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269节

因为赵括才是主君,李斯只不过是个臣子!李斯接连被赵括拒绝,心中颇为郁闷,但是却又无法反驳。

片刻之后,君臣四人离开城墙,回归官署。

李斯回到房间不久,房门就被敲响。

李斯打开房门,发现原来自家的师弟韩非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两壶酒还有几碟小菜。

“师、师兄,小酌一番可、可否?”

韩非笑着提出邀请。

李斯脸色微微一动,随后露出笑容:“还是师弟懂我,来来,进来坐。”

两杯酒下肚,李斯也是有些不爽,开始对韩非抱怨起来。

“师弟啊,为兄有时候真的不明白,你说主君他怎么就那么信任李牧那个莽夫,却不肯听为兄的话呢?”

韩非想了想,道:“或、或许是因为李牧将、将军跟随主君比较久一、一些的缘故吧。”

李斯哼了一声,颇为不爽的道:“资历能代表什么你我虽然是新近加入武信君府邸的,但还不是帮助主君把诸多事项处理得井井有条?

别的不说,这段时间的围城,智邑城之中之所以如此安稳没有爆发过什么乱子,那不都是我们的功劳!”

面对李斯这明显的牢骚,韩非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也不说话,就一直给李斯敬酒。

李斯也是有些上头,继续喋喋不休:“真的师弟,我觉得主君这样子不行。

将来主君必然是得掌大权的,若是李牧那样的武人莽夫得势的话,那么你我这样的事官员将来就没有任何出路了。

主君也是,怎么能将所有的希望放在李牧身上?”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早期其实是没有官和武将之分的,这种区分是直到这二三十年来才开始出现。

以赵国为例,平原君、平阳君和蔺相如就是极为典型的官,一辈子都没有带兵打过几场仗,而廉颇、乐乘这样的就是典型的武将,接触的所有事项都和军事相关。

看着面前十分不虞的李斯,韩非犹豫了一下,忍不住劝道:“师、师兄,你可不能这样说、说主君的不是啊。”

李斯也是喝得上头了,当即忍不住拍了桌子,道:“这天下之大,也不是只有一名主君能够效劳。

他不用我,我便是去了他处,还不是一样能发挥出我的才能!”

第447章 武信君真的技穷了

李斯的这句话一说出口,韩非顿时大吃一惊,忍不住道:“师兄,你、你话可不能乱、乱说啊。”

李斯也自知有些失言,忍不住拍了一下额头,道:“看我这张嘴,唉,瞎胡说什么呢?”

李斯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当今天下像赵括这样年轻而又有着广大前途的主君真的是打着灯笼没处找,李斯又怎么可能会抛弃赵括去找其他主君呢?

想到这里,李斯忙道:“师弟,刚才为兄是喝醉了犯糊涂呢,你可别往心里去。”

李斯这个时候其实非常后悔,自家的这位师弟可是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怎么能对着他吐露真心话呢?

这要是被韩非拿去告状,那岂不是韩非似乎也察觉到了李斯的想法,忙道:“师兄放、放心吧,愚弟绝、绝对不会在第三人面前提、提起这件事情。”

李斯这才松了一口气,握住韩非的手,动情的说道:“师弟啊,如今主君门下要么就是许历、李牧那样的心腹,要么就是郭纵那般的商业天才,你我师出同门,更应该团结一处对外才是啊。”

韩非连连点头,道:“师兄说得是,师弟也、也是这样想的。”

两人继续喝酒,但这一次气氛突然变得沉默不少。

片刻之后,韩非主动打破沉默:“师兄,其、其实愚弟觉得,这一次你对、对主君的战略有些误、误解。”

李斯楞了一下,有些不解的说道:“哪里不解?”

韩非脸颊也有些通红,说话时候舌头也大了不少:“主、主君之所以坚守智、智邑,除了要让李、李牧将军能够在秦、秦国之中得手外,还有一、一个很重要的目、目标,就是练、练兵。”

“练兵?”

李斯越发疑惑,但他毕竟乃是天资聪颖之人,很快就回过神来。

什么样的环境能够让士兵们的战斗力急速成长?

毋庸置疑,那必定是战场。

越是严酷和激烈的大战,战后幸存下来的士兵们就越是精锐和强悍,这是千古以来被无数场战争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由于廉颇的愚蠢指挥,赵军在宜阳、高唐和蓟都三战之中损失了超过二十万的常备军精锐。

以赵国如今的疆域和人口,填补上这二十万的兵力空缺其实还真不算难事,真正的难点在于将补充进来的那些新兵们也通过训练和战争迅速的拔高战斗力,达到之前那支横扫天下的赵军水准。

韩非道:“师兄也、也明白了吧?

城里如今都是郡、郡兵,但这些天来他、他们的战斗力其、其实一直都在提高,若是这、这场战争能够获、获胜的话,剩下来的无、无论多少人,都、都已经是一支合、合格的精锐了。”

李斯默然良久。

这一刻李斯突然发现,确实是自己想得太浅了。

那位年纪和自己不相上下的主君,确实有着更深的考虑,甚至有些考虑现在韩非和李斯都没有发现!一想到这里,李斯的心中不由有些嫉妒,以及无力。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好一会之后,李斯才道:“师弟,你说这一次我们真的能够守住智邑吗?”

