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437节

而胡濙说的是大明在西北地区统治力的下降标志。

正统四年十月,沙洲卫内迁,大明失去了对嘉峪关以西七卫的控制力,这种失去是将洪武、永乐年间所有的努力化为了泡影。

关西七卫是永乐年间设立在西域的钉子,当时的意图很明显,一旦西域有变,时机成熟,就要西进,但是西进的拉力太小了。

胡濙稍微回想了下感慨的说道:“洪武、永乐中,因其土酋内附立以为卫,其地处吾近边,薄于北部,不可概以外国视之。”

“这是正统五年,英国公张辅听闻关西七卫内迁时,告诉稽戾王的原话,不能以外国视之,应当想办法找回哈密七卫的统治。”

朱祁钰平静的问道:“稽戾王怎么说?”

胡濙摇头无奈的说道:“没有,臣的意思是稽戾王留中不发了。”

“关西七卫的仇杀,其实也是大明故意为之。当初永乐年间大明册封忠顺、忠义二王并封关西,就是为了让他们仇杀,无力扰边。”

洪武年间打掉了北元的帝王世袭,永乐年间朱棣利用北元诸部在军事、文化、经济、部族等领域的矛盾,将其一分为三,分为了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族。

这种分法让他们无法形成合力,共伐大明。

在关西设置七卫,并封二王,同样是如此原因。

朱棣册封了忠顺、忠义王爵,让他们窝里斗,只要斗起来,大明就可以做裁判,做裁判的主要干预手段,就是关西七卫的军事实力。

只要斗起来,他们就没力气扰边。

但是正统四年,最后一个关西卫所内迁,标志着大明再无力去做裁判了。

但是面对失控的关西,稽戾王朱祁镇选择了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这种关门过自己小日子的做法,让朱祁钰眉头紧皱。

胡濙每次说到正统年间,就是愁眉苦脸、眉头紧锁、唉声叹气,没办法,他不习惯那样的大明朝。

他在永乐年间四处做巡抚,他心里有对比。

胡濙无奈的说道:“正统五年,杨士奇上奏曰,朝廷树立之恩,于先世甚厚,背德不祥,慎毋为人所诳惑也。然竟不悛益通虏,拘留汉人,因而转卖者甚众,使者复暴横至殴死,护行军校边,臣请绝其贡,诏曲贷之。”

这是一道很奇怪的奏疏,事情发生的背景,和关西七卫有莫大的关系。

关系七卫内迁之后,忠顺王也好,忠义王也罢,他们发财的目标立刻瞄准了大明人。

忠顺王和忠义王在不同程度上开始通虏,和瓦剌人眉来眼去。

哈密二王,开始拘捕出关做买卖和生活的汉民,用绳索串成一个长串的贩卖,如果要入厕,就解开手,所以上厕所在北方一些地区也要解手。

而且大明派去的使者,被打死了。

杨士奇给出的处理意见是:断贡,断了忠顺王和忠义王的朝贡!

十年前的事儿了,杨士奇坟头的树都已经枯了。

胡濙继续说道:“正统八年,瓦剌攻打哈密,破城,虏走了忠顺王、王母、王妃等人。”

“忠顺王向大明朝廷告状,稽戾王遣使至瓦剌申饬,瓦剌奴酋也先释放了忠顺王,但是并没有放走王母。”

“正统十年,瓦剌再攻哈密,第二次俘虏了忠顺王、王妃等人,瓦剌狼子野心啊,他在试探大明朝的反应。”

“第二次再次遣使申饬的时候,也先就不再释放忠顺王,一直在瓦剌住着了。”

朱祁钰眉头紧皱的品味了半天,疑惑的说道:“唱双簧?”

胡濙点头说道:“唱双簧。”

“因为奴酋也先,其实是忠顺王哈力锁鲁檀的亲舅舅,哈利锁鲁檀的母亲,是也先的亲姐姐。”

“自从正统四年,上一任忠顺王死后,就一直是也先的姐姐摄政了。”

忽悠大明朝,试探大明对外政策,反复在作死的边缘横跳,看大明的反应,没有反应就更进一步。

朱祁钰差点被气笑了,他并不知道也先和忠顺王的亲戚关系,更不知道也先姐姐摄政之事,本能察觉到了不对劲儿。

“再之后就是土木堡之变了。”胡濙停止了讲解正统年间大明是如何失去关西七卫。

修文德以来之道,兴文匽武的大方略之下,兴文匽武出一个土木堡天变出来,大明皇帝都被也先给俘虏了。

于谦坐直了身子说道:“虽然也先很心急,但是他不是个蠢货,相反,他的政策和他的父亲脱欢、爷爷马哈木一脉相承。”

“大明强势则退,大明弱势则进,逐渐将塞外形成了一股合力,哈密、鞑靼、兀良哈、建州三卫的建奴,都是如此。”

“大明在京师、宣府、集宁、河套相继大获全胜,但是并未曾伤其根本,但他还是西进了。”

“大明一旦腾出手来,他知道必败无疑。”

于谦满是笑意的说道:“也先留下了阿剌知院留守和林,就是图谋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他一定会回来的,因为他心不明,则意未平,他不甘心啊。”

于谦和也先是老对手了。

从京师之战后,打到了河套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于谦始终料敌于先。

于谦的这种料敌于先,不是靠占卜,他的这种能力,是因为大明的情报能力,也是因为于谦对也先的了解,也因为于谦的人情练达。

心不明,意未平。

也先活的岁数大了点,但是他还是处于有我的人生境界,并未到无我之境,他会被野心蒙蔽双眼,会做出一些激进的事儿。

于谦接着说道:“从各路商贾、赛因不花、和王复、王悦等人的情报中分析,瓦剌西进的消息在西域引起了轩然大波。”

