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241节

辰时一刻,朱祁钰的辂车终于来到了承天门前,在车上,朱祁钰和胡濙聊了聊他见到柳七的事儿。

胡濙对此深表关切,并且谈到了太祖高皇帝,就曾经倡导去甚、去奢、去泰对国朝的重要性,此乃祖宗之法,陛下大胆施为便是。

胡濙很明确的表示,礼部这地,洗起来很容易。

江渊屡次听说胡濙这洗地的技术极为高超,但是今天真的是见识到了。

陛下刚一开口说到柳七的苦楚,胡濙就已经知道了陛下奔着什么角度去,配合不能说天衣无缝,只能算是浑然一体了。

这是七十六岁礼部尚书的实力吗?

江渊瞬间明白,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胡濙和江渊下车,请陛下下车,随后宫宦们举着三人高的仪扇,快速的来到了陛下的身后。

朱祁钰终于在千呼万唤中走到了奉天殿内,所有贡士均进入大殿,跪拜在地,行五拜三叩礼。

吴敬有点意外,陛下居然是和他们一样,从承天门进来的。

“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多贡士俯首帖耳,口呼万岁。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说道:“平身。”

“宣旨。”

胡濙站了出来,抑扬顿挫、中气十足的说道:“朕惟自古王天下之要有三,曰道,曰德,曰功。然道莫如伏羲神农黄帝、德莫如尧舜、功莫如禹汤文武。此数圣人者,万世仰之不能易也。”

在传统的价值观里,道德功,乃王天下的三把利器。

其中功排第一位的就是治水的大禹。

所以徐有贞治水有功,当一块头功牌。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事,著于《易》,禹汤文武之迹存乎于《书》……”

“今兹有司宾兴而来,其具为陈之,朕将亲览焉。”

“此次考试陛下旨意,可用俗字作答,亦可用正字作答,百无禁忌;需加入句读,以便阅读,以免歧义;此次考试每卷陛下亲览,可随意指摘朝政。”

大皇帝不是个小气的人,他连亡国之君的名头都受得住,只要言之有理,利国利民,皆可言。

当然屁股歪的,那就得屁股打正了,打不正,去职留印便是。

江渊深吸了口气大声的说道:“开考!”

陈循带着十七名考官开始发放策题、答卷纸。

答策题大约和写申论差不多。

既要能对论点进行阐述,并以此为中心联系,从古至今的相关治国方针展开分析,还要能提出当今治国方针中的不足和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贡士们的主张和见解。

谈古论今、针砭时事。

朱祁钰坐在台上,忽然站了起来,走下了台,开始巡视。

朱祁钰走的很慢,并没有发出响动,他来的时候,就已经把那身上不知道什么名字的纡青佩紫,都摘了,就是怕影响考生答题。

就跟监考教师手机静音一个道理。

此刻,他找回了当年监考的感觉。

但是这里的考生,一个个都贼老实,别说交头接耳了,连坐姿都是十分的端正。

别说小抄了,都在看着策问,冥思苦想古今方略,然后再对照策问,进行逐步作答。

这些人的字迹,十分的端正,就如同印刷体,每一个字的大小和间距都是相同。

堪称考魔。

朱祁钰巡视了一圈,在吴敬身边站定,就立刻看到吴敬勾的一笔长了些。

写了近七百字的策问,就此作废…

朱祁钰离开了考试区,回到了月台之上,他站在那里,对考生就是一股巨大的心理压力。

临近中午的时候,策问卷被收卷之后,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下糊名,放到了陛下的面前。

皇帝要亲自看,那必然是说到做到,一百多分策问卷,每一张干净的像是新的。

朱祁钰每一张都先看了一眼,那名叫吴敬的考生,并没有因为朱祁钰的驻足,耽误答题。

因为每一张,都很完美。

“鸿胪寺传菜。”

朱祁钰加了一场算术考试,所以学子们要在奉天殿内用餐。

大明的殿试是可以带水食的,但是从来没学子带过,太紧张了,哪有功夫吃饭?

但是大皇帝赐席,那是四品以上大官才有的待遇,这饭得吃。

兴安专门给陛下带了食盒,陛下不服用宫中任何水食,这是泰安宫的铁律之一。

鸿胪寺清了六千多庖厨,不是已经安全了吗?

朱祁钰对这座大明皇宫保持着最大的尊敬,自己家做的好吃又卫生。

吴敬最擅长的科目——算学来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学上,继往开来

吴敬的一辈子致力于算学,自然是不会含糊,这一张算学的卷子,他用了不到三刻钟就做完了。

在他看来,这张算学的卷子难度适中,并不是很让人为难,但是也绝对不是轻易可以答出的卷子。

朱祁钰在未当皇帝之前,是一名老师,而且是一名数学老师。

他对数字极为认真。

这张卷子什么水平呢?

