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57节
“嗨!都一家人!”李山河摆了摆手,“你也别有什么压力,灵感这东西可遇不可求。”
“也没人对你有什么要求,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了,不管能不能写出东西,总是会有收获的。”
说完,李山河又简单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随后才驱车离开。
顾远望着消失在夜幕中的尾灯,将大门关上,走进了屋内。
第69章 什么样的结局?
第二天一早,顾远洗漱完毕,来到院子中。
他看着院子里的二月兰,只觉一阵心旷神怡。
从冰天雪地的江滨市,突然来到初春时节、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这种巨大的反差带给了顾远无与伦比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他走出院落,来到镇子里。
这不是那种景区的古镇,而是真真切切的、全是原住民的古镇。
顾远一眼望去,水汽氤氲,远山如黛。
“真好啊,诗意、遥远、朦胧的意境,全在这儿了。”
顾远溜溜达达地走着,这里依旧保留着河边洗衣的习惯,一群人蹲在河边敲敲打打地搓着。
她们看见顾远这个陌生的面孔,忍不住凑一块小声嘀咕起来。
一个老奶奶伸手拉住了他,开口带着软乎乎的吴侬调子:
“后生家,我瞅你从唐老头屋里走出来的嘛,你是他啥人呀?”
顾远笑着点头,语气自然又亲切:“奶奶,我是他孙儿。”
“哦哟,孙儿啊!”老奶奶眼睛亮了亮,又问,“那你爷爷身子骨还好伐?”
“好着呢!”顾远语气轻快,“他出门前特意跟我说,让我见着您了,一定替他问声好,还说让您也多顾着自个儿身子!”
“哎哎!好呀好呀!”
老奶奶笑得嘴角都抿不住,拉着他的手就往旁边走:“后生家跟我来,我屋里有从棚里刚摘的草莓,给你拿几个尝尝!”
接下来的半个月,顾远就安心地待在这里,细心地观察着这里的生活细节。
期间,他对外就宣称是唐老的孙子,而没有说是学生之类的话。
因为镇子里的老人也不知道唐老的身份,只以为他是一个普通老人,只是喜欢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而已。
这些天顾远孜孜不倦地捕捉着蕴含在这座古镇里的气息。
例如清晨木船划破水面的声音,例如邻里间的吴侬软语以及弥漫在空气中潮湿的水汽。
他有时会漫步在镇子里,到处观察老人,看看她们是如何和自己调皮的孙辈相处及互动。
或者是坐在河边或茶馆发呆,感受时间的缓慢流逝。
他会看阳光如何在水面上移动,看远山上的云卷云舒,看老人厮杀一下午的棋局。
在这个过程,原本只是通过书籍看到的、模糊存留在记忆里的云边镇形象渐渐清晰了起来。
顾远其实一开始还有些疑惑,云边镇在地理风貌上其实和江南地区并不完全搭配,唐老为什么建议他来这里呢?
如今生活半个月后,顾远心里有了答案。
不仅是出于气候和舒适度考量,更是出于唐老“授人以渔”的心理。
唐老对于顾远的期望,绝对不是去复制一个云边镇的外貌,而是希望他能去学习如何构建一个地方的灵魂。
他希望顾远能专注于提取所有小镇共通的生命气息,而不是地理特征。
顾远将行李搬到李山河的后备箱,和一旁的老奶奶道别。
“阿远,以后常来啊!”
“放心吧,奶奶,您老多注意身体啊!”
3月10日,顾远和顾母重新回到了江滨市。
陡然回到这寒冷的环境,顾远还颇为不适应。
急忙穿上装在行李箱中的棉袄,打着寒颤回到了家中。
第二天,顾远回到学校报到。
上学期分班后同学们仅仅上了不到一星期的学,彼此之间还不太熟悉。
不过大家对于顾远却都很了解,因为当初“微光·永恒”决赛举办颁奖典礼时,班主任特意将直播链接发到了班级群里。
建议大家去观看。
不仅如此,顾远本身就是风云人物,无论是身为文学社社长,还是作为将“江滨市第一中学”这个名字带到全国的一中学子,他都不可能缺少名气的。
本来大家还想着开学后近距离地接触一下这位天之骄子,没想到这位天才直接请了半个月的假。
问班主任班主任也不告诉他们原因。
引得众多同学只能一顿瞎猜,比如顾远有一项秘密竞赛需要进行之类的……
回来之后,顾远依旧将重心放在了《云边有个小卖部》上,至于《斗破苍穹》……
从他出发那天就开始一天两更了……
引得书友们一顿怨声载道,更有盟主嚷嚷着:“退钱!”