“帖木儿王国的孝子们,终于不再为了王位打的肝脑涂地,可以坐下来商量下,如何应对瓦剌西进。”

帖木儿王国,在洪武末年,攻城略地,西到小亚细亚半岛,东至葱岭,南至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等地区,帖木儿给子孙后代们,留下了偌大的家产。

帖木儿不服大明,在永乐年间断贡,并且东征大明,出发三天后,帖木儿本人病逝,这场东征,不了了之。

之后帖木儿的孝子贤孙们,开始了争权夺位。

于谦无奈的说道:“永乐三年到到永乐九年,短短六年之内,撒马尔罕城头王旗四变。”

“永乐九年,帖木儿四子沙哈鲁继承王位,遣使大明,这才算安稳了下来。”

朱祁钰愣愣的说道:“王旗四变?”

好家伙,六年四变王旗,帖木儿一死,整个中亚乱成一锅粥了?

失鹿则为末等秩王朝,谁都好不了。

帖木儿走的时候把王位给了孙子,可惜这个孙子也有个四叔沙哈鲁,沙哈鲁最后做了帖木儿王国。

政权更替如此频繁,会让无数人的野心,如同野草一样的疯长,最终导致地方叛乱丛生,国将不国。

朱祁钰用了最大的决心,最铁血的手段杀死了稽戾王,但是依旧摁不住野心家们造反。

于谦笑着说道:“正统十二年,沙哈鲁死,把王位交给了儿子兀鲁伯。”

“帖木儿王国王兀鲁伯长期监国,支持者很多,他是个很富有才华的学者,他修建了西域最大的观星台,仰望苍穹;修建了瓷厅,展示我大明瓷器。”

“兀鲁伯这个人在这一点上,有点像宋徽宗。”

“当时帖木儿王国东西方向都有叛乱,帖木儿王国重镇赫拉特被叛军攻占,当时兵权都掌握在能征善战的儿子阿布都手中。”

“在册立王储的时候,兀鲁伯宠爱幼子,便立了幼子,和掌握军权的儿子阿布都,闹得兵戎相见。”

朱祁钰点头说道:“父慈子孝兵戎相见,谁赢了?”

于谦想了想说道:“儿子赢了,兀鲁伯被杀了。”

朱祁钰喝了口茶,儿子赢了,就不能父见子未凉,抽出七匹狼了。

“很快,兀鲁伯长子阿卜杜拉杀死了阿布都,登上王位,短短一年后,卜撒因又杀了了兀鲁伯的长子阿卜杜**上了王位。”

“从正统十二年到景泰二年,短短五年时间内…”

于谦暂停了一下,他掰着指头算了下,沙哈鲁死、兀鲁伯死、阿布都死、阿卜杜拉死。

于谦满是感慨的说道:“短短五年之内,撒马尔罕的城头王旗四易其主,卜撒因迁都赫拉特。”

撒马尔罕是中亚明珠,是一座2500年的古城,是丝绸之路的中转站,甚至崩掉过成吉思汗铁木真一口牙。

帖木尔王国从撒马尔罕迁都到赫拉特,代表了帖木儿王国的衰弱。

比如衣冠南渡的东晋,比如泥马度江的南宋。

什么是孝子贤孙?这就是孝子贤孙。

偌大个帖木儿王国,因为争夺王位,王室杀的血流成河,四处都是叛乱,四处都是战火,这帖木儿王国分崩离析,并不意外。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听明白了。”

“帖木儿因为东征大明,死在了出征的第三天,没有将权力顺利过度给继承者,导致第一次帖木儿王国的王室同室操戈。”

“兀鲁伯因为宠爱幼子,和掌握兵权的儿子兵戎相见,战败被杀,导致了第二次的帖木儿王国王未曾顺利嗣位,再次城头王旗变换,最终闹到了迁都的地步。”

背刺与反背刺,造反与反造反,现实版背刺风云4。

于谦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朱祁钰有些好奇的问道:“于少保研究这个干嘛?和我们大明有什么关系吗?”

胡濙想了想问道:“最近帖木儿使臣,一直闹着要走海路朝贡,是因为这个吗?”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亚优秀的匹配机制

无论是关西七卫,还是帖木儿王国,在过去都算是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次子,建立了察合台汗国,他死后,便开始了分裂。

这种分裂的斗争多么剧烈?

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察合台汗国换了整整九位大汗,如此频繁的更换可汗,最后的结果就是分为东西两个察合台汗国。

西察合台汗国最终变成了帖木儿王国,东察合台汗国倒是比较稳定。

在这种可汗更换如同喝水一样的年代里,谁掌握了对大明朝贡的权力,就意味着获得了可汗之位。

因为对大明朝贡是藩国财源、财权的重要部分。

卜撒因把帖木儿王国的都城从撒马尔罕,迁移到赫拉特,离大明更远了,陆路朝贡需要经过撒马尔罕。

撒马尔罕,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丝绸之路必经之路。

根据于谦对西域情报的筛查,此时的撒马尔罕,控制金帐汗国名义下的白帐汗国手中,所以卜撒因想要通过海路朝贡大明。

陆路走不通了。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朕体恤他们的国事艰难,既然悬切恳求,那愿意走海路,就走海路吧。”

首节 上一节 437/6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皇叔,请匡扶汉室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