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第三帝国

我的第三帝国 第379节

他的一只手放的非常高,然后示意工作人员这是他的飞行高度:“我们尝试了13000米这个高度,引擎工作状态依旧非常良好,运转都很正常,动力输出也很平稳。”

他一边说着,又一边想了想,然后补充道:“飞机的前端太长了,略微有些影响正下方的视野,当然我觉得这一付出是值得的,这种发动机的表现非常棒,虽然在横滚的时候比fw-190d战斗机困难一些,不过其他性能都要高出很多。”

飞行员一边讲诉刚刚的作战测试过程,他身边的几个工程师正在详细的记录着飞行员形容的各种飞行状态下的飞机表现。他们记录的很认真,毕竟这架飞机是他们数年来精心设计的心肝宝贝。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台发动机设计的时候强调了输出功率,毕竟想让一架战斗机飞到700公里的时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那工作人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但是依旧自豪的看着自己设计的飞机,补充道:“视线问题没办法改善了,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遗憾吧。”

“事实上影响并不大。以这架飞机的速度,没有什么物体可以在我的前方下部隐藏很久。”飞行员显然对这架飞机非常看好,立刻开口说道:“这是一架难得的好飞机,如果我们能够大规模装备这种飞机,那么就没有人再是我们的对手了。”

这确实是他的肺腑之言,作为一名拥有25架战绩的王牌飞行员,他驾驶过fw-190d型战斗机,也试飞过意大利生产me-109c型出口外贸战斗机,前些天还参与评价飞行过缴获的英国飓风战斗机,所以他的话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英国的飓风战斗机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比德国fw-190d型战斗机略差一些的飞机,所以这种飞机即便是可以给fw-190d型战斗机制造麻烦,也不可能比过刚刚服役的德国新式战斗机。间谍传回来的情报是美国人前些天刚刚装备了p-40型战斗机,性能和英国的飓风战斗机差不多,这让德国空军非常安心,至少在现在他们还不曾被人超越。当然,苏联的战斗机就更别提了,i-16改进型战斗机连英国的飓风都不如,更别提挑战德国新型战斗机了。

可以负责任的说,这种接近巅峰的战斗机设计不是现阶段那些二流活塞战斗机可以比拟的。因为阿卡多的暗中压制,英国的喷火战斗机现在还不见踪影,苏联的战斗机更是落后,所以德国空军完全可以说是笑傲群雄,至少在现阶段不会出现什么真正的对手。

另一边,另一个飞行员正在和其他的工作人员抱怨:“这架飞机的武器系统对新手来说显然不够友好。30毫米口径轴炮配合20毫米口径的机翼机炮杀伤力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携带的弹药就非常有限了,刚刚因为弹药的问题,我们被迫放弃了两架苏联战斗机,我想如果是新手的话,今天就没有办法击落17架苏联飞机。”

“如果是对付现役的敌军战斗机,两挺13毫米口径的机枪就足够用了,当然如果是4挺的话就更好了。携带更多的子弹显然更具优势。”他指了指飞机说道:“这架飞机的油箱更大,因此航程也更远,留空时间也就更长,如果因为弹药的数量频繁返航,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几个工作人员不停的点头,有的在笔记本上记录这些问题,有的正在用铅笔在白纸上画着什么。这种战斗机可是德国人的最新科技产品,算是fw-190d的终极改进型号。这架飞机在德国内部被命名为ta-152,空军的正式代号被称为ta-152d型战斗机。

早在德国空军装备fw-190d型战斗机,开始全面取代原本的me-109a型战斗机的时候开始,福克-沃尔夫设计团队就开始着手开发fw-190d战斗机的替代品了。

原本这种战斗机是为了增大fw-190d型战斗机的航程才研制的,因为德国空军正在准备量产一种四发动机远程战略轰炸机,也就是后来的屠夫轰炸机,所以需要一种可以提供远程护航的新型远程战斗机。

很快,增加了翼展还有发动机功率的ta-152战斗机被拿了出来,这种飞机可以在不携带外挂油箱的情况下,飞行1100公里执行护航任务。如果给这种飞机加装外挂副油箱,它可以飞行2000公里为屠夫战略轰炸机护航,完全解决了德国空军所谓的短腿劣势。

不过随后当时还是空军总司令的现帝国空军总参谋长凯瑟琳将军认为新的战斗机不仅仅要具备护航轰炸机的任务,还要能够完成拦截屠夫这类高空战略轰炸机的能力。他担心因为屠夫战略轰炸机的出现,促使别的国家开发此类高空远程轰炸机攻击德国,所以下令新的德国空军下一代战斗机必须能够具备高空拦截功能。

于是在这个要求下,ta-152被进一步加强,换装了更加先进的发动机,将爬升高度提高了比屠夫轰炸机还高2000米的13000米。此外又为这种战斗机安装了30毫米口径的机头机炮还有20毫米口径机翼机炮。

结果因为这种“魔改”的要求,导致了这种飞机的设计工作大幅度延后,以至于屠夫轰炸机已经量产,并且装备了超过300架,轰炸了英国首都伦敦之后,这种为屠夫轰炸机护航的远程战斗机才刚刚完成设计定型工作。

