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99节

事到如今,赵国主力军队的进攻方向已经不必多言,但蒙骜却没有任何自己判断胜利的愉悦。

麾下只有五万人马,要怎么抵挡赵括二十五万大军的进攻?

第162章 赵括在等着老夫

蒙骜并不知道赵括已经调派乐乘带五万兵马去进攻函谷关,所以他下意识的以为面前的赵军主力有整整三十万人。

但无论是三十万还是二十五万,对于蒙骜这五万秦军来说都是一个恐怖的、完全无法抵挡的数字。

该怎么办?

蒙骜毕竟是秦国大将,在短暂的慌乱之后很快就镇定下来,皱眉死死的盯着地图思考起对策。

良久之后,蒙骜终于下定决心,立刻升帐召集军中诸将。

一上来蒙骜就开门见山:“各位,赵括率领三国联军总计三十万人已经渡过大河进入河东郡境内了!”

蒙骜一句话落下,在场的秦国将领们顿时就是一阵骚动。

蒙骜环视一圈众人,冷冷的说道:“本将军已经下定决心,全军立刻用最快的速度前往安邑,争取在赵军之前抵达,以免安邑落入赵军之手!立刻召集三军将士,我们连夜开拔!”

蒙骜的判断十分简单,赵军的进攻目标必然是安邑,只要能够提前赶到并且守住安邑,便可以拖住时间等待白起率领秦军主力的到来,为此刻对秦军来说已经十分不利的整个战局争取到缓和之机。

意外情况突然出现。

“报!武安君使者到!”

蒙骜楞了一下,道:“请使者进来!”

片刻之后,一名风尘仆仆的使者走进大帐之中,朝着蒙骜行礼:“见过蒙将军,某奉君候之命前来向将军传达命令!”

蒙骜认出对方乃是白起的贴身侍卫长,点头道:“武安君的军令何在?”

使者从怀中拿出一封帛书交到蒙骜手中:“君候有命,要蒙骜将军务必依计行事!”

蒙骜拆开这封帛书一看,顿时愣住。

上面就只写着四个字“原地待命!”

蒙骜长大了嘴巴,完全无法理解白起的想法。

安邑不要了?

安邑。

赵括看着面前这座高大巍峨的城池,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如此尚有这般风采,当年魏文侯在此号令天下时又是何等盛景!”

安邑,一座继承了春秋霸主晋国荣光,一度作为华夏中心将近百年之久的都城,如今虽然依旧屹立在此,但它的主人却变成了秦人。

在赵括的身边,魏国大将军晋鄙的脸色十分复杂。

三十年前,因为受秦国接连不断的攻击所压迫,魏国不得不将包括安邑在内的整个河东郡都献给秦国。

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少年的晋鄙在感受强烈耻辱的同时也曾经下定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为大魏收复安邑!如今晋鄙确实兵临安邑城下,但可惜的是即便攻下这座城池,河东郡将来也只能被赵国所有,再和魏国无关!赵括并没有去顾及晋鄙心中的失落,而是淡淡的说道:“晋鄙将军,我把魏韩两国的军队都交给你,你负责包围和进攻安邑城!”

晋鄙下意识的应了一声,然后立刻就发现了赵括话里隐藏的某些别样意义:“武信君难道要带兵离开?”

赵括笑了笑:“没错,我想找找机会,现在就要看看白起给不给我这个机会!”

当天,韩魏联军完成了对安邑的包围,并开始在周围砍伐树木开采巨石用来制造攻城武器,准备进攻。

这个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到了一百五十里之外的秦军大营。

已经入夜,秦军大营主帐之中一片灯火通明。

蒙骜坐在下首,而坐在上首主位的不是别人,正是秦国武安君白起。

正如赵军的行军速度完全出乎蒙骜意料之外一样,白起的行军速度同样也出乎了蒙骜的意料之外。

三天之前蒙骜接到了白起的命令之后不得不放弃了急速前往安邑的念头,改为原地驻扎。

仅仅驻扎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蒙骜就见到了白起的十万秦军主力!这让蒙骜在目瞪口呆的同时确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白起早在一开始就已经认为河东郡才是赵军的主攻方向,否则的话白起就算是飞也飞不了这么快!这让蒙骜对白起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是在佩服的同时不免有新的疑惑产生为什么不救安邑?

