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吃相

帝国吃相 第1245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即便是始皇帝拥有天下一切,但他仍旧是孤独的,孤独到无人可以了解,只有在面对陈旭的时候,他才能感觉到比较轻松开心。

这是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而普天之下,似乎也只有他们两个还有如此惺惺相惜的关心大秦的未来。

这满朝文武包括上卿蒙毅和右相冯去疾,他们从未想过大秦未来会怎样,华夏未来会怎样,他们的目光永远都只专注的看着自己的位置,做王的臣子,为家族,为权势和地位殚尽竭虑。

“爱卿如此厚待朕,让朕何以为报!”

始皇帝挽着陈旭的手,温柔的目光充满惊喜和激动,说出一句让整个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心脏乱抖的话。

“陛下,此乃凝聚国运之术,陛下身为大秦皇帝,您作为华夏之主的任务还并没有完成,臣为陛下筑此雕像,也是提醒陛下还需继续努力,为实现真正的帝王之道坚持不懈,臣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我们大秦的龙旗插遍四海八荒,华夏之名响彻寰宇,八方宾客来朝,万国君王来贺,此乃臣之心愿也!”

“好好!”始皇帝紧紧握着陈旭的手连连点头,转身对冯去疾说:“这帝王群雕之事务必完成,一切钱粮开支冯相要安排财政署全力支持,大秦之国运,全系这镇国神碑,各府署衙不得推辞拖延,违令者朕定然重处!”

“是,陛下!”冯去疾脸色平静的拱手,但低头之时脸皮却使劲儿抽搐了几下。

这一组雕像气势磅礴威严高耸,中华神碑更是高耸二十丈,光是建造用的玄武巨石都不知道要用多少,消耗的人力物力自然不计其数,修建事小,但这哗哗流淌的钱要从财政署拨付出去,冯去疾自然是心疼的抽筋。

“呵呵,冯相莫要心疼,这神碑和雕像不用财政署出一钱,不久之后即有人送钱财进京!”陈旭笑着安慰冯去疾。

陈旭此话一出口,四周又是一阵喧哗,冯去疾还没开口始皇帝就先开口了:“这组雕像巨大无比,必然比百家诸子的雕像加起来还要耗费钱粮,不知这钱何人负担的起?”

“陛下放心,臣前几日接到南阳范氏家主范顒的书信,言说就在三月中旬会连同中原诸郡的商界领袖前来咸阳,并且商人也是百家之一,皆都信奉商家大贤范蠡,这次范蠡入选百家诸子的名单,排名在第十八位,因此商界共同筹资五百万钱赞助图书馆和京师大学、大礼堂的修建,这五百万钱用来修建镇国神碑和帝王群雕绰绰有余,所有陛下和冯相勿用担心!”

“呼,如此便好,看来这群商贾还算仁义!”冯去疾长舒了一口气脸色瞬间轻松下来,顺便还把商人夸奖了一番。

“这样说来,为建百家诸子的雕像先后从民间筹措的资金总计已经超过一千六百万钱了!”财政署一个官员激动的说。

“不错,当初我便说这个诸子雕像计划一定会成功,眼下来看募集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因此整个图书馆工程是不会缺钱的,而且臣还可以告诉陛下一个更大的喜讯,马上还会有一大笔钱运送到京师!”陈旭笑着说。

“还有钱?”所有人都满头雾水,虽然都知道清河侯挣钱筹钱的手段层出不穷,但天下最富的商人都捐了五百万钱,不知道还有什么人能够捐出更多的钱财来。

“爱卿说的朕心里痒痒难耐,还是快快道来,到底何处还有大笔钱财运送来京师?”秦始皇看着云淡风轻的陈旭忍不住催促。

自从货币改革之后,钱这种东西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不够用,如今大秦的钱币发行量远远跟不上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了制约商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而这个时代的钱非金既铜,全都是高价值的实物货币,虽然被陈旭用取巧的方式扩大币值化解了部分矛盾,又用存单和兑票解决了流通问题,但市面流通的货币的总量还是和铸造的钱币等值,并不曾多发一钱的兑票出来,当初新建东方道超发的两亿兑票还没来得及被华夏钱庄收回便都被经济的快速发展消化掉了,也就是说华夏钱庄在东方道的修建上白赚了两个亿,而朝廷也从未过问过,主要是不懂这种神操作,或者即便是知道了也会当做不知道,利用华夏钱庄撬动的一条东方道让大秦的商业不知道繁华了多少倍,这笔钱,始皇帝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陈旭拿去当零花钱。

