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大爆兵

三国之大爆兵 第140节


“荆襄的问题姑且不说!”杨彪出面,“听闻镇南将军,长沙太守士徽,已经投入冀州伪朝,近日开始对武陵和桂阳用兵。若攻下两郡,则荆南四郡和交州全境,都是他们士家的地盘。士家的野心,已经非常明显!而荆州重要的产粮地被夺下,刘荆州估计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上缴,只怕本身还需要厉兵秣马,准备讨伐士徽。”

“那益州呢?巴蜀从先秦开始,就是天然的产粮地,更有汉中这片沃土。刘益州远离战争,经营数年,难道还没办法上缴钱粮?”李世民反问道。

这是最说不过去的地方,关中朝廷建立至今,刘焉只是派人前来表忠,却并未上缴钱粮,态度也是非常暧昧,与其说是臣子,还不如说是一个不靠谱的盟友。

“至少益州还是朝廷的益州!”王允摇了摇头,“当务之急,应该是讨伐并州,借道攻打冀州,唯有铲除冀州伪朝,才能巩固朝廷的威望,震慑各州各郡那些不安分的官员。”

“并州比关中还要贫瘠,打下之后不仅不会带给朝廷任何好处,只会拖累朝廷!更有黑山军,长期活跃在太行山脉之中,时不时出关劫掠地方,臣不同意攻打并州!若要打,应该全力进攻南匈奴,那里水土丰茂,非常适合耕种,但南匈奴只把那里当做草场放牧,实乃浪费!”李世民直接反驳回去。

“南匈奴内附大汉,这一任首领呼厨泉对朝廷的命令,依然是言听计从。这样的盟友,岂能说舍弃就舍弃?”王允却不同意,南匈奴是他的底牌之一,实在不行可以调来牵制李世民。这点对方同样知道,如今怕是要对他出手。

“只是关中如今的现状,继续下去二十万士卒的粮食都无法供应,到时候如何维持士卒的战斗力,若是关中来攻,又如何抵挡?”李世民顿时高呼。

“派人前往益州购粮便是,之前谏议大夫不是已经提过了吗?”王允直接反驳。

“王司徒,益州本来就是大汉的益州,为朝廷提供粮食,本来就是分内的事情!”皇甫嵩就在这个时候出面说了句,两人这样争来争去的,他已经有点看不下去。

实际上就在刚才,董承已经偷偷给了他暗示,他不得不出面。或许别人不知道,他却很清楚,董承其实代表的是陛下,而最早出面的吴硕,其实也在这一派之中。

除此之外,种揖、王子服和金旋等,也在这一派系之中。明面上中立,暗地以董承为首,私下不断挑起王允和李世民的争斗,然后趁机谋取利益,扩大影响。

“陛下”王允朝着刘协行礼,“汉中郡有五斗米教作乱,以张鲁为首,盘踞汉中,名义上是刘焉麾下,却听调不听宣,暗中积蓄兵马粮草。有他阻挠,怕刘益州才没办法为朝廷提供钱粮吧?”

“哈哈!”李世民闻言顿时大笑,“益州既然是大汉的益州,那么益州的问题,自然是大汉的问题!既然有五斗米教作乱,那么朝廷当出兵汉中,平靖地方!”

另外一个想法,却是把汉中打下来,那么以后关中的粮食问题,将得到缓解,尤其以后,也方便走上庸进攻荆襄,甚至南下攻打巴蜀。

“汉中乃益州治下,若是我们对益州出兵,怕会让刘益州误会吧?”王允顿时就猜到了李世民的打算。

“派人知会一声便是,要不限定时间让刘益州出兵,否则我们帮他解决。司徒,今年若是大旱粮草不足,那可就没办法再供养二十万军队。裁军是必然的结果,其中又以西园八校尉,战力最差,而且没什么存续的必要,当解散。”李世民露出了獠牙。

“西园八校尉乃拱卫朝廷的重要部队,岂能说解散就解散?”王允顿时大惊,甚至刘协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李世民!”王允顿时怒吼,“前面已经说过了,可以在巴蜀购买粮草!”

“钱财谁来支付?况且既然益州局势不稳,那么如何保证他们有多余的粮食出售给我们?王司徒,如今的局势,最多不超过五月,必须要做下决定!到底是南下攻打汉中,还是北上攻打南匈奴,又或者解散西园八校尉!”李世民给出条件。

两害取其轻,南匈奴和西园八校尉都不能动,唯一就是对汉中动手。王允面对李世民的步步紧逼,又有把柄在他手中,只能服软,同意派人告知刘焉,限定时间让他对付汉中郡,否则朝廷将要出兵汉中。这个时间,定在了五月之前!

然而使者派出去不过月余,带回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刘焉在一个月前背疮复发过世,在群臣的推举下,刘璋继任为益州刺史。

第189章 先下手刘表用兵

刘璋直接世袭了益州刺史,这个消息自然是在关中朝廷之中炸开了锅。按照李世民的意思,益州是大汉的益州,刘焉只是益州刺史,不是益州王,刘璋没有资格世袭职位。

刘璋继位后,依然派人上书朝廷,请为益州刺史,只说是民心所向。同时带来了一些钱粮,大概也就是一年份的税赋。

自然而然的,关中朝廷,尤其是王允和李世民,又开始针对是否承认刘璋的益州刺史身份这件事进行争论,最后还是刘协出面,才拉开了他们,并且派人告知刘璋,命他在守孝完毕后,即可出兵攻打汉中。

