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531节

赵王这么一说,廉颇自然也就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再继续和赵括纠缠下去了。

虽然说廉颇一直都是个暴脾气,但是自从上一次他被罢免职务之后,这几年来的遭遇,已经让他的暴脾气收敛了不少。

如今廉颇之所以突然爆发,一方面是他真的心中非常愤怒,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心中相当的惶恐。

曾经的盟友都已经被赵括一一除掉了,现在的廉颇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他真的还能够继续和赵括对抗下去吗?

包括可难得去理会廉颇此刻心中的想法,他只是把赵王之前的令牌拿了出来,对着赵王说道:“根据大王的旨意,已经处死了平阳君赵豹,臣现在特回来复命。”

虽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但是当这件事情真的从赵括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听到这句话的所有人心中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了十分大的震动。

平阳君死后,这已经是赵国连续两任相邦在出任官职的过程中被处死了。

难道说这赵国的相邦官职也已经是变成了一个不祥的征兆不成?

赵王倒是没有想这么多的问题,他只是相当淡定的对着在场的众人说道:“既然平阳君已经死了,那么他接下来的那些家人和孩子们,就直接让他们散了吧,不过也不需要治他们的罪,就让他们好好的生活即可。”

对于平阳君,赵王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感情的。

毕竟在赵王年幼的时候,就是平阳君一直在教导着赵王,并且在赵王发动政变夺权的过程中,平阳君也是赵王最为坚定的支持者。

所以既然已经处死了平阳君,赵王也就不为己甚,不会再继续去追杀和虐待平阳君的家人了。

对于赵王的话,所有人自然都是连连点头,没有任何人反对。

说白了,在场的所有人谁都不能够保证将来一定不会在赵国政坛子上落败,平阳君的今天说不定就是在场这些人的明天。

所以说如果落败身亡之后,家人们还能够有一条活路,那确实是大家都想要看到的事情。

解决了平阳君的事情之后,赵王又是咳嗽了一声,对着在场的所有人说道:“相邦可是我们赵国最为重要的官职,那是一日都不能够缺少的,既然现在都已经出了空缺,那么也该是时候挑选出一个新的相邦了。”

第884章 相邦之争

赵王的话音落下,所有人顿时再一次的提起了精神,甚至比之前还要更加的紧张和亢奋。

逝者已矣,最重要的还是要活在当下,以及未来。

谁能够获得这个相邦之位,谁就是肉眼可见的赵国政坛未来很多年内的主宰者之一。

一想到这里,周少奋就不由自主地抬头看了赵括一眼。

“武信君,看来你我之间的盟友缘分,就到这里结束了。”

周少奋的心中默默的念叨了一句。

对于周少奋来说,他是必然不可能放弃这个相邦之位的争夺。

只要能够掌控相邦职位,那么周氏兄弟在这一次的政治斗争之中,可以说就是大获全胜。

而且不仅如此,他们将来也不再需要去顾及赵括的情绪,可以名正言顺地凭借着赵王的支持还有相邦职位所带来的权力,和赵括进行一个分庭抗礼。

也就在这个时候,赵括似乎若有所查,抬头看了周少奋一眼。

两人的脸上都同时露出了微笑,但是这种微笑背后的东西,两人都是心知肚明。

和周少奋一样,赵括自然也是不会允许这个相邦的位置落到其他人手中的。

为了掌控权力,赵括一路上来,可是接连打倒了那么多的政敌,如今距离相邦之位已经近在咫尺。

如果这个时候让周少奋给摘了桃子,那么赵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蠢蛋了。

就在这个时候庞煖第1个站了出来,对着赵王说道:“大王,老臣认为武信君赵括一直以来对于我们赵国都做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在国内外都有着巨大的声望,让武信君来出任这个相邦之位,绝对是最合适,也是最让人心服口服的。”

作为赵括一直以来最为铁杆的盟友,庞煖当然是最支持赵括的人。

但是呢,另外一边的周氏兄弟当然也不可能就这么让赵括这边直接获得了提名,所以下一刻周少奋的弟弟周少良同样也站了起来。

“大王,老臣认为我兄长周少奋一直以来兢兢业业,为我们赵国做出了无以伦比的贡献,并且帮助我们赵国和大王铲除了一些对于大王来说非常不利的叛逆臣子,所以说当然是由我兄长来出任这个赵国相邦,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不得不说周少良的这番话现在还是动了心思的,他并没有直接在功劳这边去和赵括对抗,因为如果论起功劳来说,整座大殿之中的所有人加起来也不够赵括一个人打的。

所以周少良另辟蹊径,话语十分委婉地指出了周少奋一直以来都是在为赵王做事的这么一个前提,暗示赵王我们周氏兄弟才是对你大王最为忠心耿耿的。

有些时候一个人想要升官发财,他并不需要比其他的竞争者都有能力,只需要比其他的竞争者都要更加忠诚就行了。

说白了,赵括这边的路线就是以功劳论英雄,而周氏兄弟这边的计划则是以忠诚来赢得信任。

双方的计划并不相同,但是纵观历史,双方的计划其实都有过不少的成功者,所以说现在的关键就在于究竟赵王会选择哪一个人来出任相邦呢?