德国那些追求完美的工程师们不但按照德国空军的要求完成了这种战斗机的设计,还加入了一个超乎想象的功能:这种飞机的发动机可以通过喷射特殊液体mw50,来短暂增大发动机功率,飞出惊人的740公里的“逆天”时速。

随后经过的可靠性测试之后,阿卡多才勉强下令开始ta-152d型战斗机的试生产,于是沃尔夫公司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订单,开始生产军方的第一笔新战斗机订单——40架ta-152d型战斗机。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战斗机确实可以说是德国航空工业智慧的结晶,已经出现就如同fw-190d战斗机一样,让全世界现阶段服役的战斗机过时了。

生产出来的ta-152d型战斗机有20架被送到东线参加实战测试,有4架被送到北非进行特殊环境适应测试,有10架留作本土防空使用部署给柏林防空指挥部,另外2架被运送到法国海岸,用来参加对英国的实战,剩余4架交给海军,用来测试舰载机性能指标。

很快前线的战果就被传回了柏林,ta-152d型战斗机取得了击落敌军19架战斗机的辉煌战果,而自身却没有一架损失。这让德国空军的指挥官们想起了他们刚刚装备fw-190d时候的日子,于是要求大规模量产ta-152d型战斗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不过海军方面传回来的消息就没有空军那么好了,因为机头过长的原因,这种飞机的航母起降比fw-190d型飞机要更危险,另外海军方面对液冷发动机也没有什么好感,他们更愿意装备不需要淡水而且更加可靠的气冷发动机。

毕竟海军航空兵没有空军“拦截高空轰炸机”这种需求,所以性能够用并且可靠实在的fw-190海军型战斗机更受海军将领的青睐,比起换装新型的战斗机来说,海军将领更在意的是正在建造的第7和第8号两艘航母。

这边工作人员正在不停的记录着战场反馈的信息,那边的飞行员在不停的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ta-152d型战斗机加长了翼展之后下降的横滚性能,飞行员建议写入操作手册以便让飞行员们更了解自己飞机的性能。比如说给飞机的机翼上加装挂点,以便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挂载炸弹完成简单的对地支援任务。

建议五花八门,有的是很有用处的好建议,有的则是带有浓烈飞行员个人习惯的建议,但是这些建议都被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整理成文送往柏林的武器研发中心。

第480章480生产

很多时候,人们对生产工时是有误解的。大家认为占用生产工时越多的产品,就一定是复杂且不可靠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有的时候生产工时并不能直观的反映出一个产品的真正科技含量。

比如说中国国民政府生产一门75毫米口径大炮需要5个工人用时一周的时间,而同样5个德国工人生产一门75毫米口径大炮只需要3天,你不能说中国生产的大炮比德国人的复杂,也不能说德国的大炮性价比更高。

如果让德国的工程师还有技术工人去生产t-34坦克,会不会提高生产效能呢?答案其实并不和大家想象的一样:一个技术工人,加工一个精密零件的速度是1小时1个,他加工一个粗糙零件的速度绝对不是1小时3个,而是只有1。5个甚至更少——最多也不可能超过2个。所以即便是德国把虎式坦克换成了苏联的t-34去生产,德国的坦克数量也追不上苏联。

那德国愿意不愿意用2000辆虎式坦克去换4000辆甚至是5000辆苏联的t-34呢?相信大家只要没有疯都不愿意换——毕竟战绩摆在那里,德国装甲部队依靠质量优势证明了2000辆虎式坦克确实要比4000辆粗制滥造的t-34更符合德国国情。

简单一点来说,让德国抛弃本身在瞄准系统上的技术优势,降低武器性能去满足更快的生产速度,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寻死路的行为,让拥有大量精锐部队的德国用低劣的武器去和苏联人拼消耗,只会死的更快而已。

所以单纯去复制苏联武器生产,是非常错误的选择。阿卡多知道在最求精密的德国和粗狂豪迈的苏联之间选择一条均衡的道路才是德国武器生产的正确方向。他要做的是在略微妥协武器性能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去扩大生产。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阿卡多既不喜欢德国的那些末日武器,也不喜欢那些毫无技术优势的苏联装备,他更喜欢均衡发展武器装备,让德国的军人用上最适合自己的武器体系。

这也是他没有着急给德国空军装备喷气式飞机的主要原因,因为阿卡多知道现在仓促的把喷气式飞机投入战争,只会用无法确保的产品质量坑害德国精锐的飞行员们,只会用新式的武器去刺激美国同样开发新式的战争武器。

所以阿卡多手里压着很多并不成熟的武器研制项目,第三帝国的武器研发因为有阿卡多这个元首的存在,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甚至比原本的速度前进的更快了。v2火箭其实性能已经相当完善了,可是阿卡多依旧没有把它投入到实战中去,就是因为这种武器的价格太过昂贵,也太过浪费资源。