顶多算是初二的水平,但是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现实的题目。

比如古问: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如何解答?

诗曰: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意思是第一次余数乘以70,第二次余数乘以21,第三次余数乘以15,最后除以105,得到的余数则为结果。

(2×70+3×21+2×15)÷105=2……23。

这个问题的核心逻辑是余数定理,朱祁钰不要求有学子们能够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而是会解答这种问题。

这类的问题很简单,在南北朝的《孙子算经》和《数书九章》卷一、二《大衍类》都有详细的解答。

朱祁钰是闲的没事干吗?

这种同余、或者不同余数的问题,有什么用呢?

现实里根本用不到啊。

朱祁钰当然不是闲得无聊,难为考生。

而是因为余数定理,完全就是一种基础数学的重要分支——数论的初等入门的内容。

朱祁钰想要找到致力于算学,甚至有一定归纳总结的士子,推动大明数学进程。

基础数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数学本身科学,不以任何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学问,研究从客观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数学规律,探索世界的本质。

朱祁钰要的人才,是能够将大明的数学更进一步的人才。

他看着满是焦头烂额的学子重重的叹了口气,这都是大明的人中龙凤,他们的文章写得极好,他们或许有极高的道德水平和学术水平,但是不代表他们能做好地方官员。

其实这也不意外。

大明的官场更像是苗民的蛊盆,在科举完之后,才正式开始养蛊。

有些没什么能力的家伙,文章写得再好,比如永乐十九年的状元曾鹤龄、榜眼刘矩,都不是什么有能力的人,他们一辈子只能在翰林院写文章了。

朱祁钰扫视了一圈之后,忽然看到了吴敬在发呆,确切的说,是做完了题,无所事事的模样。

当然吴敬非常的恭敬,他一直在正襟危坐,但是显然已经走神了。

胡濙一直眼观鼻,鼻观心似乎是睡着了一样,抬头看了一眼,看到了陛下在注视着吴敬,随后简单瞄了一样吴敬,又像是睡着了。

但是胡濙已经把吴敬给印在了心里。

江渊看着时间,敲响了收卷的小铜钟,十七名考官将卷子分门别类的整理好,糊名送到了御前。

“考试结束,贡士出宫。”陈循大声的喊道。

殿试终于进行完了,文渊阁这次也没什么太大的压力,陛下看过一次之后,才会把考卷送回文渊阁。

算学的考卷,陛下直接自己收了,不过文渊阁。

“恭送陛下。”群臣和贡士们行礼,送朱祁钰离开,这一顿监考至少坐了四个时辰,陛下顶着十二冕旒冠,显然也累了。

吴敬的额头忽然冒出了一层冷汗,随着陛下离奉天殿的宫门越来越近,他额头的汗越来越多,他的表情十分的复杂且快速的变化着,他忽然脚一跺,牙一咬,出列。

吴敬大声的喊道:“陛下,草民有书卷献于阙前!”

朱祁钰的脚刚刚迈出了奉天殿,身后两个宫人端着的策问卷和算学卷。

朱祁钰收回了自己的脚,满是和煦的说道:“哦,是什么?”

他一直在观察早就答完试卷的吴敬,显然是早就做完了,在反复衡量着什么。

吴敬很紧张,这里是大明的奉天殿,是大明的国之神器,是他三十年来,最向往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大明公器之所在。

这里就是大明实质上的天庭一般所在,在所有仕林的心中,这里就是他们的圣殿!

他们寒窗苦读,在微弱的灯台下,在皎洁的月光下,在无数次的辗转反侧中,来到了京师,来到了这奉天殿内,他终于成为了贡士。

很有可能,他考不上庶吉士,需要外派做官,很可能在鹿鸣宴之后,他再也不会见到陛下。

他穷尽毕生的精力,穷经皓首,熬了十年,终成大作,却只能自己偶尔翻动一下,徒叹哀怨。

大明以四书五经策问取仕,因此一般士子视数学研究为畏途,甚至认为乃是离经叛道之物。

吴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精力白费,他赌上了自己的仕途,在文渊阁大学士、六部明公的注视下,突然开口。

这一声,需要何其大的勇气?

自至京师,他就听到了太多关于陛下的种种传闻,他愿意试一试。

首节 上一节 241/6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皇叔,请匡扶汉室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