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856节

于是在安条克城之中停留了一段时间之后,赵括就率领着剩下的10多万兵马,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这一次持续了两年的远征之中,大汉国的20万大军当然也不是毫发无伤的。

有超过2万人的大汉国将是要么因为战死,要么因为水土不服,要么因为疾病等等原因,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是总体而言,在整整两年的战争之中,战死的将士数量并不超过5000,这绝对是一次军事历史上的奇迹。

要知道在这一次的远征之中,赵括所率领的远征军,可是整整歼灭了超过40万的敌军,而自身却仅仅付出了2万多的伤亡而已,无论是谁来看,这都绝对是一个无比优秀的战绩。

由于路途遥远的缘故,所以说这些将士们自然是不可能用棺材抬着回去,那样的话早就会腐烂掉了,因此赵括也是决定将这些将士们进行火化,然后把他们的骨灰带回去。

“他们既然是跟随着朕来到这片地方的,那么他们现在也应该要跟随着朕一起离开。”

在听到了赵括的话,见识到了赵括的这些行为之后,所有的大汉国将士们心中对于赵括和大汉国的忠诚也是更上1层楼。

因为这些将士们清楚,将来就算是他们征战到更遥远的地方,大汉国的军队也一定会把他们带回家乡埋葬在故土之中。

落叶归根,这是华夏人的一种情绪,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怀。

10多万将士这一次虽然都骑着马,但是呢,由于他们也带着巨量的俘虏还有战利品,所以说前进的速度也并不算快。

整整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才从安条克城一路回到了伊犁城。

当看到了伊犁城的时候,李牧也是直接就吓了一跳。

“这座伊犁城现在居然已经变得这么的庞大了吗?简直不敢相信。”

李牧当年可是亲眼见证了伊犁城的建造,所以说对于伊犁城还是非常的熟悉的,而且呢,在不久之前李牧跟随着赵括吸进去,灭亡塞琉古帝国的时候,还经过伊犁城。

他也没有想到,才一年多不到的时间,这座伊犁城居然就已经发展成为了如此庞大的一座城池。

现在的伊犁城到处都是人来人往,城池之中目之所及全部都是房屋,各种各样充满了西域以及华夏风格,混搭在一起,倒也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不仅如此,在伊犁城的市场之中,更是充满了南来北往的商贩,这里是沟通华夏,还有中亚甚至是南亚次大陆的中转站,也是整个中亚之中最为繁华的地方。

总而言之,如果不是这里人的说话声音还是和中原有着明显不同的话,李牧甚至都以为自己是来到了中原,类似于邯郸或者是洛阳这样的大城市。

赵括看着身边的李牧,微笑着说道:“你知道为什么伊犁城能够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飞速的发展到这个地步吗?”

李牧摇了摇头。

赵括继续笑着说道:“其实这里面的道理非常的简单,那是因为伊犁城市这一大片地区的商业中转站,只要商业发展起来了,那么商人就来了,各种各样的劳动力也就来了。

有了商人就代表着有钱,有了劳动力就代表着有人一个又有人又有钱的地方,他又怎么可能不发展得起来呢?”

在听到了赵括的话之后,李牧也是若有所思,陷入了思考之中。

很显然这方面对于李牧而言,也是一个全新的、没有接触过的思想领域。

赵括看着认真思考的李牧,脸上也是笑容更加的浓郁了。

对于赵括而言,李牧现在可是大汉国的右丞相,将来也是有资格和有希望成为正丞相的人。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李牧就绝对不能够对经济这方面一无所知,因为一个对经济一无所知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把国家给治理好的。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牧将会接触到更多的和经济以及治理国家有关的事情。

这样的结果才是赵括最希望看到的。

毕竟现在无论是许历还是庞煖,他们的年纪都很老了。再做个一两年,也就到时间该退休了。

培养这些老家伙的接班人,对于赵括而言,可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赵括在伊犁并没有停留太久,仅仅休息了两天之后就继续向东去了。

又用了整整一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赵括回到了咸阳城,然后又离开咸阳,离开了函谷关,来到了洛邑。