蒙骜忍不住开口道:“君候,安邑之中不过只有两万守军,其中一万人还是临时征集起来的民夫青壮,若是不尽早驰援的话恐怕”蒙骜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话语之中的意思是人都能明白。

再不抓紧,恐怕安邑不保!面对着蒙骜的疑惑,正在注视着桌案之上河东郡地形图的白起脸色淡然,甚至连头都没有抬起来就做出了回答:“无妨,安邑守军虽少但城池坚固,没有个十天半月赵括是打不下这座城的。”

白起的话语十分肯定。

安邑虽然是魏国都城,但三十年前在攻克了这座城池之后,秦王嬴稷直接大手一挥将安邑城之中的所有魏国军民都驱逐出了河东郡,逼迫这几十万魏国军民前往魏国在中原的领地。

这是一次十分悲惨的大迁徙,无数魏国军民在迁徙前往中原的路上被活活饿死累死,抛妻弃子、卖子求生等等无数人间惨事都在这一路上演。

秦国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一座空荡荡的安邑城,然后从关中迁移了大量罪犯、刑徒、赘婿前来此地。

现在的安邑城是一座彻头彻尾由秦国人驻守的城市,不需要担心什么魏国人的里应外合。

但白起的这个回答并没有能够让蒙骜满意,因为蒙骜犹豫了好一会,还是咬牙道:“就算是不能疾进支援安邑,但现在我军行军的速度也未免太慢了一些,按照这个速度恐怕十天半个月也无法抵达安邑啊。”

正常来说,大军行军的速度是一天三十里左右,但现在由于白起的命令秦军是稳扎稳打向前,一天往往只能前进十多里地,这个速度无疑慢得如同蜗牛。

白起终于抬起头来,看了蒙骜一眼。

“蒙骜将军,你不明白。”

蒙骜疑惑道:“不明白什么?

还文学馆 请君候赐教。”

白起将目光重新落在了地图上,淡淡的说道:“赵括此刻恐怕并不在安邑。”

蒙骜吃了一惊:“赵括不在安邑?

那他能在哪里?”

白起盯着地图上的某个地方,平静的说道:“他在等着老夫钻进他的埋伏。”

白起所注视的这个地方,名叫晋林!

第163章 白起如果不上当怎么办?

晋林。

这个地方之所以叫做晋林,是因为当年晋国还存在的时候此地曾经是晋国国君们用来进行狩的林地。

此地虽然地处平原但是却有丘陵和山林环绕,同时又是从西方前往安邑的必经之路,也是赵括选定的伏击地点。

作为一个现代人,赵括对于现代新华夏开国伟人们的军事理论自然也是有所了解和涉。

“运动战”,这三个字并非起源于新华夏,但是在三大战役,抗米援朝之中却被新华夏的将帅们发挥得淋漓尽致。

运动战是一种军事作战方式,依托较大的作战空间来换取时间移动兵力包围敌方,以优势兵力速战速决。

这种理论能够让新华夏志愿军在武器装备落后整整一个世代的情况下把米帝一路赶回三八线,足以证明它的先进性。

诱敌深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进行各个击破和歼灭就是运动战的精髓。

围点打援同样也是运动战之中常用的策略,赵括现在就是在围点用韩魏军包围安邑的同时准备进行打援消灭增援安邑的秦军主力。

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大量杀伤敌军的兵力和有生力量,而且己方付出的伤亡也要远远少于一座城一座城池这么硬啃下去,堪称事半功倍的典型。

这就是穿越者所带来的优势。

“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那就是白起很有可能不上当!”

