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汉东乱不乱我说了算 第3节
他决定先下去走走,一方面了解汉东的具体情况,一方面让高育良和李达康继续斗,同时物色属于自己的人才。
第4章 企校教师的问题
“光明区必须要改革了,房地产经济竟然占到了GDP的21.8%,并且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7%。”周泽川放下经济数据表,自言自语道。
他知道在丁义珍的领导下,光明区的经济畸形,但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可以说全靠房地产撑着。
作为一名过来人,他知道房地产的好日子不长了,不提前转型以后就更难了。
他必须解决光明区土地财政依赖症的毛病。
在改革开放初期,土地财政确实很有必要,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靠着低价强征老百姓的土地和房屋,高价卖出的模式发展了。
这样下去,一旦无地可卖,政府就会陷入破产的窘境。
就在他思考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时,孙连成来了。
“周书记,企校教师又来上访了。”孙连成犯愁道。
周泽川对光明区企校教师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当即问道:“你给我说一说具体情况?”
孙连成一脸无奈的说道:“周书记,当初企业教师体制改革,咱们光明区辖区内的学校最多,大大小小有13个。
光退休教师就有369人,单单每年的退休金就需要三千多万。
在职教师更是达到3076人,仅一年工资就需要三亿多元,区里根本就拿不出来这么多钱。”
周泽川听后,眉头一皱,追问道:“这么多学校都划分到咱们区里了,那市里呢?”
孙连成嘴角泛起一丝嘲讽的笑容,回答道:“市里?呵呵……”
嘲讽一笑之后,他接着说道:“李达康书记开会的时候直接来了一句‘在谁的辖区谁负责’,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把所有的包袱都丢给了区里!”
周泽川知道李达康善于甩锅但也没想到他这么能甩锅。
不行,这个锅必须甩回去,否则光明区别想发展了。
想到这里,他当即追问道:“这些企业当初的利税上交到市里还是区里?”
孙连成连忙回答道:“只有光华煤炭公司的利税是上缴到咱们区的,其他的都上缴到了市里。
不止如此,当初改革的时候有三家企校合并到了其他学校,留下的土地也被市里给卖了,咱们区里是一分钱都没捞着。”
“也就是说,包袱是区里的,好处是市里的喽。”周泽川对李达康有了更深的认识。
“嗯。”孙连成无奈的点了点头。
“丁义珍没反对?”周泽川好奇的问道。
“没有,而且还是会上第一个表态支持的,但后续却是不见落实。”孙连成吐槽道。
“这个锅咱们不能背,不然咱们也不用发展了,但老师的问题也不能不解决,毕竟他们也是受害者。”周泽川揉了揉太阳穴道。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这样吧,把光华煤炭公司所属学校的在职、退休教师纳入光明区事业编制,比照事业编教师发放退休金和工资。”
孙连成好奇的问道:“那其他学校的老师呢?”
“自然交给市里了。”
“李达康书记能同意?”孙连成不相信李达康会同意。
“我管他同意不同意,他若是执意让咱们区里解决问题,那就把这些企业的利税交到咱们区。
你去把这些学校当初所属的企业上缴利税情况都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材料给我。”周泽川做好了和李达康辩论的准备。
“是,周书记。”孙连成急忙回应道。
同时默默给周泽川竖了一个大拇指,不愧是省长身边的人,就是硬气。
周泽川继续命令道:“让人把光明煤炭公司所属学校的情况拿给我,另外通知政府保卫科,把上访人员带到区政府大礼堂,我待会去见他们。”
“周书记,我都带着呢。”孙连成急忙回应道。
说着,从材料里找出来一沓属于光华学校的材料递给周泽川,并随口汇报道:“光华从幼儿园到中学,退休教师加起来37人,在职教师256名,一年差不多需要三千万。”
“看来你没少做工作。”周泽川回了一句,然后开始翻阅材料。
看完之后,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孙连成道:“走吧,去政府大礼堂。”
上访教师这会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激动的控诉着政府。
说实话,周泽川也很同情他们,但光明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资金解决他们的问题。
到了大礼堂,周泽川径直走到主席台前,拿起话筒道:“大家好,我是光明区区委书记周泽川,大家有什么话和我说。
咱们今天一次性把问题说清楚,免得你们一直来回跑路。”
“不是我们不解决,是你们政府不作为,我们企业学校移交给你们地方政府多长时间了,还没有落实我们的待遇问题。”有人大声嚷嚷道。
“大家静一静,今天咱们就一次性把问题说清楚。”周泽川拿着话筒大声说道。
“行,您说。”有人开口道。
等众人安静下来后,他继续道:“现场有没有光华学校的老师?”