到了这里那就意味着一件事情,就是赵括终于回到了大汉国统治的最核心的区域,中原地带。

第1244章 洛邑的火车司机

洛邑,是大汉国在中原西部的一座大城市。

这座城市曾经是周天子的首都,但是现在伴随着大汉朝的建立,那些除去原本就属于周天子的皇宫之外,其他的地方已经完全是归属大汉朝所有,变成了一座比较普通而且正常的城市了。

这对于这座城市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要知道在以前的时候,这座城市由于拥有一个周天子都城的属性,导致给这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多的问题。

很多诸侯都想要占据这个地方,这一点天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所以说大家也不敢来这里做生意,更害怕在这里居住。

但是现在伴随着大汉国已经正式的一统天下,那么情况自然就完全不同了。

当年之所以周公旦,选择在这里建造一座城池来镇守中原,那当然是因为这座城市有着它本身的一个地缘上的优势。

这里是位于函谷关移动的洛阳盆地之中,属于中原地区非常难得的,还算是拥有一部分地形险要的地方。

如果再往东的话,像新郑或者是大梁城这些地方就是彻底的位于平原之上,无险可守。

但是洛邑就不一样,由于位处盆地之中,洛邑三面都是山脉,虽然这些山脉都不高,但是还是可以守的,这一天对于一个古代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由于现在大汉国最火热的一条经商路线,就是前往西方去之前的塞琉古帝国,也就是刚刚被赵括所征服的那个地方做生意,而洛邑正好就是从帝京城出发前往西方的必经之路。

在商路上的洛邑非常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 ,南来北往东来西去的商人都往往会在这里进行着最后一波的大采购,然后再继续的往西边去,因此几年的时间下来洛邑也是伴随着这商贸活动的开展,而变得越发的兴盛,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是超过了之前任何一个时代。

不仅如此,如今的洛邑由于发展起来涌入大量人口,也是过于拥挤,所以说洛邑这边的郡守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和赵括修建帝京城时候一样,直接把城墙都全部拆掉了。

这就让洛邑成为了大汉国之中第2个开放式的城市。

在后世现代化社会开放式的城市是非常正常的,几乎可以说所有的城市都是开放式的,没有什么城墙可言。

但是在这个时代你做一个开放式的城市,那其实是要承担很多的心理压力的。

对于这个古代的人们来说,城墙这种东西其实是能够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因此赵括,这听到洛邑居然主动地拆除了城墙之后,也是有些惊讶心中对于这位驻守在洛邑的郡守评分不知不觉间也高了不少。

洛邑现在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新的能够让它发展起来的好东西,那就是铁路。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来自于赵括的名言,现在早就已经传遍了大汉国的政坛。

这里说的路当然就是特指的铁路。

毕竟在这个时代还不可能有那个技术水平去修建后世的公路,而且也没有那个必要,因为汽车现在还没有制造出来呢。

在赵括离开帝京城去塞琉古帝国征战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出过安排,那就是要把铁路在5年内完全在中原这片地方给扩展开来。

正是根据这赵括的这个安排,铁路也是沿着帝京城到大梁城在继续不停地向着西边延伸,理所当然的就修建到了洛邑这里。

在铁路修建完成之后,洛邑的人流量更是变得越发的汹涌,你甚至很难在世界上其他的地方看到这一幕。

赵括就站在洛邑的火车东站站台上,注视着面前的绿皮火车,脸上也是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这下好了,总算是不用再继续骑马了。”

起码这种事情你要是说几个几个小时或者说是一天两天的话,那就是挺过瘾的,但是要是一骑骑几个月,而且每天都要在马背上度过一整个白天的话,这种经历就基本上是属于有点折磨人了。

所以当赵括坐上火车的时候,他甚至有一种幸福的想要发出呻吟的感觉。

这久违的火车坐起来还真的是太爽了。

不仅仅是赵括,就连他身边的4名大将在坐着火车的时候,同样也是露出了类似的表情,很显然这些将军们在长久的征战之后,都急需要一番舒适的享受和休息。

李牧忍不住笑着说道:“按照现在的这个进度来看的话,将来我们大汉国的士兵们那可是相当舒服了,他们不需要去练习弓箭,只需要练习火枪的射速,他们也不需要进行长途累月的行军,而只需要坐着火车一路上睡着,就能够前往目的地。”

