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风流青云路

风流青云路 第1195节

经济开发区八十平方公里的面积,仅占全县土地面积的三十几分之一,可是创造的产值却已经占了全县的一半以上,而且以后比重还将越来越大,这对崇津县的经济发展来说有什么意义不言而喻,所以只要是经济开发区的要求,县里都会尽力满足。

苏星晖对蒋志清在经济开发区的工作还是非常满意的,虽然经济开发区的工委书记是杜长风,可是苏星晖知道,杜长风基本上很少会到经济开发区去,所以经济开发区的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蒋志清在主持。

蒋志清本来在才能和人品上都是非常出色的,在经济开发区主持了一年多的工作,在苏星晖的带动下,他在经济建设上的能力也迅速的锻炼出来了,现在他也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这是让苏星晖最欣慰的。

蒋志清这个干部,是苏星晖非常看好的,他希望蒋志清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来到崇津县都快两年了,让苏星晖最欣慰的,还并不是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他最欣慰的还是他在这里发现并培养了一批比较出色的干部,建设起了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并且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干部选拔机制,这才是崇津县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本。

苏星晖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崇津县,他也不像那些捞一把政绩就走的干部,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他必须要让崇津县在自己走后也能够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不至于中断甚至倒退,所以建立起一支能够贯彻自己的执政理念的干部队伍是必须的。

杜长风很少到经济开发区去,不仅仅是他要把空间让给蒋志清,让蒋志清能够尽情发挥,也是因为他现在也有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当然就是旧城改造了。

崇津县的旧城改造工作,在局面上是非常复杂的,虽然都是老城区,可是也并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推倒重建,那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太过于简单粗暴了。

事实上,崇津县的老城区,有一些地方也是不能拆的,比如那些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老房子,又比如说是近十几年修建的房屋,这么早就拆掉,那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崇津县的老城区在城市规划上是比较混乱的,没有什么统一的思路,正因为这样,所以,在老城区,是那种没有价值的老房子、棚户区和具有文物价值的老房子和新房子并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复杂纠结,其改造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杜长风亲自在主导这一次的旧城改造,他基本上是在抽丝剥茧一般的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啃着,进度并不快,当然,万事开头难,等到打开了局面的话,后面也就容易许多了。

这一天,苏星晖也来察看旧城改造的进度了,他当然也知道,旧城改造工作是非常有难度的,就算他当初在昌山县的时候,他主持旧城改造工作,也是没有那么简单的。

苏星晖来察看旧城改造的进度,杜长风自然是要亲自陪同,这不但是对县委书记的尊重,更是因为旧城改造工作,只有杜长风自己才最清楚,其他任何人都没有他这么全面的了解。

这天苏星晖去的是县城东南方向的一片棚户区,这片棚户区原来是一片居民聚居区,解放后,县里的几家企业也建在了附近,这几家企业的职工经过几十年时间的繁衍生息,他们的子女越来越多,住的地方慢慢不够了,所以也慢慢的搭起了这片棚户区。

这里是最近杜长风的工作重点,所以苏星晖也是跟他一起到这里来了。

坐在车上,杜长风介绍道:“书记,这一带在解放前是崇津县的几家大户人家的聚居区,所以形成了几条人烟密集的街巷,解放之后,县里把几家企业设在了这一带,这几家企业当时有两三千职工,经过几十年下来,结婚生子,慢慢发展到了六七千人,所以这里的棚户也是最密集的。”

苏星晖点了点头,他看着车外,这一带跟西边的新区比起来,简直就像是两个世界,新区一片开阔,又很整洁,规划十分有序,在那里,似乎阳光都要明媚一些。

而在这一带,到处的建筑都是灰蒙蒙的,哪怕阳光再好,照射到这些建筑上,都好像打起了一片灰尘,让阳光的光柱里都飞舞着灰尘。

这样的棚户区,苏星晖见过,那是在上俊县和昌山县,以前这两个县也有大面积的棚户区,跟这里差不多,只不过经过几年的改造,那里的棚户区慢慢在消失,城市逐渐焕发出了光彩,可是在崇津县,老城区想要焕发光彩,却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快到棚户区的时候,车已经开不进去了,因为到处都是违章建筑,把街道的空间挤占了,再加上路边到处都是摆的小摊,还有拥挤的人流,想要把车开进去,真的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反正已经到地头了,所以苏星晖第一个下了车,一行人走进了棚户区。

这里虽然是棚户区,不过这里有一条街叫古楼街,在这里做生意的人不少,这里是崇津县最重要的小商品市场,不少人要买什么日用品、五金、杂货之类的东西,首先就会想到这里,所以这里的人流量还是很大的。