满面红光的韩非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道:“放心吧师、师兄,主、主君说行,那就一、一定行!”

又过一会,酒喝完了,韩非也离去了。

注视着韩非的身影随着房门的关闭而在自己的视线之中消失,李斯脸上刚刚的醉意瞬间消失。

李斯吹熄了油灯,砰的一声倒在了自己的竹席之上,喃喃开口。

“这天下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聪明人呢”“不,我李斯才是最聪明的。”

“先让他们出头,总有一天,我会嘿嘿嘿。”

“主君?

臣子?

哼哼,谁说权力只能掌控在主君手里的?”

嘀咕了几句之后,李斯终于是累了,翻了一个身,沉沉的睡去。

又过了片刻,李斯房间的某一扇窗户突然轻轻的合上了。

窗户之外原本是一阵花丛,只见这花丛轻轻的摆动了一会之后,竟然钻出一道人影,悄无声息的没入黑暗中,消失不见。

同样的黑夜之中,智邑城外的秦军主副将蒙骜、王翦也正在紧张的商议着事情。

蒙骜脸色严肃,手中提着一盏油灯,在灯火的照耀下十分仔细的注视着面前的地图,过了好一会才道:“所以,赵军的援兵援救智邑的态势并不猛烈?”

王翦点头,这位秦军副将的手指正落在地图上的某处:“将军请看,这就是九原、五原两郡总计一万八千骑兵所在的方向。

按照之前的部属,我们用两万兵马在他们前方扎营。

这里的地形是一处大谷地,我们的大营正好位于谷口,两郡的骑兵除非能够正面攻破我们这两万兵马的大营,不然的话是不可能抵达智邑的。”

蒙骜想了想,道:“他们会不会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绕路?”

王翦道:“应该不太可能。

绕路的话需要多走一百五十里,也就是至少一天多的距离。

即便是他们利用马匹的速度急行军一天就赶完这些路程来到智邑城外,那他们也已经是筋疲力尽,完全无法突破我们的防线进入智邑之中了。”

蒙骜淡淡的说道:“进入智邑之中也没什么好怕的,骑兵进城那不就是鸟儿进了牢笼么?”

两人一番分析,心中对于战局胜利的希望都大了不少。

王翦道:“将军,按照如今这个态势进行下去的话,只要赵国不派来新的援军,我军绝对能够攻克智邑啊。”

王翦十分期待,因为他想要替王陵、王龁两位族人报仇!蒙骜点了点头,笑道:“确实如此。

看来那位武信君是真的已经技穷了,居然就这么在智邑之中死守挨打,完全没有任何的反击之力,哈哈哈!”

蒙骜心中十分舒畅,笑声响亮。

去年的时候,赵括率领赵国大军将蒙骜率领的秦国败兵团团围困在魏国大梁城,想不到才短短一年时间,双方之中的局势就完全颠倒了过来。

武信君啊武信君,你也有今天!就在此时,蒙骜的侍卫长突然冲进大帐之中。

“将军,关中紧急军情!”

第448章 难道是武信君输了?

“关中紧急军情?”

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蒙骜和王翦其实是有些发愣的。

这个时候的关中哪里来的紧急军情?

蒙骜下意识的道:“是不是弄错了?”

侍卫长道:“绝对没有错,就是刚刚从咸阳送来的,所有的证明都在。”

蒙骜接过侍卫长递来的卷轴,拆开并从中取出一张绢纸。

在看到这张绢纸的一瞬间,蒙骜的想法是“这纸没有武信君造出来的纸方便啊。”

不过很快蒙骜就没有任何机会发呆了,因为他的脸上已经全被震惊所布满。

“武信君麾下部将李牧占领了泾阳城,并将泾阳城付之一炬?”

不仅仅是蒙骜,就连听到这个消息的王翦也是直接愣住,忍不住道:“李牧什么时候去的关中?

不可能啊!”

足足过了好几秒钟,蒙骜脸上的震惊才缓缓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苦笑:“李牧是从上郡绕到义渠那边去,然后在义渠发动了叛乱,再然后才南下关中并一举攻克了泾阳城的。”

这个回答并没有让王翦的疑惑消退,反而更增几分:“这么长的路程,难道咸阳方面就是一无所知,都不会做出任何防御的吗?

还有,为什么之前义渠叛乱的时候他们也不通知我们?”

蒙骜揉了揉太阳穴,道:“为什么在义渠叛乱的时候不通知我们,主要原因是咸阳那边一开始的时候没当回事。

等到知晓李牧南下之后其实也是做了防备的,但是听说是有人在泾阳城和李牧来了一个里应外合现在已经把泾阳令林应给逮捕了,正在审查这件事情呢。”

虽然蒙骜一一解释,但王翦还是颇为不爽,道:“这些大臣一个个简直就是尸位素餐之辈,武信君是多么强大的对手他们难道不知道吗,偏偏一次又一次的放松警惕,愚蠢之极!”

蒙骜叹了一口气,道:“这件事情其实还真不能怪应候他们,谁知道李牧居然真的仅仅凭借一万两千名骑兵就能够攻破泾阳这座城池呢?

也算他还有一些良心,知道在焚城之前将所有民众驱离,不然的话嘿嘿!”

首节 上一节 269/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