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第551节

御史台现在清查百官,是需要一套完成的流程。
这个流程也就形成了一种三司会审的局面,也就是御史台负责调查和弹劾,大理寺负责拿人和惩处,刑部负责定罪和批示。
最后统一形成一个呈词,上交到崇祯皇帝的手中,最终决策还是会有崇祯皇帝批阅定夺。
是抄家,还是直接流放,是斩杀还是直接放人等等。
这样一来,也就很少存在陷害之事。
作为御史台,也已经成为了悬在了朝堂百官头上的一把、刀,这把、刀,随时都可能落下来。
这样的监察机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监察机制。
只不过,御史台在地方上的实力,还是太弱了,他们没有太多人手,也没有那么多像是孙承宗一样有能力的御史大夫。
要不是李自成的叛军清洗了一遍,绞杀了很多豪族和富商等等,破坏了地方上的关系网。
御史台现在的手,也只能是伸在朝堂上。
这也是养匪自重的好处。
当然,养匪自重的坏处,便是各地都因为李自成等人的叛军清洗,变得民不聊生。
很多百姓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也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而大明地方上的官府也被清理了一遍,那些贪生怕死的官员,早已经逃走了。
逃走之后的官员,也就直接被崇祯皇帝下令,革除了官职和进士的身份。
而那些忠臣守节的地方官员,则是被曹化淳的人保护下来,成为了地方上的父母、官。
在这些官员的带领之下,在朝廷的赈灾之银到达之后,便开始了重建家园的工程。
在这个基础上。
地方上现在的官员也积累了一些声望,而御史台则是在这个时候趁机于地方上建立起来。
他们自己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府衙,然后形成了一个地方上的御史台的机构。
开始监察地方上的官员。
与此同时,大理寺、刑部等六部一些官署也开始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府衙。
这样一来,也就需要更多更多的官员了。
大明以前未被录用,还有那些大学士,也就破格被录用为官员。
而崇祯六年春。
崇祯皇帝加大了科举考试的力度,并且更改了科举考试的一些内容。
考生不再考四书五经。
而是两套考卷,一套称之为行测,一套称之为申论。
不仅如此。
考试的制度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是给出多少进士,又或者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而是把朝堂上的一些缺人的官职公布出来,从官职的品级高低开始录用人才。
考的最好的,自然进入最高的官职内。
这些空出来的官职,其实最高也就从五品。
但是对于白身的学士来说,从五品已经是很高的起步台阶了。
这可是能够进入朝堂的机会啊!
一番改变下来。
那些监考官,也就有的忙了。
以前每天述职之后,还能喝喝花酒,又或者是吟诗作赋等等。
现在,几乎每天都有的忙。
他们需要做各种报告,也需要去实地走访,形成一个有效的报告。
一个春闱,就让他们前前后后忙活了三个月的时间。
第一次的改变,自然是因为没有经验,什么都需要临时抽调或者是安排。
好在。
这第一场改变了之后的科举考试顺利完满的结束了。
从所为的笔试到后面的面试,其实都比较顺利,很少出现了岔子。
毕竟那些个想要作弊的考生,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科举考试。
至于那些想要作弊的世家大族,也没那个机会。
御史台死死地盯着考场,不给每一个考官一丝机会,而且,面试的考官也是临时抽调,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至于在考试之前,就出现了泄题的事情。
其实也不过是有一些人故意为之,想要扰乱大明的这一次春闱。
结果却没有想到,大明并没有按照那种方式进行科举考试。

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举、大明需要更多人才
崇祯皇帝看完了这一次科举考试的成功,便又笑了。
午膳的时候,还吃了好几口鹿肉。
说起来,这鹿肉的味道,当真是人间美味,曹化淳有心了啊!
崇祯皇帝吃完了之后,便休息了一会儿。
批阅了一个时辰的奏章,这才起身动身去国师府。
他要聆听国师的教导。
“国师,这一次的科举考试进行的很是顺利,没了状元及第,也没有了进士之身。
考上了,就能够录用,考不上,也就还是一介白身。
什么秀才、举人、进士之身等等,也都不会存在了,如此一来,才能够体现科举的公正。”
其实要不是剑锋当初给崇祯皇帝讲了这个道理,他是不会明白的。
当初在陕西之地的时候。
崇祯皇帝亲眼见到了所为的进士之身,在地方上的所作所为。
他连一个官员都不是。
却能够凭借进士的身份,在地方上仗势欺人。
这还不算。
这些个进士还会成为书院的教授,还会成为官府的拥护者,和那些世家豪族同流合污。
这就是大明的科举,给了他们一个进士的身份,却也给了他们以权谋私的能力。
给了他们趴在大明江山社稷上吸血的工具。
那一刻。
崇祯皇帝的心中是多么很痛恨科举考试。
经过了两次的不顾那些大臣,不顾那些大学士的请命等等阻碍的改变。
科举考试才会变成现在这个稍微公正了一些的科举考试。
江枫回道:“其实现在的科举考试算不上完全的公正,毕竟有一些人要是想要作弊,还是有机会的。
不过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很公正了。
没有了进士及第的身份,大明也就不用养着这些闲人,耗费钱财和物力以及影响了大明的各个阶层。”
崇祯皇帝说道:“是啊,以前我从未想到过这个问题,以为科举考试之后,就会有很多很多的人才来帮助我治理整个天下。
因为我觉得大明的天下也的确是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需要这些人才可以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谁知道,一些人有了进士的身份之后,却成了那熊熊大火,成为了波涛洪水。”
当初崇祯皇帝听到了江枫提出来的科举考试的制度之后,便觉得这个法子实在是太好了。
把官职直接空出来,让那些学士去考,从中挑选优秀的人,去填充那个官职。
做得好,自然也就可以往上升。
做的不好,自然也就会被罢免,然后这个官职也就能够继续空出来。
等待第二次的科举考试。
而那些考不上的学士,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进士身份,还是白身一个。
如此一来,地方上也就少了不少从学士变成进士的人。
官府也不用养着这些人,也不用惯着这些人,也就少了一些累赘。
虽然最开始的改变,很多官员以及大学士都不支持,甚至是直接跪在了皇城外。
但是面对强硬的崇祯皇帝,面对大明国师。
他们的反抗,终究是没什么作用的。
当春闱开始之后,还是会有不少的学士参加了第一场考试,然后被录用了。
至于那些反抗的学士,则直接错过了改变之后的第一场考试。
而那些和学士一起反对的官员,则是直接被革职处理。
这些官职也就直接被空出来,给了那些春闱考上的学士。
如此强硬的手段之下。
第二次的改变,也就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他们都开始被动的接受了。
没有了状元、没有了探花。
没了三甲。
首节 上一节 551/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之开局一张十字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