恰逢午休,顾远来到文学社来查看一下最近情况。
虽然说顾远带头创建了文学社,但他后来实属是没帮上什么忙,似乎唯一的作用就是稿子不够时写篇文章顶上……
顾远在心里想着自己似乎有必要为文学社的社员做些什么,比如指导他们写作?
看着他们一阵忙碌,顾远也没好意思去添乱,而是坐在自己的电脑前登录星辰读书的网站。
目前《斗破苍穹》已经更新到了一个小高潮。
那就是萧炎在一年内成功突破至了斗之力七段!
这个等级代表着他在一众萧家族人面前,宣告自己修炼天赋重新归来!
值得一提的是,顾远没有将萧炎设定为穿越者,他的灵魂天赋就是天生比周围人强大。
不然以后成年男人半夜偷潜小女孩房间这件事绝对是会被人诟病的。
而现在这种小小的打脸,将一群书友看得是激动无比。
即使池鱼重新化作可恶的两更兽,但在这个质量面前,貌似也不是不可以原谅的哈……
3月19日,顾远缓缓敲下了几行字。
“生命是有光的。”
“在我熄灭之前,能够照亮你一点,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
“我爱你,你要记得我。”
按理来说,故事到这里似乎就应该结束了。
但顾远却有些犹豫,是否应该为了尊重原著而直接确定的描述程霜离世?
或者是……写个开放式结局?
反正是绝对不可能写“治好病”这种的大团圆,因为这样会破坏整个故事的内核。
顾远面对这种两难的选择,在经过良久的挣扎后,还是决定向唐老进行求助。
咱现在也是有老师的人了,不用白不用。
顾远整理了一下所有正文,一股脑地发送给了唐老。
并附上自己的疑问。
第70章 爱与记忆永恒
唐老看到他消息后立马回复:“等我看完。”
夜深人静,书房灯下。
唐老缓缓关掉刚读完的电子稿,他站起身,凝望窗外沉沉的夜色。
“了不得……”
他心中第一个浮现的念头,竟是这三个字。
“这小家伙,当真是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
起初,他指点顾远去江南采风,只是希望他能弥补文字中不接地气的虚浮,让那个云边镇有个扎实的骨架。
他预想到顾远会进步,却万万没想到,这进步是如此脱胎换骨。
他惊讶的,并非是那些精巧的结构或辞藻。
说实话,这些东西在他眼里并不重要。
他震惊的是字里行间流淌出的那种磅礴的生命力与深沉的悲悯。
对于王莺莺,顾远塑造出来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婆形象。
而是一个扎根于土地、用尽一生力气活出尊严与温暖的、活生生的人。
她与小卖部,与整个小镇的筋脉相连,那种血肉感绝非靠资料堆砌所能及。
而对于结局的刻画,更令唐老动容。
他原以为会看到浓烈的悲伤,但顾远笔下流淌出的,却是一种寂静而磅礴的力量。
那束光熄灭了,却照亮了刘十三往后所有的路。
这份对悲剧美学的领悟和把控远超同龄人,甚至超越了许多成熟作家,直抵文学的核心力量。
用缺憾来诠释圆满,用逝去来唤醒珍惜。
想到这里,一阵强烈的欣慰感涌上唐老心头:“孺子可教,璞玉生辉啊!”
他回想起“微光·永恒”决赛上那个写出《项链》的眼神锐利的少年。
再到后来向他请教“文章太虚”的困惑学生,直至今日,能写出如此有温度、有深度作品的作家。
