼,以及兽油调料烹饪方式,已经在达官显贵之间开始流通了开来,由于产量不够,价格还是开始提升,只有仍旧没有改良的豚首肉百姓才吃得起,但这已经是利好的消息,只要等兽肉普及,那普通百姓也吃得起上改良的豚首肉来。

家家户户,欣喜无比。

有些热泪盈眶。

“想都不敢相啊……陛下圣明。”百姓们眼中带着激动的泪水,有些听闻消息确认之后,朝着京城的方向跪下了。

“咱家,要有自己的田地了?”更多的百姓,狂喜之后,就开始操持着农具,开始开荒,迫不及待的开庇自己的土地。

且,这一方面,有官府监督。

严令其中出现什么恶劣之事,如世家暗中操纵,欺骗百姓,最后百姓竹蓝打水一场空,仍旧为世家做嫁衣之类的事……

大落的土地,并不缺少,之前生产力缺失,对土地的利用率很低……这也导致了食物收成上不去,普通百姓,不敢多生子,或是生了,难以养活……

这不止在大落,在哪个大国都存在的问题。

前世,沐宇所在的秦时期,都有这样的问题,改革之后,大秦还会招揽流民,进入大秦农耕,可见改革之利,可见土地在改革之前的利用率?

所以,人口和土地的比例是完全足够每家每户使用的。

大落甚至还有上升的空间。

这是一个无比巨好的消息,以风暴一般的速度开始传递。

百姓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好处,生产力,正式开始解放。

以往,豪门望族家的佃户,有足够的农具,但收成取之不多,佃户们再累,也不过只能吃上一口饭罢了。

就算是这样,也比普通百姓过得好不少……因为普通的百姓缺少农具,更艰难。

而这些问题,都已经随着新的法令推出,开始解决。

时间,一晃又过去几日。

当今女帝陛下接到了镇南王传信,小脸当时就不好看了。

“可恶的镇南王,孤王让靖王寄兵书,是摄服他的,他现在竟然话里话外让孤王赶紧把靖王给他送过去,在边关出力就任元帅之位,他想得倒美,让靖王去了,孤王怎么办` 「?”女帝眼神冰冷,平静的给否决了,同时也里也震动:“靖王果然是厉害的,兵书……能让震南王惊到这种地步……甚至在信上给出这么高的评价……”

看着信,上面写着:不世之资,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篇要精妙无比。诚得靖王为将,虽天下莫敌。

恐怖无比的评价。

次日清晨,早朝。

照例的议事之后。

主管天下百姓之事,联手处理农具,策令改革的兵部尚书于工部尚书对视一眼,兵部尚书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爱卿请说。”女帝平静道。

“陛下……自农具推行,靖王所推行的新策下之后,大落境内一片叫好声,百姓家家户自发朝拜,感谢天恩……可……”兵部尚书顿了一顿:“有些地方,却有不法之徒枉视圣令,鱼肉百姓,暗中下手,意图在这一次的变革之中,继续作威作福……暗使手段继续压迫百姓……臣统计了以下名单与罪行,请陛下过目……也请陛下定夺。”

“爱卿,说来听听。”女帝开口。

兵部尚书道:“湖中王氏,欺上瞒下,诓骗农户,签下卖身契,使得一地百姓,十之五六皆是其佃户,王氏一族上行下效,鱼肉百姓,此次改革,王氏在一地称王称霸,严令开地百姓签下不公平的契,土地合并,开的私地,尽数归王氏所有,欺下瞒下,只手遮天,陕北泷氏……”

一个一个放出来,还是有世家冥顽不化,试图挣扎,逆大势而行。

女帝眼神平静冰冷,淡淡道:“此事交由大理寺,六扇门一同办理调查,兵部与各地配合之,处理之后,昭告天下,从重重罚。”

“是,陛下。”兵部尚书点头。

而百官一听,心中都颤,陛下要拿世家开刀,杀鸡给猴看了。

世家在这一次改革之中,是不能乱动的,乱动就要出大事,如今,世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和大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落国力提升,对世家未尝不是好事……且世家内乱,竞争不断,导致不少世家子弟,真正的投效了朝廷……

世家的影响力,正在逐渐降低。

这事没有拖多久。

冒着天下大不讳,意图阻挡的大势的世家,很快都出现了大问题,轻则族基受损,重则一个家族,直接没落……在当地开始示微,开始被其他世家取代……

只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风波。

昭告天下之后,百姓明面上还是不敢太过议论,可暗中都在叫好,一片叫好声。

同时,生产力,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提升……

皇宫。

“爱卿……最近在愁什么?”女帝寝宫,女帝看着靖王,后者这几日都像是在想些事情,让她心中不解,明明大落已经稳步提升,百姓也过上了好日子,这还有什么可忧愁的?