听到了李牧的话之后,其他的三名将军纷纷点头表示了认可。

司马尚开口说道:“其实这也算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吧,坦白来说,我真的以前都没有想过,我们大汉国的社会科技居然有朝一日能够进步到这个程度,我们居然能够利用机器拉着车在铁轨上跑,实在是太神奇了。”

说到这里,司马尚也是忍不住看了赵括一眼,脸上露出了敬佩的表情。

其他的三个人同样也是看向了赵括,脸上的敬佩表情,只有更多。

所有人都知道,大汉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天翻地覆一般的进步,那完全都是因为拥有赵括这位无比英明的皇帝陛下。

赵括当然也能够领会到这几名臣子的心中想法,露出了一个微笑,并没有说话。

对于赵括来说,他其实是并不算太介意,或者说早就已经习惯了其他人用这种崇拜的目光来注视他。

赵括微笑着开口说道:“其实社会发展这种事情,那是一个人那肯定是没有办法去推动的,必然是要有很多很多的人一起去努力,才能够让我们的大汉国不断的进行一个进步。

别的不说,就比如说你们4个人跟随着朕一起去东征西讨,为我们的大汉国打下了偌大的疆域,让我们大汉国的人口变得更多,市场变得更加的辽阔,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大汉国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

只要是能够为社会发展,为了我们大汉国的进步而作出贡献的人,我们完全没有在意必要去拼一个高低,也没有必要说因为朕是皇帝,所以就把最大的功劳推在朕的身上,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自己想办法活得更好,这样其实就是对大汉国最大的贡献了。”

这番话就是赵括内心之中的真实想法。

对于赵括来说,整个大汉国的江山都是他的,什么功劳不功劳的其实都无所谓。

真正重要的是大汉国要能发展起来,要能继续的发展下去,要把这整个世界上所有的明都给通通干掉,让华夏明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这才是赵括真正希望看到的事情,也是超过真正想要的东西,和这个目标相比,其他的那都仅仅是小事罢了。

李牧在听完了赵括的话之后,也是忍不住有一些心驰神往,开口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等将来必然会继续努力,为陛下和大汉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聊了一会之后,火车慢慢的开着开着,李牧等人也开始有些疲惫,一个个靠在座椅上开始打盹。

赵括倒是还比较精神,他想了想之后站了起来,打开了前方的舱门。

在这里有着几名蚩尤军的精锐驻守,赵括出来之后,他们自然是纷纷朝着赵括行礼。

赵括笑着点头说道:“不必多礼,朕现在要去驾驶员的那个地方看看,你们跟朕一起去吧。”

作为皇帝陛下,赵括现在是去到哪里都必须要有保镖的,这并不是说赵括愿意的事情,但是这是赵括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毕竟赵括现在作为大汉国的皇帝,他的性命安全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沿着车厢一路往前走不久,赵括就抵达了司机所在的驾驶室。

这个驾驶室其实就和其他历史上比较老旧的那些蒸汽机车的驾驶室一样。

有一个很大的煤炉子,然后有一个人在里面不停的添煤,另外一个人呢则是负责掌控速度。

看到了赵括到来之后,这两人明显也是大吃一惊,赶紧跪了下来。

“见过陛下。”

赵括笑呵呵的摇了摇手,说道:“不必多礼,朕只是闲的没事干,想要找几个人来聊聊天罢了。”

在听到赵括这么说之后,这两位司机才站了起来,但是他们明显还是比较拘谨,连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才好了。

赵括当然也能够体谅这种情况,事实上这样的情况,赵括之前也是见多了,所以说赵括就主动开口和这两名司机进行了攀谈。

“你们两个是怎么样当上这个司机的位置的呢?”

两名司机对视一眼,年纪比较大的那个开口说道:“不瞒陛下说,我其实在之前就是一个参与过对火车研发的工匠,后来呢听说火车需要招募司机,我就主动报名了。

至于他的话,他是我的一个学徒,也是我的侄子,所以说我也就顺便把他带上了火车,这样的话将来等我老了之后他也能给我接班。”

首节 上一节 856/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