这年头守孝还不需要三年,至少法律之中并未强制要求三年。现在不过是四月,守孝一个月,然后出兵攻打汉中,问题不大。同时为了做两手准备,军队也开始进入战备状态,一个月后若没有答复,将直接出兵汉中。

就在这个时候,荆州方向传来消息,士徽在四月底彻底收服武陵和桂阳两郡。如今两郡郡守,公开表示投入冀州的伪朝,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根本是投入士徽麾下。

“士徽出战已经两个月,刘荆州一点反应都没有?”针对这个情况,李世民当即出面询问。就算刘表再愚蠢,难道他不知道,士徽打下荆南四郡后,就要打荆北三郡?至少,江夏郡和南郡必然是他要攻打的目标。

“刘表要南下,必须要渡江作战。据说江夏水军已经被士徽打残,剩下只有江陵水军,也被士徽的水军堵在水寨内,不能出来!”董承站出来回答道。

“江夏水军是什么情况?”李世民闻言不由皱起眉头,士徽主动对付江夏水军,刘表不可能不过问,然而这件事情似乎被掩盖了起来,只能说问题出在江夏水军上面。

“这个问题,还要从江夏太守黄祖说起事情就是这样,于是刘荆州也不得不把这件事情压下来,还因此把零陵郡守的位置,拱手送给了士。”董承回答道,这些消息,刘表派来的人,也没有隐瞒下来,看来应该是有过交代。

“现在刘荆州有何打算?”王允更关心这个问题。

“刘荆州的意思,是准备派遣张济,配合刚刚重新组建起来的江夏水军,甚至算上江陵水军,以叛逆的罪名讨伐士徽。若是失败,则大江之上,再也无人能够拦得住士徽,到时候甚至他们的水师,可以直接逆流而上,直接抵达襄阳城下。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刘荆州希望我们能够出兵帮忙镇守荆北三郡!”董承回答道。

“张济的确是投奔了他,不过要调动怕不太容易吧?”李世民看向董承。

“正是因为这样,对方言明若是张济不愿动弹的话,也希望朝廷帮忙消灭张济。”董承回答道,相对来说,南阳郡郡守就由朝廷任命,这点他不需要说,大家也清楚。

于是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派谁去?尤其按照计划,朝廷准备还要对汉中用兵,派兵攻打南阳,是否会导致攻打汉中方面的军队,受到拖累?!

“说起来,昔日孙坚麾下旧部,叫做吴景的,不是曾经被董卓任命为南阳太守吗?记得似乎前段时间,孙坚的长子孙策,带着孙坚的旧部过来投奔朝廷”朱儁出面提醒道。

“张济尚未拒绝!”董承回答道,“是否需要等等,确定一下张济的态度如何?”

“两手准备!张济若是会投靠朝廷,早就投靠了,根本不会出武关前往南阳郡!朝廷已经向他表达过善意,只是他并未接受!”李世民随即说道。

朝中诸公顿时交头接耳,当时的情况以李世民说降董卓麾下各大主力作为契机,如李傕和郭汜,吕布和樊稠这类亲信,同时还有如李肃和武元庆等文臣帮忙。不过却有两人未曾投诚,一个是为了报答董卓知遇之恩,同时又不忍董卓把持朝廷,最后宁可为董卓殉葬的徐荣。一个便是同样为了报答董卓知遇之恩,最后远走他乡的张济。

“徐荣却是被埋没了,六十多年,直至投奔董卓才被起用。被压制六十余年,依然心向大汉,实在难得。更有张济,不过是牛辅麾下一个部将,居然也能如此忠义,董卓何德何能,能够有这样的属下为他尽忠?”皇甫嵩都不免感慨起来。

当了至少四十年的校尉,直至董卓启用,才成为中郎将,并得重视。诸侯讨董一战,徐荣亲自设局,伏击群雄,诛杀桥瑁和刘岱,将曹操和袁绍击退,顿时扬名天下。直至这个时候,很多人才意识到这个被埋没的人才。

难得徐荣依然能够心向朝廷,至少没有向董卓揭发李世民的打算,或许也认为就算说了,董卓也未必会相信他吧?最终为董卓殉葬,倒也成就了他的忠义!

朝廷诸公最终商量的结果,是派遣吕布前往荆州镇守,南阳那片区域很适合骑兵作战。至于汉中,经过协商,改马腾为征西将军,统军南下攻打汉中。至于凉州刺史,经过协商,任命杨彪担任。

这也是马腾需要的,他统兵打仗可以,但要让他治理地方,却非常吃力。本身又不是什么有野心的逆贼,自然愿意把凉州的政治权利交出去。早些时候担任,不过是为了能震慑各方势力,同时消弭董卓对凉州的影响。

孙策被派到马腾麾下听用,不过程普和黄盖,则调入吕布麾下听用。吴景被提名,只要张济抗命,那么吕布就会全力攻打南阳郡,一旦收复,吴景将继续担任南阳郡守。

消息传递到荆州,刘表也松了口气。放出兵权让他很难受,不过也很清楚荆州士卒的战斗力,若不依靠朝廷,说不得荆州就要在他手中丢了。

或许汉帝依然存在的关系,刘表并未有割据荆州,作为土皇帝的想法。他本来就是皇亲,当然以大汉利益为重,就算没有兵权,那又如何?

“张济那边有回复没?”刘表随即看向蒯越,派出去传令的使者,给张济传达命令已经有一个月,张济那边再没有回复,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直接对南阳郡用兵了。

“属下正为这件事情而来!”蒯越拿出一份文书,“张济已经同意出兵,即日带着五千西凉铁骑,即将南下协助我们攻打长沙郡!”
首节 上一节 140/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皇子无忧

下一篇:雄霸天下三国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