赵括站在赵军的大帐之中,对着面前的众多赵军将领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对此,赵军的将领们自然是一片惊讶之声。

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君候,我们的行军如此隐蔽而迅速,又用大量的边骑军团斥候完全锁死了方圆百里内秦军斥候的耳目,白起怎么可能会猜到我们的意图呢?”

赵括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因为他是白起!”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军事的本质其实是相通的。

就比如说之前所说的运动战精髓“诱敌深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进行各个击破和歼灭”,这句话在历史上白起就完美呈现在长平之战中,并歼灭了四十万赵军!这也是为何赵括一直以来都如此重视白起,即便打败了白起两次也完全没有放松过对白起警惕的原因。

赵括并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掌控了运动战精髓的人,白起也是!赵括觉得自己和白起算是同一档的名将,其他人再强也只能算是第二档。

赵括的优势在于穿越者所带来的历史知识和对白起的了解,但并没有对白起形成碾压的态势。

所以如果白起真的能够猜到赵括的想法,赵括也觉得很正常。

大帐之中安静了片刻,终于有人忍不住继续提出了疑问:“君候,如果白起识破了我们的埋伏,一直不来怎么办?”

赵括笑了起来:“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现在是围点打援,如果白起不来的话,我们把安邑城打下来就好啦!”

得到回答的赵国将军先是愕然,随后恍然大悟。

本来目标就是攻克安邑城嘛!赵括率军在晋林等了五天,没有等到白起的到来。

而在另外一边,魏韩联军已经在魏国大将军晋鄙的指挥下对着安邑城发动了进攻。

整整十万魏韩联军面对的是两万秦国守军,而且守军之中的一半还是临时征调的秦国民夫青壮。

别看魏国和韩国这几十年来一直被秦国吊起来打,但那真不能代表这两个国家都是弱鸡,真正的弱鸡国家早在春秋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被灭掉了。

战国七雄无弱者!赵括有理由相信安邑城能够在十天半个月左右被拿下来,这在这个时代已经属于很快的速度了。

秦军未至,但赵军大营之中却并不枯燥无聊,反而是热火朝天。

作为一名穿越者,赵括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奉为圭臬,并且大力在赵国军中推行。

演兵列阵,红蓝对抗,野外拉练甚至是徒手狩,总之赵括把自己脑海之中能够想到的训练方式统统都弄了上去,就是要把赵国的士兵们给操练得生不如死,让他们能够变得更强,从而在残酷无比的战场上更多一份存活几率。

为此赵括还创建了一个让所有赵国将士们闻风丧胆的团队教官团!而教官团的团长当然就是赵括的头号心腹许历,许历喊出来的口号也是非常之响亮:“没有练到死,就往死里练!”

赵国的将士很忙,而赵括同样也没有闲着,每天都在四处巡视,和军中的将士们同吃同住,深入基层了解问题,顺便处死了一批把底层士兵们当做私有财产随意大骂甚至杀死的军官和将军。

不知不觉间,又是第二个五天过去了。

这一天,赵括来到了蚩尤军的营地。

作为赵括这个全军主将的私军,蚩尤军理所当然的得到了优待,单独组建了一处营地并且和其他所有营地都远远隔开。

这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蚩尤军这支天下第一支重甲骑兵的秘密不暴露!此刻在校场之上,一千名蚩尤军将士们分成两支五百人的队伍,一支由刚刚上任的五百主李牧率领,另外一支由蚩尤军建军开始就已经担任五百主的赵府老家臣刘梁率领。

由于是演练,因此所有人用的都是木制的兵器,但由于失败组会遭受惩罚为胜利者烧水并洗脚,所以每一次的演练都无比激烈。

没有任何一个男子汉会喜欢洗别人训练了一天之后散发着浓郁味道的臭脚!作为蚩尤军的主将,许历在这个时候自然是跟随在赵括的身边。

赵括看着在所有人最前方的李牧,笑道:“许叔啊,这个李牧来蚩尤军也有好一阵子了,应该也习惯了吧?

希望这一次他不会输得很惨。”

首节 上一节 99/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