和v2火箭一样被封存的,还有代号为me-x的喷气式战斗机项目,这个项目也就是后世被称为me-262战斗机的研发项目。阿卡多固执的要求所有喷气式飞机的开发项目必须确保引擎的可靠性,这样一来很多已经在图纸上的超级武器并没有出现在德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相反,一些性能并不突出,但是可靠性更好的“中庸”武器,则备受元首青睐。

比如说,德军装备用来代替斯图卡的斯图卡2型攻击机,这种飞机的性能其实并不如何突出,相反唯一的好处就是这种飞机比斯图卡更加便宜也更加容易生产。所以元首下令扩建斯图卡2型攻击机的生产线,并且同时研发这种飞机的海军型号。

另一个例子来源于运输机,ju-52运输机是很久之前的设计,本身这种飞机的性能也不是特别突出,不过这种飞机经过改进之后保持了结实耐用,结构简单,驾驶容易等特点,而且非常的省油。所以德军一直在生产这种型号的飞机,而更先进的me-109a型战斗机却早就已经停产很久了。

最惨的其实应该算是克虏伯公司,这个闻名于世的德国火炮企业龙头以善于开发大口径火炮享誉天下,而现如今这个公司申请的开发项目被元首否决的次数已经数不胜数了。800毫米口径的古斯塔夫列车炮图纸被元首借着间谍只手卖给了苏联,370毫米口径的列车炮生产计划也因为浪费物资被停止。

不过与其相反的是另一个武器生产的奇迹:1937年开战至今,克虏伯旗下所有生产公司生产各种口径的大炮总数达到了惊人的127940门,几乎每天有350门“克虏伯”大炮被送到德军手中,这些火炮大部分是从20毫米到15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还包括很多很多种特殊用途火炮。

比如105毫米口径的高射炮,88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和高射炮,75毫米的坦克炮,150毫米口径还有88毫米口径的舰炮,20毫米的机炮还有防空炮,30毫米的机炮还有40毫米口径的博福斯高射炮——如果简单的计算一下,假设每一门大炮克虏伯本人只赚100块钱,那么这一年来他就盈利了超过一千万。

德国的g43步枪还有mp-44突击步枪生产线已经被转移到了比利时还有荷兰,同时豹式坦克的轮子还有履带等配件已经开始在法国还有挪威生产。德国正在施佩尔的努力下快速的完成工业产区的分配,德国从苏联入侵的第二天开始就宣布进入战争动员状态,资本家们热情满满的投入到了赚钱还有抵抗红色苏联入侵这个双赢的大潮中。

fw-190d战斗机的组装生产线已经开始在转型生产最新的ta-152战斗机,虽然导致了产量有所下降,不过德军前线战斗机部队回馈的消息非常惊人,德军战斗机性能再一次凌驾于自己的主要对手,保持了世界第一空军的技术优势。

这种被称为“细长190”的战斗机在东线一出现,就取得了一场17比0的大胜。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再次出击的苏联红军战斗机部队被这种新怪物彻底摧毁了信心,如果说fw-190d战斗机给他们心中留下的是可怕的阴影,那么这种新的细长形状的类似fw-190的战斗机,带给苏联人的就是崩溃的绝望了。

超过700公里每小时的高空速度比fw-190d更快,几个侥幸活着返航的苏联飞行员如同形容一个魔鬼一般形容这种从未见过的德国战斗机:“它骤然加速,我就失去了自己的目标,然后我的僚机就惊慌失措的大叫,我吓得爬入云层,发现僚机已经被打成了一堆碎片。”

“对!只有两架!如果他们有4架这样的飞机,我们几个不可能活着回来。”另一名苏联飞行员摇着脑袋说道:“没有飞机是他们的对手,我无论做什么动作它都能跟上来拉近距离,我看得出他们在戏耍我们,就好像老鹰戏耍麻雀。”

“不,如果你希望我死,不如现在就开枪打死我,这样你还能省下一架飞机来。和fw-190d战斗我还有活着回来的希望,和那种魔鬼作战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几个见过德军新式飞机的苏联飞行员一致的态度。

德国武器研发部门在阿卡多的掌握下,每拿出一种武器来都足以被对手奉为神话。如此高效并且理智的军工研发团队让所有人感到可怕,每一种装备部队的武器都立刻被士兵喜爱,这些冰冷的战争机器成为德军最可靠的伙伴,这些武器也因为优异的性能还有稳定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依赖。

与德国成熟的武器发展思路相反,苏联这个时候的武器装备却走向了一条不归路。kv-2型坦克被指挥官们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这种几乎和固定炮台没有什么区别的武器被大量装备给了一线部队,而这些部队的损失率却居高不下。

半数以上的kv-2坦克都因为自身的故障在战场上被抛弃,虽然这种坦克理论上具备击毁德军所有坦克的能力,但是实际战绩却少的可怜。根据德军前线部队自己的统计,古德里安的g集团军在4月12日和13日与苏军装甲部队激烈交火,被kv-2型坦克击毁的坦克还没有被kv-1型击毁的多。
首节 上一节 379/8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维多利亚的秘密

下一篇:抗日之超级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