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57节

“商贾人人自危?”朱祁钰嗤笑了一声,站起身来。

他转过头对卢忠愤怒的说道:“卢指挥,在你那里被捕的粮食投机者们,我们要立刻把他们全部斩首示众!并且通传天下!”

“要告诉那些商贾们,任何敢于人为制造饥荒的投机者!都将是大明的敌人!都将是朕的敌人!要立刻斩首!”

“这群家伙,不是罪人,是虫豸!连人都不是。”

朱祁钰对商贾是没有任何的偏见的,甚至他认为商贾的存在有利于大明的货物流通。

事实也是如此,商贾的存在有很多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在战争之时,在灾年、在缺粮之时,大肆投机,低买高卖,囤货居奇,以谋求土地、普通百姓家眷之人,都应当立刻被消灭。

物理意义上的消灭,抹除掉他们的存在的痕迹!

他们已经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已经被金钱所奴役,那么这些人最后的下场,就只有死亡。

不杀一批祭旗,天下商贾,岂不是要照着模样学了去?

“臣领旨。”卢忠俯首说道。

大明皇帝的旨意,这群人不仅要死,而且要遗臭万年!

朱祁钰的怒气未消散,继续说道:“当殿击杀锦衣卫指挥使,杀人者死,一道斩首示众便是。”

“臣领旨!”卢忠再次高声说道!

锦衣卫是什么?

是天子亲卫,即便是马顺等三人,是朱祁镇的死党,但是清理马顺等人,只能皇帝来做。

都察院和给事中的手,伸的未免也太长了!

于谦出列高声说道:“陛下不以好恶定是非,定行止!臣为陛下贺,为天下贺!大明有此英主,何愁不兴。”

他站出来支持了陛下的决议。

“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众人言未必得,一人言未必非,则公论日明,士气可振,国事可期。”于谦再次俯首说道。

议论国事,只看大是大非,不看个人好恶。

众人都在说的,未必一定会有收获;一个人说的,未必都是错的,只要大家都来讨论,这道理,自然是越辩越明白,提振国朝士气,国家大事,自然便可以期许了。

于谦旗帜鲜明的支持了皇帝的处理决定,并讲出了自己的根据。

倒买倒卖不稀奇,但是在战时囤货居奇,乃是祸国殃民,通敌之罪,该死。

当殿击杀锦衣卫指挥使,是在挑战皇权,战时一度激化了矛盾,本就阙员三分之一的朝堂,差点都散了架子,这也是祸国殃民。

于谦当时的反对,只是为了维持国朝的基本稳定,现在,瓦剌人已经退了。陛下要杀,自然无可厚非。

徐有贞悻悻归班,他居然觉得自己还是赶紧去治水为妙!再这么待下去,怕是小命不保啊!

卢忠俯首归班,他站在最后面,是在廷文武里最小的官,但是没人会看轻他。

他是跟着陛下征战的那十三骑之一,而那剩余的十二骑,皆为锦衣卫里的千户。

现在整个锦衣卫只听陛下一人调令了,一个肯为军士殿后的皇帝,他们还有不效忠的理由吗?

“卢指挥且慢,朕记得凤阳诗社还有十四个人关在天牢里,对吧,一并斩了去。”朱祁钰忽然开口说道。

卢忠俯首说道:“臣领旨。”

凤阳诗社那片《布仁行惠议》朱祁钰可记得,他们不是求死吗?求死后任人凌辱,说什么愿以身为草荐,任人寝处其上,溲溺其上,而无怨言!

那就一并斩了去。

充分发挥慈父精神,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这不是仁慈的父亲,是什么?

朝臣们左右看了看,却是无一人站出来反对。

这种事谁都怕粘上。

这次的朝议用了很久,朱祁钰一直在努力的忍着自己的脾气,朝中大臣的意见各不相同,但是总归是有些脉络可寻。

让朱祁钰意外的是,于谦提出的匠爵之事,却没有遭到任何的阻力。

他本来以为礼部会反对,毕竟士人才登的大雅之堂。

但是礼部尚书胡濙没有任何反对,反而是准备积极推动此事。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医者有四秩,谓之曰神圣工巧,今工匠亦有四绝,天下之大幸事也。”礼部尚书胡濙态度很明确,坚定的站在了于谦一方。

这让朱祁钰颇为意外,匠爵这条他以为很难推进的新政,居然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在朝议中,过关了。

这次的朝议,朱祁钰敏锐的发现了自己这个庶皇帝的皇权,愈加稳固了。

一名御史出班俯首说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臣弹劾于谦,公私不分赏罚不明,功劳簿更凭自己好恶,俞士悦俞尚书战守德胜门,从未卸甲,却未有寸功,此为…”

俞士悦整个人一机灵,整个人都麻了!