面对着这个问题,赵王心中显然还是有些犹豫的。

他其实早就已经在心中想好了人选,但是事到临头,这个人选究竟合不合适,还是让赵王心中有些犯难。

这毕竟是相邦之位,是赵国除了赵王本人之外最为位高权重的位置,可以说是关系到了赵国将来的整个命运。

就在赵王还在犹豫的时候,周少奋也站了起来。

周少奋的心中其实是非常清楚的,如果真的是要正面比拼的话,他和赵括比起来其实是完全处于下风。

所以说周少奋必须要主动出击,用语言来强化在赵王心中的印象。

周少奋开口说道:“大王,老臣虽然不才,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大王都是忠心耿耿的。

若是老臣真的能够侥幸出任相邦的位置,那么老臣一定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了大王服务的臣子,绝对不会对大王的任何指令有所违逆,无论宫内宫外都是如此。”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但实际上却是大有玄机,关键就在最后一句。

周少奋实际上是表明了,只要是赵王能够挑选周少奋出任相邦的话,那么周少奋就不会去过问宫里面的事情,也就是说周少奋不会在李妃这件事情上对着赵王指手画脚。

果然这句话说完,赵王的脸色顿时就变得和缓了不少。

对于赵王来说,他本身是比较担心周少奋在出任相邦之后,对李妃进行一些攻击和压迫的。

如今周少奋的这番话,虽然说未必可信,但是至少已经表明了一个态度,即便将来他真的不会如今天所说那样完全不理宫廷里的事情,但是少对于李妃可能也不会那么的敌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赵括同样站了起来。

从赵括的角度来说,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怕事的人,既然说周少奋主动选择了挑事,那么赵括自然也是要发出属于自己的还击。

赵王对着赵王说道:“大王,在过去这么多年以来,天下这么多的诸侯相互征战不休,为天下带来了无数的苦难。

老臣愿意帮助大王彻底的消灭天下其他的5个诸侯国。

让整个天下都成为我们赵国的领土,让大王成为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统一天下的千古一帝。

老臣想说的是,如果让老臣来出任相邦,那么老臣就可以调动整个赵国的资源,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但如果是除了老臣之外其他人出任相邦的话,那么事情很可能就会和之前一样,老臣在外面征战,但是国内却一直有人拖老臣的后腿。

如此一来的话,我们赵国一统天下的时机就可能会延误,甚至永远错过了,还请大王三思。”

针对周少奋,赵括的反击也是十分凌厉的。

你周少奋不是要说当好大王的忠犬吗?

那么我不在这方面和你缠斗,我直接把这个一统天下的梦想摆在赵王的面前。

要知道在10年前这件事情可能真的仅仅是梦想而已,可是现在赵国已经是整个华夏之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兵力最为强盛的国家,并且在赵括的带领下刚刚灭亡了六大诸侯国之中的燕国。

换句话说,这个梦想的实现已经近在眼前了,而无论是谁都知道,想要实现这个梦想是绝对不可能离开赵括的。

赵括说完这番话之后,赵王的表情彻底的混乱了。

究竟要选择哪一个呢?

第885章 新相邦,赵括!

这一刻大殿之中的气氛似乎都要凝结了。

就在这个时候廉颇突然开口了。

“大王,老臣也觉得周少奋周卿确实是一个最佳的人选,毕竟这年头像周卿这样忠诚如一的臣子已经相当少见了,如果换一些居心叵测之徒来出任这个相邦的话,那么这件事情还是有待商榷。”

廉颇在这个关键时刻直接站了出来,旗帜鲜明地支持了周少奋。

赵括看了廉颇一眼,脸上的表情有些意外,但是心中却又并不是那么意外。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赵括早就已经想过,等到平阳君倒台之后,如果周少奋真的和赵国选择了敌对的话,那廉颇肯定是要站在周少奋一边的。

只不过赵括并没有想到的是,廉颇居然这么快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想清楚了,在短短时间内就立刻选择了站到周少奋这一边。

要知道按照这个时间来算的话,廉颇应该是还完全没有和周少奋有过任何沟通的。

不得不说,这一场政治斗争之中,大家所有人都是在不断的成熟。

听完了廉颇的话之后,赵王脸上的表情越发得纠结了。

周少奋则是立刻就露出了笑容,朝着廉颇微笑点头。

廉颇同样也是朝着周少奋点头致意。

虽然他们双方甚至都没有一句话的沟通,但是他们这一刻确实是做到了心有灵犀,并且非常清楚,在将来和赵括的对抗之中,双方必然是一个盟友的关系。

周少奋有些挑衅地看着赵括,现在知道赵括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心情现在。

赵括十分淡定地坐在原地。

坦白说这件事情赵括的计划成功率至少在80以上。

但是问题在于赵王其实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像这种情绪化的人哪怕是1的几率,也很有可能会因为赵王的心情而改变。

所以说赵括即便是胸有成竹,但是也不能够说确实100就能够获得胜利。

但是在扩这个时候也并不打算继续说话了,因为赵括觉得如果自己继续和周少奋争执下去的话,说不定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就直接让赵王慢慢的作出决定好了。

虽然非常的纠结,但是实际上赵王的纠结并没有持续太久的时间。

过了好一会之后,赵王终于开口了。

“诸位的意见寡人都已经仔细的考虑过了,只不过由于诸位的人选分成了两派,所以说寡人这一次也就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另外一个人就失去了寡人的信任,寡人还是希望将来诸位能够经常合作,能够为了我们赵国再立下新的功劳。”

听到了赵王的这番话之后,赵括立刻就知道赵王已经做出了选择。

让赵括有些意外的是,赵王居然在作出选择的同时还会率先安抚一下失败者。

很显然赵王在这段时间也有着他的成长。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这赵王身上,现在看他究竟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会挑选哪一个人成为将来新的赵国相邦。

赵王脸色十分严肃,目光先是落在了周少奋的身上,然后缓缓移动,最终锁定了赵括。

首节 上一节 531/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