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68节

蔺相如叹了一口气,道:“原本如果没有巡察使这个职位,赵括并不难应付,可现在我们也只能先把这个消息告诉虞信,然后让他自求多福了。

这几天我会多邀请周少奋周卿前来我这里赴宴,你也过来和他坐一坐吧。”

廉颇脸色有些不愉,道:“虞信毕竟是我们的盟友,这么快就放弃了吗?

更何况那个周少奋和赵括还是人参生意上的伙伴,仅仅是因为一次口角我们就要相信他?”

蔺相如沉默半晌,缓缓说道:“你不懂,这件事情真的没有这么简单。

我有一种预感,如果我们轻率的参与进去,很有可能会发生很不妙的后果。”

廉颇长出了一口气,不高兴的站了起来:“你说话总是这么绕来绕去的,罢了,明天酒宴叫我就是!”

看着廉颇离去的背影,蔺相如脸色郑重,久久不语。

蔺相如原本以为整个事情都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就是这个剧本的撰写者,但现在他才突然发现事情似乎开始失控了。

第109章 震破天的真相

上党郡长平县,吾神山。

这座山脉就位于去年那场赫赫有名的长平之战战场的西侧,也就是秦国的光狼城大营以西大约十几里地的地方。

吾神山地势险峻,只有两条十分崎岖的小路能够攀爬向上,在山峰的顶端有一座看上去颇为简陋的大营,大营之中一面破烂的黑色旗帜迎风飘扬,上面用赵国字歪歪扭扭的写着“震破天”三个大字。

这就是让整个上党郡人参产业都受到了极大影响的太行盗匪“震破天”的老巢了。

秦国间谍首领姬侯就坐在震破天老巢的大堂之中,而且还是主位。

说是大堂,实际上也就是简单的木材再加上一些泥巴茅草所胡成的一个大一点的屋子,倒是在外面营地的那处寨墙看上去颇为高大,甚至还修建了不少的瞭望塔和弓箭手的射箭点,作战之地的重视和居住之地的潦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在姬侯的面前,数百名太行盗匪排成一个方阵,虽然衣甲看上去破烂不堪,但队形却意外的整齐。

在最前方有一名彪形大汉,看上去似乎是首领模样,正朝着姬侯行礼:“王冲见过大人。”

这个名叫王冲的男子,便是如今整个上党乃至赵国都赫赫有名的山贼“震破天”。

姬侯朝着王冲微微点头,道:“辛苦了,汇报一下这段时间的成果吧。”

王冲恭声道:“按照您的吩咐,我们这段时间和虞信合作,已经除掉了七支人参队,还杀掉了一百三十四名敢于独自或者结队进山的人参客,如今整个长平县之中基本上所有对人参的采集活动都已经停滞了。”

姬侯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很好,做得很不错。

等我回到咸阳之后,会在大王面前给你请功的。

王氏一族向来忠心于大秦,你王冲也没有辱没王氏的荣耀!”

王冲的脸因为姬侯的这番夸奖而脸色显得红润了一些,忙道:“回大人,这都是王冲该做的。

王冲其实就想知道一件事情,那赵括什么时候能来?”

说到赵括的时候,王冲的眼底闪过一丝仇恨无比的神色。

王冲的长兄王陵,原本是白起麾下大将,在长平之战中被赵括计策所算,赵军里外夹攻之下王陵死于泫氏城之中。

因此,王冲和赵括绝对是不共戴天之仇。

姬侯哈哈一笑,道:“王冲,你不必着急,老夫已经收到情报了,赵括带着人刚刚从邯郸出发,估计还要一些时日才能抵达长平县呢。”

王冲长出一口气,恭敬道:“属下失态,让大人见笑了。”

姬侯摆了摆手,缓缓说道:“王冲,你记住了,越是这种报仇的关键时刻我们就越要冷静。

赵括不仅仅是杀了你的兄长,我们大秦更有整整三十万好男儿死在赵括手上!这里几乎所有人都和赵括有仇,都想要诛杀赵括,不仅仅是你一个,明白吗?”

王冲扑通一声单膝跪地,道:“属下知错,请大人责罚。”

姬侯叹了一口气,道:“责罚就不必了,三百锐士全部都集合了吗?”

王冲恭敬的说道:“都在这里了。”

姬侯又道:“那些韩国来的军械都可以扔掉了,从今往后你们不必再假装韩国人了。

对了,俘虏都抓好了?”