这是为自己请功吗?

这是要自己的命啊!

他把妻儿老小送到南方的事儿,陛下可是一清二楚啊!

好死不死的,提自己干嘛!

第八十一章 要想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御史弹劾于谦,这卸磨杀驴的速度也太快了。

瓦剌狗鞑子昨天才刚撤出关外,于谦指挥这京营追击出了居庸关,刚回到京中。

御史们就迫不及待的弹劾于谦。

卸磨杀驴、上屋抽梯,翻脸的速度,比翻书还要快!昨天还在说,于谦挽狂澜于既倒,今天就说于谦,权臣也!

于谦任少保,总督军务,这个总督军务,主要指的是现在的十团营,二十二万新胜大军。

而他手下依然有杨洪、石亨、范广、刘安、孙镗这些善战之将,这些军将是很相信于谦的。

尤其是于谦的请功奏疏上,并没有因为他个人的好恶,有任何的偏袒。

比如石亨明明和于谦有旧怨,但是石亨新疆依旧得以封侯。

赏罚分明,是战后人心向背的一个最最最重要的事,于谦可以赏罚分明,那这些军将完全没什么好说的。

而在朝堂上呢,工部尚书石璞,在之前京师保卫战中,一直想去兵部当个侍郎。

户部尚书金濂,为人刚正,于谦又是浑身正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天然聚集在一起。

兵部、户部、工部,几乎都站在于谦一侧。

而皇帝朱祁钰呢?

新登基,才俩月,朝中并没有亲信。

一个词,几乎同时在群臣的心头冒起,权臣。

霍光、王莽、曹操、司马懿、桓玄、刘裕、高澄、杨坚、李林甫、童贯、蔡京等等人名,似乎是在于谦身上打转。

像啊!现在的于谦怎么不像个权臣呢?

但是转着转着,这些个人名,又消失不见了,反而冒出个诸葛亮来。

无论怎么看,如此权势滔天之下的于谦,在已经做出废立之事之后,并没有选择权臣路线。

而是走了另外一条,辅佐君王,秉身人臣之忠心之能事。

大胜之后巡视边方,让陛下收回军权。

历朝历代,对诸葛亮的评价如同过江之鲫,而且越往后,评价越高。

因为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隔壁也先的爹脱欢、脱欢的爹马哈木,包括也先,日思夜想的事,就是称汗。

于谦又坚定的执行着朱祁钰的命令,支持朱祁钰几乎所有的决策,于谦最多只是觉得陛下太过于激进了,而且很多并不符合大明的情况。

于谦的反对,更像是防止陛下的良政变成恶政,陛下的一片良苦用心,无法达到更好的效果。

他需要再详细了解、走访、调查清楚之后,再进谏言,将事情办得尽量,尽善尽美。

于谦为了反对而反对。

这名御史弹劾于谦的赏罚,是在廷武勋都没意见的功劳簿。

他这个御史倒是有意见了。

俞士悦本来美滋滋的听着朝堂的朝议,结果御史直接把他给点了出来。

“御史害我!”

俞士悦整个人都有点麻了,他一点都不想争这个功劳,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可以把这份功劳给金濂,也可以给于谦,甚至能给陛下也可以。

可是呢?

这个名御史,点了他的名字。

“哦?”朱祁钰来了点兴趣,都察院终于起了一点作用了,在弹劾这件事上,发力了!

终于找到了可以攻击于谦的内容吗?

“俞尚书!”朱祁钰乐呵呵的问道。

俞士悦脸都拧到一起去了,他出列长揖说道:“陛下,臣的确是甲不离身,在德胜门上,守了五天五夜,不过这怎么能算功劳呢?”

“就连陛下都亲自披挂上阵,臣做这点事,算事儿吗?!”

“根本不算啊!”

朱祁钰看着俞士悦的样子,颇为好奇的说道:“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俞尚书想要什么样的赏赐?”

“臣不敢!”俞士悦打了个哆嗦颤颤巍巍的说道:“臣什么都不要。”

他上城头是有原因的,他把妻女送回了南方,这件事还被人抓到了辫子,还被捅了出来。

他上城头,守这五天五夜,就是为了功过相抵。

于谦自然是知道了俞士悦起了这种心思,就没有给俞士悦记功,这可倒好,御史当廷讲了出来,他整个人都傻了。

朱祁钰看着俞士悦满头是汗,再看着于谦一脸无奈的模样,忽然想起了,之前就是这个御史,弹劾俞士悦把妻儿送走了。

首节 上一节 57/6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皇叔,请匡扶汉室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