“我就是。”
“我也是。”众人回应着周泽川的问话。
“行,我知道了,你们坐下吧。”等这些人坐下后,他开口了。
“光华幼儿园、光华小学、光华中学的退休老师、在职教师,麻烦你们互相转告一声,这几天带上相关证明材料到区人事局办理手续。
另外,欠你们的工资也会尽快补上。”周泽川华谊一落,底下就传来一阵阵的叫好声。
“那我们呢?”有人问道。
周泽川并没有打太极,直接回复他们道:“你们的问题我们光明区解决不了,也没办法解决。”
“凭什么!凭什么光华就可以,我们的问题就没办法解决?”底下的老师们急了,之前大家都一样,还感觉不到什么。
如今看到有人的问题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没办法解决,当即就急了。
若非有政府保卫科的拦着,估计早就有人扑到周泽川的身上了。
“因为你们的问题不属于我们区里!”周泽川直言道。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大声反驳道:“怎么不属于你们区里?省市已经下发文件了。”
周泽川回应道:“这我知道,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算过这笔账,解决你们的问题每年需要多少钱?”
“算账是你们政府的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有人大声反驳道。
周泽川没有搭理他,直接说道:“光明区一共有你们这样的企校教师三千多人,单单每年的工资就需要三四亿!
大家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你们觉得我们光明区能承担的起这么大的一笔资金?
不是我们区委区政府不解决问题,实在是能力有限。
之所以解决光华学校的,是因为当初光华煤炭公司的利税是上缴到我们光明区政府的。
我们理当解决,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想办法解决。
但你们所属的企业不是,所有的利税都交到了市里。
换句话说,你们的问题应该由市里去解决,而不是我们光明区!”
说到这里,周泽川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他诚恳地对大家说:“我给大家说句掏心窝子里的话,咱们光明区连现有领导干部的工资都快发不起了,根本就没钱解决你们的问题。
你们就是天天上访,把我这个区委书记卖了也拿不出来钱解决你们的问题。
所以,我建议你们还是去市里找李达康书记吧,只有他才能解决你们的问题。”
“你说的是真的?”有人大声问道。
“当然是真的,若区里真有能力解决你们的问题,我干嘛拖着不解决让你们骂娘。
实在是我们没有能力,资金有限。
但市里不一样,他们资金充裕,能解决你们的问题。
你们若是不信,可以去找你们当初所属的企业,问问他们,利税究竟交到了哪里?”周泽川耐心的解释道。
企校老师的问题,必须交给市里去解决,否则光明区就别想发展了,就是不知道李达康会不会接这个锅!
第5章 冒火的李达康
“李书记,市政府保卫处处刚打来电话,说咱们市委市政府门口来了几百名上访的老师,边上也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小金秘书汇报道。
“什么?几百名上访的老师?知不知道上访的原因?”李达康急忙追问道。
小金迅速回答道:“是光明区企校的老师。”
李达康脸色一变,黑着脸道:“他周泽川和孙连成是干什么吃的,通知他们立刻把人给我劝回去。”
“是,我这就去。”小金急忙回应道。
小金走后,李达康走到窗户前向外望去,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他恨不得突突了周泽川和孙连成。
新任省委书记刚刚上任,京州市政府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这让对方如何看,会不会否定自己的能力。
就在李达康胡思乱想之际,小金已经打完了电话,示意周泽川和孙连成马上就到。
李达康点了点头,接着吩咐道:“通知刘振元,让他把上访之人带到大会议室,等待周泽川。”
“是,李书记。”小金回应了一声,急忙去通知分管信访工作的刘振元副市长。
另一边,周泽川和孙连成两人正乘车向市委市政府赶去。
“我说孙区长,你紧张什么,他李达康还能吃了你不成。”看着坐立不安的孙连成,周泽川淡定自若的说道。
“周书记,你说李达康书记会不会处分咱们?”孙连成有些担忧的问道。
这时期孙连成还没有丧失进取心,因此还是比较怕李达康的。
周泽川扬了扬手中的资料,淡定的回应道:“这是市里的问题,他凭什么处分咱们。”
顿了顿,他接着道:“这件事就是把官司打到省委,也把过错归不到你我头上。”
听到周泽川这么说,孙连成才暂且放下心中的担忧。
很快,两人就到了市委市政府。
“孙连成,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老师上访?你还想不想干了,不想干就给我滚蛋!”两人刚走进李达康办公室,就迎来一阵呵斥。
上一篇:魔法:狼爷我,才不当宠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