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719节

再然后,第二天一切崭新如故。

这种场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

直到这一天,赵括出现了。

赵王看着面前的赵括,愣住了。

虽然在心里、在嘴上无数次的诅咒着赵括,但是当赵括真的出现时,赵王突然发现还是有些词穷。

赵括平静的在赵王的面前坐下,淡然道:“寡人明天就走了。”

“寡人”这两个词明显的刺痛了赵王,让赵王发出了一声无比尖锐的冷笑:“好一个寡人,想不到你也能有今天呢,我的武信君。”

赵王当然不愿意承认赵括这个汉王的称谓。

赵括不以为意,平静说道:“今天来,主要是想和你道个别,毕竟从今往后我们都不会再见了。”

赵王吃了一惊,下意识的倒退两步:“你、你想杀我?”

赵括摇头:“不,没有那个必要。”

对于赵括来说,现在的赵王已经完全属于吉祥物般的存在了,留着也产生不了任何的威胁,反而是杀掉他之后会引起一些心中依然怀念赵国之人的反叛,得不偿失。

赵王这才微微放心了一些,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赵括道:“寡人已经决定迁都,从今往后,帝京才是大汉的都城,至于邯郸,你可以继续居住在这里,居住在这座王宫之中。”

赵王冷笑道:“所以,寡人能居住在这座王宫之中,还得谢谢你喽?”

这原本是一句讽刺的话,但没想到赵括居然认真的做出了回答:“你确实应该谢谢我。”

赵王无言。

确实,如果赵括想的话,只需要一句话,赵王就必须要搬出这座王宫,去一个很可能荒凉无比的地方度过余生。

就拿秦始皇来说,被秦始皇灭国的其他六国国君都是被流放到了荒郊野岭,然后在秦国密探的注视下活活饿死、病死的。

所以,赵括是真的非常的仁慈。

赵括继续道:“王后不愿意见你,她想要带着二王子离开,回到她的老家去居住,寡人已经批准了。”

赵王脸色一变,过了好一会才重重的哼了一声:“终究不过是一个青楼biaozi罢了,无情无义的东西!”

赵括缓缓说道:“太后也不愿意见你,她说今后你们母子也无需相见了。”

赵王的身体又狠狠的颤抖了一下,但这一次他却无话可说。

当年是赵王发动政变并且软禁了太后,从而夺取了赵国的统治权。

但最终,赵王却又把这个统治权给丢掉了。

对于这个无情又无用的儿子,赵太后显然也是彻底绝望了。

赵括站了起来,对着赵王道:“要说的也就这么多了,再见。

希望你以后能好好的保重,按时祭祀赵国先祖。”

说完之后,赵括直接转身离去。

赵王脸色变幻,但终究什么都没有说,就这么看着赵括离去。

等到赵括离去之后,赵王突然推翻了面前的桌子,放声大哭。

哭声之中,透露着无以伦比的绝望!他知道,赵国也亡了!从今之后,这个天下,只有大汉,再无其他!赵括一步步的走出赵王寝殿。

这里,是赵国王宫的最高点之一,和主殿一样几乎能俯瞰到所有王宫的建筑,还有大半个邯郸城。

这座宫城,赵括无疑是十分熟悉的,也是经常进出的。

曾几何时,赵括觉得自己会成为这座宫城的主人。

但到了现在,当赵括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实现这个愿望的时候,他放弃了。

继承别人的东西?

没必要。

我赵括,作为穿越者,我要开创出自己的东西,建造出自己的帝京,建立自己的新王朝,让世界见证华夏的新时代!赵括长出一口气,对着身边的毛遂和宦者令道:“走吧。”

赵括步履稳健,走下了宫殿。

突然,远处传来了一声呼唤。

“武信君”声音十分的娇媚,带着某种诱惑的意味。

宦者令犹豫了一下,道:“大王,是赵国的李王后。”

赵括转头顺着声音看过去,果然发现一位宫装美人在远远呼唤。

看得出来,李王后今日是特地打扮了一番,即便相隔甚远,依然有一种美感扑面而来。

赵括沉默片刻,随后摇头失笑:“这个女人啊,还是不死心吗?”

赵括大步走下台阶,登上了马车离去,没有再回头。

李王后注视着这一幕,俏脸上带着无比的失望。

翌日,赵括在十万大汉雄师的护卫下,带着大汉国的后妃、王子、公主以及其他王族,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邯郸,前往大汉的首都帝京城。

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第1097章 迁移宗庙册封太子

八月初八,帝京城。

坦白来说,这个日子在这个时代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不过是赵括本身比较喜欢这个日子罢了。

作为曾经的宋国都城,如今中原顶尖的商业城市之一,陶邑原本就是一座非常热闹的城市。

在得知了汉国迁都于此,并将陶邑改名为帝京的消息之后,这座城池在赵括没有到来之前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大量的赵国权贵、商人蜂拥而至,在帝京之中买房置业。

原本帝京之中的房价和商铺价格就已经是中原一流的价格,但是在迁都的消息爆出来之后,短短时间内帝京城的房价就再度翻了一番。

更有许多来自天下各地的商贾十分果断的放弃了邯郸,前来帝京城寻找机会。

和邯郸城不同,帝京城这些年在宋齐秦魏赵五个国家之中来回转手,这里没有什么本地强大的贵族作为地头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充满了机会。