因此钱在任何时候都一个令人兴奋而又敏感的话题,朝堂大大小小的事情最后都会归结到钱上,哪怕是监察御史下乡,也还要每日领取二十钱的生活费,你要让他背半石粮食或者两匹麻布下乡,估计监察省和各地的监御史署衙的御史全都跑光了。

而作为所有男人都爱好的逛园子这种风雅的活动,钱更是胆和肾,就算你拉着一车布匹去包房都极有可能会被人赶出来。

因此货币改革之后的好处显而易见,那就是方便,而坏处更加明显,那就是都没钱,或者说是挣的钱不够花。

“陛下可曾记得臣说过打造大海船安排人去东瀛之事?”

“自然记得!”秦始皇点头。

“今岁入冬之时,两年多前去往瀛洲的船队带回来一封书信,言说开春便会返回中原,而且还会带回来两万斤白银和数万斤硫磺等中原稀缺之物,我大秦虽以铜钱为主,但金银也是朝廷和民间都认同的流通之物,一直都在当货币使用,只不过因为太过稀缺而不得不大量使用铜币,臣以为,等这批白银运送回来之后,便交由少府铸币署,将其铸造成为银币进行流通,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加民间的货币供应,同时也会大大缓解市面上钱币不够的窘境……”

“一两白银眼下价值一百钱,两万斤白银……嘶~”旁边一个官员屈指一算顿时猛吸了一口凉气,双眼瞪的溜圆惊呼,“总价值竟然达到三千二百万钱~”

“哗~”本来面面相觑的文武百官瞬间一阵哗然,同时还有许多人眼中都露出激动甚至贪婪的光芒。

第1203章 太乙神火炮

“没想到瀛洲竟然还盛产白银,两年时间就能采掘冶炼两万斤,如此大一笔财富岂可流落民间,陛下,臣以为要安排少府派驻官员去管理瀛洲的矿产,不然等到此消息传出去,恐怕民间大量不轨之徒将蜂拥而去!”少府一个官员激动的跳出来嚷嚷。

许多官员在则都转头看着陈旭。

陈旭摸着鼻子笑着说:“诸位看本侯干甚子,瀛洲在东海之外数千里,要乘坐大海船费时数月才能到达,而且大海之上风浪不定,遇到风暴很可能就会葬身大海,因此诸位莫要眼红,当初本侯光是打造大海船都耗费了数百万钱,招募船工和训练船员又耗时年余,才有今日之收获,不过瀛洲的确不能弃之不顾,上面还有数以万计的土著,必然还是要收归大秦使用和管理,陛下……”陈旭对始皇帝拱手。

“臣以为可以往瀛洲和朝鲜半岛派驻官吏进行统一管理,设置郡县署衙,以此规范民间来往于朝鲜和瀛洲中原之间,不过因为瀛洲朝鲜孤悬海外太过蛮荒和偏僻,全部纳入朝廷和少府管辖非常麻烦,而是采用颁发许可证的方式允许民间参与对朝鲜和瀛洲的开发,这样就能激活民间参与开发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减少朝廷的开支!”

“左相,何为许可证?”户部令高腾忍不住问。

“既然说到这里,那今日便好好议一下朝鲜和瀛洲之事,这幅规划图先收起来,各位爱卿也请入座!”

秦始皇揪着胡须大袖一摆顺着台阶走回到自己龙椅前面坐下,文武百官这才都醒悟过来,各自返回自己的位置坐好,稀里哗啦一阵之后,朝堂之上安静下来,恢复了平时的安宁和威严。

“既然少师言说瀛洲有大量白银和硫磺等中原稀缺之物,也有爱卿担心民间有贪图财货者蜂拥而去抢夺,但瀛洲在东海之外数千里,茫茫大海风高浪急需要建造大海船才能到达,方才少师提议采用许可证来规范民间对瀛洲的开发,朕觉得此事可行,如此便请少师详细解说一番如何颁发许可证进行管理?”

