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41节

但现在我只有十五万人,因此我认为能够阻止白起就足够了。”

平原君看上去似乎不太满意:“白起刚刚打败了我们,难道我们不能用一场胜利来洗刷掉耻辱吗?”

赵括十分冷静的说道:“再给我五万人,绝对没问题。”

平原君微微有些烦躁的敲了敲车窗:“这个事情我来想办法,廉颇那边也会有一些残兵败将,那些也都归你指挥。

总之,最少最少也得给我阻止住秦国人的气焰!”

赵括点头道:“这个请君候放心,只要我抵达韩国境内,那白起就不会再有任何攻城略地的进展了。”

平原君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但马上他的神色就开始发生变化,似乎有哪里不对。

赵括察言观色,问道:“君候,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平原君似乎是下定了决心,叹了一口气之后低声道:“是大王出事了。”

“啊?”

赵括愣了一下,过了好一会才道:“出什么事了?”

平原君无可奈何的一摊手,道:“还不是女人那点事,征伐过度了。”

赵括:“”作为大王,女人那绝对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因为纵欲而早死,又或者是因为沉迷美色而误了政事甚至葬送国家的大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过了好一会,赵括才道:“修养一段时间应该就没事了吧。”

平原君十分严肃的摇了摇头,道:“恐怕并非如此。”

赵括看着平原君的脸色,顿时完全愣住。

平原君低声道:“繆贤刚才告诉我,大王最近天天都要喝人参汤,然后每天都要五个以上的女子来伺候他,日日如此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赵括:“”这个赵王不会真的以为人参汤是天上的仙丹,只要天天吃就什么事都没有,随便他胡天胡地了吧?

一天至少五个女人?

这真的是铁杵也给你磨成针,要死人的啊。

平原君叹了一口气,道:“你知道大王今天为何不出席廷议吗?

因为在听到紧急军情的时候他还在女人身上然后一下子就吐血了。”

赵括:“”这剧情赵括是真没想到,除了会玩之外赵括想不出别的形容词来形容了。

平原君道:“刚才老夫也私底下问过医正了,他说大王的这种病就是进补过度加上旦旦而伐,两相叠加之下让大王的身体急速恶化,又受了军情的刺激导致心情大起大落,最终才会变成这个样子的。”

赵括深吸了一口气,道:“大王这一次是不是要修养很长时间?”

平原君看着赵括,过了好一会之后才,缓缓说道:“若是最差的情况下,你我恐怕要做好匡扶新君的准备了。”

这个消息好像天雷一样,瞬间将赵括炸得外焦里嫩,直到走下马车都没有回过神来。

虽然这赵王坑是比较坑的了,但竟然因为这种事情就有可能会死掉而且听平原君的意思,就算是赵王能够恢复,估计也是寿命不长了。

赵括回想了一下,似乎在历史上赵王的死亡时间还要起码十几年?

赵括轻出了一口气,心想:“看来这就是穿越者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啊。”

长平之战赵国获胜之后,整个历史的车轮彻底改变了方向,驶向了一个就连赵括也无从得知的方向。

但老实说,赵王的病重对于赵括并不是一件坏事。

“主君,主君?”

许历试探的叫了几声,因为他发现赵括自从下了平原君的马车之后就一直站在大门口也不说话,好像一座雕塑一样。

赵括这才回过神来,看着面前一脸茫然的许历,赵括忍不住笑了起来,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许叔,咱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来了。”

白起,我很期待着与你再一次的交手啊!

第65章 再见廉颇信陵君

由于军情紧急,所以赵括在回到家中之后立刻找来了自己的母亲、夫人以及众多心腹,宣布了这个决定。

对于赵括能够再次领兵上战场,所有人自然都是十分高兴的,因为这代表这赵王又一次对赵括重拾信任。

但在高兴之后,担忧也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赵母拉着赵括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括儿,这一次对抗秦国,尽量以稳妥为主,一定要记得家中还有妻小和为娘在等着你。”

赵括点了点头,道:“母亲放心,儿知道了。”

然后就是田婉,赵括拉着田婉的手,看着田婉已经明显有了规模的肚子,叹了一口气:“夫人,这一次恐怕是不能守着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虽然已经成亲多日,但被赵括拉住手的时候田婉还是俏脸通红,低声道:“夫君尽管在前线为国征战,我和孩子等你凯旋归来。”

当天晚上赵括并没有去找婉儿,而是抱着田婉入睡。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赵括在家人们殷切而又不舍的目光之中,带着许历以及自己的一千名蚩尤军骑士和两千名骑士扈从离开了赵家。

当天下午,赵国相邦平原君赵胜作为赵王的代表授予赵括象征着指挥权的虎符以及兵戈斧钺。

“有更多的兵马吗?”