所以当赵括率领着汉国诸大臣、王族等浩浩荡荡的驾临帝京城的时候,这里面的很多人其实已经在这座城池之中安了新家。

除此之外,在帝京城的正北方平原上,一座崭新的宫城也正在紧张的修建之中。

赵括把宫城修建在城池北方,这其实一度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战国时代基本上所有的诸侯国都是来自于周天子册封的贵族后裔,有些直接就是周天子当年册封的诸侯,所以他们的都城制度基本上也是按照周王朝的制度,宫城朝向西周首都镐京。

镐京在帝京的西南侧,按理来说这一次的新王宫也应该在西南。

而且除此之外,由于权贵们大部分都靠近旧的宫城,所以他们的府邸基本上都在帝京西南,平民区才是位于东部和北部,如果赵括的王宫在帝京北部,这一方面是大臣们觉得不安全,一方面是他们觉得来往也不方便。

对此,赵括不以为然:“周天子都已经被秦国和楚国给联手灭掉了,镐京更是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成为了废墟,寡人的大汉国乃是新生之国,自然该有新的气象,又何必依照此等旧制!至于安全问题,难道寡人的禁卫军勇士还挡不住一群平民不成?

再说了,若是真的有朝一日平民们忍无可忍想要进攻宫城,那寡人觉得不应该去找这些平民的问题,而应该先找一找寡人自己的问题!”

在赵括的一言九鼎之下,这件事情就这么通过了。

闲话少说,却说赵括这一日率领众人进入帝京,依然还是先走的西南方向,进入到原先宋国的宫城,也是如今赵括临时居住的地方。

在这里,一座崭新的宗庙已经被建设完毕。

在赵括的安排下,今后新宫城启用之后,老宫城这边依然还不会被废弃,将会成为宗庙、祭祀、训练和教育王族子弟的场所。

除此之外,像学宫同样也是搬迁到了此地,还有将来一些十分重要的秘密工坊,比如说像研究武器、火药、蒸汽机乃至是发电机等等汉国最高机密的地方,也都将会安排在此。

赵括给一直以来被称为“赵国学宫”的学宫起了一个崭新的名字华夏学宫!在赵括看来,这座学宫之中走出来的所有人,将来都应该为华夏的建设多出一份力!原先的学宫大祭酒荀况,如今也多了一个全新的官职教育部长!宗庙面前,众多汉国臣子素然而立。

宗庙内,赵括带着自己的三名妻妾还有诸多子女,正在恭恭敬敬的朝着上首的许多祖宗牌位上香。

其实赵括本身也不是很信这个,不过耐不住这个世界其他人全部都信啊,那赵括自然也不介意做个样子,让大家都安心。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片刻之后,赵括表情肃穆的站了起来,朝着外面走去。

在庙门之外,诸多大臣恭恭敬敬朝着赵括行礼:“恭喜大王迁移宗庙,从今往后大汉香火长存!”

赵括露出微笑,伸手示意:“诸臣之心意,寡人体会到了,都平身吧。”

众人齐刷刷的平身。

赵括看了一眼身后的赵谦,缓缓道:“谦儿,你跪在寡人面前。”

赵括长子赵谦闻声出列,恭恭敬敬的在赵括面前双膝下跪。

赵括看了一眼身边的宦者令。

宦者令立刻上前,拿出一份旨意,高声道:“大汉王赵括令,为汉元年,岁次一眸,八月初八,禹锡,王长子赵谦,为宗室首嗣,年十二,天意所属,兹恪遵初昭,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王太子,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这番旨意听起来绉绉的很拗口,但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封赵括长子赵谦为汉国王太子。

这也是赵括为了稳固人心所做的一个举动。

有了太子,就意味着汉国的将来有了一位名正言顺的继承者。

如此一来,汉国的诸多臣子们对于大汉的将来也就有了明确的希望。

赵谦恭恭敬敬朝着赵括磕头,沉声道:“儿臣多谢父王,当谨遵父王教诲,不令父王和臣民失望。”

赵括从宦者令手中接过一顶崭新的太子冠,亲手戴在了赵谦的头顶,笑着拍了拍赵谦的肩膀:“这天下和江山是寡人的,将来自然也是你的。

但希望你不要忘记,它终究是所有华夏子民的!”

赵谦郑重点头,然后站了起来,面朝诸臣。

诸臣纷纷朝着赵谦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赵括册立太子,确实让许多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从今往后,大汉国的下一代也稳了,万一赵括真的出现什么三长两短,至少不需要担心大汉会发生内战这种事情了。

随后,宦者令又再次宣读旨意,即日起正式开太子东宫,册封正丞相许历为太子太师,左右丞相庞煖和李牧分别为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郭纵为太子少师,苏厉为太子少傅,毛遂为太子少保,其他赵国重臣各自领有太子府官职。

这些官职都属于太子东宫体系,但都是荣誉性的官职,象征的意义居多,但同样足以证明赵括对于这位长子的看重。

大汉第一次册封继承人的仪式,至此结束!

首节 上一节 719/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