要知道,这,可就才短短一年多,近两年的时间啊。

提升是匪夷所思的。

“陛下……臣在愁水利之事……黑土,总归不是长久之利,水稻,总要普及,以后终究要以水稻为主,而现在的百姓,让他们种水稻,不太现实……”

“水利之事……”女帝闻言心中倒吸了一口凉气。

水利,她之前想都没有想过。

对于这些,女帝也很清楚,种水稻,需要水利好,否则遇上点天气大变,就收成不好,遇上旱灾更是要颗粒无收的,只是水利……哪儿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这是堪比普及生产力……

甚至比普及生产力还要艰难的工程。

“陛下……臣觉得,三年之内必须要普及,且要全转为种水稻为主……”

“爱卿,这怕是不易,水稻的收成比不上改良黑豆……又太依靠水利……”

“臣知道,但也必须这样……只要让水稻的产量能跟得上黑豆,能让百姓吃饱了,百姓还是能接受的……”靖王想了想:“.々陛下,臣……想修运河。”

女帝一听,吓了一大跳,几乎想都不敢想。

片刻之后,她考虑了一下,似乎不是不行的,之前,她想都不敢想这种事,大兴水利,大兴建设,这是要消耗可怕的银两,人力财力的,就算有财力,百姓也要受大苦的。

又仔细考虑了一下,女帝道:“爱卿,现在还不妥……百姓刚刚安定下来,此事要等上一些时间,等变法及改革生效,国力再提升一大截之后,才能考虑之事……否则光有银两,也不行。”

光有银两,大量的人力被拉去修筑水利,种粮食的人少了,吃的万一还是不够,是有风险的。

“臣也是这么想的,好在现在并没有什么大事,时仍旧可待。”沐宇点头,现在的大落,还是有发展时间的,不像一些朝代,内忧外患,真的是一点发展空间都没有,必须要强行去干,干不好就无,干好了,也一样要承受可怕的代价与付出……

好在,大落不用面临这样的选择。

就是,还得等。

等大落发展就好了。

就在这时候,沐王爷耳中,忽然传来了新提示。

“叮,您在这一段时间之中,大幅度提升了本王朝的属性,您获得了新的奖励,请自行查(李钱好)看。”

心中一动,沐王爷目光集中在了系统属性面板之上。

“本世界:古代封建朝代。”

“国情:内部混乱,势力蜇伏,敌国林立。”

“生产力:中等【巨大幅度提升】。”

“军队战斗力:低下【缓慢提升中】。”

“人民幸福度:中等【巨大幅度提升】。”

“经济状况:低【缓慢提升中。】”

“您已将两项国情巨大提升,您获得以下奖励:系统权限解锁,您下次获得的任务奖励,将会视对国情情况,小幅度,或是中幅度,或是大幅度,巨大幅度提升,请宿主再接再厉,在辅佐成就绝世王朝的道路上,一路前行。”随着提示,靖王眼睛一亮,这个提升,不错啊。

这时候,女帝的声音传来:“爱卿,镇南王看过你的兵书之后,邀请你去边关坐镇,共谋战事。”

“?”沐宇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白起模版,可转眼想了想,自己的任务多是要在大落国都才能完成,去了边关就很难推行了,因此也是缓缓摇头:“陛下替臣回绝了吧。大落现在不宜兵事芳。”

女帝点头。

接着,说了一句让沐宇有些心惊肉跳的话。.

第125章

女帝点头。

接着,说了一句让沐宇有些心惊肉跳的话。

首节 上一节 114/1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从继承董卓基业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