“陛下,诸位大人,此事旭是如此策划的……”陈旭站起来对着皇帝和四周拱手之后开口。

“关于瀛洲和朝鲜半岛的地图陛下与诸位同僚应该都有所了解,地理位置非常偏僻,特别是瀛洲诸岛,必须建造二十丈以上的大海船才能抵抗风浪到达,而这种大海船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建造一艘最低都要花费五十万钱,而要让大海船能够出海,还需要数十上百位船工和船员紧密配合,还要准备至少半年的生活物资,而且为了保证出海的安全,一次出海至少需要两到三艘大船组成船队同时出行,也就是说,一支船队的投资至少都在一百万钱以上,如果全靠少府和朝廷出资,然后派遣官吏像中原一样管理,必然是一个非常困难而且复杂的过程,因此我以为,朝廷可以对朝鲜和瀛洲诸岛派驻官员实行管辖宣示主权,但并不需要像中原诸郡一样面面俱到,而是通过允许民间探险者自己筹钱造船去朝鲜和瀛洲进行开矿经商,而无论是开矿或者经商,都必须获得朝堂颁发的许可证,不然就可以视为违法,可以进行驱逐和惩戒,甚至是罚没所得的货物……”

“许可证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份朝廷许可的文书,这份文书需要船队所有者和朝廷签署开发合同才能拿到,比如对瀛洲某座岛屿的勘察权或者是已经勘察出有一座银矿,则将这个岛屿或者银矿进行拍卖,价高者得到开发权,朝廷不管商队的开发过程,只征收其所有货物价值的一成或者两成作为税收……”

随着陈旭的解说,始皇帝和所有人脸上都慢慢露出了然之色,许多人开始和邻座交流讨论,嗡嗡一阵之后冯去疾开口:“左相所言的许可证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如何保证这些拿到许可证的船队能够足额缴纳税款,要知道这些大船是可以在大海之中任意航行,利益熏心之下没有人能够愿意把辛辛苦苦弄到的财货拿出来交给朝廷……”

“右相说的不错,如何让这些商人老老实实交税才是最难办的事情,茫茫大海之上大船可以任意行驶,既抓不住也无法拦截!”有许多官员开始点头附和。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商船出海必然是为利益而去,朝廷也不能约束所有人遵照法令行事,在强大的利益诱惑下,自然会有许多人愿意去海外冒险参与开发瀛洲朝鲜等地,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但利益驱使下必然也会有人逃税铤而走险,这件事恐怕西月侯感受最深,通商署衙自开设之日起,不知道查禁了多少违禁物品,也抓住了不少试图将弓弩武器走私到西域的商人和平民甚至官吏!”陈旭转头看着西月侯康乞。

“左相说的不错,臣担任通商署丞这一年多来,查获的违禁走私物品上千件,抓获了参与人员数百人,但此事仍旧无法禁绝!”康乞站起来拱手说。

“即便如此,通商带来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害怕走私便封禁商队来往和交易,只不过要加强管理而已!”陈旭认真的拱手说。

“那左相的意思该如何管理?”冯去疾满脸的不解和疑惑。

“既然是出海,这些船队始终都要靠岸,不然货物如何销售,生活物资如何补充,船舶如何修理等,这些都是他们始终无法逃避的问题,因此朝廷要在东海一些适合大型海船停靠的地方修建专业海港、码头、仓库、造船厂和修理厂等,还要和通商署衙一样设置一个海关署,在这些海港和码头开设海关衙门,对进出的商船和货物进行登记管理,同时察验许可证和催缴税收等,一旦查验到船队进出港有异常情况,就可以进行盘查审讯,若是有逃税的情形则扣押商船货物催缴,严重的可以吊销其许可证,如若逃脱或者反抗,这可以进行严厉打击并且列入黑名单,而吊销许可证和列入黑名单的商队以后在任何海港码头船舶厂都无法获得停靠补给和修理,而派驻朝鲜半岛和瀛洲各地的官员同样根据察验许可证允许和拒绝这些船队停靠当地码头获得补给和修理,这种海关管辖措施不仅适用于瀛洲和朝鲜等地,以后海外任何开发皆都可以照此执行……”

“不错不错,左相这个策略的确得当,这些大船的确可以逃脱交税,但总得靠岸,一旦靠岸必然会被发现,管理起来就不太难了……”

“唔,看来朝廷又要多出来一个三品署衙了,海关署,不知何人能够当上署丞……”

“此事恐怕旁人无法插手,这个署衙普通官员怕是搞不懂……”
首节 上一节 1245/16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秦吏

下一篇:隋唐之铁血风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