赵括问道。

平原君摇了摇头,道:“大王说了,这一次只有十五万。

不过廉颇那边应该还剩一些兵马,都归你指挥。”

赵括皱眉道:“我可不想再被抢一次功劳了。”

平原君笑了起来:“那你尽管把廉颇赶回来就是了,这一次绝对没有任何人敢说你的闲话。”

赵括正式率军出征。

离开邯郸之后,赵括带着麾下大军沿着黄河逆流而上,用最快的速度前往韩国境内。

一路上,各种不好的消息传来。

“燕国宣布退出六国伐秦同盟,已经撤军。”

“楚国退出六国伐秦同盟!”

“齐国退出六国伐秦同盟!”

虽然已经早就有了准备,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赵括还是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对着身边的许历说道:“廉颇这一次是真的错失良机了。”

许历沉声道:“说白了还是大王的判断力出了问题,若是早就让主君来当这个主将,又怎么可能会有现在这个事情?”

赵括摇了摇头,道:“以后这些话你放在心里,不要说出来。”

许历凛然应是。

十天的时间过去之后,赵括终于抵达了韩国阳城。

在这里,赵括见到了廉颇和信陵君。

气氛一度十分尴尬。

廉颇六十岁,信陵君三十多岁,两个人加起来差不多一百岁的年纪,绝对是见过大场面的人。

但即便是以这样的阅历,两人在赵括目光注视之下也依旧不得不低下头去,露出羞愧的神情。

赵括看着面前的数据,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在宜阳城战死的十万联军士兵之中,竟然有四万赵军!这一方面说明了赵军确实是战斗意志最强烈的,但另外一方面来说,赵军也是损失最惨重的!这个数字让赵括彻底没了和廉颇信陵君两人闲聊的任何心情,他抬起头来,淡淡的对着廉颇说道:“大将军,你的任务已经结束了,大王让你立刻回邯郸复命。”

虽然已经有了准备,但这一刻廉颇的脸色还是不免带着几分黯然,他从怀中拿出了虎符放在了赵括的桌案上,然后转身离去。

赵括看着廉颇离去的背影,目光平静。

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这位赵国大将军终究还是没有领悟这一点。

等到廉颇离开之后,赵括才将目光放在了信陵君的身上:“信陵君,你怎么还没走?”

信陵君脸色极为难看,嘴唇颤抖了好一会之后才道:“吾王让我率军留下,继续支持你们赵国和韩国对秦国的作战。”

赵括先是一愣,随后有些同情的看了对方一眼。

看来赵国的外交其实也不是全然失败,至少除了被秦国暴打的韩国之外还有一个魏国愿意留在这次已经失败的同盟之中,不过这件事情对于和赵括有着明显过节的信陵君来说显然就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大坏事了。

赵括淡淡的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整合你部兵马,随本将军出征吧。”

信陵君脸色越发难看,但最终只能憋出一个“喏”字,然后快步离去。

看着信陵君仓皇离去的身影,赵括再想起之前这位信陵君口口声声说的什么“六国联军绝对不能以赵括为将”,也是无语的摇了摇头。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脚步声响起,许历的身影出现在大帐之中。

许历看起来心情还算不错,朝着赵括嘿嘿的笑道:“主君,刚才那个信陵君看到我连头都抬不起来,真是痛快!”

赵括失笑摇头,道:“一个失败者罢了,我们也不要和他太过计较,降了我们的档次。

好了,说说你得到的军情吧。”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赵括来到这边之后除了要搞定廉颇和信陵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打听到白起的动向。

许历脸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对着赵括道:“主君,已经探听清楚了。

白起在收复了宜阳之后就一路进军,现在他的秦军主力驻扎在负藜,距离阳城大约一天半的行军路程。

不过有些奇怪的是,白起在负藜已经整整三天没有任何动静了。”

赵括眉头一扬,咦了一声:“三天?

有点意思。”

白起可是当世兵法大家,不可能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况且这三天还是廉颇刚刚失败而赵括的援军没有赶到的真空期。

白起为什么会错过这样宝贵的战机?

许历道:“或许是因为白起听说了主君你率军赶到的消息,所以害怕了,不敢继续前进?”

赵括忍不住失笑:“别人的话或许有这个可能,但白起是绝对不可能害怕的。

罢了,我们也不用猜疑他究竟想的是什么东西,传令下去,明天全军开拔前往负藜。

白起不来找我,我去找他也是一样的!”

赵括并不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历其实是对的。

秦军确实因为赵括这支援兵的到来而产生了变化,不过这变化并不是因为白起,而是在更加后方的秦国中枢咸阳!

首节 上一节 41/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