当然,现在随着新区的建设,在那边也增加了不少商铺,但是新区那边也增加了几万移民,所以老城区的人们要买什么小商品,还是习惯的来到古楼街。

现在正是上午,古楼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真是热闹非凡。

第1074章 狮子大开口

古楼街也就是这片棚户区的中心地带了,而古楼街,顾名思义,是因为在这条街上有几栋很古老的木楼了。

崇津县在古代由于是非常繁忙的渡口,在这里南北往来的客人非常多,所以在这里商业还是比较发达的,因此在古楼街这一带逐渐形成了崇津县的商业中心。

不少有实力的商人在这里建起了楼房,基本都是两到三层的楼房,是那种木制的楼房,最早的木楼估计是建成于明朝,不过后来大部分都毁于战火了,现在还留下的木楼大部分都建于晚清,离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所以这古楼街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街了。

在解放后,这里的商人许多都被打倒了,不过在动乱之后,又有不少人重新在这里做起了小生意,这里又重新成为了崇津县城的商业中心。

当然,这也是过去时了,随着崇津县新区的建成,崇津县的商业中心将不可避免的转移到新区去。

所以,现在的古楼街,虽然还是很繁荣,但是这种繁荣多少带着一些回光返照的意味。

苏星晖走在古楼街上,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街道两旁的木楼里,一层都是做生意的,这些人不光把货物摆在家里,还在门口摆上了小摊,这些摊位把街面挤得窄了不少,再加上街面上都是来买东西的行人,所以这条街道显得拥挤、杂乱。

苏星晖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这条街道两边全都是木制建筑,抬头一看,街道上空的电线就像是蜘蛛网一样,杂乱不堪,万一走了水,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太危险了,火灾隐患也太大了。

杜长风道:“书记,这一带的棚户区,就是这古楼街最难弄了,这古楼街全都是百年以上的木制建筑,是具有很大的文物保护价值的,不能随便拆,可是让他们搬迁的话,他们提出的条件又太苛刻了,而且这么多人各有各的心思。”

苏星晖道:“不管多么艰难,这条街的住户一定要尽快搬迁,这也太危险了,你看看,这上空的电线这么多,又这么老旧,万一短路,那可不好办了,这旁边的街道这么窄,连消防车都进不来。”

杜长风道:“是的,这个问题我们也注意到了,我们一定会加快说服的进度,尽快完成这里的改造工作。”

苏星晖问道:“他们提出了什么苛刻的条件?”

杜长风道:“他们要求在新区的步行街给他们安排同等面积的门面房补偿,而且还要求现金补偿,数额相当大,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这样的条件,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他们的。”

苏星晖微微点头,这条街差不多有一里多长,街道两旁的木楼加起来至少有一两百座,那把步行街全都补偿给他们也不够啊。

现在步行街已经是崇津县新区的中心地带,地价涨得非常快,那里的门面,比老城区这里的门面价格高得多了,他们要求同等面积的门面房补偿不说,还要求大数额的现金补偿,这确实是狮子大开口了。

当然,如果苏星晖找米氏集团或者是宏图集团来做这个项目,这样的补偿标准他们不是出不起,那样当然就能够顺利的把这条街给拆掉了,可是关键是,这不符合商业规律啊。

像堤防整治工程,这是救命的工程,所以苏星晖能够让自己的朋友们不计成本的去做,但是像旧城改造这样的项目,他不可能让朋友们赔本赚吆喝,只要他们能够不赚眛心钱就行了,钱是肯定要让他们赚的,要不然长此以往,他们也就无力为继了。

如果把这里的补偿标准给抬高了,那整个崇津县的旧城改造工程都不好做了,所以,此风不可长。

苏星晖问道:“你有把握吗?”

杜长风道:“经过这么久的工作,已经有一些商户的口风松动了,而周边的那些企业里的棚户区倒是有不少都已经签订了拆迁协议,等这些棚户区的居民都搬走了,我估计他们心里也会痒痒的。”

苏星晖道:“那你们给他们提出的是什么条件?”

杜长风道:“我们提出的条件是在老城区还建的同等面积门面房,或者是新区同等面积的门面房,但是不是步行街的,另外他们还可以按照现在的市价来选补偿金,这三种补偿方式,他们可以选一种。”

苏星晖点头道:“嗯,我觉得这样的补偿标准还是不错的,老城区虽然现在的门面价格比不上新区那边,但是随着旧城改造的深入,这边的门面房商业价值也一定会越来越高的,有眼光的人,也会选在这边。”

杜长风道:“是啊,我们也是这样做工作的。”

苏星晖严肃的说:“长风同志,不管怎么样,我们做工作的同志都要文明,千万不能搞暴力拆迁那一套,做工作要细致认真,我相信只要工作做到位了,就会有效果。”
首节 上一节 1195/2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官符如火

下一篇:官场问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