王冲道:“已经抓了两百多人,大部分都是人参队的,还有一些是人参客。”

姬侯点了点头,道:“很好。

等到时候杀了赵括,我们就一把火将这些俘虏和山寨全部烧死,然后退回河东郡之中。

这样一来就算赵国再怎么追查,也只会以为震破天在误杀赵括之后惊恐过度而畏罪自杀嘿嘿嘿。”

姬侯发出了一连串莫名的笑声,让人听起来很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王冲依旧十分恭敬的应是。

姬侯摆了摆手,道:“注意派人去泫氏城那边盯着虞信,虞信毕竟是赵国的大臣,即便是他和赵括有着如此之深的仇怨,我们也是要提防一下他的。

没有其他事的话,你们就都下去吧。”

片刻之后,王冲和王冲的数百年属下就此散去,只剩下姬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大堂上首那种破旧的坐席之上。

姬侯摸着自己的胡须,注视着远处的天空,不由有些出神。

在去年的时候,六十万大秦将士就是在这个地方和四十万赵国兵马展开了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大决战,而那场大决战的结果却是所有老秦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三十万大秦将士的性命永远葬送在了这里。

但大秦并不是那种只会沉湎在失败的国家,事实上就在长平之战失败的同时,姬侯的策划就已经悄然开始了。

一支百人规模的秦锐士悄悄通过崎岖的太行山区再一次的潜回到了上党郡南部山地之中,成为了这里多股山贼之中的一支。

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姬侯又慢慢的将这支“山贼”的人数悄悄扩充到了三百人,并且利用秦国之前在作战中缴获韩国的军械以及一些其他蛛丝马迹,给外界传递出了一个“震破天是不愿投降赵国的韩军士兵落草为寇”的信号。

事实上这三百人每一名都是秦国最精锐的、堪比后世特种兵的“锐士”。

三百名锐士在姬侯看来,至少相当于一千五百名赵国的正规部队。

这就是为什么周少奋当郡守的时候花了大力气都没有剿灭这支“山贼”的秘密所在,也是姬侯之所以能够在虞信面前信心满满,觉得一定能够杀死赵括的原因所在!良久之后,姬侯长出一口气,喃喃的自言自语了一句。

“赵括啊赵括,你固然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但既然你对我大秦造成了如此沉重的损失,又拒绝了吾王的招揽,那么这一次老夫也只能让你永远的停留在这里了!”

夕阳西下,天边晚霞灿烂,一片殷红如血,金红色的阳光照在姬侯的脸上,映出了满脸的森然杀机。

第110章 初入上党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领袖写的这首诗说的并不是太行山,但赵括觉得用这两句来形容太行山也依旧十分贴切。

太行山从北到南蔓延千里,犹如一座巨大无比的金字塔矗立在黄河以北,谁掌控了这片地方,谁就能够居高临下的俯视整个中原大地。

这也是为何史学家们常说秦国在长平之战获胜之后就奠定了一统天下之势的原因。

如果被秦国掌控了这里,那么秦国就能随时随地通过太行山东出中原,去攻击包括赵国都城邯郸在内的广大地域,而东方六国却完全没有任何办法进行反制。

所以,秦国和赵国才会因为这个资源贫瘠、山地面积超过三分之二的上党郡而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长平大决战。

不过那都已经是过去了。

看着面前的上党郡山地,赵括长出一口气,对着身边的许历笑道:“许叔啊,等到下次来上党,咱们多半又要带来一支大军了。”

赵括说的是明年赵国对秦国的攻伐计划,秦国河东郡如今和赵国上党郡接壤,因此上党郡将会成为明年赵国对秦国发动进攻的必经之路。

许历心情也不错,笑道:“这里可是主君的兴起之地啊,老臣觉得此地的气运和主君相合,这一次说不定还会有什么好事发生呢。”

赵括哈哈大笑,对这种迷信之语不予置评。

虽然山路险峻,但由于长平之战时大军从这条滏口陉通过因而对这条陉道进行了加宽从而能让运输物资的车辆通过,赵括一行数百骑士自然奔驰起来速度也是极快。

两天时间过后,赵括抵达了上党郡的郡治长治县。

“主君,我们怎么不直接去长平?”

许历提出了疑问。

赵括笑道:“虞信毕竟也是上党郡的郡守,我们总得打个招呼。

再说了,还要从虞信手里拿兵呢。”

根据赵国制度,地方上的郡兵的指挥权是掌控在郡尉手中的,但郡尉想要调兵则必须要郡守签写调令并且加盖印章,这样一来郡尉和郡守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相互牵制,不会让地方兵权落在其中任何一人手中。

然而当赵括来到郡守府之后,却被拦在了门外。

一名郡守府的官吏站在赵括面前,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回巡察使,我家主君已经在半个月前亲自动身前往长平县,去督促消灭震破天一行了。”

赵括眯起眼睛,道:“那郡尉呢?”

官吏依旧是那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既然是征剿震破天,郡尉大人当然也是随我家主君一同南下长平了。”

赵括沉默半天,突然笑了起来:“很好,明白了。

这里现在由谁说了算?

把他叫出来见我。”

官吏微微有些愕然,好几秒钟之后才道:“是,请巡察使稍等。”

赵括勒马立于街边,数百名骑士围成一圈,路人无不瞩目而纷纷避让。

官邸之中,一场对话正在进行。

“长史,巡察使赵括来了。

他说让这里的负责人出去见他。”

“哦。”

“长史?”

“何事?”

“那赵括”“没看到本官正忙着吗?

什么赵括不赵括的,闭嘴,让他等着就是!”

一刻钟过去了。

两刻钟过去了。

半个时辰过去了。

许历的脸上开始出现怒容:“主君,这些家伙竟然如此怠慢,实在是欺人太甚!”

首节 上一节 68/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