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259节

养伤的时候,还会给一笔比工钱还要高出好多的赔偿。
这样的待遇,可是他们从来都没碰到过的。
以至于,那些受伤的百姓,都觉得占了厂里天大的便宜,感觉到不好意思。
至于闹出人命的,抚恤金更是高达一万钱。
有了这些钱,也让那些出事的家庭,以后的生活有了保障。
当然了,就算给的前再多,也没人愿意出事。
种田,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因此,在招收人手种田的告示张贴出去之后,前来应招的百姓云集。
而这一次,整个益州,也招收了好多百姓。
毕竟,赵家的土地,真的有不少,足足占据了整个益州十分之一的土地。
李愔直接将这一次的任务,交给了武媚娘。
既然准备将武,媚娘培养成女总裁类型的商业女强人,那么,就必须将她的能力,尽快的培养出来。
这可是个有能力当皇上,并且能将一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序得女强人。
能力肯定是很强的。
李愔相信,只需要经过一些磨练,武媚娘很快就能够胜任这项工作。
不过,武媚娘会错了意,把这件事情,当成了是蜀王对自己的考验。
因此,在如何组织这些民夫这件事情上,武媚娘格外的上心,可以说是用上了十二分的精神。
而武媚娘虽然是第一次操控这么多的人,但是居然组织的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这让李愔身边,那些想看武媚娘热闹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位小娘子,绝对不容小觑啊!
……
这些民夫,在进行工作之前,还需要进行一番培训。
李愔想要种植的农作物,自然不可能是大唐现有的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都是李愔直接在商城里面购买的种子。
现阶段,李愔决定,先进行土豆、地瓜、玉米、花生和辣椒的种植。
其中,土豆和地瓜是高产农作物。
有了这两种农作物,就能够让大唐的百姓,不至于饿肚子。
而玉米和花生,则可以配合冬小麦。
将原本一年一熟得种植周期,变成两年三熟。
两年三熟,可是相当于在两年的时间里,让百姓多出来一年的收成来。
而土豆、地瓜、玉米、花生和辣椒的种植,和那些普通农作物是不同的。
必须要事先培训,然后按照要求种植才可。
好在,这些百姓,都是雇佣来的用工。
他们拿工钱,雇主怎么要求,他们就怎么做,听话的很。
人多力量大,武则天得组织又极为得力。
这也导致,种植的速度飞快。
仅仅用了十余日的功夫,便将这些农作物,全部都种植完毕。
当然了,将农作物种下去,仅仅只是初步工作。
接下来还需要精心侍弄才可。
可以说,李愔对侍弄这些庄稼的要求十分严苛,让那些雇佣来的百姓,都几乎没有偷懒的时间。

第三百五十六章:知识改变命运(两更毕)
在后世七八十年代,因为人口基数庞大,有些村子人均耕地甚至不足一亩。
但是就是这么少的土地,就足够养活一家人。
而在大唐,一个人,至少都能分到几十亩地,为什么百姓还经常会饿肚子呢?
抛开种子、化肥和农药这些现代化因素不说,农耕的技巧,也是一个很大得因素。
大唐的时候,种田是粗放式种植。
因为一人好几十亩田,他们也没有精力做到精细化耕种。
他们在种植之后,基本上就是在靠天吃饭,收成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原本他们以为,每个人只侍弄五亩田而已,将会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不过,当他们按照李愔的吩咐去做的时候,才发现,一点都不轻松。
比方说这些地里的草,必须要全部铲除干净。
比方说,那个叫地瓜的农作物,必须要遮起高高的沟陇。
而李愔为了在整个益州推广文化,特意推出一个措施。
那就是,只要是识字的百姓,及时将他侍弄的农作物生产状况记录下来,那么,工钱就能翻倍。
只要识字,工钱就能翻倍啊!
这样的好事,大大地刺激到了这些百姓。
不过,那时候百姓的识字率,实在是太低了。
数以万计得百姓,居然只有区区十几人识字。
额,不得不说,那时候,世家对文化的封锁,还是非常成功的。
那时候,普通百姓,想要读书识字,实在是太难了。
首先,他们就买不起昂贵的书籍。
其次,他们也请不起先生,没有进学得门路。
还有读书也是一件高消费得行业,笔墨纸砚,处处都要钱。
对那些填饱肚子都困难的百姓来说,读书对他们,实在是太过遥远。
不过现在嘛,只要识字,能记录的读书人,工钱就能翻一倍的措施,还是大大地刺激到了他们。
有学问,就是不一样啊!
就算是做工,出同样的力,人家都能比他们多拿一倍的工钱。
这件事情,大大地刺激到了那帮百姓。
回家之后,他们这次毫不犹豫地拿出钱来,去购买三字经、百家姓还有千字文来,给自家的孩子启蒙。
就算是家里一时周转不过来得,出去借钱,也要购买到这些书籍。
因为,这些百姓都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得道理。
一时之间,整个益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得以大卖。
一时之间,多数书铺得书籍,居然都销售一空,不够卖的。
以至于,益州王家,不得不加大产量,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而一时之间,整个益州范围内,好多人都在学习拼音。
因为,只要学习好了拼音,就可以自行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通过自学,就能简单的掌握这三本书上的这些字。
而把这三本书上的字全部学会的话,简单的记账等,已经完全不成问题了。
而这些自学,不仅仅是那些孩童可以学习,就连那些大人,也都有不少人进行自学。
因为他们发现,原本他们极为敬畏的文化,似乎并没有他们原本想象中得那么难。
他们发现,只要学会了拼音之后,他们,也能通过自学来识字。
……
五姓七望等世家之人,再次找到李愔。
这一次,他们要求李愔,将镜子制作的小一些。
不需要这么大,大概有个五六尺厂,三四尺宽就足够了。
甚至,再小一点,也都可以接受。
或者,李愔如果将镜子运送出蜀地去,也可以。
他们可以支付一笔不菲的运输费。
而听到五姓七望的这个要求之后,李愔不由微微一笑。
他之所以在长安抛出镜子来,就是要抛出这个饵来,让五姓七望上钩。
现在,大鱼已经上钩了。
这些大鱼,现在来要求他将鱼钩扯掉,这又怎么可能呢?
因此,在听到五姓七望提出得要求之后,李愔不由为难地说道:“这些镜子,都是由模具的,而这些模具,现在没办法调整大小。”
“所以,镜子的大小,就只能这样了。至于运送出蜀地,你们都没有好的办法,那本都督,就更没有办法了。”
听到李愔的话,那些五姓七望世家之人,脸色都极为不善。
他们严重怀疑,这一切,都是这位蜀王在暗中捣鬼。
但是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也想不出,蜀王这么做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接下来,催知机代表五姓七望表示了他们的不满。
“蜀王,我们都是生意人,做生意,求的就是财源广进。”
首节 上一节 259/9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盗破天下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