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73节

  并且在叙事手法上还有一个点,那就是叙述者“我”是在多年以后回忆这段往事。

  这就形成了一个双重的叙事声音。

  一个是当年那个困惑的男孩,一个是如今已经成熟,并带着批判性眼光回顾过去的成年人。

  这种视角天然地携带了深刻的反讽。

  读者能清晰地看到父母行为的荒谬与可悲,而这份洞察,正是通过“我”这个看似天真、实则犀利的视角传递出来的。

  顾远选好要写的文章后,却又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决定。

  是否应该将其汉化?

  虽然原著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并对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势利、脆弱进行了精准的批判。

  但是文章中的核心主题是金钱对人伦亲情的异化。

  也就是功利化的人际关系。

  这其实是一个具有超越国界的普适性的主题。

  比如在华国早就有“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俗语,说明这个主题在这里也是可以引起共鸣,华国读者也能理解其中的批判性。

  而《项链》当初之所以必须需要汉化,则是因为《项链》的核心价值是社会批判。

  是与19世纪法国特定的社会结构紧密绑定的。

  并且《我的叔叔于勒》不像《项链》那样,需要对那时的具体生活细节特别考究并且剧情依赖于那些细节。

  无论是“海轮旅行”还是“海外经商”等情节,这些作为推动情节的通用概念本身并不构成理解障碍。

  而那件价值400法郎的礼服代表的精确阶层含义是需要依赖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的。

  所以答案很明确,这篇文章其实并不是必须需要汉化。

  但是,如果汉化得当,也会毋庸置疑的令这篇文章给华国读者带来更深刻的共鸣……

  顾远沉思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完全遵循原著。

  一是因为既然没有必要,那自己又何必非要去对这篇杰作进行改动呢?

  将莫泊桑大师的思想精髓完整地带到这个世界不好吗?

  二则是因为时间只有不到48个小时,顾远也没有自信能够将这篇杰作完美地进行汉化。

  有了决定后,顾远终于开始动笔。

  【我小时候,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

  【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父亲神色十分苍白,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么像于勒?”】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9月30日,顾远结束竞赛,返回江滨市。

  因为此时刚刚上午十点,再加上今天学校在举办运动会,所以顾远没有回家,直接和陈不岁老师前往运动会的场地。

  走进运动场,里面锣鼓喧天。

  顾远在嘈杂的环境里转了好几圈,才终于找到自己班级的位置。

  这还是多亏了同学们朝着顾远热切招手指引的帮助。

  由于班主任虎视眈眈,顾远没有去女生堆里找许星眠,而是坐到了赵孤帆的身边。

  “你来了。”

  “我来了。”

  “你不该来的。”

  “我已经来了。”

  “我知道你一定会来的。”赵孤帆面朝体育场,凝望悠远的天空。

  然而顾远却没有了继续接梗的兴致,身体略微倾斜,往后靠了一下:“有病。”

  赵孤帆没有在意:“既然来了,中午的足球赛上不上去踢两脚?”

  “足球赛啊……”

  说起足球赛,顾远的思绪仿佛就回到了一年前的雨战。

  他下意识地看了眼天气。

  嗯,万里无云。

  “算了吧,没带鞋。”

  赵孤帆点点头,表示理解。

  然后继续去盯着场边的啦啦队了。

  然而顾远还是低估了足球队内小伙伴的热情,即使顾远一再强调自己刚参加完竞赛回来,没带足球鞋,也将他硬拽上了场。

  “没带鞋有什么的,踢这帮老师还用的着穿鞋?”

  “随便踢踢就好了。”

  顾远一听倒也确实是实话。

  “那就当上去凑个热闹吧……”

  就当上午的运动项目结束,同学们一边吃着自带的午饭,一边看着中心的足球赛时。

  来自文学社的消息抵达至了所有报名参加辩论赛的同学手机里。

  “恭喜你,你成功入选A组辩论队,具体详情请加入群号:21XXX……”

  许星眠盯着屏幕上的通知,眼睛亮了亮。

  但这份开心没撑几秒,紧张感就像潮水似的涌了过来。

  明明已经咬着牙逼自己迈出这步,也在内心做了无数次的心理建设,怎么事到临头,心还是会忍不住发紧呢?

  一旁的王芷荷凑了过来,看了眼上面的消息。

第89章 辩论赛

  她最清楚好友这半年来做出的改变。

  努力学习,努力拓展社交圈,努力变得外向……

  曾经那个走路都要紧紧攥着帆布包袋子的少女,如今已经有勇气去参加学校的辩论赛。

  她心疼看着眼前的少女:“值得吗?”

  许星眠将脑袋埋进膝盖里,声音闷闷的:“总不能,让他一个人站在光里吧……”

  王芷荷无言以对,下意识地望向足球场上那个正在奔跑的身影。

  运动会结束,一中学子迎来国庆假期。

  当然,高三生除外。

  也就是说,这其实是赵孤帆之流在高中生涯的最后一次国庆假期了。

  一整个假期,顾远都将自己锁在屋内,完成龙族Ⅰ的创作。

  前世,这部作品大致在二十七万字左右。

  相较于网文来说,很短。

  但是在实体书里,绝对算是偏长的了。

  顾远之前写的《你的名字》是八万字,《云边有个小卖部》也不过刚刚超过十一万字。

  所以现在创作这么一部长篇,速度肯定是不能像之前那么快了。

  更别说这还是系列中的第一部,需要梳理一下伏笔的。

  顾远估计自己能在十一月份之前写完都算快的了。

  十月八日,开学。

  十月九日,上课。

  十月十日,调休,上课。

  顾远和自己的辩论队队友坐在三楼大厅的沙发处,为辩论赛备战。

  没错,顾远也报名参加了辩论赛。

  毕竟许星眠都参加了,这个天天在学校闲得无聊的家伙当然要来凑热闹啊。

  不过很可惜,分组结果并没有如顾远所愿,他和许星眠非但没有分到一组,更是直接成为了对手。

  这次校辩论赛共准备了三个辩题,这样可以有六支小组参与辩论赛,满足更多同学的参与热情。

  而作为文学社参与组织的,辩题自然是和文学有关。

  顾远所在的A组的辩题就是“网络文学的兴起,是文学的丰富还是亵渎?”

  顾远一组是正方,持有的观点是丰富。

  而许星眠一组则是反方,持有的观点是亵渎。

  “顾远,你来当四辩,没问题吧?”

  指导教师突然开口,将顾远的思绪拉了回来。

  “没问题,老师。”顾远斩钉截铁地回答。

  “嗯。”指导教师点了点头。

  分配完位置,他开始鼓励选手们自己进行辩题拆解。

  “在国庆放假前,咱们就知道自己的辩题了。”

首节 上一节 73/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超女开始调教华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